河南省鹤壁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模拟考试(10月)化学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模拟考试(10月)化学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模拟考试(10月)化学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模拟考试(10月)化学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4届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模拟考试(10月)化学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C135.5S32Cu64Cr52Ce1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衣、食、住、行都凝结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文明载体大量

使用硅酸盐材料的是()

蜀绣(三峡博物馆的秦良火锅(四川美人民大礼堂(重庆长江索道缆车

玉平金绣蟒凤衫)食)地标建筑)(出行工具)

2.已知氯磺酸(HSChCl)遇水会水解:HSO3CI+H2O—H2sO4+HC1t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态氯原子的最高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

B.的球棍模型为

C.H2SO4中S原子杂化方式为sp*3*B.

0

D.HSO3cl的结构简式为°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醋酸和苯酚滴入NaHCOs溶液都会产生气体

B.Fe分别与H2O和02反应都可以得到Fe3O4

C.等物质的量的C12和I2与足量的H2分别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不相同

D.S02分别通入KMnO4溶液和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原理不同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A.硫化亚铁和过量硝酸混合:FeS+2H=Fe+H2St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I2:2Br+Cl2=Br2+2Cr

C.NaHCCh溶液中通入足量SO2:CO;-+2S02+H20-2HSO£+CC)2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2++2OH

+2H++soj^BaSC)4I+2H2O

5.工业上常用H2O2将溶液中残余的C12转化成HC1除去。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gD2O2所含共价键数为3NA

B.处理22.4LCL,转移电子数为2NA

C.lmolH2O2和HC1的混合物所含电子总数为18NA

D.该反应中氧化1H1O1C12所需H2O2分子数为NA

6.化合物Z是合成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丫生成Z的同时还有HC1生成

B.X与足量H2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丫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有14个

D.Z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7.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及操作正确的是()

A.比较A1和Cu的金B.测量生成氢气C.乙醇脱水制D.分离NH4cl

属活动性的体积乙烯和12

8.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匹配的是()

选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常温下,用pH计测得NaOH饱和溶液的pH=a,若a>b,则金属

Mg(OH)2饱和溶液的pH=b性:Na>Mg

B向0.1mol・L」FeC13溶液中滴加碘化钾淀粉溶液,还原性:Fe2+>I

溶液变蓝

C1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中(内有碎瓷产生的气体是乙烯

片)并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溶液褪色

D12能与KI反应生成Kb,向两支盛有Kb溶液的试管KL溶液中存在ig

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Ch溶液,前者变蓝,后一T.

=12+1T

者有黄色沉淀生成

9.某种单体的结构如图所示。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

Y同周期,W的最外层电子数=丫的最外层电子数-内层电子数,基态丫原子价层有3

个成单电子,Z的最高正价等于丫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Z:呈正四面体

B.该单体中W与丫之间存在TT键,TT键电子对由丫提

C.氢化物沸点:Y>X

D.五种元素的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Z的单质

10.RuO2常用作化工催化剂,MgF2作催化剂载体,若催化剂与载体晶体结构(堆积方式、

晶胞参数)越相似,往往催化效果越好。RuCh、MgF2、Al-MgF2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c

A.RUO2、MgF2晶体结构中,实线部分为晶胞

B.RuO2晶胞中。都在晶胞的体内

C.向载体MgF2中掺杂AF+可以提高催化效果

D.MgF2晶体的密度小于Al-MgF2晶体

B.高分子C极易降解为小分子A、B和C02

C.若只用A和C02也能合成高分子,但是最终不能形成类似于D的网状高分子

D.若m:n:o:p=5:2:2:1,则聚合物C的平均分子量为1234

12.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四室电催化还原有机物的装置。该装置以重氢氧化钾(KOD)

溶液为电解质,利用电解原理将质子源在铝(Pd)膜电极上变成活性氢原子(H),活性

氢通过锯膜电极渗透到加氢的隔室与有机物发生氢化反应,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实验中为验证质子的来源,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用离/攵的观

A.Pd(a)电极接外电源负极

B.若共有被加氢还凰则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OD的数目为

4NA

C.Pd(b)电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HCHO-e「+2OD-HCOCT

+H+D2O

D.当外电路流过的电子数为imoi,则n室与ni室质量变化的差值

Am=|Am(n)|-|Am(ni)l=3g

-2

13.300K,反应CaSO4(s)+2H2O(g)OCaSCU(s)*2H2O(s)KP=2500atm,将足量

的CaSO4(s)-2H2O(S)置于某干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已知密度:CaSO4(s):

