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备课与学习提示:本课应是重点课,涉及的内容和问题多。“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何为极端民族主义?德日具体表现是什么?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的优势是怎样形成的?日本与美国有何矛盾?美国参战对欧洲战场和中国战场的影响有何不同?雅尔塔体系的“强权政治色彩”在战后中国有何表现?一、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起源地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战后分赃中,意大利得到了奥地利和土耳其部分土地,但这没有改变意大利的落后面貌。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外扩张。意大利虽然落后,但仍侵略别国,故有“贫穷的帝国主义国家”之称。这种落后使意大利产生了某种急切心理,企图用政治手段完成经济未完成的任务,于是出现了一个怪胎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墨索里尼出身贫寒,年轻时读过一些革命书籍,但曲解其意,以煽动暴力为事,自称“暴力的鼓吹家”;一战时发表过鼓吹战争的文章,还应征当兵参战。1919年,他建立“法西斯战斗团”,开始了法西斯生涯。他的组织成员一律穿黑衣,扛黑旗,人称“黑衫党”。1921年,他组建了国家法西斯党,迎合了国内仇视共产主义的情绪,发展极快。1922年10月,墨索里尼纠集5万党徒发动武装“向罗马进军”的暴乱,国王被迫任命他为首相。1925年,墨索里尼宣布实行法西斯党独裁,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为转嫁经济危机,1934年,他将侵略矛头对准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宣布吞并了埃塞俄比亚。这年,意大利伙同德国法西斯势力公开干涉西班牙内战,支持西班牙佛朗哥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墨索里尼声称罗马和柏林之间“是一个轴心”,欧洲可以围绕这个轴心来合作。此后,德意法西斯被称为“轴心国”。1938年,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支持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希特勒则怂恿意大利向巴尔干扩张。1939年4月,意大利进攻阿尔巴尼亚,3天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全境。意大利从战略意义上得到一块进攻巴尔干的跳板。二、德国战争主要策源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实行共和国制度。由于宪法是在魏玛小城通过的,故这个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其国际地位逐步改善。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扬格计划,战争赔款不了了之。《洛迦诺公约》则在政治上恢复了德国的国际地位。为了改善国际环境,德国还与苏联签订了双边条约。1925年后,军事将领兴登堡成为总统,军国主义势力在德国复活,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势力活跃起来。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一小镇,16岁开始热心于政治,也曾流浪街头。1912年,移居德国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兵、负过伤,战后参加了德国工人党。1920年,他提议将工人党改名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缩写为“纳粹党”(Nazi)。1923年,鲁尔危机爆发,德国的社会矛盾再次激化。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暴动”,失败被捕。他在法庭上滔滔不绝,言辞激烈,俨然一个救国救民的“英雄”。在舆论的压力下,希特勒仅被判刑1年。在狱中,希特勒口授《我的奋斗》,在书中大肆渲染“生存空间竞争”和“种族优劣”论,鼓吹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鼓吹要建立“领袖”独裁统治的“第三帝国”,鼓吹要以最优越的雅利安人种作基础。这本书成为法西斯分子的必读经典。出狱后,希特勒立即重组纳粹党,再建冲锋队,新组党卫军。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利用这一时机跳上历史舞台,为了得到农民支持,他们到农村许诺要没收大地产,“移植给自由农民使用”。反政府的大学生纷纷加入纳粹党,纳粹党员超过100万。在1932年的总统大选中,希特勒得票位居第二。《教师教学用书》提到希特勒是“民选总理”,纳粹党得到1374.5万张选票。事实就是这样,这与希特勒及其纳粹党的大肆宣传不无关系。纳粹党登台执政是怀着改造德国和世界的雄心的,正如希特勒所言:“民族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是创造新国家”,“要把国家放在我们认为是正确的模子里加以改造”。纳粹的理论基础是具有种族含义的“民族共同体”理论。这个概念包含“民族社会主义”,强调要建立一个排除犹太人的,内部没有阶级对抗的德意志社会,强调德意志民族内部的利益一致性,要求各阶层注重民族的整体利益,淡化内部矛盾,同舟共济,复兴德意志民族。反对国际主义、民主主义、和平主义,建立新型国家。