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1页
2021届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2页
2021届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3页
2021届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4页
2021届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详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届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对于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的删繁就简,就是让人看得见,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摘编自陆玄同《让敦煌文化在自信和包容中更具活力》)材料二

在敦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物种类繁多,莫高窟更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世界艺术宝库”,虽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坚守,但长期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敦煌文物进行监测保护,让文物“延年益寿”;另一方面,要有效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合理控制参观游客的人数,不断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被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诉说”曾经的沧桑和辉煌。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讲好敦煌故事,需要继续挖掘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和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开发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多彩融合的文艺作品,增强敦煌文化的艺术吸引力。同时,要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开发更加多样的传承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将敦煌故事打造成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摘编自孟庆川《把敦煌故事越来越自信地讲给世界》)材料三

自敦煌学兴起百余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成果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一方面保持着中原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开放纳新中进行文化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也有过贫穷和饥饿,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得以坚守。从敦煌的典籍、壁画中可以明显看出,敦煌文化积累和展现的永远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直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对“此岸”的肯定和重视替代了对“彼岸世界”的玄想,从而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在这里,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容。可以说,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也在向人们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值得关注的是,敦煌文化并不是将各种文化简单相加,而是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大。敦煌文化是融合、吸收了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美美与共”“和谐共在”的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交流、理解、包容、共赢等价值共识,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时代课题提供支撑和帮助。(摘编自黑晓佛《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敦煌文化能够成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四大文化体系之一,与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有着密切的关系。B.之所以要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是因为敦煌文化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在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有非凡意义。C.保护敦煌文物,要从利用现代科技对文物进行监测保护、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人手。D.只有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人挖掘和思考,才能让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讲好敦煌故事,需要挖掘和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在讲述的过程中体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包容。B.敦煌文物的长期保护任重而道远,但并不意味着只进行保护,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敦煌故事打造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C.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提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材料一重点论述讲好敦煌故事的意义和如何讲好故事,材料二则重点论述文物保护问题。D.材料一和材料二侧重讲我们应如何传承敦煌文化,材料三则侧重从四个角度阐释敦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材料一所强调的传承敦煌文化的方式的一项是(3分)(

