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泵站串塘”模式下抗旱能力评估探析11000字(论文)】_第1页
【定远县“泵站串塘”模式下抗旱能力评估探析11000字(论文)】_第2页
【定远县“泵站串塘”模式下抗旱能力评估探析11000字(论文)】_第3页
【定远县“泵站串塘”模式下抗旱能力评估探析11000字(论文)】_第4页
【定远县“泵站串塘”模式下抗旱能力评估探析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远县“泵站串塘”模式下抗旱能力评估分析摘要江淮丘陵区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历史上干旱灾害频发。特别是江淮分水岭脊两侧地区,干旱缺水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该地区水资源主体的地表水资源量仅占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的21.8%,而该地区的耕地面积则占安徽省耕地总面积的31.8%,并且江淮丘陵区主要的农作物为高耗水量的水稻,导致水资源量与农业需水量极度不平衡。此外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配不均衡,加剧了部分区域的干旱缺水情况。江淮丘陵区地形起伏变化不定,不利于修建大型水利设施,因此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塘坝和小型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蓄水。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到重引轻蓄、废塘为田观念的影响加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断地侵占塘坝用地;大多数地区塘坝管理不善,多数淤积严重,部分已淤死,丧失蓄水功能,导致塘坝的数量和容积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使得其应有的灌溉效益无法正常发挥。因此,对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系统的抗旱能力进行准确的分析计算对于进一步发挥和提高塘坝蓄水调控能力、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科学制订抗旱规划及指导塘坝有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研究目录TOC\o"1-3"\h\u19261绪论 117703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05511.2课题研究现状 274591.3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4154161.3.1研究方法 473891.3.2研究内容 6301902江淮丘陵区定远县“泵站串塘”模式研究 670843定远县塘坝演变历程 8291374定远县种植结构演变历程 9191305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分析 13229536结论 157372参考文献 16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江淮丘陵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地表水资源为该地区水资源主体,其总量仅占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的21.8%,而耕地面积却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31.8%。水资源供需极其不平衡。此外江淮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不具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设施的条件,农业灌溉多使用小型水库及塘坝。近年来,江淮丘陵区受气候因素、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灾害频发,干旱缺水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区域内农业生产。准确地分析计算江淮丘陵地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是江淮丘陵区旱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合理调整该区农业种植结构,指导塘坝合理有序地建设,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合理配置水土资源,降低农业干旱灾害系统脆弱性,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为此,本课题从江淮丘陵区农业种植结构及塘坝塘容演变历程出发,通过大量地查阅资料及实地调查,提出农业综合灌溉需水量的计算模型及塘坝可供水量的简化计算方法,以水量供需平衡为着眼点,对江淮丘陵区五地市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塘坝灌溉系统抗旱能力进行计算分析。