新型国家是“民族的领袖国家”或“人民国家”,实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领袖”。这种一元化国家,领袖独揽全权,以最高领导人的终身制取代有限任期制;以个人专断取代集体原则和多数原则,以任命制取代民主选举制,强化中央集权。在纳粹党的改造蓝图中,国家全部权力应该集中到希特勒一人手中,实行“元首的意志就是我们的宪法”,政府官员、军人都要向希特勒宣誓效忠。1934年9月7日,在纳粹党代会上,宣布这样的口号:“希特勒就是德国,德国就是希特勒。”极端民族主义在德国就是这样凝聚成一股邪恶的力量。1933年1月,希特勒当上总理,第三天下达迫害共产党人的文告。纳粹分子占领了德共中央大楼,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嫁祸于共产党,在各地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全国被捕者达1.8万人,从此德共失去了合法地位。希特勒不断加强控制,在冲锋队、党卫军之外,还建立了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1934年8月,德国总统兴登堡老病而终。希特勒立即宣布废除总统制度,自任国家元首兼总理,法西斯独裁专政在德国最终确立。1935年,德国收回萨尔区。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区,德国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派出军舰、飞机和陆军赴西班牙作战,还向佛朗哥援助了大量飞机、坦克等。1936年11月,德国和日本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两个月后,意大利加入了这一协定。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反共产国际只是为了麻痹英法,三国同盟的真实目的是进行侵略战争。奥地利成为德国的第一个吞并对象。19361937年,希特勒频频展开外交攻势,取得意、英等国的认可。1938年3月,德军兵不血刃地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是日耳曼人聚居之地。1938年3月,希特勒支持苏台德区自治,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抵制,英国居中调停。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统达拉第、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谈,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希特勒气焰。1939年3月,希特勒侵吞捷克斯洛伐克,半年后悍然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三、日本又一个战争策源地华盛顿会议正式承认了日本在远东的强国地位,这是日本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它要成为亚太地区的霸主。但是,日本不断遭受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的袭击。1920年,日本发生经济危机,经济持续不振。1923年9月,日本又发生7.9级特大地震,东京和关东地区在地震中死亡和失踪14万多人,340万人受害,东京近乎毁灭状态。关东大地震对经济的打击十分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解析(下)沉重,以致日本不得不裁减军备。在明治维新以后70多年里,日本发动和参与了14场侵略战争,其中10场是针对中国的。在遭受天灾人祸之时,日本仍不忘记制订侵略中国的计划。1927年,田中义一首相上台后,声称要对中国采取“特别的措施”。他向天皇上奏的《田中奏折》提出扩张“计划”:“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尽管有人说这一奏折是伪造的,但事实上日本的侵略活动大体就是按这一方案进行的。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波及日本。由于日本资源短缺,所受打击的程度更甚。1931年,日本的危机达到顶点。这一年日本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一半,失业工人高达300万,大约2/3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为摆脱危机,日本加快法西斯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不断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日本统治层内部的右翼分子企图推翻政党政治,实行军事独裁,政界矛盾冲突起伏不定,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军事政变接踵而至。最终,日本完成了军国主义化进程,走上侵略扩张之路,成为世界又一个战争策源地。在日本的既定国策中,中国东北是它的第一个侵吞对象。当日本将朝鲜变成殖民地时,也将势力渗透到中国东北。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3个月占领了东三省全境。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的关注,日本又于1932年1月28日进攻中国东部大城市上海。在某种意义上,日军占领东北和进攻上海的两次侵略战争,成为日本侵略整个中国的实地演习。日本大肆推行“以华制华”方针,在东北扶持了伪满洲国政府,在华北不断策动当地汉奸搞所谓“自治运动”。