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1999年,在学术界的努力下,学者们成功释读了大多数二里头陶文中的刻画符号,其中

绝大多数与其后的甲骨文相对应(如表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二里头陶文与甲骨文对照表

舞口©

*n|«S

好文井井

A.夏朝文化的历史遗存甚为丰富B.二里头陶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C.二里头陶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D.甲骨文是文字衍化发展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夏商时期中国。

据材料可知,二里头陶文中的刻画符号绝大多数与之后的甲骨文相对应,表中二里头陶文中

的这两个符号,从结构上看,它是“井”的象形字或会意字,与甲骨文中的“井”互相对应,

这反映出文字的发展与变化关系,表明甲骨文是文字衍化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二里头遗

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但材料未体现其遗存的丰富性,排除A项;二里头陶文尚未发展成

为一种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排

除B项;在二里头陶文之前应该还有其他的文字,二里头陶文不是中国文字最早的源头,排

除C项。故选D项。

2.战国时期,国君不仅要求臣下忠君且注重孝亲,还对臣下任官者设有控制或监察系统,

以保证臣下忠诚及施政质量。这表明战国时期()

A.中央集权制得到完善B.君主专制在逐步确立

C.儒家思想被广泛采用D.监察制度形成了体系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战国时

期(中国)。据题干可知,战国时期,国君一方面对君臣关系进行了详细规定,另一方面又

建立了一套官员监察体系加强对官员的控制,这表明此时期君主专制在逐步确立,B项正确;

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尚处在形成中,还谈不上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并未被广

泛采纳,排除C项;战国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3.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就有“义”的倾向,只不过常常被“利”所蔽而已,人生在世最高的

理想境界即“人道”,而“人道”应当是经过自觉调整的,“乐而不乱,复而不厌”,所以

要“陶冶而成之”。由此可知,董仲舒()

A.重视人的道德伦理教化B.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C.强调维护封建纲常伦理D.主张抑制人的正常需求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武帝

时期。据题干可知,董仲舒认为人性非善非恶,人性中本来就存在着“义”的倾向,但是容

易被利欲所污染,因此要强化人的伦理道德教化,A项正确;董仲舒并不认为人性是“恶”

的,排除B项;材料中主张陶冶人性,而并不是要维护封建纲常,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

出董仲舒要抑制人的正常需求,排除D项。故选A项。

4.《南史•沈庆之传》记载,沈庆之在常湖立园舍,“广开田园之业”,每指地语人曰:

钱尽此来。西晋太子洗马江统愤然感叹道:“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

之田,而收市井之利。”这集中体现了,当时()

A.豪强地主干扰市场的发展B.政府商业政策发生转变

C.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D.经济作物的种植蔚然成风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以

来的中国。据题干可知,魏晋时期,大地庄园主把自己庄园内的农产品投放市场,而且这种

现象自秦汉以来日渐普遍,这表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呈现商品化趋势,C项正确;处公侯之

尊的这些群体并不都属于豪强地主,排除A项;材料体现庄园经济,并未体现政府商业政策

发生了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庄园中农产品的商品化,并未表明经济作物的种植蔚然

成风,排除D项。故选C项。

5.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

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

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被送往京城。这一转变()

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税法

实行后,政府将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送往京城,减少了赋税的

长途运输,有助于减轻民众的负担,D项正确;“地方的开支留在州县”不等于将赋税使用

权给予地方,不等于地方财政自主权扩大,藩镇势力日益坐大主要是由于节度使势力膨胀,

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赋税中实物税比重的变化,无法得出“降低对实物税的依赖”,排除

B项;材料所述的赋税管理制度主要影响国家财政,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

故选D项。

6.如图所示为河北出土的南宋时期定窑等瓷器地点数量变化情况。考古学者还在曾经的南

宋境内的一些地点发现了多种金代瓷器,如湖北麻城上马石村宋墓中有陕西耀州瓷和河北磁

州瓷等出土;出土金代瓷器的地点还伴随出土了青白釉、(浙江)龙泉窑等南方烧制的瓷器。

这可用于印证()

A.政局动荡影响北方制瓷业的发展B.南北对峙下物质文化交流密切

C.北方制瓷业水平逐步超过南方D.定窑瓷器成为南方墓葬首要选择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宋时

