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3_第1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3_第2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3_第3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3_第4页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程标准学法指导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1.结合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运用唯物史观认识食物生产的现代化。2.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食物储备技术,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对食物储备产生的影响,增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3.了解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需采取的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eq\a\vs4\al(走进教材)知识点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________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产生: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________的现代农业。(3)表现:大批________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使用;设施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量大幅度增长;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2.农业机械化(1)前提: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和柴油拖拉机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______创造了条件。(2)主要机械:铧式犁、播种机、________等。(3)各国特征: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________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4)意义: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________转变。3.粮食品种的改进(1)1930年:美国利用________培育出玉米新品种。(2)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3)1960年:菲律宾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4)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4.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的现代化(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________。(2)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________、网具等日趋现代化。(3)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________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知识点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1)原始社会:利用________和陶器存储余粮。(2)古代社会: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具有防鼠、防盗、防潮、防火、________功能。(3)现代社会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使用________储粮技术,后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②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________储粮技术。③21世纪以来,____________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粮食储备________和________水平不断提高。2.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1)古代:人们用________、风干、自然界中的冰等方法加工保存和保藏食品。(2)近现代①食品加工:自20世纪20年代起,________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②食品储存a.家用________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b.________产业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知识点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食粮安全(1)出现原因①随着人口激增和________、城市化的加速,________面积不断减少。②食物需求与________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③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2)解决措施①世界:1945年成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②中国a.措施:1996年,发布了《______________》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________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b.成就: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2.食品安全(1)原因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________污染,并通过________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________,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____________,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2)措施①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________进行治理。②中国:高度重视a.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其进行了修订。b.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________、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启思助学1.【图解历史】现代农业2.【学术情境】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黄宗智在《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中指出:中国在1980~2010年间经历了其现代化(即带有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农业革命。把其与不同类型的农业革命相比,为我们说明的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思考:我国农业现代化“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多种包括哪些因素?试答:3.【辨析比较】中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不同(1)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现代化经历了农业机械革命、化学革命和生物革命以及管理革命,实现了现代化。(2)中国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客观要求必须珍惜农业资源,走提高农业资源产出水平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4.【名师指津】教材P15“思考点”: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试答:5.【学术情境】教材P16“历史纵横”:20世纪80年代非洲出现大饥荒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试答:6.【深化拓展】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缺点(1)优点: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输送等。(2)缺点:行业的标准落实不到位;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冷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等。7.【生活情境】粮食安全与储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思考:习总书记的话说明了什么?试答:8.【名师指津】教材P16“思考点”: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试答:9.【图解历史】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10.【名师指津】教材P16“学思之窗”: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试答:关键能力·课堂探究——学科素养大提升探究主题一现代农业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史料实证]——现代农业及其发展史料一现代农业概念图示——周应恒、耿献辉《“现代农业”再认识》史料二根据中外农业科技史专家的研究结论,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现代农业体系的内涵。(2)根据史料二,归纳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历史解释]——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项目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具动力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生产技术直接经验现代科技生产目的自给自足商品化使用肥料天然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作物品种农家原有品种人工培育品种生产单元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粗放经营为主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物质循环内循环,农产品加工很初步外循环,农产品加工非常深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史料一中的图示从现代农业的指导理念、载体基础、产业途径、组织纽带、科技支撑、产业横跨等角度分析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史料二省略号前面阐释了现代农业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意味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省略号后面阐释了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其实质是化“农”,反映了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唯物史观]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1)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能促进生产发展,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及生活面貌有极大的改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产业基础,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活力。