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影像诊断_第1页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_第2页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_第3页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_第4页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鼻咽癌的影像诊断咽部解剖咽部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平面,鼻咽:颅底—软腭水平(上咽)口咽:硬腭—会厌上缘(中咽)喉咽:会厌--环状软骨(下咽)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第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常影像解剖鼻咽前: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后:与斜坡下部、第1、2颈椎前肌肉相邻顶:附着于蝶骨底及枕骨斜坡下:接口咽于软腭平面当发声或屏气时软腭上提关闭鼻咽峡成为鼻咽下壁顶后壁呈穹隆状,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腺样体或增殖体)咽喉部第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常影像解剖鼻咽:CT/MRI横断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长方形或梯形侧壁由前下向后上: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及咽隐窝(Rosenmuler窝)在咽鼓管侧方,可见腭帆提肌与腭帆张肌,与咽鼓管开闭有关。冠状面鼻咽腔位于中线颅底下方,咽鼓管咽口位于咽鼓管圆枕下方,上方为咽隐窝,矢状面鼻咽腔呈J型。第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常鼻咽腔方形长方形梯形双梯形第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常影像解剖咽周间隙

1.咽后间隙:潜在间隙,正常不易显示。位于咽后壁与椎前肌肉之间,内含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

2.椎旁间隙:脊椎骨与椎前筋膜之间的间隙。颈椎结核常扩展至此形成椎旁脓肿咽喉部第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常影像解剖3.咽旁间隙左右各一,上起颅底,下至舌骨平面,呈倒置锥形,脂肪、血管、神经其受压移位常有利于对病变来源的判定:如咽旁间隙向外侧移位提示病变来自咽粘膜若向内移位提示来自腮腺深叶或嚼肌间隙若向前移位则提示病变来自颈动脉鞘

咽喉部第1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常影像解剖4、颈动脉间隙为颈动脉鞘包绕而成的筋膜间隙,又称茎突后间隙位于咽旁间隙后方,咽后间隙外侧,腮腺内侧,左右各一内含颈内、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第Ⅸ至Ⅻ对颅神经、颈交感丛、淋巴结等咽喉部第1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常影像解剖口咽部

前上方经咽峡部与口腔相通前下方为舌根,后方是咽后壁,两侧是舌腭弓和咽腭弓,其间形成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咽喉部第1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正常影像解剖喉咽部

前方通喉腔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接食道前壁附着于甲状软骨和甲状舌骨膜后壁与口咽部后壁相连续由声门上梨状窝和环状软骨后环后或咽后间隙组成正常喉咽腔常处于塌陷状态,吞咽时食物由双侧梨状窝经咽后间隙进入食道内。

咽喉部第1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

概述

.鼻咽癌绝大多数起源于呼吸道柱状上皮

.最常发生于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于鼻咽隐窝和顶壁

.发病因素:种族、遗传、EB病毒感染及环境致癌因素第1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

临床表现:

1)耳鼻症状:(早)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晚)耳鸣,单侧听力减退或丧失

2)颅神经症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痛、面麻、舌偏斜、复视及眼睑下垂等神经症状。

3)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4)鼻咽镜检: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

5)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增高第1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NPC

病理分型:

大体病理

显微镜下

结节型鳞状细胞癌菜花型腺癌粘膜下型泡状核细胞癌浸润型未分化癌溃疡型第1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长方式特点:上行型:侵犯颅底骨质及颅神经下行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上下行型:为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局限型:局限于鼻咽部第1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依肿瘤大小及侵及范围而异

(1)咽隐窝变浅、消失:鼻咽腔不对称(2)鼻咽侧壁增厚:咽鼓管圆枕增厚、僵直、表面不光整,咽鼓管咽口狭窄、鼻塞。(3)鼻咽腔内软组织肿块(4)颅底骨质破坏(5)颅内侵犯:常累及海绵窦、颞叶、桥小脑角等处。(6)增强扫描:肿块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强化,多为轻、中度强化,密度不均匀。(7)淋巴结转移:早期可有,咽后组淋巴结外组是首站转移淋巴结。多呈等密度,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内部密度多均匀,可有小低密度区。

(8)继发表现: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症或积液。第1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早期第1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鼻咽癌--

上行侵入蝶窦翼腭窝第2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第2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第2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MRI表现:

1、信号:T1WI肿瘤多呈低-中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增强呈轻中度强化,MRI检查有利于显示病灶范围,侵犯程度,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可清楚显示粘膜下肿瘤并有助于鉴别诊断。2、颅底骨质破坏:表现为低信号的骨皮质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脂肪消失。3、颅内侵犯:冠状位最易显示,增强后,颅内病变强化较明显,更易显示侵犯范围。4、颈部淋巴结转移:T1WI低或略低,T2WI高信号,中央液化坏死灶信号更高。5、对放疗后的评价:治疗效果;复发第2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T1WI)第2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T2WI)第2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增强)第2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第2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第2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T及MRI表现第3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鉴别诊断

(1)鼻咽血管纤维瘤:男性青少年常见,压迫性骨吸收破坏,骨变形,明显强化;MRIT2WI呈高信号,内部可掺杂低信号,呈椒盐征。NPC:侵蚀性骨质破坏、消失,轻中度强化。

(2)鼻咽部恶性淋巴瘤:形态难鉴别,淋巴瘤侵犯范围广泛,常侵犯鼻腔及口咽,病变多为软组织弥漫性增厚,颅骨破坏少见。受侵淋巴结边缘多规则,密度较均匀,增强多轻度强化,MRI肿块信号均匀,T1等、T2等、稍高信号,增强轻度强化。

(3)腺样体肥大(4)腺样囊性癌:密度多不均匀,可有囊性低密度区,有沿神经播散蔓延的倾向。(5)鼻咽邻近结构的肿瘤第3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自幼年起逐渐增大,10岁以后开始萎缩。若腺样体因炎症刺激发生病理增生,称腺样体肥大。

1、鼻咽顶后壁弥漫性对称性软组织增生。2、CT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均匀,MRI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