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内涵的源流演变及当代价值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君子内涵的源流演变及当代价值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君子内涵的源流演变及当代价值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君子内涵的源流演变及当代价值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君子内涵的源流演变及当代价值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君子内涵的源流演变及当代价值【摘要】“君子”一词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左传》还是《论语》中,都对其有所阐述。而“君子”的内涵从最初作为指代人们身份地位,到春秋战国时代成为具有道德人格的范畴,这个内涵的演变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君子文化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文化,从而在当代社会树起一面具有深厚传统底蕴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旗帜,使其更具有当代价值。【关键词】君子;内涵演变;当代价值一、引言“君子”这个被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我们总是用它来称赞某个人,但是我们对“君子”到底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知道何为“君子”呢?古往今来,很多著作都对“君子”有所阐述,“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但要追朔其出现的来源,就不得不提到孔子,“君子”在孔子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就属《论语》。一般而言,《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思想的记述。《论语》的首章和末章都有关于君子的论述,其中对君子的描述有109次,详细地叙述了古代人们对君子的基本要求。《左传》成书于孔子之后,但描写了大量春秋之前的材料,且内容更加具体丰富。《左传》对君子的描述有181次,以君子身份评论的地方共有94次,主要是借君子人格自重其言,除此以外共有87次,包括对君子言行的各种称扬。所以我们想要了解“君子”一词含义变迁的历史及其原因,就需要对《左传》和《论语》进行深度阐释。“君子”一词产生于西周初至东周前半期,先秦时期是“君子”涵义演变的关键时期,而“君子”一词中具有自然审美、价值判断等因素在内的君子之道,直至周秦之际已经基本完善并发扬光大,且始终影响着后世。综观前人研究状况,虽然先秦时代君子内涵的分析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数学者较多关注“君子”内涵本身的伦理意义,却没有阐述“君子”内涵在先秦时期的演变,也没有具体探讨出现这种演变的原因,就像一盘散沙,缺乏一个完整的梳理。除此之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时代在不断变迁,我们对君子的要求也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还要深层地探索君子内涵的当代价值。二、君子内涵的源流演变“君子”从出现至今主要有以下几层内涵:(一)君子以位言“君子以位言”中的“位”既可以指地位,也可以指职位,统治者可以称为君子,诸侯卿大夫以及没有官职的贵族男子也可以称为君子。林贵长在《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一文中对于“君子”一词做出如下解释:“君子”由“君”和“子”构成。一般而论,既可理解为“君之子”,又可理解为“君和子”,从后出君子的外延看,似乎还可以理解为“君至子”,即“天子”至“庶民”。但从现有古典文献和词义演变逻辑看,“君子”的第一个含义似乎应理解为“君之子”,“贵族男子”及“统治者”乃“君之子”的引申义。[1]由此可见,君子内涵是由刚开始的“君之子”引申为“统治者”和“贵族男子”,而这个内涵主要是以政治角度确立的。《诗·魏风·伐檀》中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里的君子指的是那些吃白饭的贵族。《左传.宣公十二年》也有记载:“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这里“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和“小人”一起代表上下两个等级身份的人群,这句话是说君子和小人,各有规定的服饰。对尊贵的君子有一定的礼节示以尊重,对低贱小人有一定的等级示以威严,这就是礼节没有不顺的了。这也体现了春秋中期以前,“君子”主要是指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主要用体力劳动,而“君子”主要从事脑力劳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君子”和“小人”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君子”的传统意义一直延续至春秋中后期,即孔子时代,《论语·颜渊》第十二篇中提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僵。”[2]“君子之德风”是说执政者应以德治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执统治者的品德就像风,而老百姓的品德仿若草,风吹草必倒。这里的“君子”仍含有身份地位的意思,即执政者。春秋中后期的“君子”内涵虽然发生了令人无法忽视的变化,但仍大量材料体现了君子以位言。(二)君子以德言春秋中期以前,“君子”除了代指身份地位,还渐渐出现了道德含义,如:适卫,说蘧瑗、史狗、史鰌、公子荆、公子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卫国贵族、官僚中有道德的人很多。而“卫多君子”中的“君子”不单单是指统治者,这里的“君子”内涵超出了君子以位言,但这层内涵与君子以德言又有很大的距离,且出现及使用的次数较少,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所以大量出现的仍是从传统意义上使用的“君子”内涵。这里的“君子”主要是指具备政治修养和政治韬略的统治者,还达不到具有完全人格范畴的内涵[3]。1、君子博学有知直至春秋中后期,即孔子时代,君子一词才开始涉及人格内容的道德意蕴,但“君子”的内涵一开始是文化与道德相统一的,到孔子时代,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顾立雅认为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希望通过教育来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进行改造,这也使更多的人不会因为身份低微而不能学习,孔子一生对弟子的要求很严格,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成为君子,并按照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孔子要求学生首先应有知,在有知的基础上还应该好知从而做到乐知[4]。孔子还要求君子在做学问的时候应端正态度,他曾说过,做学问时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人,而且还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君子在学习的时候不应该只学习,还应该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会让我们有所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会让我们精神倦怠。