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行委团鱼山北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大柴旦行委团鱼山北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大柴旦行委团鱼山北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大柴旦行委团鱼山北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大柴旦行委团鱼山北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2 4 4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8 8 9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20 22 30 31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31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32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33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33 33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52 54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59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59 59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65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65 67 68 71 71 71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73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75 75 75 76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77 77 78三、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84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86 911234561前言2、查明矿区发育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分布特征、类型、规模、主要危害对23、通过分析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评估对矿山5、开展矿区土地损毁调查,查明矿区土地类型,植被发育情况,分析调查6、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和恢复治理以及矿区土地复垦、矿山地质33、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鱼山北部露天煤矿水土保持方4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露天矿境界内可采原煤量13.045Mt,当露天矿生产能计算公式:T=Qm÷(P×K)=1304.5÷(4山闭坑或关闭后,应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另设恢复治理5行了实地调查,为最终方案编写取得了较为全面的野外资料。本次工作完成9份1个段6张通过对团鱼山矿区范围及矿山建设活动影响范围内地质环境问题逐项进行7):8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38°25′32″~38°27′18″;矿区东接昆源煤团鱼山北部露天煤矿所属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9123456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规模与服务年限相匹配的原则,确定矿山露天开采规模为45万t/a,按内排土场位于首采区采坑,最终排弃高度180m,最终帮坡储煤场设防风抑尘网,分别长2×120m、4×50m、2×30m,合计500m,高紧靠煤层顶板推集而形成的以煤为主混有少量矸石的具有回收价值的煤岩混杂界非工作帮掘出入沟——开段沟——扩帮——新水平准备——再掘下一水平出剥离台阶到达最终边坡时,台阶休止坡面角岩层为70°,土层65°。根据岩性以及类似矿山的的最终边坡角选择,选取顶、底板最终帮坡角为剥离台阶临近最终边坡时实行并段,即由两个工作台阶合并为一个最终台弃土排弃于内排土场,最终排弃高度180m,最终帮坡角16°,台阶高度233°。矿山建设储煤场一处,位于采掘场西南部约300m;内设原煤分选场及装车2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高差100m左右,山坡坡度大于45°,山峰呈尖棱状,沟谷形态呈“U”型谷,宽100-150m,矿区总体地形相对封闭,为一向南西敞开型山间盆地,利于灰棕漠土是温带荒漠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我省柴达木盆地为唯一的分布地侏罗系为区内煤系地层,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仅见于钻孔。区内煤系地层沉积经历了从泥炭沼泽→辫状河淤积→静水沼泽与滨浅湖相沉积→湖泊相沉积中侏罗统大煤沟组(J2d)主要以辫状河淤积→静水沼泽相及滨湖相沉积沉煤层厚度大,且连续性好,结构复杂。M7煤层为区内主要含煤组。煤层形成于中侏罗统石门沟组(J2s)主要以滨湖相→湖泊相→深湖相沉积环境为主,全新统(Q4广泛分布于勘探区及西南外围,为冲、洪积砂、砾石层、风评估区位于祁连期构造运动定型的西域板块(Ⅰ)柴达木地块(Ⅱ)柴达木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地层走向在评估区约为97°左右,延伸至昆源煤位于矿区北部,向斜轴线倾向南西,走向117°,走向长900m,向斜宽约翼倾角45°—64°;南翼倾角50°—60°,两翼倾角均由西向东逐渐变缓。位于矿区北部,向斜的南部,与向斜走向、长度一致,北翼倾角50°—60°,南翼倾角40°—45°,两翼倾角均由西向东逐渐变缓。123456789水岩段进行裸孔稳定流反向混合抽水试验,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邻区红柳泉勘探区钻孔中对第三系及侏罗系含水层采用单孔稳定流混合抽水试验,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0.007L/s.m,渗透系数0.0012m/d,影响半径(1)地表水:由于开采过程中入或间接汇入采矿场。区内地表剥离,露天(2)地下水:三个含水岩组与煤层之间均无良好的隔水层,开采时地下水(3)封闭不良钻孔:在勘查过程中,钻孔会揭露多个含水层,封孔时采取构,岩石原生裂隙和次生裂隙发育,表层易风化,强风化带厚度一般1-3m。新矿区广泛分布,地层岩性为坡洪积物碎石、砂,无分选,磨圆度差,颗粒以煤层名称石门沟组粉砂岩,个别钻孔发育炭质泥岩,且夹矸厚度变化较大。M7煤层顶板主要为灰细砂岩。底板为灰白—灰色泥岩、粉砂岩及黑灰色炭质泥岩。M7煤层厚度变化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煤矿、大煤沟煤矿、昆源高泉煤矿、滩涧山金矿和锡铁山铅锌矿等。