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晨读资料 高三下学期_第1页
高三晨读资料 高三下学期_第2页
高三晨读资料 高三下学期_第3页
高三晨读资料 高三下学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高三晨读资料(高考)【作文素材】百家争鸣墨家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群雄争霸,诸侯之间,时分时合,战乱不断,攻城略地。与此同时,百家争鸣,纷纷为治理天下出谋划策。墨家的主张“兼爱”(完全的、不分彼此、无差别的博爱,将父兄慈、子弟孝、尊长友、年幼悌……的亲人对待方法,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反对侵略战争,还提出正义的战争和不正义的战争。)“尚贤”(推荐有才的人,无论身份贵贱)“尚同”(大一统思想,阻止礼崩乐坏的蔓延的同时符合有利于平民的标准)。墨家对攻城、守城技术掌握精湛。墨子认为,要治理好天下,必须先知道天下为什么会乱,天下乱的原因就是人与人不相爱。所以一切的根源都是爱,只要人与人之间相爱,国与国之间相爱,天下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墨子的道理放在今天看起来很普通,好像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在杀伐不断的春秋战国时期,却是标新立异的。同样,在今天,我们仍然要警惕战争,依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墨子的教导,要爱别人,要有同理心和同情心,为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时事时评】【时事关注】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在重庆大学举行,最终6支团队从国内外340万个项目脱颖而出,荣获冠亚季军。冠军争夺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际项目全程线上参赛。经过路演、嘉宾点评、评委打分等环节,最终南京理工大学“光影流转”团队斩获冠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纳动力科技”团队获得亚军,北京大学“深势科技”团队、浙江大学“谓尔”团队、卡内基梅隆大学“临床级直肠癌诊疗评估一体化AI系统”团队、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智子科技”团队获得季军。【时事评论】让创新创业成为校园的最美风景光明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高端红外智能热像仪,可实现胃部无麻、无痛、无创、无盲区检查的磁悬浮胶囊胃镜机器人,临床级直肠癌诊疗评估一体化AI系统……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在重庆大学举行,最终6支团队从国内外340万个项目脱颖而出,荣获冠亚季军。一个个充满激情的团队,一项项脑洞大开的成果,让校园里创新创业的青春活力得到充分彰显。连续举办8届的比赛,已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方面形成品牌效应,在促进教育教学、科技创新转化、人才集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届大赛吸引了1450万学生报名参赛,参赛者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校赛、省赛、国赛的激烈竞逐,最终一批“敢闯会创”的青年走到最后,他们的“双创”故事,集中彰显了上千万创客学生的智慧与风采,必将成为激扬创新动能、释放创业潜力的舞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创业培育新引擎。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高水平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就是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舞台和平台,引导青年学子自由探索创新,努力拓展认知边界、开辟认知疆域、孕育科学突破,在互相交流中碰撞出创新之火、科技之花,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尽快突破“卡脖子”难题夯基垒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本届竞赛中,涌现出一大批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创新创业团队,带来的项目成果令人耳目一新,有的还蕴藏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勇夺冠军的南京理工大学“光影流转——亿像素红外智能计算成像的开拓者”项目团队,成功解决了视场与分辨率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研发出首台亿像素、多模态超分辨红外探测系统,并实现了仪器全部国产化研发。这项成果打破了一些国家对核心器件的垄断,突破了西方国家的长期技术封锁,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在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当下,开放为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正因为此,本届大赛积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数据显示,本届大赛与2021年相比,参赛项目数和参赛人数分别增长了44%和62%。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百强大学共有2873个项目报名,达到国际项目总数的37%,不同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跨时空交流。开放添活力,创新增动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才能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奋斗正青春,创业正当时。