)A.编制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以及室内情景体验剧。B.培养高素质的讲解队伍,向游客讲述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C.建设“数字敦煌”项目,满足人们欣赏、研究等方面的需求。D.设立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护受损严重的壁画和雕塑。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三则材料均谈到敦煌文化的传承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花与诗王往那一年三月,我们市的作协与石湖镇联办了一个笔会,就是冲着千亩桃园美景去的。春光大好,吃饱喝足,既可亲近乡土,又可借物咏怀,还可以营造一下和谐局面,谁不高兴呢?市内的、各县区的大大小小的人物装了一辆大巴车,另有领导专车和个别自驾者,一路欢歌,奔向了石湖镇。镇长也是个诗人,特别热心此项活动,在桃园里辟了一块地,搭了舞台。上午开完会后,下午就是歌咏会:作家们自娱自乐,以唱歌、朗诵为主。与会者都夸这个策划好,别出心裁。我没报表演节目,就在台下看着,好看的就多看一会儿,不好看的就随意走动走动。当我走到舞台前方西北角时,看到一个小媳妇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舞台边。因为眼前总有人走动,她不时地左右侧着身子。小男孩想挣脱她的手,被她一用力又拉住了。小男孩说:“妈妈,我看不见。”她说:“妈妈抱你。”说着,就去抱孩子。孩子往后一退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她笑笑:“那你自己玩,别瞎跑啊。”孩子笑着跑开了。她的身材娇小,瓜子脸上有一双漂亮的凤眼。不过,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和这桃花朵朵开的春色极不协调。她看得很投入。有一个诗人朗诵得比较动情,她的眼里就溢出了泪水。这时候,一个老妇走到她身边,半是抱怨半是心疼地说:“三蝶,你在这儿干什么?你这身体能出来吗?走,跟我回去,孩子呢?”这个叫三蝶的少妇指着人群里的孩子说:“在那儿呢!妈,你回去,我看一会儿再走。”老妇说:“你怎么不听话呢?快带孩子回去,别受了凉。”少妇有些着急,眉头拧了一下说:“我自已知道,一点风没有,哪会受凉?”老妇很无奈地叹着气。我挪了个地方,又站下了。这时候,老妇走到我身边,嘀咕了一句:“唉,好话也不听。”我朝老妇看了一下,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朝小媳妇的方向望了一眼对我说:“那是我媳妇,她的病不轻呢。”我说:“哦?”老妇说:“生的是那种病,治不好了。”我很吃惊。“那种病”是我们这里人对“癌症”的讳称。老妇又说:“这孩子命苦,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得了这‘病’时才25岁,就在去年。”我一阵难过,问老妇:“治了多长时间?”老妇说:“去了几回医院,就没钱了,男人现在还在外头挣钱呢,她在家吃点中药,拖着。唉,也不晓得能拖多长时间,要是能拖下去就好了……有病了,脾气不好,不听话……”老妇说完,擦了一下眼睛。我不忍心看,低下头去。这时候,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把野花上了台,献给了正唱歌的一位作家,作家显然很感动,接过花后给小女孩鞠了一躬,观众们也很意外,想不到小女孩会有这么个机灵劲儿。台下响起一阵掌声。一位女诗人朗诵完了,那个小媳妇的儿子跑了上去,也献上了一束野花。主持人煽情地说:“这是最朴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鲜花送诗人,说明我们石湖镇是个有情有义的地方,说明我们石湖镇的孩子天生具有诗的品性,让我们为孩子为诗人为这春天的聚会鼓掌!”主持人一讲话,小男孩倒紧张了,又抹鼻涕又挠耳朵,不知怎么办好,突然拔腿就跑,跑到台边时跌了一跤,马上爬起来,又跑走了。台下笑成一片,再次鼓掌。我看到小男孩跑到了他母亲身边。他大口喘着气,鼻尖冒着汗,小脸蛋涨得通红。他一到母亲身边,就紧紧依偎着母亲。他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发,朝他笑着。她的脸色好像不再那么憔悴了,呈现出淡淡的红晕。歌咏会结束了,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我和几个文友就往桃园深处走去,边走边聊。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了那个小媳妇和她的儿子。小男孩又采了一把野花,递给他的母亲。小男孩说:“妈妈,你也会写诗,刚才人家说有花送诗人,我要送你花。”小媳妇纠正儿子说:“是鲜花送诗人,不是有花送诗人,懂不懂?”小男孩说:“嗯,懂了,是鲜花。”小媳妇接过花说:“好看!宝贝,妈妈以后不写诗了,你送不送妈妈花?”小男孩说:“你写嘛,写那么长那么长——”小男孩伸开胳膊比画着。小媳妇笑了:“好的,妈妈写,以后,妈妈就在这桃园里写了,天天在这儿,年年在这儿,想妈妈时,就给妈妈送花,好不好?”小男孩说:“好!”小媳妇又笑了,想要亲儿子时,看见了我们,有些羞,拉起儿子的手说:“宝贝,走,回家去。”小男孩挣脱小媳妇的手,在前面蹦蹦跳跳,小媳妇加快了步子。很快,他们就走远了,隐入花海中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介绍作协和石湖镇联办笔会,诗人们热热闹闹地登台表演,在这种背景下,主人公小媳妇出场了。B.小男孩看不到舞台,小媳妇要抱他,他却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侧面说明了小媳妇身体不好。C.“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表现了她因儿媳重病而有心理压力,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婆媳之间关系紧张。D.小男孩给诗人献花,下台时跌了--跤,回到小媳妇身边时“小脸蛋涨得通红”,表现出他的紧张和兴奋。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较多地描述了人物的对话,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自然推进,而且能够比较直观地表现人物性格。B.小说中,小媳妇与到石湖镇参加笔会的诗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这些热衷于参加笔会的人不是真正地喜爱诗歌。C.“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中对“她”神色、衣着的描写,为下文做了铺垫。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见证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引发读者思考。8.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小媳妇的形象特点。(4分)

9.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花与诗”的内涵和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遂免死。数日,授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威成,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本立抵罪。由是朝廷肃然。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仁杰曰:“是其计穷,且为患。”乃明开首原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帝叹其达权宜。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中宗即位,追赠司空。(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B.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C.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D.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卷”指书籍,古时人们为了防止书蠹,多用黄蘖来染纸,因纸色发黄,故以之代称。B.“明经”是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明经与进士两科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C.“黜陟使”是唐代考察地方官吏并提出推荐或贬黜建议的官员,其中“陟”为“贬斥”之意。D.“高宗”为唐代李治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有时帝王会有多个庙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读书专注。他小时候家里有门人被害,官吏询问情况,众人都争着对答,只有狄仁杰不为所动,因此受到官吏礼让。B.狄仁杰推己及人。有同僚需要离开年老病弱的母亲出使到边远地区,狄仁杰主动请求上级官员让自己代替前往。C.狄仁杰善于劝谏。在“砍柏”案中,狄仁杰巧引汉代旧事,成功说服唐高宗,使权善才和范怀义被免去了死罪。D.狄仁杰富有谋略。狄仁杰在岐州公开宽免自首者的条例,释放了被关押的人,让他们回去后相互传话,劫匪都前来自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译:

(2)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译:

14.蔺仁基为什么称赞狄仁杰“贤”?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独不见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丹凤城:指长安。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女主人公看到双双栖息在房梁上的海燕而想到自己的丈夫,心生甜蜜之情。B.颔联用“寒砧”“木叶”烘托出一种清冷的环境氛围,借景抒情,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愁情。C.颈联的“白狼河北”照应颔联下句中的“辽阳”,“音书断”,与“忆”照应,衔接紧密自然。D.尾联用月光渲染愁情,写出战争给一个幸福家庭带来的不幸遭遇,读来情味深长。16.尾联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诗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对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却国耻的沉痛之情体现在“

”两句的景象描写之中。(2)《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

”两句直言不讳地批评那种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的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这句话是说规矩既有(

),也有规范性。既然(

)了规矩,便要有规范。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汉字,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以规范的形式书写是各个历史阶段的共识。书写汉字,除了有形,,这样才能形神兼备,这也是汉字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特点。但在信息化时代,

,认为只要会写汉字,笔画顺序错误、书写随意,并无大碍。殊不知,这样的看法是忽视了汉字从实践中产生的独特文化魅力,行不具,则神必失。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

),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汉字的“形”赋予其“神”更深厚的意蕴,因此

。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利于中文学习。如果对每个汉字寻根溯源,其中的笔画都有示意,表形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形义关系。因此,书写规范对识字、读文、释意这一认知系列而言非常重要。汉字本身就是天地万物变化莫测的(

)。汉字形体犹如自然物象,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长有扁,有正有斜,有断有连,有高有低……我们不可断章取义,破形断字。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实用性竖立历久弥新观照B.工具性竖立经久不衰观照C.工具性树立历久弥新写照D.实用性树立经久不衰写照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利于中文学习。B.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利于中文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C.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书写汉字不仅有利于中文学习,又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D.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利于中文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筷子又名“箸”“梜”等称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餐具。外出就餐时,不少人会选择使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其更卫生,殊不知一次性筷子隐患更多。隐患之一是产品信息不明,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日期、厂家信息往往我们看不到,也最容易被忽略。隐患之二是,有的一次性筷子是经过化学处理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因此外出就餐时最好以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为宜。

