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3.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3.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3.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3.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第一章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间任意一点,兴奋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为什么兴奋只能沿反射弧单向传导呢?推测:信号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神经元之间通过什么信号传递兴奋?问题探讨德国科学家勒维进行了一个著名的“蛙心交叉灌流实验”,蛙的神经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电刺激蛙副交感神经,蛙心跳即被抑制。如果用液体灌流被电刺激的蛙心,把灌流液注入另一个未受刺激的蛙心脏,后者也被抑制。信号在神经元之间通过什么信号传递?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问题探讨轴突-胞体突触神经元之间如何接触?轴突-树突突触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突触小体受体突触突触的结构神经递质线粒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任务1.根据图示序号,描述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①②③④⑤①上游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传递至突触小体。②受到刺激的

,向

移动。③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④突触小泡中的

被释放至

。⑤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

作用于

。⑥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变化,膜电位变化。突触前膜突触小泡胞吐(流动性)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①②③④⑤资料1.研究发现,突触前膜存在电压门控的钙离子通道,未兴奋状态下,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大于细胞内。资料2.突触前膜内侧钙离子浓度增大时,突触小泡更容易与突触前膜融合。任务2.分析突触小泡如何调控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前膜去极化→钙离子通道打开→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释放神经递质化学信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电信号电信号ABABA、B都兴奋B兴奋特点: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突出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单向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任务3.分析突触处传递的特点(突触前膜→突触后膜)AB特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任务3.分析突触处传递的特点A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更慢。单向传递ABCDE1.刺激C点,兴奋部位:BCDE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3.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4.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更慢?BC=C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任务4.分析不同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作用2-氯离子通道1-钠离子通道兴奋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质种类:兴奋型(如:乙酰胆碱)、抑制型(如:氨基丁酸)释放:由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释放接收:突触后膜作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抑制性影响去向:被清除(降解/回收)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影响?电信号从一个神经细胞直接传递给另一个神经细胞。电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项目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涉及细胞数

个神经元

个神经元结构基础形式

信号

信号→

信号→

信号方向可

向传导

向传递速度效果使

部位兴奋使

神经元兴奋或

单多神经纤维突触电电化学电双单迅速较慢未兴奋下一个抑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