(2)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生产是农业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建设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3)有利于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循环上升发展,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究主题二粮食安全、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史料实证]——解决世界贫困和饥饿的问题史料一在全球环境危机、粮食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解决本国人口的温饱和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贫困和饥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对那些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科学、理性、合理地调整优化本国农作物种植结构,尤其是“民以食为天”的主要粮食作物,必须改变单一作物种植依赖。我们要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意外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史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农业应用电子技术和作物栽培有关模型以及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研究的发展,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精确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农业生产形式,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摘编自刘爱民、封志明《现代精确农业》探究:(1)根据史料一,指出解决世界贫困和饥饿问题的主要途径。(2)根据史料二,概括“精确农业”的特点及作用。史料一叙述了贫困和饥饿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还阐明了解决贫困和饥饿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史料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精确农业的研究、高新技术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现代农业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等方面,阐释了“精确农业”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家国情怀]未来世界食物生产的挑战与应对(1)挑战①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几亿人,在发达国家还有几千万人在长期挨饿。②农业可持续性减弱:如水资源短缺、农产品污染、农业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趋严重。(2)应对①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农业。②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③大力发展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于农业生产的“精确农业”。④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⑤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注重食物安全和营养发展相结合等。[历史解释]——现代食物发展主要特征(1)食物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畜牧业生产率提高,主要食物生产数量增长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2)食品工业体系逐步建立,逐步形成了由食品制造、食品加工等组成的食品工业生产分类体系。(3)使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即运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工具和能源,大大提高了食物生产效率。(4)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充分运用现代社会经济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渗透到食物生产的各个领域,显著提高了食物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5)现代食物生产与社会需求及营养结构紧密结合,由食物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影响营养的目标链式逐渐向营养引导消费,消费带动生产的现代食物目标链式发展。[必备术语]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3.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4.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加了食物供给。5.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重视的重要问题。随堂检测·强化落实——基础素能练到位1.[2022·山东省临沂市高二期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关键时候,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目前,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这表明()A.维护国家安全应从发展粮食种业做起B.中国亟需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市场是解决中国种业生产的根本途径D.粮食供应不足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2.[2022·山东省临沂市高二期末]据表可知,大豆种植在美洲逐步推广。这主要是因为()1765年原产于中国的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1931年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A.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B.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强C.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D.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3.[2022·山东省潍坊市高二测评]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法令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先例”,即“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禁止销售任何添加了可能对健康有毒或有害物质的食品。这些法律的颁布()A.杜绝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行为B.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重视C.解决了生产者造假制劣的违法问题D.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和能力4.[2022·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高二期中]据统计,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总产量仍高达66949万吨,成功实现“十七年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超出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这说明我国()A.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成效显著C.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D.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5.[2022·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二检测](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的粮食亩均产量汉代为132公斤、南北朝为128.5公斤、唐前期为167公斤、唐后期为154.5公斤、宋代为154.5公斤、元代为169公斤、明代为173公斤、清代为183.5公斤。——摘编自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材料二秦汉400多年间,先后发生了旱灾81次,水灾76次,蝗灾50次,导致饥荒及相关疫病27次,汉武帝元鼎三年发生大旱,40多个郡国发生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各州郡因水旱灾害发生饥荒死去的人数动辄以千计,人口大量死亡。——摘编自邓拓《中国饥荒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防治农业自然灾害非常重视,成立了中央防汛指挥部,后来改名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具体组织领导全国抗旱防汛等防灾减灾工作,气象部门从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要求出发,开展了灾害预报预警、水旱情况监测等工作,民政部门先后制定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等文件,规范了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响应程序和灾情会商等各项机制,做到大的自然灾害救灾物资24小时内到位,中央资金三天内到位。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确保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不少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用世界约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世界上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政策主要有: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实行粮食补贴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粮食储备政策;推进粮食科技政策。——摘编自刘宇杰《告别饥荒——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饥荒”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读史思辨·视野拓展——深化认知全通关视野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史学新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在于,传统农业主要使用畜力、比较简陋的农具和农家肥,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内循环、农产品的加工是很初步的;现代农业大量使用机械、电力、化肥和农药,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一种外循环,农产品的加工非常深入。归纳到一点,就是现代农业有外源的能量(如石油)的投入,传统农业除太阳能外几乎没有外源能投入。——李根潘《精耕细作、天人关系与农业现代化》激活思维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不同;投入—产出不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同;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不同等。