实际上,它在这个阶段里积蓄着发动更大侵略战争的实力,同时也在国内完成军国主义化,建立了法西斯军事专政。1936年,日本的法西斯团体有350多个,军部是法西斯团体的总后台。日本法西斯具有鲜明的军事性质,倾向于暗杀、政变等恐怖手段。日本著名的法西斯团体最初有“天剑党”、1928年成立的“一夕会”等,参加者有后来成为首要战犯的冈村宁次和东条英机等。1930年出现的“樱会”,成员主要是少壮派军官。法西斯恐怖组织制造的暴力、暗杀和政变事件,几乎没有间歇过。1930年11月14日,法西斯团体“爱国社”刺杀首相滨口雄幸。1931年,樱会成员制订了一连串刺杀和政变计划。1932年2月,法西斯组织“血盟团”刺杀前大藏相井上准之助,3月刺杀三井财阀首脑。5月15日,军官暗杀队袭击了首相官邸和三菱银行等处,刺杀了首相犬养毅,结束了日本政党政治。海军大将斋藤实作为过渡内阁的首相,成立了法西斯的亲军内阁。军阀内部逐渐形成两个对立的集团,即“皇道派”和“统制派”。皇道派主张以恐怖手段推翻现内阁,改造国家;统制派多为高官,主张以自上而下的合法手段改造国家,建立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少壮派军官指挥法西斯分子政变,杀害了大批内阁要员,占领了首相官邸、陆军省、参谋本部等重要机关。事变后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完全听从军部摆布,恢复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日本法西斯政权初步建立。日本法西斯不同于德、意,它没有组织法西斯政党,而是依靠和利用现有的天皇制统治机构,推行整个国家的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独裁的出现,表明日本式的法西斯体制确立。广田内阁忠实执行军部意旨,1936年8月制定了《国策基准》,声称要“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11月,日本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与德国联合同英、法、美等争夺世界。大规模的世界战争迫在眉睫。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四、欧战全面爆发和北非战场德国进攻波兰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波兰在历史上曾3次被邻国瓜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赢得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火又从这里燃起。德国法西斯为寻找战争借口,一直在波兰走廊区和但泽自由市问题上为难波兰。1939年3月,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实际上形成了对波兰的三面包围圈;西面是德国本土,北面是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南面是捷克斯洛伐克。4月初,希特勒秘密下达“白色方案”,进行战争准备。7月,德军在德波边界集结大量兵力。8月31日,希特勒得知英法可能不介入战争时,胆子陡然壮了起来,发出作战指令,指示德军执行“白色方案”。这天晚上,一队德国党卫军化装成波兰士兵,袭击德国电台,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制造了所谓波军袭击德国事件。9月1日凌晨,德国以反对“侵略”借口,出动2300架飞机对波兰进行狂轰滥炸,德国陆军150万人和2700辆坦克,从西、南、北3个方向,分4路向波兰发动全线进攻。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军在侵略波兰期间,英法没有采取援助波兰的任何行动。波兰孤军奋战不到一个月,首都华沙陷落。从英法对德宣战那天到1940年5月9日,整整250天,在德国西边的英法军队几乎按兵不动。这一“西线无战事”现象,史书称其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或“假战争”。英法不战的真实原因,除了它们没有心理和军事准备外,其实还有“祸水东引”的不良用心,希望希特勒继续向东进攻苏联。希特勒有自己的考虑,不敢继续向东侵犯苏联。苏德此前曾签订秘密协定。波兰战局开始后,苏联按协定出兵波兰东部,于9月18日与德军相会。9月28日,双方签订边界条约,在波兰划定苏德分界线。这一事件被西方指责为德国与苏联共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苏联力图建立“东方战线”,兼并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并迫使芬兰、罗马尼亚割让领土。苏联领土面积扩大47万平方千米,边界线向西延展200~400千米。德军安定东线后,移师西线。1940年36月,夺取了北欧的丹麦和挪威。瑞典则接受德国最后通牒,成为德国的附属国,后来成为德国向战场输送兵员的通道,也是德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占领北欧后,德国竭尽全力实施占领西欧的计划。1940年5月,希特勒在西线集结了136个师、3000辆坦克、3800多架飞机。英法等国采取消极防御方针,宣战后龟缩在马其诺防线后,未和德军发生过有规模的正面交锋。5月10日,德军猛烈进攻中立国荷兰和比利时。荷、比相继宣布投降。5月13日,德军精锐深入法国。5月14日,德军进攻色当。5月15日,德军一路剑指巴黎,一路奔向英吉利海峡。被围追的英法军队30多万人,从敦刻尔克向英国大撤退。6月5日,德军进攻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政府向法国宣战。6月14日,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巴黎。