期(中国)。据题干所学可知,河北出现了来自北方的定窑、磁州窑系瓷器、耀州窑系瓷器、

钧窑瓷器等且数量增多,说明北方制瓷业的恢复发展;在南宋境内的一些地点发现多种金代

瓷器,出土金代瓷器的地点还伴随出土了带有南方色彩的青白釉、龙泉窑等本土瓷器,这说

明南宋中后期,不论是宋、金之间,还是宋境内部的瓷器交流都得到了长足发展,B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南宋北方制瓷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南北方数据的比较,排除C项;

图中的瓷器遗址不一定都是墓葬,排除D项。故选B项。

7.周、汉、隋、唐等朝代推行过两都制,即一个为政治中心,一个为经济中心。而元朝的

两都则都是政治中心,上都是连接漠北的咽喉,大都则是遥控中原之要地,元朝皇帝常巡幸

于两都之间。据此可知,元代两都制()

A.继承了中原王朝的政治传统B.缘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前朝

C.意在巩固大一统政治格局D.保留了浓厚的草原民族习俗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元朝中国。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蒙古族兴起于蒙古草原,而后灭亡南宋,建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元朝皇帝常巡幸于两都之间,是为了同时加强对草原故地和中原地区的控制,巩

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C项正确;元代两都制具有不同于前代汉族王朝的特点,材料不是强

调继承而是强调有所改变,排除A项;元代的两都制是由元朝政府面临的统治环境决定的,

元朝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并非没有经济中心,排除B项;元代两都制与之前的朝代不同,

原因是元朝时期的国情不同,并非草原习俗决定的,排除D项。故选C项。

8.如图为创作于南宋时期的《卖眼药图》。该作品()

A.描绘了商品交易的场景B.凸显了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

C.记录了宋代中医的发展历程D.体现了文人画的创作旨趣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南宋时期(中国)。据题干可知,宋代《卖眼药图》刻画了商品交易的场景,A

项正确;材料所示绘画并没有体现浪漫主义绘画风格,排除B项;这幅画只记录了一个静态

的场景,而非动态的过程,排除C项;这幅画属于风俗画,排除D项。故选A项。

9.明代中叶,明宪宗欲易储,司礼监太监怀恩以社稷安定为由,“死拒不从”,并声称:

“非敢违命,恐违法耳。”明武宗亲近刘瑾等人,不理朝政,司礼监太监王岳等即联合阁部

大臣,极力劝谏,并欲重惩刘瑾等。这些现象缘于明代()

A.君相矛盾日益凸显B.宦官专权现象突出

C.集权体制走向衰落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代中

叶。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代君主的行为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只存在一些非正式性行为的进

谏,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材料中司礼监太监“死拒不从”“极力劝谏”也是缘于专制

皇权的强化,D项正确;明代中叶不存在宰相,排除A项;宦官专权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

不是现象的缘由,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集权体制的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10.如表所示为清代早期部分儒生对君臣关系的省思。这些省思()

儒生省思

唐甄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

吕留良君臣以义合,合则为君臣,不合则可去。

钱大昕天子之视庶人,犹友朋也,忠恕之至也。

A.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C.促成了封建等级制度瓦解D.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

清代早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这些儒生否定天子的神圣性,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批判

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项正确;17世纪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尚不够便利,中国清代早期出

现的反专制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有本质上的差别,清初思想家并未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明

显影响,排除B项;清代早期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社会,传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封建等

级制度并未瓦解,排除C项;材料中只能看出挑战君尊臣卑思想,未提及对其他传统伦理道

德的否定,排除D项。故选A项。

11.1854年,英商谈到当时的中英贸易时说:“如果进口业务(将英货运销中国口岸)继

续同近期一样……我们的贸易逆差将达三四百万英镑。这项赤字需要通过进口银锭弥补。”

这一状况()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动因D.促进传统手工业的繁荣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54

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1854年中英贸易逆差将达三四百万英镑,而且还存在不断增长的

趋势,这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动因,C项正确;自然经济的解体并未因为中英之间贸易逆

差的增加而强化,排除A项;虽然中英贸易出现了贸易逆差,但是西方并未改变对中国的商

品倾销,排除B项;虽然中英贸易逆差在增加,但是英国的商品倾销依然大量存在,这使得

传统手工业进一步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

12.1862年,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指出:“在中国这块活的化石上,就开始闹革命了。

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因为在东方各国,我们经常看到社会基础不动而夺取

到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不断更迭的情形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正义性B.带有浓厚的旧式农民起义特征

