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三中2016届九年级(下)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三中2016届九年级(下)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三中2016届九年级(下)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三中2016届九年级(下)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三中2016届九年级(下)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三中九年级(下)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相应的表格内)1.电视剧《东周列国》演绎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争。你知道诸侯国的出现源于()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下列政治家思想与其一致的是()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行知中学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中外友好交流使者”主题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当你进入“中华圣人吧”,看看那些“才德全尽谓之圣人”,下面的圣人搭配不正确的是()A.诗圣﹣﹣李白 B.医圣﹣﹣张仲景 C.书圣﹣﹣王羲之 D.画圣﹣﹣吴道子5.古代中国闻名于世,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应用6.17﹣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7.为了打败德国法西斯,热爱和平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下面的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召开雅尔塔会议C.对德实行绥靖政策 D.诺曼底登陆8.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1941年的苏联也在莫斯科红场进行了阅兵当年阅兵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是()A.英德双方正进行大不列颠空战B.苏军已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值得庆贺C.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已取得中途岛海战大捷D.国难当头,德国法西斯军队兵临城下9.九年级张小明同学收集到以下四张图片,其中哪一图片所示组织的建立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文明成果,同时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A. B. C. D.10.下面是当今常见于各种媒体对几种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A.合作与交流 B.结盟与发展 C.联合与竞争 D.和平与发展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安徽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1)相传《》一书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他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3)起源于湖北黄梅等地的采茶调,后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徽地方戏。12.中华民族是历史交融的产物。(1)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迁到。(2)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3)元世祖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西藏设立。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13.宣言是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1)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了《》,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3)二战期间,为共同对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了《》。三、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14.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判断对错)改正:。15.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创作了《格尔尼卡》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判断对错)16.凡尔登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判断对错)改正:。17.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判断对错)改正:。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8.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资产阶级思想引发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人类步入近代社会。(1)写出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二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代表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文献①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政体君主立宪制②③材料三(3)为图1、图2提供动力的机器分别是什么?图3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以上材料摘自(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代表性事件是什么?。(2)概括20世纪之所以出现“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局面,美国所具有的有利因素?(3)第三次权力的转变“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4)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四、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2分)20.九年(1)班同学开展“原子能(核能)的昨天与今天”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读图说史】(1)如图,图中人物在20世纪初创立了哪一理论,为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问题探究】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二战”结束。(2)李佳认为,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你同意李佳的看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学以致用】观点: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4)列举所学知识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验证“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利用有何认识?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三中九年级(下)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相应的表格内)1.电视剧《东周列国》演绎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争。你知道诸侯国的出现源于()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解答】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建立了众多的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就是通过分封制建立的.故选C.【点评】本题以《东周列国》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下列政治家思想与其一致的是()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勤政为民的思想.【解答】选项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选项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合题意;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合题意;选项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战国时期孙武的军事思想,不合题意;选项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统治者应勤政为民,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太宗的治国思想.3.行知中学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中外友好交流使者”主题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分析】本题考查中外友好交流使者.【解答】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是明朝中期抗击倭寇侵略的民族英雄,不是中外友好交流使者.排除含有②的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学生综合分析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4.当你进入“中华圣人吧”,看看那些“才德全尽谓之圣人”,下面的圣人搭配不正确的是()A.诗圣﹣﹣李白 B.医圣﹣﹣张仲景 C.书圣﹣﹣王羲之 D.画圣﹣﹣吴道子【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相关人物与成就及生活年代.【解答】A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唐朝诗人李白被尊称为“诗仙”.故A项不正确.B项,根据已学知识可知,东汉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故B项正确.C项,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后人称他“书圣”,其代表作是《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故C项正确.D项,唐朝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后世称他为“画圣”.故D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古代相关人物与成就及生活年代.5.古代中国闻名于世,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应用【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内容.【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传入西方后,被用于航海事业,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了重大贡献.故选D.【点评】本题掌握指南针的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6.17﹣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先后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选C.【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7.为了打败德国法西斯,热爱和平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下面的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召开雅尔塔会议C.对德实行绥靖政策 D.诺曼底登陆【考点】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分析】本题考查绥靖政策.【解答】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符合主题.B.召开雅尔塔会议,符合主题.C.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不符合主题,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D.诺曼底登陆,符合主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绥靖政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8.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1941年的苏联也在莫斯科红场进行了阅兵当年阅兵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是()A.英德双方正进行大不列颠空战B.苏军已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值得庆贺C.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已取得中途岛海战大捷D.国难当头,德国法西斯军队兵临城下【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1941年莫斯科红场阅兵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是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解答】选项A发生在1940年四五月间,不合题意;选项B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1943年2月,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后,不合题意;选项C中途岛海战发生在1942年,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后,不合题意;选项D正是莫斯科保卫战发生的背景,当时莫斯科红场阅兵的目的是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故选D.【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题干中是时间.9.九年级张小明同学收集到以下四张图片,其中哪一图片所示组织的建立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文明成果,同时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A. B. C. D.【考点】WTO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解答】A.是欧盟的旗帜,欧盟是地区政治经济组织.B.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也是地区经济组织.C.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它是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它的建立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文明成果,同时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是联合国的标志,联合国是全球性的政治组织.故选C.【点评】知道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文明成果,同时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0.下面是当今常见于各种媒体对几种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A.合作与交流 B.结盟与发展 C.联合与竞争 D.和平与发展【考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分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主题.【解答】据材料中的中俄关系、中美关系、日俄关系、美日关系和中日关系等可知,这体现了合作或协作关系,说明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虽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安徽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1)相传《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他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吴汝纶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3)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等地的采茶调,后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徽地方戏。