33

2.96g/cm,CaSO4(s)*2H2O(s):2.32g/cm;该温度下,纯水存在如下平衡H2O(1)

某体系电。(g)的分压

UH2O(g)K=0.04atm,相对湿度=X100%o下列说法正确

P纯水体系(g)分压

H2O

的是()

A.该容器的相对湿度为50%

B.恒温、恒容,向100mL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再加入29.6gCaSO4(s),平衡不移动

C.恒温、压缩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比原平衡快

D.恒温、恒压,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CaSO4・2H2。(s),其转化率增大

14.室温下,Kal(H2SO3)=10-81,Ka2(H2so3)=106"o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

Na2so3、NaHSCh溶液的性质。

实验1:测定某浓度的NaHSCh溶液的pH,测得pH为5.2。

实验2:向0.10mol・I/iNaHS03溶液中加氨水至pH=6。

-1

实验3:向0.10mol*LNa2S03溶液中滴加HC1至pH=7。

实验4:向0.10mol・I/iNa2s03溶液中加入BaCh固体,有气体产生,同时有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的溶液中:c(so|-)>c(H2so3)

B.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有'

c(S0,)

C.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有c(H2so3)+c(CD=c(so;-)

2+

D.实验4的上层清液中有c(S02-)-c(Ba)=Ksp(BaSCU),产生的气体为O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水解,在空

气中易被氧化。以低品位铜矿砂(主要成分为CuS)为原料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如

图:

Mn02>氨水、NaCh

H2sO4NH4HCO3试齐Na2sO3

SMnC03滤液丫

回答下列问题:

(1)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除镒”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①已知“蒸氨”时得到CuO固体,则“合成”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②“合成”时加入Na2sCh的速率不宜过快,可能的原因是o

(4)采用真空干燥氯化亚铜的原因是。

(5)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称取产品0.25g置于预先放入30粒玻璃珠和lOmLFeCh溶液的250mL锥形瓶中,不断摇

动,待样品完全反应后,加水50mL,邻菲罗咻指示剂2滴,立即用0.10mol/L硫酸电市标

准溶液滴至绿色出现为终点,并记录读数。消耗硫酸怖溶液25.00mL。已知CuCl+FeCh

=CuCh+FeCh,Fe2++Ce4+=Fe3++Ce3+

计算CuCl的纯度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CuCl-th。热电循环制氢”经过溶解、电解、热水解和热分解4个步骤,其过程

如图所示。电解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中进行,阳极区为酸性CuC12-溶液,阴极区为盐酸,

电解过程中CuCh'转化为CuC142"o电解时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g)O2(g)

16.(15分)配合物三氯三(四氢吠喃)合铭[CrC13(THF)3](相对分子质量为374.5)易溶

于四氢吠喃[THF,Q],若有水存在,THF迅速被水取代,CrCh(THF)3的制备如下:

I.制备无水CrCh:按如图组装仪器,称取L52gCr2O3粉末放在石英反应管中央摊平,

通入N2并控制气流速率,打开管式炉加热电源,水浴加热CC14,反应2h。

(1)仪器A的名称为0

(2)氮气通入速率过快可能产生的后果为。

(3)反应管中只有两种生成物,其中一种为三元化合物,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II.THF的除水处理:在圆底烧瓶中先加入约150mLTHF,先加入物质A,一天后再加

入固体B,经过操作X后再蒸储,收集66℃的储分。

(4)物质A、固体B可能是(填序号)。

A.硫酸铜、钠B.KOH、钠C.浓硫酸、钠D.碱石灰、钠

(5)操作X的名称为0

III.合成CrCh(THF)3:按如图连接好仪器(夹持及加热

略),将步骤I所得的无水CrCh和0.15g锌粉放入纸质反

内,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H所得的lOOmLTHF,通N25min

眼底灯瓶\匕风

闭,通入冷却水,加热四氢吠喃至沸腾,回流2.5h后再通入N2冷却至室温。处理掉多余

的THF,使反应混合物体积约为10mL,抽滤、干燥后称量,得产品4.60g。

(6)lOOmLTHF在本实验中作用是(任写两点)。

(7)处理掉多余的THF可采用的方法为(填序号)。

A.蒸发皿中蒸发溶剂B.水浴蒸储

C.降温结晶,过滤除去

(8)本实验制得产品CrCb(THF)3的产率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14分)己二晴[NC(CH2)4CN]是制造“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的原料,工