[思辨训练1]下图为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精确农业”()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2.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B.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D.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视野二我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史学新论]为了适应经济发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食品卫生法》。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同时还承担保健食品审批许可职能。——摘编自唐爱慧《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演进(1978~2014)》激活思维食品安全是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思辨训练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由此可见()A.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国家安全B.粮食危机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C.农业集约化关乎国计民生D.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生活质量[思辨训练4]黑龙江是中国产粮大省,也是中国绿色食品生产大省。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该省正实现从“中华大粮仓”向“健康大厨房”的转变,其绿色产品已远销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此可见,黑龙江()A.是我国出产粮食最多的省份B.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C.树立了食品安全生产的范例D.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启思助学2.提示:20世纪50年代,我国借鉴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并走上农业生产机械化道路;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提高粮食产量,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如化肥、优良品种等。4.提示:(1)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2)通过冷链物流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日常的食品种类,并满足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3)既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产品的损失,又可避免生鲜农产品在储备、运输过程中衍生的个别食品安全问题;(4)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整体上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5.提示:自然灾害(旱灾)。7.提示:粮食生产和储备至关重要,粮食生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8.提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禽畜饲料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等。10.提示:(1)原因:农业投入不足、经济危机、人口增长、国际经济问题、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等。(2)应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从粮食生产与供应入手,利用高科技成果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应对粮食安全问题。走进教材知识点一1.(1)机器生产(2)集约(3)优良品种2.(1)广泛使用(2)联合收割机(3)法国(4)自动化3.(1)杂交技术4.(1)自动控制(2)渔船(3)集约化知识点二1.(1)地窖(2)保鲜(3)机械通风低温新型制冷设备自动化智能化2.(1)腌制(2)速冻冰箱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知识点三1.(1)工业化耕地供给消除饥饿(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中国的粮食问题基本自给2.(1)土壤食物链抗生素食品添加剂(2)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标准关键能力·课堂探究探究主题一(1)提示:内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产业理念为指导,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的可持续发展的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有机系统。现代农业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运输、储藏、销售和餐饮服务为中心,横贯第一、二、三产业,形成完整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农业经济系统。(2)提示:特点:现代农业中科技和资本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且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相伴而生的。探究主题二(1)提示:途径:调整优化本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单一农作物种植依赖,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2)提示: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作用: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随堂检测·强化落实1.解析:从材料中看,袁隆平老师认为种子对于粮食安全十分重要,这表明中国需要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故选B项;从材料中看,袁隆平老师强调种子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但不能说维护国家安全应从发展粮食种业做起,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袁隆平老师强调种子的作用,没有涉及市场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没有体现粮食供应不足的情况,排除D项。答案:B2.解析:从材料中看,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和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这表明大豆的推广种植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故选D项;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而材料中给出的时间一直到1954年,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大豆的用途增加,这才是推动大豆种植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豆用途的改变,没有体现大豆品种适应性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由于科技发展,大豆用途发生变化,推动了大豆种植,没有体现人口增长对大豆种植的影响,排除C项。答案:D3.解析:据材料“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可知,英国和美国均对食品安全做出相应规定,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重视,故选B项;两部法律的出台可以减少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杜绝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行为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两部法律的出台有利于减少生产者造假制劣的违法问题,但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排除C项;法律的出台说明了国家对食品问题的重视,但是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则需要相关部门监督,排除D项。答案:B4.解析:“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超出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说明我国粮食可以不再依赖世界,而且有能力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粮食,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故选D项;“中国粮食生产总产量仍高达66949万吨,成功实现‘十七年连丰’”这个信息无法说明粮食的生产技术,也不能判断生产自动化,排除A项;“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总产量仍高达66949万吨,成功实现‘十七年连丰’”这是在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实现的粮食增长,与个体经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排除B项;“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超出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这个数据只能从宏观上说明粮食问题的解决,但由于食物结构的多样化,区域的差异化,使得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可能出现粮食安全问题,排除C项。答案:D5.解析:材料一中反映了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从汉代的132公斤增加到清代的183.5公斤,增加幅度比较小,再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人口远远大于汉代人口,所以增加的粮食产量不能满足人口需求。材料二反映了汉代饥荒情况,再综合材料一的信息,可知中国古代饥荒频发,人民生活困苦。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政府解决饥荒问题的措施,其中包括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作为专门机构,协调气象、民政等部门综合治理,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建立应急机制等措施解决饥荒问题。由材料三“中国通过世界四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可知中国在解决饥荒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世界做出了贡献和表率。考生可以抓住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解决饥荒问题的关键,以此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答案:示例一:观点:告别饥荒——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2分)论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事关治国安邦,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用不足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这些贡献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199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