【考点】老子和孔子;历史文化常识.【分析】(1)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勃兴的相关知识点.(2)此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点.(3)此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点.【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2)根据所学知识,吴汝纶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是清桐城人,字挚甫.同治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师事曾国藩,又与李鸿章关系密切,曾、李奏议,多出其手.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赴日考察学制,回国后创办桐城中学堂,是桐城文派末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治学和教育事业上,对中西文学采取兼蓄并用的态度,主张讲洋务,搞教育救国.(3)根据所学知识,黄梅戏是起源于湖北黄梅等地的采茶调,后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徽地方戏.清朝道光年间黄梅戏风兴盛,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通俗易懂,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故答案为:(1)《道德经》.(2)吴汝纶.(3)黄梅戏.【点评】本题掌握安徽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重点熟记基础知识.12.中华民族是历史交融的产物。(1)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2)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3)元世祖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在西藏设立宣政院。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元巩固统一的措施;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2)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3)本题考查元朝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解答】(1)北魏时期,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2)唐朝初年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成婚,促进了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3)元世祖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元朝设宣政院正式开始管辖西藏,元朝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元朝时,原先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同我国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答案为:(1)洛阳.(2)文成公主.(3)宣政院;回族.【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理解民族和平交往是主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3.宣言是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1)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3)二战期间,为共同对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考点】《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2)本题主要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解答】(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发生后,制宪会议制定了《人权宣言》.它提出的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2)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奴隶可以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员,也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3)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故答案为:(1)《人权宣言》.(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联合国家宣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和世界人民的联合.三、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14.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判断对错)改正:《九国公约》改为《凡尔赛和约》。【考点】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解答】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巴黎和会通过的一系列条约,宰割了德国,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故答案为:×.改正:《九国公约》改为《凡尔赛和约》.【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凡尔赛体系的影响.15.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创作了《格尔尼卡》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判断对错)【考点】现代文学和美术.【分析】本题考查毕加索的成就.【解答】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格尔尼卡》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是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立体派绘画的代表作.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现代文学成就.16.凡尔登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判断对错)改正:凡尔登战役改为斯大林格勒战役。【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解答】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在此期间,苏军发动了冬季反攻.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故答案为:×;改正:凡尔登战役改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一战和二战转折点性质的战役.17.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判断对错)改正:马歇尔计划改为杜鲁门主义。【考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分析】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标志.【解答】据所学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故答案为:×;马歇尔计划改为杜鲁门主义.【点评】除识记冷战开始的标志之外,还要识记冷战的具体表现.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8.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资产阶级思想引发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人类步入近代社会。(1)写出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二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代表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文献①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政体君主立宪制②③材料三(3)为图1、图2提供动力的机器分别是什么?图3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文艺复兴运动;《权利法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启蒙运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特点及用途;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人类近代文明史上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2)本题考查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3)本题考查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4)本题主要考查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解答】(1)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内战后克伦威尔独揽大权.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他们发动宫廷政变,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颁布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1775﹣1783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最终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了联邦制国家;1789﹣1794年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的代表人物,它执政时期,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文献,法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3)根据图一可知,这是蒸汽火车,这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图二是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机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飞机的发明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依据图片可以知道,图三是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据所学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核心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它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改革创新、科技进步等.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①《权利法案》;②三权分立制(联邦制);③民主共和制.(3)图1的动力机器是蒸汽机;图2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信息化.(4)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改革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点评】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以上材料摘自(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代表性事件是什么?。(2)概括20世纪之所以出现“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局面,美国所具有的有利因素?(3)第三次权力的转变“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4)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考点】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罗斯福新政;世界格局多极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2)本题考查20世纪美国崛起的因素.(3)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4)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依据材料一“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代表性事件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世纪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揭开,文艺复兴持续了近三百年,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表达了对人类现实生活的美好追求.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和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20世纪之所以出现“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局面,是因为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罗斯福新政进行了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3)据材料“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可知,第三次权力的转变“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政治多极化趋势.(4)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是正确的.虽然当今世界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但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2)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罗斯福新政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3)政治多极化趋势.(4)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等.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美国的经济的发展,政治多极化以及当今世界的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四、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2分)20.九年(1)班同学开展“原子能(核能)的昨天与今天”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读图说史】(1)如图,图中人物在20世纪初创立了哪一理论,为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问题探究】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二战”结束。(2)李佳认为,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你同意李佳的看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学以致用】观点: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4)列举所学知识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验证“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利用有何认识?【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近代科学家;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贡献.(2)本题考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3)本题考查原子弹袭击日本的看法.(4)本题考查如何正确使用原子能.【解答】(1)图中人物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弱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相对论还揭示了时空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上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