法政府将首都移往波尔多。3天后,法国贝当政府要求停战。希特勒为了羞辱法国,故意将谈判地点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谈判所在地。6月22日,法国向德国投降。此后,法国北部“占领区”由德国直接控制,占法国领土的3/5;南部“自由区”由贝当政府统治,贝当政府由波尔多迁往维希。西欧大陆全部成为德国的控制区,希特勒的下一步侵略目标是英国。此时英国已将软弱妥协的张伯伦赶下台,主战派丘吉尔接任首相。丘吉尔受命于英国的至暗时刻,他表示要同“人类罪恶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从此,英伦三岛成为西欧人民反击德国法西斯的堡垒和大本营。德国空军对英国进行了疯狂轰炸。从9月初起,几乎每天晚上都有200多架飞机轰炸伦敦。英国空军在不列颠上空与来犯之敌进行激烈空战,德国飞机损失1730架。英国空军也远航轰炸柏林,袭击德国的港口和船只,迫使德国结束“不列颠空战”。这时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开始扩大对巴尔干半岛以及北非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墨索里尼曾宣布自己为非交战国。1940年6月,德国进攻法国取胜,意大利匆忙向英法宣战。1940年10月下旬,意大利海陆空三军10余万人,从阿尔巴尼亚侵人希腊,希腊军民予以坚强抵抗。意军被迫停止进攻。意大利参战后,在地中海地区部署了110多万兵力,在北非与英法军队展开激战。意军从埃塞俄比亚出发,先后占领埃及、苏丹、肯尼亚、英属索马里、利比亚等地。年底,英军在北非战场上展开反攻,意大利军队节节败退。德国隆美尔援军赶到后,德意联军与英军在北非展开了一年多拉锯战。1940年秋,德国主要精力转向东欧和东南欧。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占领或控制了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腊等国。至此,欧洲大陆几乎全部陷于法西斯魔掌,只有瑞士、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几个中立国家除外。希特勒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圆侵占苏联之梦了。1940年12月,德国制定了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德军出动将近500万兵力、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万门大炮、193艘舰艇,从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多千米战线上,分3路向苏联发起突然攻击。“闪电战”仅仅进行了几小时就摧毁了苏军1000多架飞机和许多工业战略基地。数十万苏军紧急后撤。半个月后,德军深入苏联腹地五六百千米,占领了大片土地。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对德国的进攻估计不足,对敌人的突然袭击缺乏应有的准备,许多防御工作还没有完成。卫国战争开始后,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还成立了最高统帅部。苏德战争爆发当晚,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明确表示要支持苏联。这个自称“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的人,宣布“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苏德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英国孤军作战的局面,缓解了英国的困境。8月初,德军北路开始围攻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军民开始了长达500天的守城战斗。9月29日,南路德军攻占基辅。进攻莫斯科的中路德军一直徘徊在离城300千米左右的地方。两个多月后,12月5日,莫斯科苏军发起反攻,很快将德军击溃300多千米,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胜利。这是战争开始以来苏军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大战爆发以来德军的第一次大败。五、美国参战和太平洋战争爆发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发源地是美国。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实行“新政”,扭转了经济衰退的局面。当欧洲大陆战火弥漫之时,罗斯福正煞费苦心地说服美国人抛弃孤立主义,援助欧洲。美国远离欧洲,不愿引火烧身的孤立主义情绪颇为流行。1939年,东西两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都开始危及到美国利益。1940年9月23日,日军侵占印度支那北部,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日军的行动不仅威胁东南亚的航行,而且还可能危及西南太平洋,而这里正是美国所需橡胶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供应地。美国与西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希特勒在欧洲大陆称雄对美国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罗斯福一再警告孤立主义者美国不可能置身事外。