干旱是一种常见的、对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从水资源供需关系角度看,干旱是水分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持续水分短缺的现象,当这种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对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形成干旱灾害。当发生旱情时农业生产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造成农业减产、畜牧业减产、农村基本家畜产量减少、土地结构破坏乃至形成沙漠化、农业病虫害加剧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江淮丘陵区在历史上就是干旱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不仅旱灾频繁,而且旱灾造成的损失严重,特别是在重旱、特旱年份,由于缺水,往往形成区域性的大幅度减产和绝收。据1949~1994年46年统计资料分析,江淮丘陵地区,平均每年受旱面积526万亩,成灾315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25.7%和15.5%,受旱面积1000万亩、200万亩的干旱事件分别为六年一遇、两年一遇。特大干旱年份,一些旱情特别严重的乡镇,粮食作物几乎绝收。在我们无法改变干旱发生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工程措施、农业措施来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雨养农业区,从农作物水分供应平衡的角度来看,干旱脆弱性研究和区域干旱风险管理息息相关。从国际上看,关于干旱脆弱性对农业影响的讨论、评估仍停留在粗略的估计及定性评估上,有关定量计算模型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从公共管理决策角度而言,抗旱能力是一定区域范围,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以可预见的技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人类为保证自身生存、维持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而具有的抵御某种程度干旱缺水影响的水平。从水资源供需角度而言,抗旱能力可以表达为在不降雨的情况下,对于一定的需水量,某一区域内可供水量所能维持的抗旱天数。抗旱能力研究是编制抗旱规划、制定抗旱减灾决策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抗旱能力研究,可以了解区域现有抵御旱灾的能力,认识抗旱工作现状的优势及不足所在,并能明确今后防旱抗旱工作的方向,对区域水资源规划,指导产业结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科学、有效的干旱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定远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缺水易旱,农业用水难题长期存在,如何把水留住、高效利用一直是当地农民长久的期盼。“一年到头水长流,真到用水又发愁”,这是当地农民对用水难题的形象写照。如今,电灌站串塘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当地群众农业用水的难题。当地人把“泵站串塘”项目形象地比喻成“长藤结瓜”。泵站和铺设在地下的管道就像“瓜藤”,每个村民组的当家塘就像藤上的“瓜”。平时通过将沟渠里的闲水抽往各村民组的当家塘蓄积起来,耕种季节再直接放水或者用电灌站的管道灌溉,做到了“水系连接、把水连通,以丰补歉、把水用活”。“泵站串塘”项目不仅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根据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创新“泵站串塘”农田小水利改革,大大增强了抗旱能力。分析其抗旱能力可为区域“泵站串塘”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1.2课题研究现状江淮丘陵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分配和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丘陵与平原交错,结阜成岗,聚水成渊,旱涝灾害频繁[2],旱多于涝。干旱以伏旱、秋旱多见,春旱、夏初旱相对较少[1]。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江淮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极为贫乏,仅在基岩中存在少量的风化及构造裂隙水,其水量仅可解决部分人畜饮水问题。