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高三一模模拟试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冲刺卷)附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高三一模模拟试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冲刺卷)附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高三一模模拟试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冲刺卷)附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辽宁高三一模模拟试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冲刺卷)附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辽宁高三一模模拟试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冲刺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辽宁高三一模模拟试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冲刺卷)一、单选题1、今本《老子》中“夫隹兵者,不祥之器”中的“佳”字,古今学者的解释都不令人满意。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出土的帛书做“夫兵者,不祥之器”,原来“隹”字是衍文(因缮写、刻版、排版错误多余的字句)。这反映了(

)A.史料多元性有助于史学研究的发展B.历史价值观深刻影响对文献史料的理解C.文献史料的史料价值高低难以判定D.历史研究需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2、商鞅变法后,秦国社会构成只剩下三种类型的人:“以耕战为务”的农民、食君禄的各级官吏以及国君。像当时活跃于中原各国的那些游侠、说客、武士、儒生、商贾、刺客等,在秦国也基本绝迹了。这说明商鞅变法(

)A.增强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性B.瓦解了秦国的分封制C.利于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D.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3、《辽史·文学上》记载:“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骎骎崇儒之美”。这一变化(

)①原因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②体现了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的原则③为民族和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④反映了宋辽开始由对峙向和平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北宋时期,北方降水减少,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失效,北方的水稻田纷纷转为旱地,改种小麦,土地也由一年两种改为两年三种;而此时的南方稻麦复种制已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由此可推知(

)A.南方经济优势地位日益凸显B.气候变迁推动了物种传播C.农耕技术衰退破坏农业生产D.北宋政权的经济基础薄弱5、下面是我国古代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外商业贸易图。图1至图2的变化可用于说明(

)图1

图2A.朝贡贸易逐渐中止B.闭关锁国政策实施C.古代科技不断进步D.商帮活动范围扩大6、1863年,李鸿章在致曾国藩的信函中写道,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国为耻”。李鸿章的这一言论(

)A.表现出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B.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诉求C.具有强烈“崇洋媚外”的心理D.凸显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倾向7、五四运动后,北京商会召开全体大会,提出以下主张:(一)请各行速开会议,宣示各商号,一律停运日货,私运者议罚;(二)不用日本银行钞票;(三)不阅日报,不登日报广告。同时公决两种抵制日货办法:一是调查,凡日货之名称牌号样式,调查清楚后便不再贩卖;二是陈列,即将日货聚集一处陈列,使人一望而知,不再购买。这些主张(

)A.有助于民族工业发展B.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C.催生了实业救国思潮D.迟滞了半殖民地步伐8、1946年8月,毛泽东指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前……当时的俄国沙皇是有力量的,但二月革命的一阵风,就把沙皇吹走了”“希特勒不是曾经被人们看作很有力量的吗?但是历史证明他是一只纸老虎”。从而作出“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的战略论断。毛泽东的这一论断(

)A.利于树立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信念B.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共的全面进攻C.改变了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D.有力谴责了蒋介石专制独裁行径9、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前后颁布的部分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

)A.体现出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B.致使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差异消除C.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有力推动了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10、1994年,宝鸡市图书馆采编部配备微机实行计算机编目;1999年,购置服务器,建立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完成了馆藏文献书目回溯建库工作;2005年,在对馆局域网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建起了电子阅览室。据此可知,宝鸡市图书馆(

)A.率先实现服务职能的拓展B.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C.坚持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D.利用科技取代了传统媒介11、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罗马法主要是一个非常文明然而非常奴化的民族的作品”“罗马法这种奴役法,最切合君主们的心意”。这体现出罗马法(

)A.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本质B.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C.存在着较强的灵活性特点D.蕴含契约自由的思想12、达·芬奇于1501~1511年创作的素描——《一位逝者或濒死之人的半身像,手臂的肌肉、手臂和躯干的静脉素描》中表现了真实人体手臂与躯干的肌肉组织和结构。但这里的手臂已不再仅仅是符合“前臂为(整体的)四分之一”比例法则的和谐形式,还具有强烈的人体动势美感。据此可知,达·芬奇的绘画(

)A.引领着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前进潮流B.折射出信仰神学已走向终结C.体现出艺术革新与自然科学的关系D.表明崇尚理性科学蔚然成风13、下图所示是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英国呢绒和羊毛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英国(

