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接考场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接考场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接考场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接考场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接考场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接考场第1页《20世纪战争与和平》高考命题特点、复习提议及解题策略一、命题特点

命题特点:从特点看,本部分选修内容与教材和时政联络最亲密;从内容看,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从方式看,集中在背景、特点、作用等方面;从能力看,普通是第1问突出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第2问考查处理问题和认识问题能力。第2页二、复习提议

要求纵横对比。横向上对同类重难点史实进行比较,如“一战”与“二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等,以此厘清重难点知识;纵向上按时间次序把必修相关内容插进去,如在“二战”后补充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把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部分与必修“战后政治格局演变”“战后经济全球化”等知识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加强对全书基本脉络把握,培养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等学科能力。第3页三、解题策略

可归纳为“审问审材、对接知识、规范作答”12字口诀,即审问(审每项设问中有几个小问、分值多少、回答依据是什么)、审材(审材料关键词、转折词、朝代、时间、引注等),对接知识(依据材料所给主题,联络相关史实),规范作答(标字分点,点多面广)。第4页四、典例利用(年新课标Ⅰ卷文综)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号召。他经过英国电台屡次向法国人民发演出讲,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在它后面还有一个广大法兰西帝国;法国能够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能够利用美国取之不尽资源。第5页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而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战斗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络。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暂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战斗,并在盟军帮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认可了法国暂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想录》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理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历史经验。第6页

解题策略:本题考查法国自由运动和复兴,表达了与教材和时政联络亲密、以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特点;考查了理由(原因)、经验(影响),表达了模式化特点;从考查能力看,既考查了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又考查了处理问题能力。(1)审问(几小问:1小问;分值:7分;答题依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审材(关键句:“法国并不是孤立,在它后面还有一个广大法兰西帝国”等),对接知识(“二战”),规范作答(标字:含义、原因;分点:①②等;点多:超三点以上;面广:把材料观点概括全,并联络“二战”相关史实)。(2)略。第7页

解析:(1)依据材料关键信息:“法国并不是孤立,在它后面还有一个广大法兰西帝国”“法国能够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能够利用美国取之不尽资源”,概括出海外殖民依靠和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由法国”运动正义性角度分析。(2)“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说明法国含有战胜法西斯侵略坚定信念;“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法国暂时政府”,表明法国有一个坚强领导关键,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战斗,并在盟军帮助下解放了巴黎”,反应出法国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第8页

答案:(1)理由:自由法国事业是正义,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即使沦陷,但能够依靠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能够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

(2)经验:含有战胜法西斯侵略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领导关键;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第9页五、实战演练(年新课标Ⅰ卷文综)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屡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争斗,没有取得结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经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全部生产核武器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必要机密情报。第10页

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经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国家加入。随即,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要求:缔约核国家确保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无核国家确保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其它国家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收制造核武器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1页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经过1576号决议后相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署原因及其作用。答案:(1)原因: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要求非核国家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