他宣布增加国防开支,做好战争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并实施《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输出武器。然而炮声惊醒了美国人,罗斯福因势利导,修改《中立法》,允许欧战双方向美国购买武器弹药,并设置了只有英法才能做到的前提条件。新《中立法》实际是美国援助英法、反对德意日的一种斗争形式,事实上美国开始走上了反法西斯的道路。不列颠空战开始后,在人民的支持下,罗斯福对英国几乎是“倾囊相助”。1941年3月,美国实施“租借法案”,使英国能够赊购美国的军用物资。这样,美国成为不直接参战的交战国,第一线的反法西斯国家得到了巨大援助。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均发表声明,支持苏联抗德。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提出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宗旨和原则。1941年12月7日,日军空袭夏威夷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19艘大型船舰受重创,347架飞机被炸毁,死伤失踪5000多人。美国朝野目瞪口呆。第二天,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12月11日上午,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下午,美国向德、意宣战。美国参战使大战双方的力量对比立即发生变化。孤立主义的阴影在美国随炮火烟雾而消散。美国的财富和生产优势,为战争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装备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和海军。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还兵分5路,全面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第一路于1941年12月进攻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1942年5月,驻菲美军投降,日本占领菲律宾全境。第二路进攻香港。1941年12月8日深夜日军登陆香港,一个星期就赶走了英军。第三路日军进攻泰国和缅甸,1941年12月占领泰国首都曼谷,1942年3月占领缅甸首都仰光。第四路进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1942年2月,英国守军10万人向日军投降。第五路进攻荷属东印度。1942年2至3月,日军相继占领印度尼西亚各岛;3月12日,荷兰总督率军队投降。从1941年12月8日到1942年5月,不到半年时间,日军占领了西南太平洋岛屿及东南亚大部。连同它先前占领的朝鲜、印度支那和中国土地,日本控制了800万平方千米土地、5亿左右人口。日军还占领了太平洋的一些岛屿。然而,日本法西斯犯了个致命错误,即战线拉长,兵力分散。美英两国迅速进行战略协调。1942年2月,两国划分东方战区:英国负责印度和印度洋;美国负责整个太平洋,包括英帝国属下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此后,美国对日作战进入有序化阶段,陆续取得一些军事胜利,如1942年4月大规模轰炸东京。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很快掌握了日军动向,在接下来的海战中,美军逐渐由小胜转大胜。5月的珊瑚海战双方都声称自己取得了胜利,但是,日本入侵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计划成为泡影。六、三大转折性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以下列战役为标志:1.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美日双方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发生海战。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最终解除了日本对夏威夷的威胁,保卫了美军在太平洋中部的交通生命线。中途岛海战是19世纪末以来日本海军的第一次失败,也是太平洋战争的一个节点,日军从此丧失了制海权,主动权转入美国人之手。中途岛之战后,美军开始反攻,首选目标是南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夺取日本占领的这个小岛,对美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里既可阻止日军南下澳大利亚,又可保护美国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交通供应线。从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美日双方展开了激烈而又持久的瓜岛争夺战,双方互有进退。2月7日晚,日军撤出瓜岛。在瓜岛战役中,日军伤亡较大,战舰和飞机损失较多,暴露了日本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国力不足的弱点。瓜岛战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又一次决定性胜利,从此日军从攻势转为守势,美军则在不久后开始了全面反攻。2.阿拉曼战役1941年2月,德国发动了对北非的进攻。