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包使用与婴幼儿科学喂养培训课件_第1页
营养包使用与婴幼儿科学喂养培训课件_第2页
营养包使用与婴幼儿科学喂养培训课件_第3页
营养包使用与婴幼儿科学喂养培训课件_第4页
营养包使用与婴幼儿科学喂养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包使用与婴幼儿科学喂养培训课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补充辅食营养补充品(以下简称营养包)

,普及婴

幼儿科学喂养知识与技能,改善贫困地区

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总目标应选用非转基因的食品原料。

每袋12克的营养包中应含大豆粉至少8.4克,

其质量需符合GB/T

18738《速溶豆粉和豆奶粉》标准中的I类速溶豆粉要求及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营养包食物基质维生素铁锌营养包

是什么•

是一种辅食营养补充品•

是一种食品•适合6-36月龄婴幼儿•

富含营养•但不能代替辅食•

预防贫血•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吃饭好,睡觉好•

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智力发育营养包有什么作用?

营养包项目在农村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1.贫困地区的家长一般文化水平比较低,对孩子营养缺乏的认识

不到位,认为无关紧要。•

2.有的孩子不爱吃营养包,长此以往,家长也失去了信心。•

3.有的孩子食用了营养包之后,出现了腹泻等不良反应,没有继

续坚持。•4.人们对营养包的理解不充分,导致领取的积极性不高。•

5.家长对营养包的意义认识不足,即使领取了,也不给孩子按时

服用。•

6.市场上有太多所谓的营养品,质量不能保证,受此影响,家长对营养包持怀疑态度,不敢给孩子吃。

消除家长的顾虑与担忧•

营养包来源;•

强化食品相关知识普及。食品名称配料表1某品牌豆奶大豆、牛奶、白砂糖、麦芽糖浆、全脂奶粉、精炼植物油、碳酸钙、食用盐、维生素D2某品牌营养餐植脂末、大豆蛋白粉、玉米粉、麦片、麦精、南瓜粉、低聚果糖、螺旋藻粉、薏苡仁粉、小麦黑米粉、莲子粉、糙米胚芽粉、

碳酸钙、乳酸锌、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

、海藻酸钠、食用香精、三氯蔗糖3营养快线水、全脂乳粉、白砂糖、浓缩苹果汁、食用增稠剂、稳定剂、食用香精、乙基麦芽酚、阿斯巴甜、安赛蜜、乳酸链球菌素、牛磺酸、维生素E、烟酰胺、维生素B6

、维生素A、维生素D、

维生素B124项目营养包速溶豆粉、全脂乳粉、碳酸钙、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锌、维生素A(醋酸视黄酯)、维生素D3

、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叶酸、维生素B12

(氰钴胺)

食品强化的定义食品强化:承担最小风险的前提下,为使公众健康受益,有意提高食品中基本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实践活动。中国食物强化•

1954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进行婴幼儿配方食物研究工作。•

1956年,我国将碘缺乏防治列入工作计划。•

1959年,原卫生部干预新疆烟酸缺乏症。•

1976年,原卫生部推广硒预防克山病措施。•

1981年,中国乳品工业检验中心组织配方奶粉的研发工作。•

1987年,原卫生部制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食用卫生标准》

(试行)。

1993年,我国立法强制实行食盐加碘。•

1994年,原卫生部制定《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2-1996•

1996年,原卫生部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4•

1997年至今,原卫生部每年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品》品种进行

增补,及扩大使用范围。•

1997年,我国开展铁强化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研究工作。•

2002年,铁强化酱油,强化面粉维生素A

,强化食用油进入市场,并受到

广泛关注。•以上就是我对营养包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总的来说就是为了说明营养包的优点以及它的重要性。营养包项目任重道远,我们

想要把这份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那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

的辛苦工作,和再接再厉!人类的宝宝还是牛的宝宝。。。OR

3.减少食物过敏,特应性的

皮炎等过敏疾

病;4.进入成人期身高更高、肥胖等各种代谢性疾病明显显足1.从母乳中仍

能获得各种重

要的营养、抗

体因子;2.减少腹泻、中耳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缺点:铁、锌、VitA

、能量不下降。能量以及营养

素的要求,必须

引入新食物;逐步体验和适应

多样化的食物,从被

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

主进食,逐渐转变成

成人饮食模式心理需要;辅食添加的意义4

6月任何一天都能加?忽视孩子自身导致过早或过晚添加的

弊端。硬忍和乱加的危害6-7

辅食添加方法。辅食添加的时机是什么?米粉的选择冲调状态添加第二种食物是什么时间?为什么要添加辅食?第一口添加的食物是什么?

