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2篇第4辑板块2专题7求实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外交_第1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2篇第4辑板块2专题7求实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外交_第2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2篇第4辑板块2专题7求实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外交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实——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外交现代民主政治在曲折发展中完善历程时间表现原因认识初步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平新政协召开,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筹建新中国(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2)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完善(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警惕右,更要防止“左”构建完成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左”倾错误恶性发展发展完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改革开放的进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民主法制日益完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他们很多人自己也曾经受尽苦难,直到解放的一天,他们从来也跨不进任何一个衙门的门槛,除非是被捆绑着双手,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当时()A.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初步确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依法治国”方略确立A[“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中国根本政治制度,故选A项。]现代中国外交的发展与国际地位提高1.现代中国外交时期发展历程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奠基(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2)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3)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4)亚非友谊: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20世纪70年代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外交突破(1)扬眉吐气: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2)跨洋握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冰释雪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至今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外交辉煌(1)政策原则: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2)外交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独立自主: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统一的道路。新中国的成立可谓是千年巨变,令世界震惊,让世人瞩目。(2)抗美援朝,国威提高: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勇气和意志赢得了世界的尊重。(3)20世纪70年代,外交大突破: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帝国主义国家包围封锁中国的外交坚冰被彻底打破。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4)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2.1953年朝鲜停战后,为了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缓冲地带,对亚洲国家增信释疑、改善周边环境以维护国家主权,中国政府()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率先改善与日本的关系C.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D.积极发起了不结盟运动A[中国政府在19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改善周边环境,维护国家主权,故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