C.客观上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62

年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在社会基础不动的情况下而夺取到政

治上层建筑,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并未使社会基础发生变化,带有浓厚的旧式农

民起义特征,B项正确;马克思并未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正义性,排除A项;

马克思并未强调太平天国反侵略的效果,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太平天国对社会转型的作

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3.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已有200万人

左右,大多数集中上海、武汉、天津、青岛、济南等工业城市及矿区,且集中在铁路、矿

山、航运、造船、纺织、面粉等企业。这一状况()

A.反映了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B.动摇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基础

C.孕育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力量D.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世

纪末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可知,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已达200万

人,数量增加速度快且比较集中,这表明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积蓄了新力量,C项正确;材料表明工人阶级集中在铁路、矿山、航运、造船、纺织、面粉

等企业,既有轻工业,也有重工业,无法得出以轻工业为主的结论,排除A项;北洋军阀政

府统治的主要社会基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排除B项;材料表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但无法看出是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排除D项。故选C

项。

14.武昌起义后,立宪论者纷纷援引、调适从日本输入的国体政体理论,或扩充国体政体类

型,构建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或辨析国体、政体,剥离君位与君权的关联。这从侧面

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制政体更符合国情B.变革政治体制成为时代需要

C.革命派的主张获得社会认可D.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了传播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民国初

年(中国)。据题干可知,辛亥革命爆发后,立宪派主张变革政治体制,剥夺君主的权力,

甚至要建立起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这表明变革政治体制成为时代需要,B项正确;据

材料不能得出君主立宪政体更符合国情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体现立宪派的主张,而未体

现社会认可革命派的主张,排除C项;材料体现立宪派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而不是革命派

主张的民主共和,排除D项。故选B项。

15.1931年12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

规定对于资本家的企业和手工业,仍“保留在旧业主手中”的,由工人监督生产,尚不实行

国有;商业方面,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这些做法()

A.孤立了国民党统治集团B.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D.利于保证中央苏区物资供应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31年(中国)。

据材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规定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保留和支持的政

策,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促进苏区经济发展,保障物质供应,D项正确;材料所述规定主要

影响苏区经济发展,并不能孤立国民党统治集团,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是在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排除B项;苏区地区并不存在官僚资本,排除C项。故选

D项。

16.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统一革命理论肃清政治斗争之意识案》,

为使“民族斗争意识消灭政治斗争意识”,决议制定了多项宣传“民族统一阵线”的措施。

国民党的这一提案旨在()

A.与共产党争夺抗战领导权B.消除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

C.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38

年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据题干可知,国民党为使“民族斗争意识消灭政治斗争意识”,制

定了多项宣传“民族统一阵线”的办法,这主要是为了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C项正确;

材料中的国民党要求以“民族斗争意识消灭政治斗争意识”,排除A项;两党之间的政治分

歧始终存在,这一举措并不能消除,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战

纲领,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朝“积弱”之说本自宋人,也是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较为一致的看法。当代

学人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

宋与辽夏金元历次大型战役胜败统计

进攻型战争防御型战争

失败成功失败咸功

宋辽战争3次0次2次6次

宋夏战争6次。次0次2次

宋金战争2次3次5次2次

宋元战争0次0次8次6次

——据李华瑞《宋朝“积弱”说再认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久以来宋朝“积弱”说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应坚持哪些原则。

【答案】(1)原因:在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中,宋朝多以失败结束;传统观念的影响;

宋朝未能实现大一统;北宋和南宋均被金、元灭亡;在与辽、西夏、金和元的交往中,宋朝

(特别是南宋)常常扮演赔款、退让和求和等角色;反思政治得失垂训后世的传统治史原则;

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影响了国人对历史的认识。

(2)原则: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避免历史偏见,树立客观的研究立场;拓展历史视野,

多视角、多角度看待历史问题。

【解析】

【小问1】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宋朝(中国)。

据材料“防御型战争失败居多”可知,在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中,宋朝多以失败结束;

结合所学从传统观念影响、宋朝未能实现大一统、北宋和南宋均被金元灭亡、宋朝(特别

是南宋)常常扮演赔款退让和求和等角色、反思政治得失垂训后世的传统治史原则、近代以

来民族危机的角度分析。

[小问2]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当代中国。

结合所学从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避免历史偏见、树立客观的研究立场、拓展历史视野、多

视角和多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的角度分析。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明宝钞(明初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发行的纸币)与铜钱兑换情况表

