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由此可见,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的职能是()A.讨论成立新中国问题 B.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C.会议代表涉及不同的阶层 D.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2.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两块浮雕,把它们标记在年代尺上,可以看出其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民革命的历史洪流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C.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D.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历程3.关于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表述最准确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基本保障B.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政治前提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完全统一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4.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清长之战》中说:“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他旨在强调抗美援朝战争(

)A.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 B.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C.改变了我国落后的面貌 D.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5.1950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其中有“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救邻即是自救……必须支援朝鲜人民”。据此可知抗美援朝的主要目的是(

)A.保家卫国 B.支援朝鲜 C.维护正义 D.提高地位6.下表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损失对比表。这一对比可以反映(

)项目坦克(辆)飞机(架)火炮(门)舰艇(艘)志愿军损失92314371—联合国军损失3064122247695257A.中国陆海空军强大的实力B.中国强大、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实力C.美军士兵低下的战斗素养D.志愿军不畏强敌、顽强作战的精神7.图是新中国某个时期农村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出现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三大改造D.改革开放8.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如图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图1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确立了土地公有制9.请你为下组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0.下图是1954年发行的纪念邮票《技术革新》,邮票画面是技术革新模范王崇伦站在刨床前,耐心地回答着工人的各种问题,千分尺、圆规、三角尺、齿轮等工具图样装饰边框。该邮票体现了(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1.人民币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在1953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壹分钱上的图案是一辆车;贰分钱上的图案是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这些设计寓意我国(

)A.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 B.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2.“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上,重工业占65%,轻工业占8%,农林水利占10%,城市公用占5%,文教卫生占9%,运输邮电占2%,其它占1%。这些数据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C.各行业均取得显著的增长D.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3.请判断下列哪一项是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A.“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C.“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4.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工作,有文件这样记载,“领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走互助合作、共同上升、大家富裕的道路……在互助合作过程中就为将来集体化准备了条件。”材料认为“互助合作”有助于(

)A.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C.让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D.实现农民共同致富15.下图为我国1956年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大跃进运动开展C.三大改造的完成D.国民经济的调整16.请为以下示意图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改造C.经济体制改革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7.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第二步”基本实现是在(

)A.建立新中国后B.开展土地改革后C.进行抗美援朝后D.完成三大改造后18.下面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19.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20.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如图中三位英雄人物的纪念馆相继建成,他们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A.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崇尚法治、健全民主2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大讨论的实质是()A.对文革的纠错 B.否定毛泽东思想C.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D.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22.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伟大转折”体现在()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23.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选择了邓小平。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期的形象。这里的“中国新时期”是指()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24.“分田包干,自负盈亏。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文中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化运动25.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高达75.7%,企业亏损面达三分之一,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职工已达500多万。究其原因主要是国企出现“三铁”问题:干部制度上的“铁交椅”,劳动制度上的“铁饭碗”,分配制度上的“铁工资”。那么解决“三铁”问题的关键是(