22.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写一段评语。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个字。(5分)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寄语希望工程。他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往,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2019年5月15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请依据对上面两则材料的理解,自选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1.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敦煌文化能够成四大文化体系之一”错误;原文说的是“世界……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中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只是四个文化体系的汇聚点。B项,“之所以是因为”因果关系不当,从材料来看,“因为”后面的内容只是“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原因之一。D项,“只有才”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2.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则重点论述文物保护问题”错误,概括不全面,材料二还重点论述了做好敦煌文化的“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问题。3.D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强调的传承方式是“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删繁就简”,D项强调的是敦煌文化的专业性保护,不是“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不符合题干的要求。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题考查材料的论证特点,一般要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等角度作答。从论证思路来看,材料三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先指出敦煌文化有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深入挖掘和思考敦煌文化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如论述“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时列举唐宋时期敦煌佛教壁画,论述“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时引用“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答题时,分析思路要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析论证方法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其效果。[答案]材料三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且富有文化内涵。5.[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此题考查考生根据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虽然是谈自己的看法,但不能脱离原文,每则材料其实都涉及“怎么做”的问题,回到材料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材料一讲了如何讲好敦煌故事,最后两段讲的就是“怎么做”的问题,由“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等可概括得出答案第点。材料二讲如何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由“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可概括得出答案第点。材料三中最后一段谈及了“怎么做”的问题,由“应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可概括得出答案第点。[答案]删繁就简,用大众更易接受的方式讲好敦煌故事;保护好敦煌文物,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6.C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思想内容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婆媳之间关系紧张”错误,从小说内容来看,老妇对儿媳有疼爱、关心,也有无钱治病的无可奈何,但并没有内容体现两人关系紧张。7.B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突出了这些热衷于参加笔会的人不是真正地喜爱诗歌”错误。的确形成了对比,但突出的是小媳妇这个乡村诗人对诗歌的喜爱及其生命的冷寂。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小媳妇的形象特点”,那就要回到原文,找到关于小媳妇言行的描述,从中概括形象特点。如从“她说:‘妈妈抱你。’说着,就去抱孩子”“抚摸着他的头发,朝他笑着”中,可以概括出她疼爱儿子;从她生病还来听诗歌朗诵,可以看出她热爱诗歌;从她婆婆的话语里知道她身患癌症,但她常面带笑容,由此可以看出她乐观坚强。[答案]疼爱儿子。儿子说看不见舞台,她不顾体弱要抱儿子。热爱诗歌。她喜欢写诗,看诗人朗诵看得很投入。坚强乐观。身患癌症,脸色憔悴,却总是面带笑容。娇小漂亮。她身材娇小,瓜子脸,有一双凤眼。9.[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内涵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设置了两个问题,要求考生理解小说标题的内涵,并探究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首先理解标题,既要答出表层意思,又要答出深层意思。“花”“诗”在小说中很容易就能找到对应内容,而深层意思则要结合小说主旨去理解。“花”是美丽的,从给诗人献花、小媳妇让儿子以后想自己时就送花给自己等情节可知花象征着美好的情感。“诗”的深层意思则要联系小说的主人公小媳妇的精神世界来分析。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要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来分析,小说讲的是一个身患重病、热爱写诗的小媳妇的故事,展现的是她的苦难和美好,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她的同情和赞美。[答案](1)花,既指献给诗人和小媳妇的实际的花,也是美好情感的象征。诗,既指诗人朗诵的诗篇,也指小媳妇创作的诗篇和她的诗一样的生命。(2)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小媳妇不幸人生的同情和对其诗一样的生命的礼赞。10.B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首先,通读选文,把握大意;其次,细读画波浪线的部分,理解其内容和句式特点。“仁杰”“吾亲”为主语,应在其前断开;“反顾”“见”为两种先后进行的行为,中间应断开,“谓曰”是固定结构,应分别在其前后断开;“舍”为动词,后面应有表地点的宾语“其下”;“久之”作“瞻怅”的时间状语,应在其后断开。根据以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1.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陟”为“提升,升迁”之意,“黜”为“贬斥”之意。12.A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受到官吏礼让”错误,原文说“吏让之”,这里的“让”意”为“责备,责怪”。1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答案](1)陛下的法律,本来就有差别等次,犯人不至于死却让他们去死,这是什么缘故呢?(2)朝廷假使缺少有才的人,但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却不少。陛下怜惜有罪的人,破坏了现行的法律,这该怎么办呢?14.[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需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即从“同府参军郑崇质”到“一人而已”的内容,联系前后文,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答。[答案]狄仁杰孝顺且能推己及人,郑崇质母亲年老且有疾病,于是想代替郑崇质出使绝域,以免郑崇质的母亲担忧儿子。蔺仁基赞赏他的品行,且为自己与人不睦的行为感到惭愧。[参考译文]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当他还是小孩时,家里有位门人被杀害,官吏前来询问(情况),众人争着申辩对答,狄仁杰读书而不予理会,官吏责问他,他回答说:“我在书中正与圣贤对话,哪有时间同世俗的官吏说话呢?”