而作为该区水资源主体的地表水,也仅占安徽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1.8%,亩均水量为全省的三分之二[3]。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江淮丘陵区在历史上就是干旱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不仅旱灾频繁,而且旱灾造成的损失严重,特别是在重旱、特旱年份,由于缺水,往往形成区域性的大幅度减产和绝收[4]。抗旱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预防和减轻干旱缺水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不利影响的活动。根据抗旱对象的不同,抗旱能力可分为农业抗旱能力、城市抗旱能力和区域综合抗旱能力。基于构成要素的抗旱能力评估,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不同抗旱对象抗旱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不同抗旱对象的抗旱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或模型对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5]。姬跃红,张金霞,成自勇采用目标评价方法确定代表性指标构成要素,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层权重;提出农业抗旱能力评价等级[6]。屈艳萍,郦建强,吕娟,苏志诚,邱冰,李爱花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即通过建立干旱频率、潜在损失、抗旱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对旱灾风险的定量评估[7]。在旱灾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一般到具体,提出了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的方法体系,并开展了相关的应用研究[8]。张宇亮以安徽省淮北平原为实证区域,基于试验模拟计算出自然状态下的小麦产量,并结合实际状态下的小麦产量,进行农业旱灾损失风险定量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抗旱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9]。李福夺,傅汇艺,毕晓易,杨兴洪通过构建抗灾能力评估的动态二维博弈模型对山东省粮食生产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进行了分析[10]。塘坝是中国丘陵地区农田灌溉、人畜用水和水产养殖等的重要水源工程和水利基础设施。塘堰工程规模小,技术简单,对地形地质条件要求较低[11]。在适合建设中小型塘坝和泵站的地区,既能保证作物灌溉需水,又可以有效减小工程投资从而获得灌溉效益最大化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塘坝与泵站联合运用的设计思路为:作物灌溉时段内由塘坝和泵站联合供水灌溉,非灌溉时段内由泵站补充塘坝蓄水。通过泵站补充塘坝蓄水或直供田间灌溉,可以有效弥补塘坝自身集蓄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需求的不足,从而减小塘坝规模;在非灌溉时间内通过塘坝调蓄泵站提水水量,可以减小泵站在作物灌溉时段内的直供田间灌溉供水量,从而减小管道及泵站规模[12]。定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在地貌单元上属江淮丘陵的一部分,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是安徽省严重缺水易旱地区。定远县多年平均降雨量900mm左右,由于降雨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每遇干旱年份,农村饮水发生困难,部分村的群众成群结队到几十里外的地方拉水、买水,缺水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干旱少水是基本县情[13]。本文选取定远县“泵站串塘”塘区典型样区,实地调查塘坝及土地利用信息,从遥感影像上解译塘坝与其灌溉的耕地,选取水稻,小麦作为典型种植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水资源存蓄量,耕地需水量,分析不同降水情形下水资源供需关系,评估其抗旱能力。1.3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1.3.1研究方法1、数据准备(1)定远县“泵站串塘”样区-凯源集团农业示范园区高清影像图;(2)塘坝管理数据:试点区域塘坝的位置、塘坝数量、塘坝的容积;(3)塘坝所在灌区资料:塘坝的灌溉面积、灌溉区内作物种植结构;(4)样区气象水文数据:塘坝所在区域降雨量等资料;(5)样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数据:塘坝区域内的植被(种类、比例及其对应位置)、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情况。