)A.畜牧生产衰退的趋势明显B.手工业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C.对海外原材料进口的增加D.毛纺织业已经出现了工业革命14、19世纪60年代,法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巴黎的社会组织不断增多。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社会组织十分活跃,它们通过集会、讨论、提议,参与公社的管理,对公社各项决定、决议的制定起了重要作用。这说明(

)A.巴黎公社实行议行合一制度B.工业化客观上促进公社管理的民主化C.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D.资本主义阶级社会的法则被彻底颠覆15、下面所示是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1915~1916年给其顾问爱德华·豪斯信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威尔逊(

)A.试图通过集体安全维护战后世界和平B.意在维护欧洲大陆均衡态势C.认为战争未给美国带来实质性的利益D.反对在战争中实行绥靖政策16、目前,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的人口总量、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分别约占世界的38%、60%和48%。近年来,亚太经合组织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多边机制在合作议题上的交叉与互动越来越明显。这反映出(

)A.经济组织内部合作方式的拓展B.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实现C.区域经济集团的不断分化重组D.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根据材料,概括宋人婚姻体现的价值取向。(2)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宋人婚姻中的价值取向进行阐释。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王阳明的思想到他的再传弟子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非名教所能羁络”。晚明文人通过结社,“一方面学习时艺,来揣摩风气;另一方面来选择知己的朋友……所以明季几社的成立,只师生通家子弟在一块结合,外人是不能参加的,后来才门户开放”。江南的几社不满足于科举制艺的训练,急切地大声发出声音,触及时事,试图纠正时弊。复社成立以后,几社和其他文社都以团体成员加入,不过复社并没有取代其他文社自身的活动。复社的宗旨是“兴复古学,务为有用”。崇祯二年(1629年)参加苏州尹山成立大会的人中,来自南直隶(今江苏、安徽)有235人,浙江168人,其他成员来自江西、湖广、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合计680人。——摘编自樊树志《文人结社与晚明文化生态》材料二

