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二 第一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多样性_第1页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二 第一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多样性_第2页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二 第一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多样性_第3页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二 第一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多样性_第4页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刷:专题二 第一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多样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第一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的多样性知识思维导图考点帮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2

分子

(近5年4考)考点3

原子

(近5年4考)考点4

离子

(近5年1考)考点5

元素

(近5年5考)考点6

微粒结构示意图

(近5年3考)考点7

物质的分类

(近5年5考)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粒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举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铁、铜等;稀有气体:氦、氖等;其他:金刚石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硫酸铜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基本性质及应用基本性质应用(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____)水的挥发、闻到气味(湿衣服在夏天干得快)分子快基本性质应用(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______(一般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____)轮胎充气、气体易被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______,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______间隔大相同不同续表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原子结构:&1&

原子核正负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易失分点1.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如氢元素的某些原子核内没有中子。2.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3.原子结构示意图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1)最外层电子数______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氢、氦除外)。如下图中镁原子(图1)和钙原子(图2)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图1图2相等(2)判断得失电子的趋势: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形成________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形成________稀有气体元素一般最外层为8个电子(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不易得失电子失去阳离子得到阴离子5.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

1.离子的分类种类形成原因所带电荷举例原子(或原子团)______电子正电荷镁离子:_

_____;铵根离子:_

_____原子(或原子团)______电子负电荷硫离子:_

____;碳酸根离子:______失去

得到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离子能否再分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团在某些变化中可以再分构成物质举例水、氧气、二氧化碳铁、金刚石氯化钠电性不显电性不显电性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共性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②都在不断运动;③微粒间都有间隔;④质量、体积都很小续表1.定义:元素是________(即__________)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类别,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2.元素符号可表示的意义

质子数核电荷数一个原子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居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____。(2)人体中含量(质量分数)最多的金属元素为____。(3)生物体内含量(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是____。氧、硅、铝、铁铝钙氧4.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5.元素与物质组成提分指南与元素相关知识的总结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可以说2种元素,但是不能说2个元素。2.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如可以说2种离子,也可以说2个离子。3.描述时要注意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如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4.通常所说某物质中含有“钙”“铁”等,这里的“钙”“铁”等指的是元素。如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描述的是物质的组成,这里“钙”是指钙元素。

右图中各粒子数与粒子种类的关系:

1.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宏观由______物质组成由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组成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__________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判断方法可以写出化学式不能写出化学式举例水、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等石蜡、空气、海水等一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一种分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分子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3.物质间的相互关系4.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1.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

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2.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3.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可能不同。(

)

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4.可以用浓盐酸与紫色石蕊溶液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

辨析:___。√易混易错辨析5.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6.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是含有多种元素的混合物7.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8.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辨析: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混易错辨析9.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的。(

)

辨析:___。√10.无机化合物不能简称为无机物,因为无机物有可能是单质,也有可能是化合物。(

)

辨析:____。√易混易错辨析方法帮命题点1

微粒的基本性质

重点命题点2

微粒的结构

重点命题点3

物质的分类

易失分点命题点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难点例1

[2023温州中考]

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B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解析]

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起火时,温度升高,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使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例2

[2022福建中考]

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解析]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A正确;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正确;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大小不变,C错误;分子结构不变,化学性质不变,D正确。提分指南分子性质的总结(1)初中阶段,“闻到气味”相关问题的微观解释都是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有关分子静止、停止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3)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慢。(4)分子的大小不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热胀冷缩、气体被压缩体积变小等现象都是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汞由汞原子构成,水银体温计的热胀冷缩是汞原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例3

[2023福州一检]

我国科学家创造出迄今为止最轻的镁原子(原子核内含12个质子和

6个中子)。下列有关最轻镁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A.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

B.化学反应中易获得电子

例4

[2023株洲中考]

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例5

[2023福建中考]

气凝胶是一种密度特别小的新型固体材料。下列制备气凝胶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CA.碳化硅

B.铜

C.二氧化硅

D.石墨

例6

[2023天津中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CA.澄清石灰水

B.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海水[解析]

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糖、碳酸等,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海水里含有氯化钠、氯化镁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易失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注意不要被“净化”“混合”“纯净”“新鲜”等字眼干扰,造成错误判断。如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混合物。

D

实验帮实验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1.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与分析实验现象①加入酚酞溶液,B烧杯中溶液颜色不变②罩住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分析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A烧杯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4.实验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实验拓展1.若B烧杯中为紫色石蕊溶液,则B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溶液逐渐变蓝2.若A烧杯中为浓盐酸,B烧杯中为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则B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溶液逐渐变红3.实验中大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氨分子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同时可以使氨分子局限在一定空间内,使实验现象明显一题通关例

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图甲(1)如图甲所示实验,烧杯B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逐渐变红

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图乙(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乙所示实验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必要,B烧杯中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呈无色,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3)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一个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该实验中大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防止氨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合理即可)(5)如果将图甲中的浓氨水换为浓盐酸,能不能完成本次实验探究?为什么?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可以将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换为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合理即可)随堂帮

CA.氧分子体积变小

B.氧分子质量变小

C.氧分子间隔变小

D.氧分子数目变少

2.[2023三明质检]

如图所示的云是由水蒸气上升,以空气中的尘埃为核,凝结成的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所形成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后形成雨和雪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A.水蒸气变成云是化学变化B.小水滴和小冰晶中的水分子体积不同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后水分子停止运动D.雨和雪花中的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解析]

水蒸气变成云是水的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小水滴和小冰晶中的水分子间间隔不同,水分子大小相同,B错误;水蒸气变成小冰晶之后水分子仍在不断运动,C错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雨和雪花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D正确。3.[2023莆田擢英中学月考改编]

化学源于生活。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不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