2016年全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植被覆盖率极低,矿区内荒无人烟,目前矿山已有采掘场一处,采掘场走向长2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表C.2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或地表水联系密切,地下水补疏干排水容易导致区域主要含面或危岩发育,易导致边坡失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中等,存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坡岩石风化较破碎,边坡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局部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不发育,残坡积层、基岩风性较好,采场边坡岩石较完整到完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水性强,对采场充水影响大。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于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同向。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自然排水条件一般,地形较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貌形态简单,地形较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小,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界内与区域地下水、地表水联系密切,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较差,构造较表A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包括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和可能影响矿业活动的范围包含采掘场、外排土场、矿区道路等区域,确定本次矿山评估面积为234东西宽400m,外排土场排弃高20m,台阶坡度30°,东西两侧形成2段不稳定育,结构疏松破碎、孔隙率大,胶结松散;产状:215°∠50°;为顺向坡,坡成,厚3.5-5.0m,坡体中、下部由砂岩、泥岩构阶的排弃。坡高20m,坡长2400m,坡度30°,呈直线型,坡面呈散体状,在根据野外调查和访问的灾情损失以及灾害体危险区内已有的危害对象,按),元人元大小0000强弱大小①滑坡前缘斜坡较缓,临空高度差小,无地表径流流经和继续变形的迹象,岩土体干燥;②滑体平均坡度小于25°,坡面上无裂缝发展,其上建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③后缘壁上无擦痕和明显位移迹象,原有裂①滑坡前缘临空,有间断季节性地表径流流经,岩土体°;②滑体平均坡度为25°~40°,坡面上局部有小无新的变形迹象;③后缘壁①滑坡前缘临空,坡度较陡且常处于地表径流的冲刷之下,有发展趋势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②滑体多条新发展的裂缝,其上建筑后缘壁上可见擦痕或有明显位23强大大强大大强大大强大大强小强小积弱小小>5-10强大大积弱小小>20强大大弱小小>40强大大外排土场边坡发生泥石流可能性大。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中不稳定斜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分级(表3-5)对引发的不稳每梯高度为10m,最终帮坡角为35°,台阶坡面角70°。该段斜坡上部由松散的碎块石的构成,厚度约5m。中、下部由砂岩、泥岩、煤层构成每梯高度为10m,最终帮坡角为35°,台阶坡面角70°。该段斜坡上部由松散的碎块石的构成,厚度约5m。中、下部由砂岩、泥岩、煤层构成,在采矿过程每梯高度为10m,最终帮坡角为35°,台阶坡面角70°。该段斜坡上部由松散的碎块石的构成,厚度约5m。中、下部由砂岩、泥岩、煤层构成,在采矿过程每梯高度为10m,最终帮坡角为35°,台阶坡面角70°。该段斜坡上部由松散作人员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Qy2段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强,对运输车辆及工作人员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Qy3段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强,对运输车辆及工作人员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Qy4段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强,对运输车辆及工作人员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Qy5段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强,在极端表3-6引发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性强大大强大大强大大强大大强大大强小加160m,坡面失稳致灾的可能性大,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外线两侧可视范围林地或草地4、占用破坏荒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重3、造成或可能成直接线两侧可视范围林地或草地3、占用破坏荒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2、对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林地或草地荒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大,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生产生活区、储煤场、挡风墙、矿区道路含水岩组进行裸孔稳定流混合抽水试验,静止水位标高3126.59m,单位涌水量0.011~0.014L/s.m。矿区采场处于山前平原中心部位,与区域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现状条件下所形成采坑坑底,位于评估区静止水位下约36.59m,本次现露天采场终了时,采场坑底标高为+2950m,开采深度约220m,开采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水位标高3126.59m,最终所形成采坑坑底,位于水位下176.59m,切穿了中上部含水层,使得采场区内含水层部分被疏干,地下水流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分级主要分为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了强烈的对比。储煤场为露天形式,内设原煤分选场及装车平台,长520m,宽地表浅层地下水污染除少部分来自生活污水在排出过程中污染物通过岩石且经煤矸石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分析项目均未超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外排土场淋溶水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明显影团鱼山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主要有矿坑涌水、场地废水和生活污害坏污染4个方面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结果,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评估分景观破坏程度严重。评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外排土场发育有2段不稳定斜坡,Q5段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Q6段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小,危险性中等。由于废弃土石方的堆积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严重。