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地理试卷汇编:气温的变化与分布_第1页
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地理试卷汇编:气温的变化与分布_第2页
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地理试卷汇编:气温的变化与分布_第3页
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地理试卷汇编:气温的变化与分布_第4页
2021年-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地理试卷汇编:气温的变化与分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地理汇编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选择题(2023秋·北京平谷·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3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最后的“大美中国”栏目展现了湛江的红树林。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红树林好像一段段绿色的“海上长城”伫立着,仿若“海岸卫士”,默默守护身后的家园。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C.气温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逐渐降低 D.南半球陆地更广,等温线更平直2.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A.北美洲海岸地区 B.非洲内陆地区C.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D.所有大洲的海岸地区3.推断红树林的特点(

)A.喜湿热 B.爱温凉 C.畏盐碱 D.惧海浪4.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其主要作用是(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淡化海水 D.保护海岸(2022秋·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区域(

)A.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包括四大洋、两大洲C.海洋和陆地都是分开的 D.亚洲面积比北美洲大6.经判断,甲图是该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乙图是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理由是(

)①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此地位于北半球②亚洲在西、北美洲在东,此地位于东半球③图甲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图乙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0℃④图甲等温线比图乙等温线稀疏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图中区域(

)A.同纬度下的1月,太平洋气温高于亚洲内陆地区B.同纬度下的7月,太平洋气温高于亚洲内陆地区C.太平洋地区南北温差,1月小、7月大D.7月北美洲气温高于20℃(2022秋·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世界气温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与“世界7月平均气温”,完成下面小题。8.观察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

)A.10℃以下 B.-30℃以下 C.20℃以上 D.-20℃以下9.7月份,全球平均气温最高地区出现在(

)A.赤道附近 B.大洋洲、南美洲北部C.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D.欧洲西部、亚洲东部10.南极洲地区,7月份与1月份的平均气温有显著不同,原因是(

)A.人类活动的影响 B.地球自转的影响C.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D.地球公转的影响11.(2022秋·北京门头沟·八年级统考期末)年平均气温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读“世界年平均气温”,找到20℃、10℃、0℃等温线,观察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沿海地区气温高,内陆地区气温低 B.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C.各个地区年平均气温大致相同 D.由亚洲中部向其他地区逐渐升高(2022秋·北京昌平·八年级统考期末)玉米与小麦、水稻并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下图为世界玉米产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

)A.年平均气温自高纬向低纬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C.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小13.玉米(

)A.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温带地区 B.主产区分布在七大洲的平原地区C.产区都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D.产区都在年均温20°C以上的地区14.要保障粮食安全,最适宜的做法是(

)A.增加农业劳动力,提高粮食产量 B.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C.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D.大量进口粮食,完全替代本国生产(2022秋·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下图为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

)A.甲地-6℃ B.乙地-2℃~-4℃ C.大部分地区在0℃以上 D.自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16.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河流17.(2022秋·北京东城·八年级北京五十五中校考期末)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月气温出现在()A.1月 B.2月C.7月 D.8月(2021秋·北京昌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B.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C.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经线方向一致D.气温大体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19.图中(

)A.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B.海洋比陆地温差小C.北半球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小 D.热带地区比温带地区温差大20.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2021秋·北京怀柔·八年级统考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1.由低纬向高纬,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点是(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规律22.影响上述气温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不确定23.(2021秋·北京怀柔·八年级统考期末)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一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

)时间(月)123456789101112气温(°C)25.325.224.822.019.41613.215.018.119.823.425.4A.A B.B C.C D.D(2021秋·北京密云·八年级统考期末)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下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

)A.等温线南北延伸,大致与经线平行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C.年平均气温自低纬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 D.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平直25.红树林(

)A.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均有分布 B.广泛分布于大陆东岸的海岸地区C.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D.集中分布于南北纬30°-60°的海岸地区(2021秋·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6.关于气候的两大要素包括(

)A.风和雨 B.干和湿 C.冷和热 D.气温和降水27.从图可见,①与②气温不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B.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C.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D.以上三个因素综合对气温的影响28.图中①的气温值是(

)A.-2℃ B.2℃ C.12℃ D.-12℃29.②地的最大数值为(

)A.9.9℃ B.6℃ C.-4℃ D.12℃30.世界最寒冷的地方是(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二、选择题组(2021秋·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四季交替,冷暖变化,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C),右图为该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C)。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1.该区域(