用竞赛搭建创新人才交流的桥梁,汇聚创新创业的青年力量,定能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赛道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为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聚磅礴力量。砥砺奋斗、艰苦奋斗、顽强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总书记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2021年3月25日,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即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2020年8月17日,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2020年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2018年7月2日,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讲话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2017年8月15日,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希望我国广大青年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吴丹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874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1076万人。教育部最新统计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未雨绸缪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事关广大学子切身利益,事关千家万户的冷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劳动者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让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增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从宏观环境看,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都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从就业方向来看,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就业创业。从学校角度看,高校书记校长要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主动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与用人单位建立日常联系互访机制,挖掘更多优质精准的就业信息。高校毕业生们也应进一步拓宽思路、主动作为,赴基层一线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优存量,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教育部要求,各省级大学生就业网站、各高校就业网站于今年12月底前,全部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岗位信息共享;工信部推出“直播带岗”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云端洽谈”,让岗位“触屏可及”;四川按照人均600元标准,为3万余名困难群体毕业生发放帮扶补贴;云南对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在安排纾困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一项项创新举措,使得毕业生就业服务网越织越密。不过,相关部门还要及时跟踪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提质量,简化就业手续、畅通就业渠道。从明年起,各高校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应稳妥有序推进这项工作,让毕业生的求职路更加通畅。当前,伴随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多样化、工作方式弹性化的新就业形态越来越多。各方要全力护航,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为广大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青年强,则国家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为广大青年提供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激励他们勇于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一定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文本阅读】高考中的《红楼梦》《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几乎年年不缺席高考,足以见出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这就使得以中国语言文学为学习任务的语文课程中,需要足够重视《红楼梦》。刚刚过去的2018年高考,关于《红楼梦》的命题再次出现在北京卷中。《红楼梦》作为课程标准要求赏析研读的名著,命题者的出题思路在何处,考生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备考呢?纵观近十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关于《红楼梦》的考题在北京卷和江苏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红楼梦》的故事始终在“北京”“南京”两个地点飘忽不清地发生着,所以北京卷和江苏卷对《红楼梦》的关注度也非常高。