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是天边一首诗。1第1页1、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江天一色无纤尘,--------------------------------。3、----------------------------------,我舞影零乱。4、沙上并禽池上暝,--------------------------------。5、--------------------------------,玉人何处教吹箫。6、不知乘月几人归,-----------------------------------。7、-----------------------------------------,对影成三人。8、--------------------,随君直到夜郎西。2第2页1、月如钩2、皎皎空中孤月轮3、我歌月徘徊4、云破月来花弄影5、二十四桥明月夜6、落月摇情满江树7、举杯邀明月8、我寄愁心与明月3第3页又见杨柳岸边月——《雨霖铃》复习4第4页送别诗

时间地点方式景物送别

长亭、渡口、

寒蝉、骤雨、兰舟、杨柳、晓风、残月、秋季、黄昏、饮酒饯别5第5页

——虚实相生镜花水月别样情6第6页1、阐释概念:什么是实?什么是虚?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实象、实事、实境。

虚是诗人经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7第7页在诗歌中,“虚”常包含四类:1、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4、遥知弟兄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幻想----神鬼梦境2、想象----构想未来之境3、回想----已逝之景之境4联想---由此及彼8第8页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景、事、物与想象景、事、物相互映衬,交织在一起表示情感。虚实结合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对比效果,有时能形成渲染衬托作用,从而更加好地表情达意。9第9页

2、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全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分别时不舍和痛苦心情,是实写;“今宵酒醒何处”渲染凄冷气氛,“此去经年”写分别后构想,都是是虚写,表现词人孤独寂寞心情,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离别时依依不舍和痛苦。10第10页3、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主要节日。(1)从虚实结合角度分析这首诗(4)一、二句描写冬至夜里诗人孤灯独坐思亲情景,是实写。三、四句从对方起笔,经过想象描写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画面,是虚写。虚实相生,诗人经过写家人思念自己含蓄地表现自己思家之情。11第11页

4、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词语。由送别季节能够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哪两个句子?(4分)(2)从虚实结合角度分析此诗(4分)(2)诗前两句写橘柚香中醉别江楼,满江风雨孤舟凉,是叙事写景,是实写;后两句由实入虚,推己及人,借助想象,虚拟友人别后情景,是虚写。虚实结合,表达了对友人担心和不舍。

(1)

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2第12页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1)、从虚实结合角度分析此词。拓展:13第13页从虚实角度赏析齐白石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14第14页

上片先写入梦前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构想相逢情景,属虚写。

下片先写梦中相见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感叹,属实写。这么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示了词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苦。一边写记忆思念,一边写真实伤痛,虚实相生,相互对比,更显别痛之意,写出了生死相隔悲凉,对爱妻思念之情读后感人肺腑,催人泪下。15第15页这幅画用简略笔墨勾勒了一带远山,在远山映衬下,从山涧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用“远山”、“山涧”、“急流”、来表现十里山泉意境,是写实;用稚嫩蝌蚪活泼地戏水玩耍来表现可闻而不可视蛙声,是写虚。即使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蛙声正和着飞跃泉水声,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