)A.地处北半球,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B.地处南半球,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C.大部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气温变化小D.大部地处北温带,全年寒冷,气温变化大32.从空间差异看,该区域(

)A.1月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小B.7月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C.1月同纬度下,太平洋上气温高于亚洲大陆D.7月同纬度下,太平洋上气温高于亚洲大陆33.该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

)A.北极圈穿过地区比北回归线穿过地区高 B.太平洋地区比北冰洋地区低C.一般随纬度升高,气温升高 D.—般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2021秋·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具有保护海岸的重要作用。下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4.据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B.气温从高纬向低纬逐渐升高C.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更平直D.南半球年均温低于0℃的范围更广35.红树林(

)A.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B.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海岸地区C.分布区域覆盖了所有大洲的海岸地区 D.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的海岸地区36.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其作用是(

)A.涵养水源 B.吸烟滞尘 C.淡化海水 D.保护海岸(2021秋·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下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7.图中(

)A.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增加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C.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小38.红树林(

)A.分布区域北界的纬度高于南界B.集中分布于等温线密集的海岸地区C.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D.广泛分布于大陆东岸的海岸地区39.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其作用是(

)A.保护海岸 B.吸烟滞尘 C.淡化海水 D.涵养水源三、解答题40.(2021秋·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动手实践出真知为了更好地学习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孙老师带着同学们开展了“研究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探究活动。图为“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数值说变化同学们描画等温线时,发现赤道附近气温在_________以上,世界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位于_________洲。通过读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总结出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2)画走向析原因同学们在描画等温线时,发现等温线大都沿_________方向延伸,说明气温的分布与_________因素有关;等温线不是平直的,在大陆边缘处有明显的弯曲,这说明气温的分布与_________因素有关;甲地区气温较同纬度地区_________(高/低),说明气温的分布还与_________因素有关。(3)寻特殊找差异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0℃等温线更_________(平直弯曲),在南极圈附近等温线更_________(密集/稀疏)。