2、软件准备(1)Arcgis、ENVI利用Arcgis与ENVI软件对遥感高清影像进行图像校正,从遥感影像上解译塘坝与其灌溉的耕地。(2)Excel主要用于对收集原始数据的转存、处理和统计。3、过程设计(1)对样区遥感高清影像进行图像校正,从遥感影像上解译塘坝与其灌溉的耕地。(2)选取复种指数以及作物水旱比两个指标进行分析,作物选择稻谷和小麦。复种指数指一年内耕地上平均种植农作物的次数,用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表征,是衡量耕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式中:-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水旱比指一年内耕地上水田作物的播种面积与旱田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可以衡量耕地年需水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式中:-复种指数,—全年水田作物的播种面积,—全年旱田作物的播种面积。(3)计算样区有效降雨量,有效降雨量指总降雨量中渗透到作物的有效根区,用以补充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耕作层土壤水分的那部分雨水,不包括形成地表径流和渗漏至作物根系吸水层以下而作物无法利用的水量。由于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和产生的深层渗漏需要通过观测计算求得,而对于本研究中的塘坝灌溉区域内没有完整的地表径流观测资料,为此,本研究中选用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常采用的简化方法计算不同频率典型年降雨的有效降雨量:式中,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其值与降雨总量、降雨强度、降雨延续时间、土壤性质、作物生长、地面覆盖和计划湿润层深度等因素有关。为降雨量。江淮丘陵区各地旬时段水旱作物降雨有效系数旬降雨量0≤P<1515≤P<3030≤P<5050≤P<100P≤100江淮之间旱作0.950.850.720.540.43水作0.950.850.800.730.65(4)塘坝灌区农业综合灌溉需水量以调查得到的研究区农业种植结构为基础资料,求出每公顷耕地的典型年需水量。式中为加权单季每公顷耕地灌溉用水量();为水田单季每公顷耕地灌溉需水量();为旱田单季每公顷耕地灌溉需水量();为水旱比。式中为每公顷耕地年灌溉需水量();为复种指数。(5)塘坝供水能力的计算就是在调查确定样区塘坝有效容积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及实际生产经验确定不同复蓄次数下的塘坝可供水量。通过水量供需平衡计算,用线性插值法计算定远县“泵站串塘”灌区抗旱能力。假定降雨频率下对应的塘坝供水能力为,降雨频率下对应的塘坝供水能力为,塘坝灌区农业综合灌溉需水量为(),按线性插值法计算塘坝灌区抗旱能力: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塘坝抗旱能力。1.3.2研究内容1、江淮丘陵区定远县典型“泵站串塘”样区,遥感影像解译塘坝及其灌溉耕地类型;2、灌区塘坝供水量,作物需水量计算分析;3、不同降水情形下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泵站串塘”模式下抗旱能力评估。2江淮丘陵区定远县“泵站串塘”模式研究塘坝在江淮丘陵区有着广泛应用,自古以来已成为制约水旱灾害发生的利器,是保水抗旱的“生力军”,为农田灌溉和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近年来,江淮丘陵区干旱形势愈发严重,农业干旱首当其冲。由于塘坝是江淮丘陵区农业灌溉的主要形式,因此塘坝塘容的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定远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用水难题长期存在,如何把水留住、高效利用一直是当地农民长久的期盼。日前,滁州定远县环保世纪行采访组在定远县张桥镇北姚村南册桥和朱圩“泵站串塘”现场,采访团的记者们却看到另外一番景象。两座电灌站将周边15个村民组的13口当家塘串联起来,平时备水用时不缺,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了周边5000多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南册桥电灌站和朱圩电灌站是当地农贸经营大户张松和种植大户朱立斌等人通过个人自筹资金、财政奖补、自主建设而成。个人筹资占三分之一、财政奖补占三分之二,后期的经营权、收益权归个人投资人。“一年到头水长流,真到用水又发愁”,这是当地农民对用水难题的形象写照。如今,电灌站串塘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当地群众农业用水的难题。“两个电灌站2015年建成后,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遇到干旱,但是‘泵站串塘’项目覆盖的范围没有一亩田因旱欠收,而周边其他区域的田地则不同程度受到干旱影响。”