业需求量大。其制备工艺很多,发展前景较好的是利用丙烯晴(CH2=CHCN)电合成己

二晴。

I.制备丙烯晴

以3-羟基丙酸乙酯通过晴化反应合成丙烯晴,产率达90%〜92%,远高于目前丙烯法。

其反应过程如图:

AH,>0

〜^…⑷+叫⑶』2-("HQ®+AH:>0

ii.BC

(1)以上两个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可自发

进行。

(2)能提高丙烯晴的平衡产率的措施有0(写两种)

(3)向总压为pok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按投料比日/)、=2加入反应物,

n(NH3)15

测得平衡时体系中含碳物质(除乙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的物质

的量分数n(A)X100%]

n(A)+n(B)+n(C)

①随温度升高,图中B(g)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

②a点对应反应i的KP=kPa(用含po的代数式表示)。

II.丙烯晴电合成己二晴:[NC(CH2)4CN]

电解原理如图甲所示(两极均采用惰性电极),电解过程中主要副产物为丙晴

(C2H5CN)。实验测得,向B极区电解液中加入少量季镂盐,并调pH值为8,止匕时己

(

q7

=

0

2

,

2

)

季俊盐浓度/(10'mol•L')

甲乙

(4)电极A为极(填“阳”或“阴”),写出B电极上①的电极反应

式:o

(5)B极区溶液呈酸性会导致己二晴的产率降低,原因可能为。

(6)己二晴、丙晴的生成速率与加入季镂盐的浓度关系如图乙所示(纵坐标的单位是10-

3moL.h-i)。当季镂盐的浓度为1.5X102mol/L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物质的量为

moLo

18.(15分)葛根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一种

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iii.RCH2cHO+RiCH2cH0叱RCH2cH=CHCHO+H2O

O

H0

Ro-ScH

H3

iv:MgO

RCH2Br-----------►RC^R,

四氢吠喃

(1)A的名称为,D的分子式为-

(2)由B到C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4的反应类型为。

(3)试剂2中官能团名称是o

(4)反应]和反应3的目的是o

(5)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有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与B具有相同种类的数目的官能团。

(6)结合题述信息。由乙醇和苯甲醇合成QrCH=CH-GH0的路线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答案

选择题:1-5CBADC6-10ABDCB11-14CBAC

非选择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

15.(14分)(1)第四周期第VUB族;

2+

(2)Mn+NH3*H2O+HC0-=MnCO3I+NH;+H2。;

2+-+

(3)@2Cu+S03+2Cr+H2O=2CuClI+Sof+2H;

②Na2sO3与溶液中的H+反应;

(4)减少CuCl的溶解损耗,并除去杂质,提高产率,防止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

(5)99.5%;(6)CuC1-+2Cr-e=CuCi2-o

16.(15分)(1)三颈烧瓶(1分);

(2)速率过快会吹走CnCh或带出CC14(g)过多过快而不能充分反应;

(3)Cr2O3+3CC14=M8=2CrC13+3COCl2;

(4)BD;(5)过滤;(6)反应物、萃取剂;

(7)B;(8)61.4%或0.614

17.(14分)(1)高温(1分);

(2)升高温度、增加氨的浓度、移除水蒸气、减压等(合理即可);

(3)①反应i、ii均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两平衡均正向移动,B物质在反应i产生

增多,在反应ii消耗减少,最高点前反应i进行程度大,最高点后反应ii进行程度大;

②也

18

-

(4)阳(1分);2cH2cHeN+2H20+21-NC(CH2)4CN+2OH;

(5)H+直接在阴极放电,使电流效率降低,同时生成H更有利于丙烯晴转化为丙晴;

(6)8.6X103o

18.(15分)(1)间苯二酚;Ci5Hi2O4Br;

Br

(2)=+CH3COC1o+HCI;取代反应(i分);

(3)羟基、醛基;

(4)保护醇羟基;

(5)5;

2

CH3cH20H»CH3CHO——I

CHO稀ZaOH溶液/△»—CH=CHCHO

子占—一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蜀绣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错误;

B.火锅中主要成分为有机物,故B错误;

C.建筑会大量使用水泥、陶瓷和玻璃,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C正确;

D.缆车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故D错误;

故选:Co

2.【解答】解:A.基态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5,最高能级为3p,电子云

轮廓图为故A正确;

B.水是V形分子,其球棍模型为“,空间充填模型为故B错误;

C.H2SO4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则S原子杂化方式为

Sp3,故C正确;