参考答案1.B2.C3.A4.D【解析】1.据图可得,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更为平直;年均温最低区域在南半球。故选B。2.读图可知,红树林在大陆的东西两岸都有分布,故A和B错误。红树林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故C正确。在南极洲和欧洲海岸没有分布,故D错误。故选C。3.由红树林的分布特点可知,这些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可以推断红树林的特点是喜湿热,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海岸不受海水侵蚀,保护沿海地区,与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淡化海水无关,故选D。【点睛】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主要生长于低纬度地区。5.D6.C7.A【解析】5.由图可知,图中区域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故A错误。包括太平洋、北冰洋两大洋和亚洲、北美洲两大洲,故B错误。海洋与陆地连为一个整体,故C错误。亚洲面积比北美洲面积更大,故D正确。故选D。6.图中区域中,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此地位于北半球;甲的气温普遍低于0℃,是1月,乙气温普遍高于0℃,是7月气温图;图甲的气温曲线比乙更曲折,故选C。7.同纬度下的1月,太平洋气温高于亚洲内陆地区,故A正确。同纬度下的7月,太平洋气温低于亚洲内陆地区,故B错误。太平洋地区的南北温差,1月大、7月小,故C错误。7月北美洲气温多数低于20℃,故D错误。故选A。【点睛】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C。8.A9.C10.D【解析】8.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图中北半球中部附近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0℃,所以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下。A正确,B、C、D错误。故选A。9.由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7月份全球平均气温最高地区出现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这两个地区均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7月平均气温大约为30°C。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结合所学知识,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辐射就出现了季节的变化,所以南极洲地区,7月份与1月份的平均气温有显著不同的原因是地球公转的影响。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地球的公转的影响主要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四季更替以及五带的划分等。11.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A错误;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B正确;各个地区年平均气温并不相同,C错误;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并不是由亚洲中部向其他地区逐渐升高,D错误。故选B。12.A13.A14.C【解析】12.读图可知,年平均气温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自高纬向低纬增加,A正确。同纬度地区,由于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因此冬季海洋比陆地气温高,夏季陆地比海洋气温高,B错误。因为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C错误。读图可得,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大,D错误。故选A。13.读图可知,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温带地区,A正确。玉米主产区分布在北美洲、亚洲、欧洲的平原地区,B错误。玉米产区广泛分布于南北半球的大陆东岸和亚欧大陆西岸,C错误。玉米产区多分布在年均温低于20℃地区,D错误。故选A。1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行科学种田,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合适做法,C正确。增加农业劳动力,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数量有限,且不是最适宜的做法,A错误。将草地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B错误。可以进口适量的粮食,但不能让其完全替代本国的农业生产,D错误。故选C。【点睛】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种植范围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15.B16.A【分析】15.读图可知,甲地位于-6℃与-8℃之间,其气温应低于-6℃,A错误。乙地在-2℃~-4℃等温线之间,气温为-2℃~-4℃,B正确。0℃等温线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C错误。气温受纬度影响,由北向南逐渐升高,D错误。故选B。16.甲地纬度较乙地更高,气温受纬度影响,由北向南气温逐渐升高,A正确。甲地与乙地均位于朝鲜半岛西部沿海,海陆分布差异小,B错误。两地都位于朝鲜半岛西部沿海,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河流因素对气温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决定因素)、地形(高度、地势)、海陆位置、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17.C【详解】一年当中,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大,且白昼较长,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小,且白昼较短,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所以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8.D19.B20.C【分析】18.读图可知,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低纬度地区,A描述错误;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因此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B描述错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方向一致,C描述错误;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所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D描述正确。故选D。19.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A错误;海洋增温慢降温慢,增温和降温幅度小,陆地增温快降温快,增温和降温幅度大,所以海洋比陆地温差小,B正确。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广大,等温线比南半球密集,温差较大;C错误;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因此热带地区比温带地区温差小,D错误。故选B。20.在山地和丘陵,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乙地位于平原地区,海拔低,气温高,所以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C正确。故选C。【点睛】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21.B22.A【分析】21.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低纬度地区气温在20℃以上,越往南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由低纬向高纬,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点是逐渐降低。故选B。2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读图可知,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影响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的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点睛】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递减或递增。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23.B【详解】从资料数据可以看出,该地7月份气温最低13.2°C,是冬季,该地1月份气温最高25.3°C,为夏季,此地应位于南半球,A、C错误;其中D选项为6月气温最低,与资料中7月份气温最低数字不符,D错误。所以,年变化曲线图B是正确的。故选B。【点睛】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先绘出横坐标人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再绘出纵坐标轴,在左侧按相等的温差标上气温刻度即可。24.C25.C【分析】24.由图可知,图中等温线呈东西方向延伸,大致与纬线平行,故A错误。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故B错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年平均气温自低纬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故C正确。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更曲折,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占比重更大,故D错误。故选C。25.由图可以看出,红树林在南极洲和欧洲都没有分布,故A错误。大陆东岸和西岸都有分布,故B错误。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故C正确。集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世界等温线分布图。26.D27.B28.A29.A30.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等温线判读等知识点。26.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两大要素,气候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故选D。27.读图可知,①与②气温不同,但纬度位置大致相同,①位于陆地,②位于海洋,可知是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故选B。28.①在0℃至-10℃等温线的之间,据等温线的读图规则,只有A选项-2℃符合要求,故选A。29.②位于10℃至0℃等温线的之间,据等温线的读图规则,有A、B选项都符合要求,又因题干问的是最大数值,故选A。30.世界年气温平均分布的规律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南极洲的纬度最高,又因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地貌以冰川冰原为主,镜面反射强烈,因此南极洲为世界最寒冷的地方,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读图分析,掌握有关世界平均气温分布的知识点。31.A32.C33.D【分析】31.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A正确,B错误;该区域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气温变化大,CD错误。故选A。32.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1月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A错误;7月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B错误;1月同纬度下,太平洋气温高于亚欧大陆,C正确;7月同纬度下,太平洋上气温低于亚欧大陆,D错误。故选C。33.读图分析可知,北极圈穿过的地区比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年均气温低,A错误;太平洋地区年均气温比北冰洋地区高,B错误;一般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比海洋小,升温快,降温也快。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34.B35.A36.D【分析】3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分布图发现,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故A错误,B正确。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在海陆交界处等温线出现大的弯曲;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等温线较为平直,C错误。读图,北半球年均温低于0℃的范围比南半球更广,D错误。故选B。35.读图可知,红树林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A正确。红树林分布区域北界的纬度(约30°N)低于南界的纬度(约40°S),南北半球均有分布,B错误。红树林广泛分布于大陆东、西岸的等温线稀疏的海岸地区,C、D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