年份大明宝秒一贯值伐数

1375年一贯一1000丈

1390年一贯一250文

1488年一贯=1丈

1535年一贯=0.276文

——摘编自陈昆、李志试《财政压力、货币超发与明代宝钞制度》

材料二嘉靖时期的吏部左侍郎靳学颜认为白银“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其与

铜钱、海肥(一种贝壳,在云南被用作货币)用于流通计价的功能并无明显区别。顾炎武分

析了流通货币从铜钱经纸钞最后演变为白银的动态过程,“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

币而患(铜)钱之重,乃立此法”“今日上下皆银,轻装易致,而纸币自无所用。故洪武初

欲行钞法,至禁民间行使金银,以奸恶论而卒不能行。及乎后代,银日盛而钞日微,势不两

行,灼然易见”。

——摘编自徐永辰《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代宝钞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靳学颜、顾炎武对明代货币改革的看法。

【答案】(1)问题:宝钞不断贬值,通货膨胀严重。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抑商意识浓厚,缺乏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政府滥发纸币);

宝钞缺乏储备金作为保障;财政困难加剧;宝钞信用度下降;白银使用日益广泛;贵金属资

源的匮乏。

(2)评析:

靳学颜认为白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白银的使用不关系百姓的民生,因此用作流通

和铜钱的价值相差不大。靳学颜否认了白银作为官方货币的必要性,无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

的需要,这一观点带有浓厚的重农抑商色彩。

顾炎武认为白银作为货币轻便,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与宝钞相比,白银的通行优势更加明

显。顾炎武的观点顺应了晚明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充分彰显了顾炎武工商皆

本的思想,对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小问1]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明朝。

第一小问是问题,据材料一从“1375年一贯一1000丈”到“1535年一贯=0.276文”可知,

宝钞不断贬值,通货膨胀严重。

第二小问是原因,结合所学从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抑商意识浓厚、缺乏对经济发展规律的

认识(政府滥发纸币)、宝钞缺乏储备金作为保障、财政困难加剧、宝钞信用度下降、白银

使用日益广泛、贵金属资源的匮乏的角度分析。

【小问2】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明朝。

靳学颜:据材料二“嘉靖时期的吏部左侍郎靳学颜认为白银'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

可知,白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白银的使用不关系百姓的民生。据材料二“其与铜

钱、海肥(一种贝壳,在云南被用作货币)用于流通计价的功能并无明显区别”可知,白银

作为官方货币的必要性,无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观点带有浓厚的重农抑商色彩。

顾炎武:据材料二“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铜)钱之重,乃立此法”“今

日上下皆银,轻装易致,而纸币自无所用”可知,银作为货币轻便,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

与宝钞相比,白银的通行优势更加明显。结合所学从顺应了晚明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

代浪潮、充分彰显了顾炎武工商皆本的思想、对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的角度

分析。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19年12月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胡适认为“新思潮的精神是

一种评判的态度”“总表示对于旧有学术思想的一种不满意,和对于西方的精神文明的一种

新觉悟”。对于胡适而言,“评判的态度”仅仅针对传统学术,并不包括对西方文明的批判。

不过,作为一种普遍的现代精神,评判的态度显然会指向现代世界的所有方面。就像马克思

所指出的,在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一切价值、关系都将被重估。其实,胡适本人在举例说

明评判的态度是新思潮的公共精神时,已经涉及对于一些现代性状况的评判,诸如有关政府

与无政府、财产公有与私有的讨论,皆是对于现代中国问题的评判与反思。五四时代是一个

评判的时代。

——摘编自韩琛《再造文明与复古革命一一世界史上的“五四”》

材料二在物质文化层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主张保护古物和革命遗迹。

1932年5月,《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文化教育工作决议》中规定:“各地方遇有新

旧书籍、标本仪器、古物及革命的遗迹,应由当地政府投送省文化部处理与保管。”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传统手工业,毛泽

东亲自在1956年作出批示:“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

一万年也不要搞掉。”

——摘编自付健行《中国共产党对科学传统文化观的认知与践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前三十年中国“过渡时代”的表现并简析新

文化运动是“一个评判的时代”的含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人保护古物和革命遗迹的举措。

【答案】(1)表现:政治上,中华民国建立,但袁世凯复辟帝制,政治体制不稳定,北洋军

阀与革命党人开展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斗争;文化上,尊孔复古逆流盛行,启蒙思想传播;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但是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

含义: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探索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