“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非洲兵团”在北非沙漠将英军赶到埃及边境,控制了整个北非。年底,“非洲兵团”遭英军打击。1942年5月,隆美尔再次打败英军,英军退守埃及西部阿拉曼,与德军对峙。进攻英军不利,隆美尔回国“治病”。10月下旬,英军实施“捷足计划”,阿拉曼战役开始,仅3天时间英军就突破了德军阵地。待隆美尔返回北非,已无力扭转败局。德军退至突尼斯边境,阿拉曼战役结束。阿拉曼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重大战役之一。此后盟军在北非展开反攻。11月上旬,美英联军登陆北非海岸,剑指突尼斯。德军从欧洲调军增援。1943年2月,双方在突尼斯对峙,美英联军占有绝对优势。3月下旬,盟军在突尼斯发起总攻,4月20日进行最后决战。5月中旬,北非的德意联军投降,美英盟军取得北非战场彻底的胜利。北非战事结束,美英继续北进。7月,美英联军发动“爱斯基摩行动”的西西里登陆战,一个月内占领西西里全岛。墨索里尼下令实行义务兵役制,引起国内反法西斯运动高涨,法西斯党内部也发生分裂。7月25日,墨索里尼被国王解职,并被逮捕。28日,意大利法西斯党被解散,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灭亡。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盟军在意大利登陆后不断向北推进。10月13日,意大利向德国宣战,加入同盟国一方。此后一年多,意大利成为美英盟军与德军厮杀的战场。1943年9月,墨索里尼被希特勒的党卫军救出,并被扶植成为所谓“北意大利共和国”总统。1945年4月,德军被赶出意大利,墨索里尼傀儡政权垮台,旋被活捉、处死。3.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战场。1942年7月,德军越过顿河下游,向斯大林格勒发起攻击,从西面和西南两个方向形成半包围圈,苏军顽强抵抗。经过1个月激战,德军前进不到80千米。8月,德军轮番轰炸这个不到60万人口的城市,投下100多万颗炸弹。9月中旬,德军从南、北、西三面包围斯大林格勒,守城军民将每一座楼房都当成战斗堡垒,与进入城内的德军进行街头之战,拖住了德军主力部队。11月11日,德军发动最后一次攻势,收效甚微。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从南北两面包围33万攻城德军。希特勒调动军队增援,遭到苏军歼灭性打击。1943年1月31日,进入市中心的德军主力被歼灭。2月2日,德军10万名官兵无条件投降。在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德国及仆从国军队共损失150万人,受到致命打击,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和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一道构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由于德军主力在苏德战场上,因此从全局来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最重要的转折点。七、德国法西斯灭亡斯大林格勒会战惨败后,希特勒不甘心,计划在库尔斯克再次发动进攻。这时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显著变化,苏军占优势。但希特勒孤注一掷,于1943年7月下令进攻库尔斯克。开战后激战一星期,德军仅推进几千米。7月12日苏军反攻。双方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坦克大会战。战斗第一天,德军就有400辆坦克被击毁。7月15日德军撤退,苏军乘胜追击。在50天的战斗中,德军损失了50多万兵力,从此完全转为战略退却。苏军很快发起大反攻,从9月到11月,向前推进400多千米,收复了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和一大批重要城市。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兵力损失了一半,法西斯德国进入最后失败阶段。这时,意大利已被美英联军控制。由于阿尔卑斯山阻隔,从南面进攻德国困难太大,因此,反法西斯联盟讨论开辟进攻德国的“第二战场”。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举行了美、英、中三国首脑开罗会议。会议提出了处理日本问题的原则。11月27日至12月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晤。会议决定,美英将开辟第二战场。德黑兰会议表明,对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即将到来。此后,德军遭受毁灭性打击。库尔斯克战役后,苏联军队继续反攻,德国军队节节败退。在苏德战场的北线,苏军摧毁了德军的“北方壁垒”,南线德军也在乌克兰地区遭到苏军的强力进攻。在1944年初的整个战争中,德军损失了100万军队。6月,西欧第二战场开辟后,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作战。苏军乘机发起夏季攻势。在下半年接连举行的白俄罗斯战役、西乌克兰战役和波罗的海战役中,德军损失惨重。到1944年底,战场已移出苏联。在西线,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登陆。参战盟军总兵力达288万人,飞机达1.3万架,军舰9000多艘。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登陆部队最高统帅。7月25日后,诺曼底战役很快转化为夺取全法国的战争。8月15日,美军和戴高乐领导的法军共50万人,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登陆,向北进军。