当地人把“泵站串塘”项目形象地比喻成“长藤结瓜”。泵站和铺设在地下的管道就像“瓜藤”,每个村民组的当家塘就像藤上的“瓜”。平时通过将沟渠里的闲水抽往各村民组的当家塘蓄积起来,耕种季节再直接放水或者用电灌站的管道灌溉,做到了“水系连接、把水连通,以丰补歉、把水用活”。“泵站串塘”项目不仅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以前,村民单独用小水泵提水,距离稍微远一点,有时都要中转好几次,最终流进田里的水约有三分之一在途中“跑冒滴漏”损耗了。现在改用电灌站管道送水,在提水过程中基本实现零损耗。不仅如此,农民每亩地的灌溉费用还不到以前费用的一半,在经济上农户也得到了实惠。节约下来的水,使得当家塘的养殖功能得以发挥。“以前农业用水高峰期一到,塘里的水也差不多放干了。现在有电灌站可以随时为当家塘补水,保障农业用水同时也保障了水面养殖的用水需求。”目前,张桥镇“泵站串塘”项目已经扩展到15处。全镇17.5万亩农地,“泵站串塘”项目已经能保障4.5万亩农田的有效灌溉。南册桥电灌站投资人之一张松告诉记者:“去年和今年,张桥镇连续遇到干旱,周边村民看到电灌站在抗旱保收方面发挥的优势,纷纷要求电灌站把管道延伸到自家地里。”图2.1江淮丘陵区部分年份塘坝数量及塘容变化趋势3定远县塘坝演变历程滁州定远县修筑塘坝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据《滁州定远县志》载,宋代有名称的塘坝计106座,明代有名称的塘坝,并说明位置和周长的计45座;清道光十年《来安县志》载有名称的塘、坝在宋代列有99座,明代列有17座;清道光六年《定远县志》载有名称和离城方位、距离的塘有53座,坝21座;清光绪三十四年所编《凤阳府志水考》上列有名称、位置、灌溉面积的塘37座;民国9年印的《全椒县志》载列有名称、位置的塘有59座,坝24座。本区历史上修筑的很多塘、坝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其中凤阳鹿塘已发展成中型水库;但历史上的塘坝除少数较大者外,多是规模很小,因此水利基础薄弱;至1949年,全区蓄水能力仅3.4亿m3。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以原有塘坝的维修为主,只有少量发展。“一五”期间,除继续整修扩大原有塘坝外,新建了大量的大塘坝,如全椒县的肥全坝、康和坝、人民坝、翻身坝、晋家坝,定远县的响水坝重修、洛河坝、连江坝、小李坝,凤阳县的洪心坝、凤龙坝、山马坝、洪山坝、妇女坝等。其灌溉面积大则千亩以上,小则几百亩。针对1953年干旱,中共安徽省委对各区均提出了修塘任务,并规定了修塘标准,要求凡有一定来水面积的死水塘,每亩灌溉面积要有150m3塘容,持续30天不雨不旱;一般塘要有每亩200m3的塘容,保证40天不雨不旱;重点塘坝要求任何情况下不雨不旱保丰收。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掀起了二次修塘的热潮。至1957年底,全区塘坝数比1949年的154749处增加了13719处,共有塘坝168468处,蓄水容量亦由1949年的33687万m3增加到47089万m3,灌溉面积达127.09万亩。“二五”期间,偏重于建设大中型水库,对小型塘坝建设有所忽视,有些塘坝灌区为库、站代替,部分塘坝扩建成小水库。调整时期虽然强调了小型塘坝的重要性,还组织力量进行了以小型工程为主体的公社规划,但“重大轻小”的思想仍未能很好地扭转,塘、坝数继续逐年减少,至1965年底,全区塘坝降至160392处,灌溉面积降至86.85万亩。“三五”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再加上重大型轻小型思想的支配,同样是放松小塘坝的整修。在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废塘还田之风开始蔓延,特别是定远、凤阳、明光三县,受扩大面积攻总产的思潮影响,废塘还田之风更盛,塘坝处数大幅度下降,至80年代,全区塘坝数降至117206处,灌溉面积降到33.56万亩。1980年以后,农村广泛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兴修塘坝重新得到重视,特别是山区重建新塘较多,塘坝数量有所回升。截至1998年底,全市塘坝达120296处,蓄水量达6.3095亿m3,灌溉面积38.52万亩。2008年底塘坝减少到110422处,但由于对塘坝的修缮及开挖,塘坝容量增至8.2890亿m3。4定远县种植结构演变历程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本市中部,境内南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种植作物种类和耕作形式各异。分水岭以北的定远、凤阳、明光三县为黄淮麦产区,分水岭以南的天长、来安、滁州、全椒四县市为长江中下游稻作区。因此,全市有多种形式耕作制度。新中国成立前,本市耕作制度主要是一年一熟制,只有部分条件较为好的农田采用二年三熟制或一年两熟制。秋种以小麦、大麦为主,兼种豌豆、蚕豆、油菜;春种以玉米、高粱、山芋、棉花为主,夏种以水稻、花生、大豆为主,兼种旱粮作物和经济作物。圩区低洼田和岗丘冲田,一般为冬春休闲,积水沤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岗丘旱地和缺水的薄瘠田,一般一年只种一季春山芋、春玉米、春花生、棉花,秋后翻耕休闲,冻堡越冬。