评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观破坏程度严重。评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即严重区及较严重区以外区域。该区域由于未受到矿山建设活动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较轻。评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矿区道路仅是进行了整平、压密以及部分削坡工程,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轻,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对含水层影响较轻,且对水土环境污染较轻,将矿区道路划归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区内水土环境造成污染,但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评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害坏型评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在后续生产阶段,外排土场排弃范围会扩大,排弃高度会显著增加。预6中等。由于废弃土石方的堆积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严重。评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储煤场及外围挡风墙能够满足后续生产使用,在后续生产阶段不再扩建。预测评估评定结果与现状评估一致,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即严重以外区域。该区域由于未受到矿山建设活动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评估采矿定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后续生产阶段评估区内会等,不会对水土环境造成污染。故将生产生活区划分为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目前已建矿区道路能够满足矿区内的运输要求,不需再扩建,与现状评估一致,划分为较轻区。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分为挖损、压占两类,评价等级确定为重度破坏,具体评价指标(表3-11)和>5.0hm²>5.0m表3-12压占土地破坏程度评价因素及>5.0hm²>10.0m>60%>10cm(4)对分区有重叠部分,采取去低就高原则,重叠部分划分为高一级的影本方案对重点防治区(Ⅰ)部署的防治工程有:(2)一般防治区(Ⅲ)土地复垦责任范围是指复垦区中损毁土地及不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的治理措施都是一些简单的土石方工程,矿方自有设备及人员就能完成施工任业主意愿、社会需求、生产力水平、生产布局等)。确定损毁土地复垦方向需综件法和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几种。结合本矿山土地损毁特征及区域自然环低气温-15.6℃,海拔3112~3167m。年降雨量仅81.84mm左右,蒸发量达2154.64mm。区内植被不发育,自然生态脆弱,原生地貌为荒漠戈壁,土层薄,3(1)本方案主要在参考《土地复垦质量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基础上,结(2)复垦后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基本协调,复垦场地具备控制水土流(3)待复垦场地及边坡稳定性可靠,原有工程设施(坝、堤、坎等)稳定(4)用作复垦场的覆盖材料,不应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如复垦场地含有毒2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择合理的开采工艺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预(3)对矿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发生危及生产人员和设备安全事(5)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1)合理堆放基建期剥离物,并在排弃的过程中注意压实,按照设计合理(1)修筑引流渠、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治有有害有机废水、固体淋滤液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程土地复垦3。生活生产区内临时建筑物,全部采用活动板房搭设,拆除后可以重复利用,基本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建筑物拆除方量按拆除面积(活动板房搭设面积顶部进行削高补低的整治工程,对其坡面进行降坡处理,使其坡面平整,坡度生活区压占裸地面积10.25hm2,复平平均高度按0.1m估算,总复平量对进场道路路基两侧各5m范围内弃土回拢工程,需进行弃土回拢的面积3。利用装载机推至路面后顶部进行削高补低的整治工程,对其坡面进行降坡处理,使其坡面平整,坡度12343。56程7矿区主要固体废弃物有采矿过程产生的废石及生产人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初步查明矿山及周边地质环境特征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3、综合分析矿山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价矿山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2)研究不稳定斜坡的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活动方(3)掌握和研究不稳定斜坡变形破坏的发展趋势,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治工程施工期等情况下应加密监测,宜每天一次或数小时一次直至连续跟踪监D1-D33共计33个监测点。在采掘场表5-4地质环境监测工作量6228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监测主要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损毁环节问题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此方案按照年度计划实施。若矿山生产工艺发生较大改变或在办理采矿权延续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中划分的防治区及本次工作的目标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工预算单价计算标准和方法计算,其中,地区津贴取费基数参照青海省水利厅设备购置费指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因需要购置各种永久性设备所发生的费监测费指在复垦方案服务期内为监测土地损毁状况及土地复垦效果所发生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程3表7-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投256887.59元,不可预见费67806.66元。矿山地质环境预测治理工程经费一12345二三12345四五六一元1元元一元1元块m元准一12345二三12345四五六根据矿山现场实际和工程特点,本方案各分项工程采用的定额子目基本合预测工程量的计算,复垦涉及的费用总预算为3745625元,其中工程施工费1元2元3元4元5元6元7元元一12345二三12345四五六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