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小学数学的最新教学设计

从教学设计做起,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教材、理解教材、运用教材,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须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的最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关于小学数学的最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自主相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疼惜时间的教化,教化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展倒计时)

谈话:刚刚,我们进展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日,我们就共同来相识这个新挚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相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细致视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觉。

(2)学生自主探究,共同探究。

(3)学生反应: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假如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原委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细致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精确。

④小结:刚刚,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的确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劝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奢侈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知同桌的小挚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2.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更。

(2)让学生小组合作,细致视察钟面,自主探究。

(3)学生反应。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3.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结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相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精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精确地为人们报时。

(四)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相宜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1米要用19。

(2)跑步竞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惊惶猛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完毕,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发动的成果吗?从这张成果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静谧,快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须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老师报时)

师:坚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子。

(五)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关于小学数学的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

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黄豆,杯子,天同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探讨,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同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沟通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