D.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能形成6个共价键,HSO3cl分子中含有-OH,C=0键和

o

C-C1键,则HSO3cl的结构简式为°XOH,故D正确;

故选:Bo

3.【解答】解:A.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与NaHCCh不能产生C02,故A错误;

B.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铁在

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故B正确;

C.C12与H2完全反应,12与H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故等物质的量的C12和12与足量的H2

分别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不相同,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可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体现其还原性,可使品红褪色,体现其漂白性,

溶液褪色原理不同,故D正确;

故选:Ao

+

4.【解答】解:A.硫化亚铁和过量硝酸混合,离子方程式为:3N0-+FeS+6H=

3++

Fe+2H+S02-+3NOt+2H2O,故A错误;

B.向FeBr2中通入等量C12,亚铁离子优先反应,然后部分滨离子被氯气氧化,反应的离

2+3+

子方程式为:2Fe+2Br+2C12=2Fe+Br2+4Cl,故B错误;

C.NaHCCh溶液中通入足量S02,离子方程式为:HCOg+SCh一邯01+©。2,故C错误;

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离子方程式

为:Ba2++2OH+2H++so;—BaSO4I+2H2。,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由于2H2。2的摩尔质量为38g/mol,34g2H2O2的物质的量=*婚<

38g/mol

Imob所以共价键数不是3NA,故A错误;

B.由于不确定是不是标准状态,所以无法计算气体物质的量,故B错误;

C.H2O2和HC1都是18电子微粒,lmolH2O2和HC1的混合物所含电子总数为18NA,故

C正确;

D.该反应中C12转化成HC1是被还原,而不是氧化,故D错误;

故选:Co

6.【解答】解:A.X中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取代生成Z和HC1,所以有HC1生成,且

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A正确;

B.X与足量氢气反应后产物结构不对称,且硝基被还原为氨基,连接两个氨基和甲基的

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所以有3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Y分子中苯环及直接连接苯环的原子共平面,饱和碳原子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

COC1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则该分子中最多有15个原子共平面,故C错

误;

D.连接氯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氯代燃能发生消去反应,该分子中连

接碳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所以氯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Ao

7.【解答】解:A.常温下A1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

生,Cu与浓硝酸发生持续反应,不能比较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恒压漏斗可排除空气对氢气体积的影响,针筒可测定气体的体积,故B正确;

C.乙醇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温度计应测定反应液的温度,故C错误;

D.加热时碘易升华,氯化镂分解生成氨气与氯化氢,遇冷时碘凝华,氨气与氯化氢化合

生成氯化镂,图中装置不能分离碘和氯化镂,故D错误;

故选:Bo

8.【解答】解:A.NaOH饱和溶液、Mg(OH)2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应测定等浓度溶

液的pH,比较碱性强弱,故A错误;

B.氯化铁与KI反应生成碘,淀粉遇碘单质变蓝,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知,还原性:Fe2+

<1,故B错误;

C.不饱和烧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为乙烯,故C

错误;

D.两支盛有KL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Ch溶液,前者变蓝,后者有黄色

沉淀生成,可知溶液中含碘单质和碘离子,则KI3溶液中存在11012+「,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R、W、X、Y、Z分别为H、B、C、N、C1;

A.BC1]中B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l(3+i-4X1)=4,为sp3杂化,呈正四面体,故A

正确;

B.该单体中B有空轨道,N有孤对电子,故存在a键,a电子由N提供,故B正确;

C.所有的煌都是碳的氢化物,沸点大小无法确定,故C错误;

D.五种元素的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C12的单质,故D正确;

故选:Co

10.【解答】解:A.晶胞是最小的重复单元,图中实现部分是最小的重复单元,属于晶胞,

故A正确;

B.RuCh晶胞Ru的个数为8X』+1=2,由化学式子可知0的个数为4,。有两个在体内,

8

另外四个在面上,故B错误;

C.AF+半径小于Mg2+,在MgF2中引入AF+可降低晶胞参数,Al-MgF2晶体结构和RuO2

更接近,相互作用更强,催化效果更好,故C正确;

D.A1-MgF2晶体是A1取代了M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则MgF2晶体的密度小于Al-MgF2晶体,故D正确;

故选:Bo

11.【解答】解:A.有机物B中有一个碳碳双键,而A不含,则有机物A与B不是同系

物,故A错误;

B.高分子C中酯基容易降解,而酸键不易降解,则高分子C降解有CO2生成,没有A、

B生成,故B错误;

C.若只用A和C02能合成线型高分子,不能形成类似于D的网状高分子,故C正确;