(狄仁杰)考中明经科,调任汴州参军。(狄仁杰)被官吏诬告,黜陟使阎立本召他来问询,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异,道歉说:“孔子称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仁者的用心,你可以称得上是沧海中被遗落的明珠了。”举荐狄仁杰,他被授任并州法曹参军。狄仁杰的父母住在河阳,狄仁杰登上太行山,回头看,看见一片白云孤身飞过,对身边的人说:我的父母就住在它的下面。”他眺望惆怅很久,白云飘走才离开。同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岁大而且有病,郑崇质本应该出使僻远的地方。狄仁杰对他说:“你怎能留给双亲儿子远行万里的担忧呢?”(狄仁杰)到长史蔺仁基那里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往。蔺仁基赞叹他们的友谊,这时蔺仁基正和司马李孝廉不和,两人相对说:“我们可要稍稍感到惭愧了!”于是两人对待彼此像原来一样,他常常说:“狄仁杰品德贤良,北斗以南,只有他一个人罢了。”不久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一年之中判完了积压时间长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当时的人称道他公平宽厚。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由于用斧头误砍了昭陵的柏树,按律定罪应当免死,高宗下诏书要处死他们。狄仁杰上奏说他们不应被处死,皇帝生气地说:“这使我成为不孝子孙,一定要处死他们。”狄仁杰说:“汉朝有偷盗高庙玉环之人,文帝想要灭其族,张释之在朝廷直言规劝说:‘假如拿了长陵一捧土,该如何按律定他的罪呢?’于是只处以弃市的死刑。陛下的法律,本来就有差别等次,犯人不至于死却让他们去死,这是什么缘故呢?现在误砍一棵柏树,就杀掉两位大臣,后世将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于是皇帝免去了二人的死罪。几天后,狄仁杰被任命为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仗着受宠恣意而行,狄仁杰弹劾上奏他的罪过,皇帝下诏宽宥他。狄仁杰说:“朝廷假使缺少有才的人,但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却不少。陛下怜惜有罪的人,破坏了现行的法律,这该怎么办呢?我希望您先斥责他,作为对大臣们的警诫。”王本立受到惩处。从此朝廷上下都严整恭顺起来。(狄仁杰)出使岐州,几百名逃亡的士兵抢掠行人,道路上人们不敢往来。官府抓捕了盗贼党羽严加审讯,然而其他人仍混乱不能制止。狄仁杰说:“这是因为他们方法用尽,只能成为祸患。”于是公开宽免自首者的条例,放出被关押的人,发给他们粮食之后就释放了,让他们相互传话,于是(他们)都自己绑着自己来到衙门。皇帝赞叹他通晓变通之策。(狄仁杰)在圣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朝廷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号叫文惠。狄仁杰所推荐引进的人才,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都是唐朝中兴时期的名臣。中宗即位,追封他为司空。15.A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心生甜蜜之情”错误,这里以海燕的双宿双栖反衬女主人公的形单影只,写出了她的孤独寂寞。16.[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案]对丈夫的思念、盼望。十年间丈夫音讯断绝,漫漫长夜,少妇的思念、盼望之情越发浓烈。对丈夫的担心、忧虑。因为音讯断绝,丈夫征戍在外,生死未卜,少妇不免惴惴难安。女主人公的孤寂、愁苦之情。在秋夜独守空房,女主人公愁肠百转,感觉秋夜漫长,足见其孤独空虚、寂寞悲愁。[诗歌鉴赏]这首七律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抒情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声声、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的情状。首联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玳瑁壳装点起来,无比芬芳华丽,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了。“双栖”两字,暗用比兴,女主人公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蜜意,心有感触,想到了自己十年未归的丈夫。颔联写窗外西风吹落叶的声音和频频传来的捣衣声,勾起少妇独守空闺的愁苦。颈联中的“白狼河北”照应颔联中的“辽阳,而“音书断”写出了这位长安城南的思妇对音讯断绝的丈夫的担心。前三联是诗人对少妇充满同情的描述,尾联转为女主人公愁苦至极时内心的独白,写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在“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下显得余韵无穷。诗歌用反面映照(如“海燕双栖”)和正面衬托(如“木叶”“秋夜长”),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17.[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根据“对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却国耻的沉痛之情”可以推知答案;(3)根据“直言不讳地批评那种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的人”可以推知答案。易错字:(1)佛,狸。[答案](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8.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实用性”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特性;“工具性”指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被人用以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功效的特性。第一空所在的句子是对前一句孟子的话的解释。“规矩”指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从本来的意思上讲,“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说没有规和矩就不能画成方和圆的图形,所以这里强调的是“规矩”的工具性,应选“工具性”。第二空,“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竖立”指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竖立”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语境中说的是抽象事物“规矩”,应选“树立”。第三空,“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也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经久不衰”指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衰减。两者都含有“经历时间久”的意思,但“历久弥新”强调“弥新”,而“经久不衰”则强调“不衰”,联系第三空所在的句子可知,选“历久弥新”更合适。第四空,“观照”指仔细观察,审视;“写照”指对事物的描写刻画。语境指对天地万物的刻画,应选“写照”。19.D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根据内容的递进关系,应该是“有利于中文学习”在前,“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在后,据此可排除A项;二是语序不当,根据句子内容,“有助”和“有利于”.主语应该都是“规范汉字书写”,“规范汉字书写”应该移至“不仅”之前,据此可排除B项。C项,“不仅又”’搭配不当。故选D。20.[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处,横线前说的是“形”,横线后说“这样才能形神兼备”,由此可推知应填“还应有神”。第处,根据横线后“认为只要会写汉字”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总括性的句子,表达当今存在对汉字书写有误解之类的句子。第处,根据上文现代人对规范书写汉字的误解,以及下文规范书写汉字的意义可知,此处应填规范汉字书写很重要”之类的观点句。[答案]还应有神很多人对此存在误解规范汉字书写很重要。21.[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句式杂糅,应为“筷子又名”或“筷子还有等称呼”。“更”表示比较,文段中并没有比较的内容,应该说“隐患甚多”“隐患很多”等。语序不当,应为我们往往看不到”。语义重复,“最好”和“以为宜”重复,应为“以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为宜”或“最好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改为“筷子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