高考重点:一、人物形象及评价《红楼梦》的成功体现在很多处,其中之一就是对人物的塑造。所以这一点也成为历年高考《红楼梦》命题中最常出现的考点。《红楼梦》中人物众多,高考究竟会青睐哪些人物呢?首先是性格特点较为鲜明的,除了宝玉、黛玉、王熙凤之外,像探春、晴雯、司棋、尤三姐等几个人物形象,也是命题者偏爱的考查点。因为这几人的性格特点较为鲜明,看过之后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实关于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作者曹雪芹早在书中就给以明确的字眼,如敏探春、时宝钗、贤袭人、俏平儿、慧紫鹃……如果考生熟悉这些内容,人物形象概括的试题,应该算是高考《红楼梦》命题中较为简单的了。另外还有一些与上述人物性格相对应的人物也可能出现在高考中,例如迎春、香菱等,也是值得关注的人物,这类人物的性格特点很大程度观照着他们的命运,考查这类人物,则要求考生挖掘到更深一些的内蕴。例如2018年北京卷的试题: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既可悲又可叹”已经不单单是性格特点的归纳那么简单了,要求学生描述其中的人物形象要完整,明晰该人物的人生历程。还有一些人物考查频率比较小,这类人物往往具有复杂的性格,具有很大的争议性,高考考试因为诸多因素可能较为回避这些人物,但是仍然值得我们关注,从上述北京卷的考题已经可以看出,这和早期高考考查《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相比,难度在上升。早期考查《红楼梦》人物时,几乎都较为简单直接的要求概括某个人物的性格,或者给出性格特点,让考生去找出对应的人物。而近几年的考点,越来越注重人性层面的发掘和人物性格命运的整体性,以及对文本的客观解读。所以像是宝钗、惜春、妙玉等人物,更加需要考生在备考时仔细揣摩人物特点。二、情节的熟悉度高考《红楼梦》第二个考查重点在于“情节的熟悉度”。众所周知,小说的三要素即为:人物、情节、环境。除了人物是一个考查重点外,情节也是一个考查重点。《红楼梦》的成功除了人物塑造之外,故事情节也是不可忽视的亮点。如果高考试题的命题点出在情节方面,除非考生对这一情节或者整部书都很熟悉,否则分数肯定尽失。因为一本书,尤其是名著的情节,是容不得胡编乱造的。但是鉴于现在大部分考生都无法完整阅读《红楼梦》,那么怎样备考效率才能更高一些呢?只有截取片段阅读,或者了解书中一些比较著名段落的梗概。以前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大纲教材是以一个专门的单元来给学生讲述《红楼梦》的,一个单元选择了几个情节,这些情节就是《红楼梦》中的重点情节,也就是易考情节。现在通行的人教版课标教材,是以研读课的方式讲述《红楼梦》的,选入必修教材内的选段,只有“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那么这自然是一个重点片段,高考考试一定不会在这篇课文的表面去设题,但是这篇课文关涉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学生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就仔细揣摩。另外,如“宝黛诉衷情”“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玉之死”等等这些情节,都是高考命题者较为青睐的情节。因为这些情节可以说都是《红楼梦》中关涉主人公重要的大关目。它们的共同特点还有都触及到了《红楼梦》的一条主线——宝黛爱情的悲剧,进一步可以延展为人物悲剧。考查情节,也是对《红楼梦》思想内蕴的一个发掘。一部书的思想,尤其是作者的思想和精神,都靠接续在一起的情节来表现。情节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部书的可读性,因此情节也是命题人关注的重点。三、其他(语言、逻辑、描写……)这类试题考查重心虽然是在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得体、连贯上,但是它仍然是以作为名著的《红楼梦》为语料,这就提示我们,名著有着自己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古人和现代人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差别。这类试题,可能没有读过原著的同学,根据平时积累的语言运用的技法能够得分,但是如果考生阅读过原著,即使不知道一些技法,也能轻松应对。尤其是2016年浙江卷的这道试题,在考查语言逻辑的同时,也考查了刘姥姥这一人物性格,作为一个村妇,从最底层社会进入上层社会,看到的一切都不一样,都很新奇,那么以她的视角去说话,会是怎样的口吻呢?这依旧考查了考生的思辨能力。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高考考试中频繁出现《红楼梦》,因为它有源源不断可以运用的材料,而且其思想和艺术都是非常值得发掘的,对于引导学生关注文学名著,开阔视野,厚实思想都是有大益处的。因此我看到网上有很多关于《红楼梦》频繁出现在高考中,是否合适的争议,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它能长期存留在高考卷中,长期存留在命题人的视野中,是“自有一番道理”的。那么对于备考《红楼梦》,我们有哪些建议呢?一、切实关注文本本身《红楼梦》的内涵极其深刻,这也是它流传至今竟然能形成一门单独学问的原因。千百年来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说是异彩纷呈。但是作为高中生来说,关注重点仍然应该放在文本本身。美学概念中区分阅读为功利性的阅读和审美阅读,一旦阅读时有了目的,那么阅读就不再纯粹,也就失去了美,进而失去了本真。我们常说,一本书,我们先要把它读厚,然后再要把它读薄。《红楼梦》可解读和探究的东西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我们在研读它的时候,会不断探究和吸取很多知识,此之谓“读厚”;而当我们研读探究很长时间之后,我们会发现,研读探究的真谛和核心,依然是文本本身,我们将研读吸取的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将其融入文本中,回归本真,此之谓“读薄”。学生在中学阶段开始逐渐接触文学,了解文学的厚重,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巨著,应该按照教材的思路引导,适当拓展学习,明确高考考点,围绕考点进行相应的准备。