)A.彻底否定计划经济 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C.推行分配制度的改革 D.全面放开国内市场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三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的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历史事件。简单指出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3分)(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这次改革的意义?(5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理由。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什么伟大精神?(3分)(4)以上几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分)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确立制度铸成就】材料一图1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图2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图3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生产合作社合营后的新厂牌【探索失误酿损失】材料二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11月,某报刊报道: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反思向前进】(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3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当时我国出现这种“左”的错误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给我国造成的严重危害。(2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二(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名称。这次会议上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指出“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的性质。(4分)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1978年12月《人民日报》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3)材料中“从今以后”的“今”指的是什么事件?围绕着材料所说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材料中这一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具有怎样的精神?(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源广泛,代表不同的党派、区域和群体。从代表的广泛性可以推测出其决策的权威性,由于当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尚未召开,这表明它是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D项正确;讨论成立新中国问题、会议代表涉及不同的阶层不属于职能,排除AC项;《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B项。故选D项。2.B【解析】根据年代尺可知,第一幅图反映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幅图反映了1949年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因此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渡江战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排除C项;1927年到1937年属于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历程,排除D项。故选B项。3.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西藏解放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西藏解放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基本保障错误,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西藏解放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政治前提,排除B项;台湾尚未回归祖国,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4.D【解析】根据题干“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世界各国不再轻视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项正确;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题干内容未涉及,排除A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故选D项。5.A【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救邻即是自救……必须支援朝鲜人民”可得出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A项正确;支援朝鲜、维护正义,都不是题干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BC项;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D【解析】根据材料“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损失对比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有这样的伤亡对比,是志愿军凭借铁血的意志品质拼出来的奇迹,反映了志愿军不畏强敌、作战能力强,D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没有强大实力的陆海空军,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还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志愿军不畏强敌,体现不出美国士兵低下的战斗素养,排除C项。故选D项。7.A【解析】根据题干图中数据变化,从1949年到1952年农村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知识,主要是因为1950-1952我国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促进了农业发展,A项正确;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排除B项;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故选A项。8.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图1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图2,1950年,在新解放区,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因此材料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项正确;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与图1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相关,排除A项;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图1图2土地改革内容不符,土地改革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排除C项;确立了土地公有制,与图1图2土地改革内容不符,与三大改造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9.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新中国的建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A项正确;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定的确立,排除C项;中共八大召开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排除D项。故选A项。10.B【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技术革新模范王崇伦站在刨床前,耐心地回答着工人的各种问题,千分尺、圆规、三角尺、齿轮等工具图样装饰边框”可知,当时是一五计划时期,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图片邮票体现了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A项;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绝大多数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排除D项。故选B项。11.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1953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壹分钱上的图案是一辆车;贰分钱上的图案是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此这些图案的设计寓意是开展“一五”计划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A项正确;当时我国还不属于工业强国,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工业成就,未涉及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排除C项;三大改造完成是1956年,排除D项。故选A项。12.A【解析】根据题干“‘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上,重工业占65%,轻工业占8%,农林水利占10%,城市公用占5%,文教卫生占9%,运输邮电占2%,其它占1%”和所学知识可知,其中重工业比重最大,这说明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排除B项;材料题干重工业占比65%,但轻工业、文教卫生、城市公用等都未超过10%,说明了占比差距悬殊,因此各行业投资比重均衡表述错误,排除C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而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项正确;“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出自《独立宣言》,排除B项;“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出自《人权宣言》,排除C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4.D【解析】据材料“领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走互助合作、共同上升、大家富裕的道路……在互助合作过程中就为将来集体化准备了条件”可知,材料中的“互助合作过程”,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材料强调走互助合作,是共同上升、大家富裕的道路,因此有利于实现农民共同致富,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互助合作道路”,与生产自主权无关,排除A项;互助合作道路的前提是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互助合作的结果是废除农民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制,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5.C【解析】根据图表“1956年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成分的比例”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图表中,国民收入、商品已零售额、工业总产值的图表中公有经济占据了绝大部分,主要是因为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C项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但没有实行公有制,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国民经济的调整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排除D项。故选C项。16.B【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提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形式是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公私合营。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标题是社会主义改造,B项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与题干“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不符,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与题意“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不符,排除C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17.D【解析】根据题干“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虽然建立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但此时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消灭了封建制度,但此时我国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抗美援朝抵御了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维护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家地位,但此时我国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C项。故选D项。18.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科学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故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探索建设,曲折发展,A项正确;改革开放,继往开来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政权巩固,社会过渡指的是1949年到1956年的阶段特征,C项不合题意,排除C项;“左“倾泛滥,国家内乱指的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9.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中“千家饭”“公社”反映了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吃大锅饭,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归公社所有,C项正确;“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反映的是1933年土地革命时中共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排除A项;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欢庆新中国的诞生,因此春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B项;“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储米十余担”“存款上千元’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收入迅速增长,排除D项。故选C项。20.B【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B项正确;同仇敌忾、国际主义体现的是抗美援朝精神,排除A项;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排除C项;崇尚法治、健全民主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21.D【解析】据材料可知,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是一场深刻对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8年思想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没有涉及文革的性质及错误,排除A项;毛泽东思想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2.B【解析】据题干“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B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A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排除C项;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B项。23.D【解析】根据题干“邓小平—中国新时期的形象”和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项正确;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与题干“1979年”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与题干“1979年”不符,排除B项;1966—1976年,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与题干“1979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4.B【解析】根据题干“‘分田包干,自负盈亏。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中评述的历史事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B项正确;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这与题干“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不符,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强调规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排除D项。故选B项。25.B【解析】根据“三铁”问题可知,当时的国有企业在干部制度、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上没有自主权,政企不分,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政企分开,给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自身活力,B项正确;彻底否定计划经济观点过于绝对,排除A项;推行分配制度的改革只是解决其中“一铁”问题,不能全面解决,排除C项;“国内市场”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26.(1)事件:开国大典。(1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分)(2)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分)(3)理由:美军对我国东北边境轰炸,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朝鲜政府的请求等(或保家卫国)。(2分)精神:抗美援朝精神。(1分)(4)主题: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2分)【解析】(1)事件:结合所学可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理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法律:由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知,材料描述的内容是1950-1952年开展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由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理由:由材料“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理由是保家卫国;精神: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4)主题:上述材料分别探究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所以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27.(1)事件:三大改造。(1分)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2)事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2分)(3)危害:造成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2分)(4)认识:勇于改革;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2分)【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三幅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与三大改造有关。意义:根据课本知识,直接概括即可: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事件:根据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和所学可知事件是“大跃进”;根据材料二“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和所学可知事件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当时我国出现这种“左”的错误的原因主要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