D.若m:n:o:p=5:2:2:1,链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34,而C的聚合度为x,

则聚合物C的平均分子量为1234x,故D错误;

故选:Co

12.【解答】解:A.由于OD-从左边移动到右边,故Pd(a)电极为阴极,接外电源负极,

故A正确;

B.由于a、b两极上都有HN-O-

参与反应,当电子转移数为4mol时,a、b两极

各有Imol"、-一—被加氢还原,故若有Imol""-一=被加氢还原,电子转移数

为2mol,则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Oh的数目为2NA,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Pd(a)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HCHO^+2OD=

HCOO+H+D2O,故C正确;

D.当外电路流过的电子数为Imol,则n室中少了ImolD和ImolOD-共2g+l8g=20g,

HI室增加ImolOD」并减少ImolH,共增加18g-lg=17g,Am=|Am(n)|-|Am(in)|=

20g-17g=3g,故D正确;

故选:Bo

13.【解答】解:A.反应CaSO4(s)+2H2O(g)OCaSCU(s)•2H2O(s)KP=

————=2500atm2,故p(HO)=0.02atm;纯水存在如下平衡HO(1)OH2O(g)

222

P(H2O)

KP=p(H2O)=0.04atm,该容器的相对湿度为50%,故A正确;

B.恒温、恒容,向100mL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再加入29.6gCaSCU(s),则占据容器的

体积为29.6g=i()mL,相当于压缩体积,则平衡向正向移动,故B错误;

2.96g/cm

C.恒温、压缩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因为平衡常数不变,故平衡时水的分压不变,故

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

D.恒温、恒压,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CaSO4*2H2O(s),体系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

其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Ao

14.【解答】解:A.NaHSCh溶液的pH=5.2,呈酸性,说明的0占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

程度,则c(so§-)>c(H2SO3),故A正确;

B.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有的%=c(H2S,)l(H+)・c(H双)

c(SO;)cCSO^-)-c2(H)-c(HSOl)KrKa2

oJ0a

C.实验3得到的溶液呈中性,c(OH)=c(H+),物料守恒关系为c(Na+)=2c

(HSOg)+2C(SO,)+2C(H2SO3),电荷守恒关系为c(HSOg)+c(C「)+2c(S0|-'

+c(OH)=c(H+)+C(Na+),则c(CD=c(HSO?+2c(H2so3),故C错误;

D.实验4中BaO2氧化Na2sCh生成Na2so4,生成的气体为。2,生成的白色沉淀为

2+

BaS04,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则上层清液中满足c(soj)'c(Ba)=Ksp(BaSOQ,

故D正确;

故选:C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解答】解:(1)Mn元素核电荷数25,价电子3d54s2,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

VDB族,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VHB族;

2

(2)“除镒”过程中,Mn\NH3F2O、NH4HCO3反应生成MnCCh、阳:和H2O,该

反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NH3・H2O+HC0g=MnCO3I+阳;+及0,

2+

故答案为:Mn+NH3^20+^0~=MnC03I+NH;+H2。;

(3)①已知“蒸氨”时得到CuO固体,在合成步骤中,NaCl、Na2SO3>CuCb反应生成

2+

CuCl和Na2so4、HC1,则“合成”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S0|-+2Cr+H2O=

2CuClI+S0;+2H+,

故答案为:2CU2++SO|-+2C1+H2O=2CUC1I+soj+2H+;

②“合成”时加入Na2sCh的速率不宜过快,可能的原因是Na2sCh与溶液中的H+反应,

故答案为:NazSCh与溶液中的H+反应;

(4)CuCl易水解,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采用真空干燥氯化亚铜的原因是减少CuCl的溶

解损耗,并除去杂质,提高产率,防止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

故答案为:减少CuCl的溶解损耗,并除去杂质,提高产率,防止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

(5)根据“CuCl+FeC13=CuC12+FeC12、Fe2++Ce4+=Fe3++Ce3+v得关系式CuCl〜Fe?+〜

4+

Ce,n(CuCl)=n[Ce(S04)2]=O.lOmol/LX0.025L=0.0025mol,CuCl的纯度=

(0.0025molX99.5g/moL)/0.25X100%=99.5%,

故答案为:99.5%;

(6)电解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中进行,阳极区为酸性CuCl^溶液,阴极区为盐酸,电解

过程中CuCl^转化为CuCl〉则电解时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CuCl/2C「-e=

CuCl”

故答案为:CuC15+2C「-e=Cu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