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_第4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2.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其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下列哪一个大臣不是唐太宗时期任用的()A.魏征B.房玄龄C.姚崇D.杜如晦3.某学校举办主题为“中国古化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人选“盛唐篇”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下列有关唐朝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A.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5.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6.宋代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宋朝实行()A.重武轻文政策B.中央集权策略C.轻视武备政策D.重文轻武政策7.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北宋8.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9.《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達和燕青逛东京大街,一个有说书、唱曲、杂剧、猜谜、相朴、踢球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让两人流连忘返。这一场所在当时被称为()A.皇官B都市C.瓦子D.乡村10.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A.诗、词B.诗、曲C.词、曲D.词、小说11.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

B.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C.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

D.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2.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B.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C.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中国古代发明是()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14.“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应出自()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15.明太祖改革中央官制,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君主权力D.避免藩王割据16.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A.郑成功

B.岳飞

C.张骞

D.戚继光17.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A.以宗教为组织形式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18.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图所示的一些素材,由此判断手抄报的主题是()A.民族关系的发展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D.封建社会的危机19.“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C.地方的无权D.仪式的完善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首选的资料是()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三国演义》21.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22.明清被誉为“四大名著”的小说中,属于清代的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4.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A.纺织业 B.采矿业C.运输业D.餐饮业25.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B.封锁沿海港口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二、非选择题:(本题四小题,26题12分,27题11分,28题17分,29题1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表格材料:请回答:(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4分)(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4分)(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27.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11分)(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5分)图A:是反映________(朝代)修建的运河,________(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_____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图C:是________的塑像,他是____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2)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2分)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鼎盛时期。②材料二的“他”是谁?(2分)“鼎盛时期”又指什么?(2分)28.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17分)探究一:宋元民族融合的情况(1)元朝统一全国之前,我国北方曾经出现过辽、西夏、金三个主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之相关的少数民族分别有哪些?(3分)(2)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来加强对哪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元朝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4分)探究二:宋元科技文化发展的情况(3)北宋时期印刷术较以前有了重大突破,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这一时期,我国古代人民的另一项重要发明又是什么?(4分)(4)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北宋时期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文学家是谁?元朝的戏剧空前发达,这一时期最优秀的剧作家是谁?(4分)探究三:宋元民族融合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5)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出现高潮,科技文化发展达到高峰的原因有哪些?(2分)29.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城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贾更坤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框密院、御史台并列。--------《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材料三顺治常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救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格鲁派的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台湾通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2分)(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A2.C3D.4A.5D.6.D7A.8C.9C.10.C11B.12B.13A.14D.15C.16A.17C.18.B19.B20A.21B.22D.23D.24A.25C.二、非选择题:(本题四小题,26题12分,27题16分,28题10分,29题12分,共50分)26.(1)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经过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安史之乱,生产受到破坏。再加上之后的长期战乱,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于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使登记在册的人口数也日益减少。(3)认识到只要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的增长就快。反之,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减少的趋势。27.(1)图A:隋朝;(1分)隋炀帝。(1分)图B:玄奘。(1分)图C:岳飞;(1分)南宋。(1分)(2)①科举制度;(1分)②唐玄宗、(1分)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