23日,法军兵临巴黎城下。26日,戴高乐进入巴黎城。英军主要在东北方向进攻,9月3日解放布鲁塞尔。美军继续进攻法国东部。至1944年底,法国全部解放。盟军主力300万全部抵达德国西部边境。希特勒在阿登山区发动“悲哀之战”,企图阻止盟军的进攻步伐,但最终失败。东线的东南欧各国积极配合苏联红军的进攻,在1944年下半年先后获得解放。1945年来临时,德军已全部退到本土境内,反法西斯盟军在东线和西线同时发动强大攻势。东线苏军4月攻占东普鲁士全境,开始进攻柏林,4月25日完成对柏林的包围圈。根据盟军事先的约定,柏林战役由苏军单独进行。4月27日,苏军突入市区。4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地下室里自杀。5月2日,柏林德军投降。1945年3月,西线美军突破莱茵河防线,向德国内地推进。4月18日,美军发动鲁尔战役,俘虏德军32万人。4月25日,中路美军在柏林西南易北河上的托尔高与苏联红军会师。蒙哥马利指挥北路盟军,5月3日占领汉堡。5月5日,荷兰、丹麦及德国西北的德军向英军投降。4月20日,南路盟军攻下纽伦堡,4月30日解放慕尼黑,5月3日攻占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法军则沿莱茵河而上,5月1日歼灭瑞士以北德军残余。5月5日,南线德军投降。柏林解放后,各地还有德军残余顽抗。盟军发动进一步攻势。5月8日,德国代表在柏林苏军指挥部签署了投降书。八、日本法西斯的最后挣扎美军是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力,参加这一地区作战的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队。1943年初,美军获得情报,击落日本舰队总司令座机,山本五十六毙命。6月下旬,麦克阿瑟指挥美军采用越岛战术,接连取胜,占领了众多岛屿。至1944年2月,日本损失兵力13万人,舰船1300艘,飞机8000架。3月,美军两路夹攻日军控制的菲律宾。初夏时节,双方在塞班岛、莱特岛、硫磺岛以及冲绳岛逐一展开厮杀,美军接连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在冲绳战役中,日本孤注一掷,几乎将全部海陆空部队投入战斗。空军采取“神风”式自杀战术,满载炸弹撞击美国船只,与舰船同归于尽。美军因此损失了400余艘舰艇和近万名将士。从1944年11月起,美军开始对日本进行大规模轰炸,大大破坏了日本的军事设施和经济生产能力。1945年6月下旬,美军占领冲绳,日本的外围防线被彻底摧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牵制了180万左右的日军,占全部海外日军的将近一半。中国坚持抗战为太平洋战场盟军的反攻创造了条件,也援助了苏联卫国战争,使日本始终无力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不能在西线策应德军。在东南亚战场上,特别是滇缅战场上,双方进行了激烈争夺。这里曾经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大洲的上百万武装人员。日军的作战目标是切断中国与西方联系的通道。在英国的要求下,中国组织远征军征战缅甸,到1944年底,收复了缅北,肃清了在印度的日军。德国投降后,打败日本指日可待。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7月26日,美、中、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却作出了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的反应。8月6日,美国飞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当天就炸死炸伤13万人。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凌晨,百万苏联远东红军,向中国东北、朝鲜和库页岛的日军发起全线总攻击。9日上午,美军又向日本长崎丢下第二颗原子弹,近7万人死伤,城市被夷为平地。中国军民向日本侵略者发起全面反攻。10日,日本向美英中苏发出乞降照会。15日,日本天皇在电台宣布无条件投降。28日,美军踏上日本国土,舰队进入东京湾。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军战舰“密苏里号”上,麦克阿瑟主持了日本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九、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建立战争胜利在即,美、英、苏开始规划战后世界秩序。1944年8至10月,美、苏、英、中四国举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主要讨论战后建立国际组织维护和平问题。会议认为新的国际组织应包括4部分:大会,成员国都有代表参加;安全理事会,各大国有常任席位,再由大会选举一些小国代表进入;秘书处;国际法院。这些奠定了日后联合国机构的基础。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在黑海之滨的雅尔塔再次举行首脑会晤,建立联合国是重要议题。雅尔塔会议确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美、苏、中、英、法5个国家,确定了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制度,并同意英帝国各自治领、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1945年46月,46个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