1895年8月,在帝党官僚首领翁同龢的支持下,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的强学会在北京成立。但因该会主张立宪治国,因保守派极力抵制,很快遭到朝廷封禁。就在强学会解散之际,其他地方开始兴办学会。在1895至1898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建立的学会将近90个,在明确以会命名的68个团体中,湖南、上海、北京分别有17个、15个、12个,合占六成以上。嗣后,慈禧听政,即谕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著褫职治罪,再申“联名结会之禁”。——摘编自李玉栓《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现代转型》(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明时期文人结社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晚明文人结社相比,概述19世纪90年代文人结社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一边倒”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外交战略。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当时纷繁复杂、激烈对抗的国际形势下制定并实施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尽管“一边倒”同历史上的任何战略和政策一样,并非十全十美,有它的不足,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它的制定和实施符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和目标,因而是一个成功的战略。——摘编自丁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必然性》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地位上升,利益延伸,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地开展多边外交为我国服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在增加。因此,中国更加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多边外交日趋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朝核六方会谈等,就是中国推动多边外交的创造性实践。——摘编自刘世义《论冷战后的中国多边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概括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760年前,英国的城市有的实际上是大的手工业村庄。因而,城市居民有的还从事农业。此外,居民里还有手工工场主、商人、银行家、房地产者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从610万增加到约1310万。工业革命“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指出:“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摘编自刘怀玉《论青年恩格斯“另一条道路”的哲学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其中隹字,古今学者的解释都不令人满意,原来隹字是衍文”可知,传世文献今本《老子》有些疑难问题在帛书《老子》本中得到了校正,这反映了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史学研究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历史价值观,排除B项;文献史料的史料价值也有高低的,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鞅变法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社会结构简单化,社会结构越简单,越有利于国家控制,“以耕战为务”的农民固着在土地上,食君禄的各级官吏听命于国君,使得国家控制变得相对容易,从而利于增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C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材料并不涉及秦国分封制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社会结构简单不等于凝聚力强,排除D项。故选C项。3、【正确答案】B;【详解】本题为组合类单项选择题。时空范围为辽朝(中国)。材料中辽朝社会大量吸收儒家文化因素,彰显了儒家文化在辽朝社会传播的广泛与深入,体现了辽朝贵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辽朝统治者的身体力行为儒家文化在辽朝的发展、传播与认同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因此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因此②不符合题意,结束宋辽对峙状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因此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4、【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北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北方农业生产形态在作物、耕作制、产量方面发生变化,由于不能种植水稻田,导致麦稻复种失效,两年三种导致产量下降,这一时期,北方农耕经济有所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经济持续发展,由此可推知南方经济优势地位日益凸显,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而非物种传播,北方早就有小麦了,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不是技术衰退,而是气候条件改变,排除C项;北宋仍然统治南方,南方经济是增长的,排除D项。故选A项。5、【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通过观察两幅地图,可以发现第二幅图航线已经由亚洲伸向非洲北部,在印度洋由沿岸航行到横穿印度洋,反映出我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取得明显进步,C项正确;我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材料只是反映海外贸易范围扩大,并未涉及朝贡贸易中止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易,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商帮是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两幅图反映的是海外贸易的航线,无法说明是商帮的活动轨迹,排除D项。故选C项。6、【正确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3年(中国)。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可知,李鸿章认识到了西方的技术先进,萌生了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念想,即凸显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倾向,D项正确;李鸿章属于封建官僚,极力维护清王朝统治,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制夷”的主张,这只是李鸿章的言论,并未践行,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认识到了西方国家器物的先进性,遂萌生了想要学习西方的思想倾向,但并不是具有强烈“崇洋媚外”的心理,排除C项。故选D项。7、【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后”“抵制日货”等信息可知,中国民族企业利用爱国热情号召人们抵制外国产品,倡导国货,这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民族矛盾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国人的爱国热情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的说法是将因果关系倒置了,排除B项;实业救国的思潮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因此,催生了实业救国思潮的说法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迟滞了半殖民地步伐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8月”这一时期处于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军事实力差距较大,但是毛泽东指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与国民党彻底决裂、斗争到底、革命必胜的决心和信心,这有利于从心理上树立人民解放战争必胜的信心,A项正确;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是在1947年2月,排除B项;改变了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所述论断不能改变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毛泽东的论断坚定了人民战争必胜的信心,而不是要谴责蒋介石专制独裁行径,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9、【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推动少数民族自治、团结少数民族,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这些法律的颁布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项正确;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特征,材料只涉及少数民族,排除A项;少数民族的发展差异“消除”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少数民族的法律政策,并不是基层自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0、【正确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宝鸡市图书馆采编部配备微机便于搜查书目;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建立便于馆藏文献书目回溯;建立电子阅览室一方面便于读者的查询和阅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书籍的保护,这些做法体现了宝鸡市图书馆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B项正确;材料中宝鸡市图书馆没有与其他图书馆进行比较,因此得不出其“率先”实现服务职能的拓展,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材料出现时间是1994年,排除C项;D项中“科技取代了传统媒介”的表述过于绝对化,现在是两种媒介并存,排除D项。故选B项。11、【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时期(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罗马法是奴役法,切合君主的专制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这体现出古代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本质,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的形式主义,排除B项;材料体现罗马法的实质,没有体现特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自由的思想没有体现,体现的奴隶主的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12、【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01—1511年(西欧)。