部分条件较好的良田采用一年两熟制,稻作区主要采用稻麦、稻油轮作;麦产区主要采用麦类—玉米、麦类—山芋、麦类—豆类、小麦(油菜)—夏烟等轮作形式。也有小麦套花生—水稻,玉米—小麦—水稻、山芋—春烟—小麦轮作的两年三熟制。早粮作物普遍采用田间套种的方式,一般为小麦和豌豆混种,麦田沟边套种蚕豆,玉米田内套种大豆、豇豆,棉花田内套种芝麻、绿豆等。1949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仅有329.93万亩,近三分之一的水稻田不能轮作种麦。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上是沿袭以粮食生产为主,以稻麦连作为代表的传统的耕作制度。1953年,实施中共安徽省委提出的“三改”措施,要求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午、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实行套种、间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耐涝耐旱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全市在试点基础上,大规模推行该措施。兴修农田水利,治理沤水田,改旱地为水田,推广早稻、双季稻、旱粮作物和经济作物,改一年一熟为稻麦轮作为主要内容的一年两熟制。1955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382.73万亩,小麦播种面积为442.58万亩。实行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适合本市的自然条件,茬口协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良了土壤,达到了增产增收目的。稻作区部分地方还试行油—稻—稻、绿肥—稻—稻,一年三熟制。1956年,全市复种指数达到176.1%,其中午收面积为509.78万亩,比1949年增长87.2%,水稻播种面积为508.67万亩,比1949年增长54.16%。但因水利、肥料和农业气候等因素制约,品种不配套,“三改”收效甚微。1958年以后,“三改”工作没有再继续进行下去。1959年,全市复种指数由1958年的166.5%下降到151.7%;1961年下降到131.8%,仅略高于1949年的水平,有的县还不及1949年的水平。1965年以后,农业进行调整,耕作制度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各县先后从外地引进红花草、苕子、紫花豌豆等绿肥作物。全椒、定远两县率先推行“一麦加三早(早稻、早山芋、早玉米)、苕子、红花草”的耕作措施;天长县推广袖菜、绿肥、棉花和双季稻,试行肥——稻——稻、一肥一稻、一油一稻、一麦一稻、一麦一豆等多种形式的轮作制度。1965年,全市复种指数恢复到143.7%,比1961年增加11.9%。此期主要是稳定了小麦、水稻和大豆的播种面积。由于绿肥面积不大,不能满足养地的需要,且薯类作物面积扩大,对土壤肥力消耗过多,造成用地和用地矛盾过大,使农业产量提高不快。“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以水稻、山芋等高产作物为主,排斥全面发展,复种指数一直在140%左右徘徊。70年代是本市耕作制度大改革时期。70年代初期,在全市提出“一麦加三早、油菜、苕子、红花草”的口号,调整了农作物布局。当时主要是缩小小麦、中稻播种面积,扩大早稻、春山芋、春玉米、油菜、双季晚稻、绿肥的播种面积。推行以油——稻——稻、肥——稻——稻为主要内容的一年三熟制。1975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达73.14万亩,比1965年增加56.94万亩;春玉米播种面积为38.22万亩,比1965年增加16.42万亩;春山芋播种面积为29.55万亩,比1965年增加21.66万亩,油菜播种面积为32.66万亩,比1965年增加30.17万亩,绿肥播种面积为106.77万亩,比1965年增长20倍,全市复种指数上升到153.5%。1976年绿肥播种面积扩大到131万亩。1977年全市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发展到50.65万亩,其中稻作区四县市双季晚稻面积为43.42万亩,占全市双季晚稻面积的85.71%,全市复种指数上升到160.8%。生产实践表明,一年三熟制并不适合本市的自然条件,其效果不理想。具体原因是:早稻因季节的限制,春季低温育种困难,早稻秧苗栽后遇到四月中旬冷空气威胁,秧苗不发,产量低;早稻田前期温度偏低,绿肥得不到充分腐烂,产生一些有害气体,使早稻秧容易出现停苗现象;双季晚稻生长后期遇到低温,不能安全齐穗而减产;双季晚稻生长后期常遇到夹秋旱,水利设施差的地方往往造成绝收;在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造成农活集中,人畜力不足,劳动强度大,农民承受不了。双季晚稻产量往往不如一季稻产量高。且费工费时费成本。同时还造成晚茬麦增多,影响次年午季收成。加上轮作形式多,耕作布局乱,农事难以安排。70年代后期,本市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不再采用一年三熟制,而采用以一麦一稻、一油一稻为主要内容的一年两熟制。