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春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春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春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春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段后练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

),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

),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1)写出文段中加点汉字的读音。恍

香气四溢

(2)依次在文段中两处括号内填入的词语应是(

)A.安然

散步B.香甜

漫步C.安然

漫步D.香甜

散步二、综合性学习2.初一(6)班拟开展一次“孝亲爱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活动任务。(1)班委会组织同学设计了“尊老爱老”的活动海报,如下图,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海报的优点。(2)其中一个活动环节是“讲述古人的孝亲故事”,小周给大家讲了一个卧冰求鲤的故事:晋王祥,字休征,性至孝。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①。父前数谮②之,由是失爱于父。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注释:①慈:慈爱。②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小周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反响不一,有人说,王祥孝亲敬老,值得学习;也有人说,王祥的“孝”是“愚孝”,针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如何孝老爱亲。三、诗歌鉴赏3.选文《爱莲说》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链接材料】曲池荷卢照邻①浮香②绕曲岸③,圆影④覆华池⑤。常恐秋风早,飘零⑥君不知。[注]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②浮香:荷花的香气。③曲岸:曲折的堤岸。④圆影:圆圆的荷叶。⑤华池:美丽的池子。⑥飘零:坠落,飘落。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很现代的叶圣陶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先生,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林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作为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叶圣陶在1923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11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他写了不少针对青少年读者的作品,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文笔练达,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年夏,叶圣陶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文章开头对叶圣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叶圣陶送自己一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条幅?6.叶圣陶是“很现代的”,“很现代的”指的是什么?7.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学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散,想不直接动笔,只报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安。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初某年的春天,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根,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颜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语,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8.品味第①段划线句子,说一说你对叶圣陶先生的认识。9.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10.第④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谈笑有鸿儒(2)无案牍之劳形(3)可爱者甚蕃(4)陶后鲜有闻12.翻译下列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3.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有什么共同的表达手法?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陋室铭》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6.本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六、名著阅读17.名著阅读。(1)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

现代

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3)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

》中的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进城后以

为生,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七、作文18.请以《向____________学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1)

huǎnɡ

yì(2)B2.(1)图文并茂,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有吸引力。(有观点有简要分析即可)(2)示例:王祥孝亲敬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但主人公的做法有些偏激,这么冷的天气,用身体融化冰雪不值得提倡。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传承并弘扬这种美德,孝顺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敬爱和关心,平时我们多听父母的话,不给父母制造麻烦,多陪父母聊聊天,陪他们一起出去走走等都是孝老爱亲的方式。(可批判,可认同,只要观点清晰,言之成理即可)3.周敦颐笔下的莲是“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洁的贤能之士。借对莲花的赞美,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情感。卢照邻的诗,先写荷花溢香、荷叶田田的景象,暗喻自己才华卓著;又写荷花对秋风零落的恐惧,暗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虑。4.让读者对叶圣陶有个总体印象;为下文写叶圣陶的有活力做铺垫。

5.说明叶圣陶书法工整方正;态度严谨,不马虎;人品好,谦恭温良。

6.他思想进步,不抱残守缺和故步自封;他的观点新,符合现实需要。

7.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有针对性,言之有物、文情并茂;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8.①不同语言形式的说话,可以体现叶圣陶待人的宽厚,与人亲近,与人方便;②“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可以体现叶圣陶的严于律己。

9.“一定还是”可以体现叶圣陶的坚持,对人的恭敬;“三道门,四道台阶”表明送别的路程之远,“才”体现送别时间之长、真心待人;这些加点词语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10.结构上:承上启下(或过渡);内容上:由叶圣陶待人的宽厚转入到严于律己的内容。(或承接上文叶圣陶待人的宽厚,引出下文对他严于律己的叙述。)11.(1)大(2)使……劳累(3)多(4)少

12.(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2)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着,(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靠近赏玩它。

13.【甲】文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乙】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相同写法:托物言志。14.

出名,有名

只,只是

15.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16.从自然环境的优美,交往人物的博学,生活情趣的高雅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17.

(1)机器时代

西方和日本

科幻

(2)鲨鱼

儒艮

(3)骆驼祥子

拉车18.向传承者学习一部仅有4分钟的短片在美国纽约的繁华街头循环播放了数万遍。片中是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年轻女孩,咿呀着唱着昆曲。意外的走红并未让她恃宠而骄,反而,她选择继续将昆曲唱下去。而她,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很平凡,普通,没有太出众的外貌,没有不平凡的经历;但他们也高尚、伟大,不论有着怎样的职业,怎样的生活,他们都秉承着一个信念——传承。或许传承手中的手艺,或许传承传统的艺术,于我而言,他们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因为他们传承的东西,极不起眼却又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太多的文化,太多的光彩,那种光彩是人们目光所不及的。曾有多少次无限的感慨:那些传统的文明都去哪儿了?又该何处去寻呢?现代科技迅猛地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也丢失了太多太多的东西。现在的城市中,可还有过铁匠铺?现在的街头巷尾,可还传来阵阵吆喝?现在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听一听戏曲呢?怕是极少,甚至没有了吧。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