达·芬奇绘画中对肌肉结构的准确把握建立在对人体认识的科学基础之上,让人体有了更强烈的生命力,这是对人的关注和肯定的结果,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也体现出达·芬奇绘画中艺术与自然科学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C项正确;达·芬奇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但不能说他的绘画引领着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前进潮流,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信仰神学仍占有重要地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崇尚理性科学蔚然成风是在启蒙运动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13、【正确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中叶(英国)。从材料可看出呢绒年出口量呈递增趋势,羊毛出口则呈现递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属于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呢绒出口始终平稳增长,呢绒作为一种常见的面料,出口量多可用于说明该时期英国手工业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B项正确;农牧业生产结构指的是农牧业内部的种植、畜牧等行业的比例变化,这一时期,羊毛出口不断减少,不等于畜牧业在不断衰退,是因为呢绒生产需要羊毛,供应国内的多了,出口的少了,而且这一时期是圈地运动时期,圈地就是发展畜牧业,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对海外原料进口的情况,排除C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是在18世纪中期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14、【正确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法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以来,是工业化在欧洲大陆扩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对社会的管理也越来越精细,这导致法国社会组织增多,巴黎公社革命后,社会组织活跃,积极参与公社政权建设,体现了工业化客观上促进公会管理的民主化,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立法和行政合而为一,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巴黎公社的体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交代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这是巴黎公社利用原有社会组织进行政权建设,并非颠覆资本主义社会法则,排除D项。故选B项。15、【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1916年(美国)。根据材料“一个确保每一个国家都反对侵略和维持海上绝对自由的国际联盟”“通过多国合作来防止战争和侵略的国际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间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威尔逊本意是通过集体安全来维护战后的世界和平,以维护美国的利益,A项正确;威尔逊建议建立国际联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战争是否给美国带来利益,排除C项;威尔逊建议建立国联并不是反对实行绥靖政策,恰恰在这一时期美国实行的是中立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6、【正确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题干材料可知,虽然亚太经合组织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但该组织还拓展与其他多边合作机制的互动,这有利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合作组织内部的合作方式,排除A项;“实现”说法错误,目前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排除B项;材料反映不同经济组织的合作,并未有区域经济集团的重组,且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不属于区域集团,排除C项。故选D项。17、【正确答案】(1)婚姻不问阀阅,注重门风和个人才学;注重金钱与社会地位;社会观念日趋世俗化。(2)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和市民阶层经济实力增强,社会影响力提升,传统婚姻观受到冲击;宋代科举制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平民出身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宋代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为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宋代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宋代民众冲破等级界限,婚姻从注重门阀到金钱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观念世俗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结果,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了一定影响;宋代对于婚姻中的价值取向有其时代的特征。;【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一是择偶标准变化,人们不像前代那样重门阀世族,而改为重金榜题名之人”可得出婚姻不问阀阅,注重门风和个人才学;据材料“二是婚姻关系中资财的成分很重,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特别计较婚姻关系中的物质财富”可得出注重金钱与社会地位;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社会观念日趋世俗化。(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得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和市民阶层经济实力增强,社会影响力提升,传统婚姻观受到冲击;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可得出宋代科举制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平民出身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据所学知识从观念角度可得出宋代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结合所学从统治管理角度可得出为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宋代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据所学知识从影响角度得出宋代民众冲破等级界限,婚姻从注重门阀到金钱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观念世俗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结果,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了一定影响;从特点角度得出宋代对于婚姻中的价值取向有其时代的特征。18、【正确答案】(1)表现:由纯粹的文学社发展到关注时事;由单一文社发展到文社联合体;参加人员不断扩充,地域增加;从师生结社到对外开放。原因: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以文会友,切磋学问的需要;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文人复兴古代文化的期望;科举制弊端的暴露;晚明社会矛盾激化;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2)特点:集中于湖南、上海和北京;政治色彩鲜明;创办者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影响:促进了维新派的形成;推动了戊戌变法;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思想解放。;【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的中国。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江南的几社不满足于科举制艺的训练,急切地大声发出声音,触及时事,试图纠正时弊”可得出由纯粹的文学社发展到关注时事;根据材料“复社成立以后,几社和其他文社都以团体成员加入”可得出由单一文社发展到文社联合体;根据材料“参加苏州尹山成立大会的人中,来自南直隶(今江苏、安徽)有235人,浙江168人,其他成员来自江西、湖广、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合计680人”可得出参加人员不断扩充,地域增加;根据材料“明季几社的成立,只师生通家子弟在一块结合,外人是不能参加的,后来才门户开放”可得出从师生结社到对外开放。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王阳明的思想到他的再传弟子颜山农、何心隐一派”可得出王阳明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晚明文人通过结社,一方面学习时艺,来揣摩风气;另一方面来选择知己的朋友”可得出以文会友,切磋学问的需要;根据材料“复社的宗旨是‘兴复古学,务为有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文人复兴古代文化的期望;科举制弊端的暴露;晚明社会矛盾激化;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湖南、上海、北京分别有17个、15个、12个,合占六成以上”可得出集中于湖南、上海和北京;根据材料“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的强学会在北京成立。但因该会主张立宪治国”可得出政治色彩鲜明;创办者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的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可得出促进了维新派的形成;根据材料“该会主张立宪治国”可得出推动了戊戌变法;根据材料“强学会解散之际,其他地方开始兴办学会。在1895至1898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建立的学会将近90个”可得出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思想解放。19、【正确答案】(1)作用:有利于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壮大世界和平力量;有利于获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格局。(2)变化:从“革命外交”转向“务实外交”。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形势;;国际地位。;【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在当时纷繁复杂、激烈对抗的国际形势下制定并实施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的制定和实施符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和目标,因而是一个成功的战略”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