等6个月那一天或之后?影响奶量怎么

办?要不要主动减少奶量?这么早断奶会不会太早?只有米粉蔬

菜是辅食?•

从少到多•

从稀到稠•

从细到粗•

从一种到多种6

7月辅食添加方法

7

—9月辅食添加方法•

由细到粗•

由小到大•每3-5天增加一种新食物•

尝试烂面片、烂粥等•

由小到大•

手抓食物

蛋清•

菜肉粥•

油炒菜

10

12月辅食添加方法12个月以上:易消化的固体食物。水饺、馄饨、

米饭、纤维不太多的成人食物(少盐)。

12个月以上:易消化的固体食物。水饺、馄饨、米饭、纤维不太多的成人

食物(少盐)。一二一嚼嚼嚼。。

咀嚼是需要锻炼的

作为家长,孩子的早餐、中餐、晚餐,如何安排?孩子聪明伶俐向来是父母的心愿,有些家长为此还使出浑身解数,

在做各种训练之余,不忘买些所谓开发智力的补品。其实,大可

不必如此,学会合理搭配饮食,就能有利于大脑发育,有效提高

记忆力。平衡的膳食应包括以下三类食物:第一类,谷类食品,如面包、馒头、米粥等;第二类,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如鱼、肉、豆、蛋、奶等;第三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自主进食的培养•7~9月:喜欢抓握,玩弄小勺等餐具。•

10~12月:练手眼协调:

自己抓煮熟的土豆块或胡萝卜块等。•

13月:愿意尝试小勺自己喂食,但大多洒落。•

18月:可以用小勺自己喂食,较多洒落。•24月:能用小勺自己喂食,较少洒落。幼儿在自己进食过程中,父母应给于充分的鼓励并保持耐心!6月龄7~9月龄10~

12月龄食物性状泥状食物末状食物碎状、丁块状、指状食物餐次4~5次奶,1~2餐其它食物。2~3次奶,2~3餐其它食物。乳类纯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定时(3~4小时)哺乳,5~6次/日,奶

量800~

1000毫升/日;.逐渐减少夜间哺乳。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4~5次/日,奶量800毫升/日左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约2~3次/日,奶量600~800毫升/日。谷类选择强化铁的米粉,用水或奶调配;开始少量(1勺)尝试,逐渐增加到每

天1餐。强化铁的米粉、稠粥或面条,每日约

30~50克。软饭或面食,每日约50~75克。蔬

菜水果类开始尝试蔬菜泥(瓜类、根茎类、豆荚类)1~2勺,然后尝试水果泥1~2勺,

每日2

次。每日碎菜25~50克,水果20~30克。每日碎菜50~

100克,水果50克。肉类尝试添加开始添加肉泥、肝泥、动物血等动物性

食品。添加动物肝脏、动物血、鱼虾、鸡鸭肉、

(猪

日25~50克。蛋类暂不添加开始添加蛋黄,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

至1个。1个鸡蛋喂养技术用勺喂食可坐在一高椅子上与成人共进餐,开始

学习用手自我喂食。可让婴儿手拿“条

”或“指状

”食物,学习咀嚼。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子喝奶;每日和

成人同桌进餐1~2次。附表:婴儿食物转换方法c.提供多样化且与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食物(根据婴儿的需要及时提供);d.

了解其饥饿与饱足的信号,及时作出恰当的回应e.具体吃什么吃多少则应由婴儿决定;顺应喂养a.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b.每次进餐时间不超20分钟

;f.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g.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h.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者惩罚;i.父母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a添加过程中出现食物过敏怎么办?·

b生病期间,辅食可以继续吃吗?·

c米油、菜水、水果水要喝吗?

婴儿添加辅食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你们记住了

吗!!2

、每13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共同为婴儿准备相关辅食,并向大家讲解

如此搭配的原因和依据。共同讨论及点评该组辅食搭配的效果,包括稀稠度、软硬度、颗、1

、2-4人一组进行,每组进行营养包冲调制作,并进行角色扮演,健康

指导家长

服用。最后

总结

评价粒大小、种类搭配适宜度等。实践操作现场实习营养包冲调及角色扮演

·小组中角色扮演:医生和家长•主题:如何使用营养包•请医生向家长演示如何使用营养包,并

应用健康教育技巧给家长

指导。•

1.

7准备一周辅食。·2.5个半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