尤其是在全市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后,粮食产量普遍提高。一麦一稻轮作制深受农民欢迎。全市一麦一稻的播种面积每年都以几十万亩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在全市推广油菜下冲,实行一油一稻轮作制。油菜的花叶落在田里增加了土壤的有机养料,且生长期短,可以早腾茬,促进了粮食增产,一油一稻轮作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耕作制度。油菜和杂交水稻轮作的播种面积每年都以十几万亩的速度增加。而绿肥和双季晚稻的播种面积逐年大幅度减少。1985年,全市小麦和杂交水稻轮作的播种面积达到187.23万亩,比1984年增加55.6万亩,比1979年增加165.83万亩;油菜和杂交水稻轮作的播种面积达到万亩;绿肥只有稻作区的天长、来安、滁州、全椒四县市尚有零星种植,总计仅有4.6万亩。双季晚稻绝迹,仅有部分早稻和少量的单季晚稻。1985年后,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全市普遍推广使用,杂交油菜和杂交水稻轮作制度深受农民欢迎,其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小麦——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水稻轮作形式成为全市耕作制度的主体。有的地方亦有蒜——稻、油菜——棉花、小麦——马铃薯、油菜——花生等新的一年两熟制。境内南部稻作区一些地方还有油瓜稻、油玉米稻等形式的一年三熟制。随着改沤治冲和间混套种面积的增加,全市土地资源和光能利用率不断提高。1986年至1992年,全市耕地面积由632.5万亩减少到623.5万亩,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却由1986年的1115.7万亩增加到1164.95万亩,复种指数由1986年的176.5%增加到186.5%,提高10%。图4.1江淮丘陵区种植结构演变图4.2江淮丘陵区水旱比演变图图4.3江淮丘陵区复种指数演变图5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除整修扩大原有塘坝外,新建了很多大型塘坝。塘坝供水量得到较大提高。“三改”期间,全市耕作制度主要由传统的一年一熟制改为二年三熟制或一年两熟制。改旱田为水田,水旱比有所提高,农业灌溉需水量较大。因此,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较低。50年代底至60年代,水旱比及复种指数均降低,灌溉用水量下降,此时期塘坝塘容有所下降。但由于之前的大建设及科学的管理,塘坝灌区抗旱能力有较大地提高。70年代全市推广双季稻及一年三熟制,农业灌溉需水量增加,虽然60年代末70年代初,塘坝数量及塘容显著增加,但塘坝可供水量增长不及灌溉需水量,因此整体抗旱能力较60年代有所降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一年三熟制逐渐被淘汰,农业灌溉用水量降低。并且由于持续兴修塘坝,特别是山区重建新塘较多,塘坝数量有所回升。该时期,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呈现上升。90年代,农民生产积极性高,种植结构日趋合理,复种指数不断提高而水旱比降低。塘坝灌区抗旱能力有所增加。21世纪初,农作物水旱比及复种指数同时增加,尤其是水旱比增加幅度较大,然而由于塘坝供水能力的提高,塘坝灌区的抗旱能力仍有小幅上升。图5.1滁州市定远县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定远县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处于较低水平,仅为73.6%,20世纪60年代达到88.3%,此后数十年间,塘坝灌区抗旱能力不断提高,至21世纪初达到研究期内最高值89.6%。通过分析江淮丘陵区干旱期的灾害情况及当地的水资源特点,总结出提高抗旱能力的具体措施有:根据农业灌溉需水量确定合理的塘坝规模,提高干旱期可供水量;提高塘坝的管理水平,及时修补损毁的坝体,定时清理塘坝淤积;塘坝的主要工程设施包括坝体、护坡、放水设施(涵管、闸门、启闭机)、消能设施、溢洪道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修建的塘坝,施工标准低、质量差、断面小加之部分塘坝的坝体损毁严重,为提高蓄水量提高防洪能力应加高塘埂,培厚背水坡;修砌护坡,提高抗冲刷能力,减少渗漏;老旧塘坝中无溢洪道,应根据塘坝的防洪标准修建溢洪道;传统的塘坝放水方法是在塘埂上扒口放水,应修建放水管涵、放水闸门及启闭机;配套修建防渗干支渠、田间渠道并做好加强干、支、斗、农渠道防渗,减少大水漫灌;通过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根据农业种植结构及当地的水资源制定严格的灌水定额;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改善作物的种植结构以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以改善生态气候并涵养水源。可以将上述抗旱措施分为两大类:一是工程措施的抗旱活动,即增加塘坝工程的可供水量;另一是非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