一定要切实关注文本本身的内容,高考考试不会涉及太偏僻的领域,因为那些更适合在大学甚至更高层级去深入研究,属于学术范围。无论研读有多么精深和宽广,核心始终是文本本身。二、挖掘文化意蕴,关注“生活本位”《红楼梦》和教材中的其他课文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包含的东西太多,无法用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的课文就可以说清楚。因此《红楼梦》被放在研读课文中。在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当下,《红楼梦》作为一个文化范本,是值得好好阅读和赏析的。高考中频频出现,也是因为其本身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论它被运用到语言运用中,经典阅读中,亦或是运用到作文命题中,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始终是从传统文化出发的。不论命题从人物性格命运、情节结构,亦或是其他点的呈现,它都是在关注“人的本我”和“生活本位”。“生活本位”是语文课程创设的起点,“文学”即“人学”,因此无论高考考查的是《红楼梦》还是其他名著,我们在备考和答题时都不要忘了语文的本源——人和生活。【成语积累】51.神采奕奕/神采飞扬——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神采飞扬:形容精神焕发,神情昂扬。52.生气勃勃/生机勃勃——生气勃勃:用来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多用于指人。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多用于指事物。53.视若无睹/熟视无睹——视若无睹: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所看到的事物漠不关心。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54.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55.耸人听闻/骇人听闻——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上期答案】当时党论兴起,御史刘拯认为吕希哲不是科举出身;中书舍人认为吕大防等人欺君卖国的事与吕希哲有关,故不能提拔吕希哲。今日读诗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译文:枕中微湿,好似身处云峰之间;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轰响。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只要一打开窗户,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赏析: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内容丰厚,境界阔大。仅二十八个字的绝句,就写了枕、床、窗、山、峰、壑、江、浪、银、云气、松声等许多事物,从而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身处斗室之中,想象飞越千里之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描写夜幕下的群山万壑、千里大江,展现了辽阔渺远,壮丽迷人的江南夜色,笔法空灵,词意蕴藉。

二、以动写静,景中寓情。诗人创造了一种静谧的意境,却是用动的描写来取得这种效果的。流荡的“云气”,哀呜的“松声”,奔涌的大江,喧嚣的涛音,这些动的景物,给小诗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大自然的宁静。诗中似无直接的抒情,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赞颂江南夜色的美好感情,却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景物描写中显现出来。曾公亮所处的北宋时代,党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在承平盛世的气象下,酝酿着深刻的社会危机。诗人对此不无隐忧。“万壑哀”“拍天浪”,正是一个清醒的政治家对时局深感不安的心理的曲折反映。

三、语言质朴、平中见奇。诗人很注重选词炼语,用了许多朴素无华的词语,如“千”“万”“大”“哀”“放入”等等,重笔虚写浩茫夜色中的壮伟奇观:气势磅礴的大江,“银山拍天”的浪涛。造境,于宏阔中出雄奇;抒情,在平淡中见深沉;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此诗一句一景,景中寓情,从小处着笔写出了长江的宏伟气势。

甘露寺在镇江北固山巅,濒临大江,因此这首诗着力描绘地势,在构思时,不用实笔,全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写景诗,许多诗人往往爱从视觉落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贾岛的“松下问童子”(《寻隐者不遇》)。曾公亮却避开这种传统的写法,另辟蹊径,独出机杼,从感受、听觉去写。诗题是“宿甘露僧舍”,所以围绕“宿”字展开。睡在寺里,房间中自然不可能有云雾,所谓“枕中云气”,当是长江水汽会在高处,令人觉得空气很湿,甚至枕中已经凝结了些许水珠。诗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湿,自然联想起长江之浩瀚,甚至误以为自己身处云峰之间。接着,诗人又写床底穿来的江水之声,那阵阵惊涛,仿佛狂风席卷山谷,招起无数苍松摇撼助威,其声壮烈奔腾之至。“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巫峡清秋万壑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壑”,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

这起二句是睡在床上的感受与幻想,是通过感官来证实它存在,虽然没有具体的肯定,逼真感很强,尽管北固山没有千山万壑存在。“云气”、“松声”,一在枕上,一在床下,都反映了江水之猛劲;而感觉到云气,凝听到松涛,也反映了诗人心底的宁静。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字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