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形成过程:“一战”结束后,意、德、日产生了法西斯组织。1919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形成过程:“一战”结束后,意、德、日产生了法西斯组织。1919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1920年,组建“纳粹党”,德国法西斯运动开始;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开始。(2)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3)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寻找出路。法西斯主义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策源地法西斯主义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策源地日本德国历史背景(1)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2)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出路是,妄图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既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使德国经济落入低谷;(2)社会各阶层普遍对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3)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形成过程(1)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侵占中国东北;(2)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1)1933年,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2)1936年,和德国结成轴心国。绥靖政策英法等国家为保存自己利益,采取政策,默认德国吞并奥地利,与德意签订《》更加助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一、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阶段主要事件阶段主要事件局部战争(1)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2)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国抗战成为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主战场全面爆发(1)1939年9月德国“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的主战场(3)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4)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_______,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阶段(1)1941年12月,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阶段(1)1941年12月,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世界,同盟国协同作战。大战结束(1)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2)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的建立:雅尔塔体系的建立:(1)含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2)主要内容:(3)评价: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①改变大国力量对比:A、衰落:欧洲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而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B、霸权地位确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它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C、政治影响力提升: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亦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贏得很高威望。②改变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的的真正转折点。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单独占领。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③承认最终独立。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⑦成立联合国。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时间时间:1945年10月24日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决议原则:联合国制裁侵略的权力机构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意义: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①积极性: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①积极性: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②消极性: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班级:姓名:学号:得分:1.《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2.请欣赏漫画《祸水东引》,漫画中英法两国旁观希特勒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打算“让他去进攻苏联”。这反映出英法一直都在推行A.门户开放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C.绥靖政策 D.不抵抗政策19421945年,中国远征军40万人先后两次入缅作战,最终改变了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战争格局。如在1942年4月仁安羌战役中,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歼敌1200人,解救7000余名英军和50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最终帮助英美军队取得了对日胜利。这体现了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合 B.抗战胜利的根源在于盟国对华的支援C.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党外合作 D.入缅作战促使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4.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会战是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5.二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一个持久和正义的和平”。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这表明A.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B.两种制度的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C.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D.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大势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其主要特点是①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②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③从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走向美苏对峙的局面④以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为主要目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读下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时间概况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英国雄狮一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经济遭到削弱 B.战后国际地位下降C.战后殖民地的丧失 D.战后联合国成立9.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B.美国反对苏联实行分区占领,以维护日本领土完整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D.美国企图称霸东亚10.《波茨坦公告》宣布:“欺骗与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日本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被允许”。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盟军更加注重彻底根除日本的封建主义遗毒B.盟军允许日本在民主主义原则下生存与发展C.确定了战后由美国对日本单独改造这一形式D.此公告埋下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祸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653年土耳其人在维也纳的城垣败退下来,西方在与东方作战的250年间创造了不败的记录,在非西方人心中树立了所向无敌的威望。但是二战彻底粉碎了这种威望。西方军队在亚洲和非洲的溃退证明了它们的殖民统治实际上是脆弱的,而日本投降以后,西方人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缅甸、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恢复统治的记载,证明了西方的持续失败。——阿诺德·J·汤因比主编:《国际事务概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1939—1946》材料二(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