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5课《故乡》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故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系统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重点)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脉络,把握主要情节。(重点)3.探究小说的叙事手法及环境描写的作用。(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形象,探究故乡人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把握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教学难点:以“故”为主线,分析故乡不同时期给“我”的不同感受,并由此引出小说主题探讨,进一步理解主旨。【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故乡,是游子永远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无限的美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板书:故乡鲁迅二、课前讲解,掌握小说知识回顾所学,梳理知识。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小说有哪些?探究一下,这些小说在构成要素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思考,并梳理。预设:郑振铎的《猫》;李森祥的《台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指小说所写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小说的故事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环境指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等。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及自然界的景物等;社会环境指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所处氛围及相关人际关系等。师总结: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中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阅读小说,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分析探究作品的主旨。下面,我们就采用这种方法来探究鲁迅的《故乡》。三、助读学习,介绍作者、背景师:下面我们就以探究小说三要素的方式来学习《故乡》一文。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大屏幕出示:1.作者简介。作者鲁迅生卒年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籍贯浙江绍兴评价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风格善于运用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有的作品用冷峻犀利的笔调,有的作品用诙谐风趣的笔调,有的作品集两者于一体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1921年发表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2.背景资料。(播放视频展示写作背景)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尝试梳理小说的情节,概括文章的内容。大屏幕出示:常见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六要素概括法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梳理概括。抓线索概括法寻找线索,根据线索分析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加以概括。分层概括法划分段落层次,根据分层,逐一梳理,再加以整合概括。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班级展示。预设:1.字音字形。课后读读写写课中重点词语阴晦(huì)xiāo(萧)索祭sì(祀)伶俐(línɡlì) 愕然(è) bǐ(鄙)夷嗤笑(chī) 应酬(chou) 世面(shì)惘然(wǎnɡ) 隔膜(mó) 恣睢(zìsuī)髀(bì)寒噤(jìn)猹(chá) 颧骨(quán)装弶(jiànɡ) 五行(xínɡ)潮xùn(汛) 深dài(黛)色2.梳理情节。(1)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以“我”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2)按时间、地点的转换,情节安排可简单概括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3)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5):回故乡。交代“我”回故乡的时节、原因等。第二部分(6~77):在故乡。交代“我”在故乡时的所见所闻。第一层(6~11):写老屋的冷寂,“我”和母亲的相见与交谈。第二层(12~30):写“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第三层(31~52):写杨二嫂。第四层(53~77):写中年闰土,突出他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离故乡。写“我”和母亲、侄儿乘船离开故乡途中“我”对故乡的感触与思考。师总结:梳理小说的情节是阅读小说、把握小说内容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在阅读小说时,要学会利用这种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握小说内容。五、探究叙事手法,理解插叙妙处1.师:根据文中人物出场的顺序,找一找课文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预设:少年闰土、杨二嫂、中年闰土。师追问:如果去掉写少年闰土的这一部分内容,文章在时间的衔接上仍然是顺畅的。写少年闰土的这一部分内容,属于什么叙事手法?有什么作用?预设:插叙。补充说明少年闰土的形象,与后文中的中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农民生活越来越贫困的社会现实。师归纳: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中心事件,插入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的叙事手法。这种叙事手法的作用有:①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说明的作用;②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完整;③使文章结构紧凑、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在《秋天的怀念》《驿路梨花》等文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插叙的运用,同学们课后可以对比阅读,进一步掌握这种叙事手法。2.师:除了插叙,本文还运用了哪些叙事手法?学生探究,并反馈探究结果。预设:全文采用的是顺叙的叙事手法;结尾有补叙,补充交代杨二嫂拿“狗气杀”的事情。师小结:小说将几种叙事手法结合起来,反复以“现实”和“回忆”相穿插交织,将几十年的人与事压缩在十几天中,使小说语言凝练,结构紧凑,内容翔实,同时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小说主题。六、跳读课文,分析环境描写1.师:小说的环境描写,具有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暗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大屏幕出示:故乡的环境所在段落和内容特点现实中的故乡景象记忆中的故乡景象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反馈。教师大屏幕明确答案:故乡的环境所在段落和内容特点现实中的故乡景象第2、6段: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②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气氛悲凉,环境萧索,基调暗淡。记忆中的故乡景象第12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色彩明艳,生机勃勃,景色神异。2.师:作者分别描绘了现实中和记忆中的故乡环境,有什么作用?学生探究。预设:现实中环境:写出故乡的萧瑟与荒凉,渲染了沉寂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奠定暗淡的感情基调,暗示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生活的困苦,衬托了“我”悲凉压抑的心情。记忆中环境:与开头暗淡的环境形成对比,展现了记忆中故乡的美丽画面,写出了故乡在“我”记忆中的美好印象,也由此刻画出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师小结: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衬托了人物形象。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