学到的知识还应该时常温习,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左传》中也曾提到君子博学好知的内涵,在《左传·昭公三年》中,“子大叔告人曰:‘张耀有知,其犹在君子之后乎。’”这里“君子”的内涵是和有文化相关联的,只有先“有知”,才能位于君子之列[5]。《左传·宣公十二年》也提到:“晋鲍癸当其后,使摄叔奉麋献焉,曰:‘以岁之非时,献禽之未至,敢膳诸从者。’鲍癸止之,曰:‘其左善射,其右有辞,君子也。’”乐伯和摄叔都在君子之列,乐伯擅射,摄叔擅于言辞,君子主要指在言语和行事各方面有所长且博闻多识的。2、君子有仁有义真正的君子以德言我们可以从《左传·成公九年》中可以看出,“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而孔子在《论语·宪问》中也提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两段话都体现君子须有仁,《左传》中从仁、信、忠、敏四个方面体现了君子风范,仁是君子人格的核心规定。在《论语》中孔子将仁、知、勇看作是君子之德,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以孔子认为君子首先应当是一个仁者,其次应当是一个智者,君子必须以行仁义为首,如果君子舍弃了仁义这种品德,那就不是君子了,君子是不会违背仁义的,更不可能会因为惧怕危险而违背仁义,并且君子还必须尚勇,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没有仁义而只有勇的话可能会作乱或是成为强盗。所以在孔子看来,君子所必须具备的品德就是“仁”。而我们通常将“义”和“仁”一起连用,把它看作是一种价值取向,“如何取舍的价值观偏向也是分辨一个人是否是君子的重要标准。3、君子有礼春秋中后期,面临礼崩乐坏的政治时局,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认为君子应把“礼”当作是衡量言行举止的标尺,还说明“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他用外在的礼来规定内在的仁,强调践行“礼”,所以君子有仁的前提是有礼,孔子还认为六艺之中,礼最为重要,“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所以,“礼”在孔子心中不仅仅是一种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在春秋时代,礼的作用是用来规范社会约束君子的,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可见孔子认为礼是用来起约束作用的,而且对于僭礼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对于礼的约束作用,孔子曾详细地规定过,君子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应该穿不同样不同颜色的衣服,戴不同质地的帽子,佩带不同的饰物,这样才是合乎礼的。《左传·襄公十三年》:“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世事太平的时候,君子崇尚贤能而对下属谦让,小人努力来事奉他的上司,因此上下有礼而奸邪废黜远离,这是由于不争夺的缘故,这叫做美德。“上下有礼”将社会人群用“礼”划分为“君子尚能”和“小人农力”。从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他要求学生必须“学礼”、“知礼”,从而做到“好礼”。除此之外,以下材料也可以证明孔子认为君子应有礼:《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提到礼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可以安定社稷,可以让百姓的生活有序,还可以为后代带去利益。说明与《论语》一样,在君子以德言的时候,《左传》也涉及到了君子须有礼的内涵,《左传》中最具有君子形象的典型就是子产,而重礼、懂礼的君子风范在子产身上显露无疑。《左传·成公十三年》:“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这句话主要是说君子勤礼法是因为恭敬,而用尽全力是因为敦厚老实。这表明了“礼”的具体表现就是恭[6]。据此可见,孔子同时代,“君子”内涵由位言演变为德言,由开始的指代身份到指代博学多知的人,再上升为具有人格范畴的道德层面,这是一种进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三、君子内涵演变的历史原因“君子”由身份概念向伦理性概念的转变,是历史变迁促成的,也是时代的产物。春秋中期之前,“君子”一词由简单的“君之子”引申为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代表身份地位,而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和嫡长子世袭制,在这个时代,君之子因为身份的世袭性,所以一直被称为“君子”,后来因为贵族的身份官职和君之子一样也具有世袭性,使有地位的人一直有地位,而贫民一直都是贫民,所以将这些有地位的人统称为“君子”。春秋中后期,公室衰落,政权下移,出现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有才能的士人逐渐走近权利的中心,所以这个时候虽然有君子以位言的意义,但是“君子”也逐渐出现了新的内涵,指具备政治修养和政治韬略的统治者。这个时候的“君子”已经略带德性,但与君子以德言还相差甚远。直到世卿世禄制转变为官僚体系任官制,因为身份和官职没有了世袭性,人们开始对在位者提出了德才兼备,到了孔子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族群的变迁,道德因素注入天命论中,“君子”渐渐被赋予另一种含义——德行高尚的人,所以君子以德言基本上已经代替了君子以位言的现象。四、君子内涵的当代价值君子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人格标准,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色,它一直深远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我们要培养君子这种理想人格,就要兴君子文化,育君子之风,行君子之道。首先,兴君子文化,但是要对君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让君子文化顺应时代的步伐,使其内涵不断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社会文化建设,还可以让中华民族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依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其次,我们按照钱念孙先生提出的“育君子之风”,把君子文化从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逐渐发展成为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不仅可以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日趋单薄,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个人信念与道德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被利益化,而培育具有君子人格的道德风范,有利于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行君子之道,在《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中,于丹对于如何行君子之道,总结如下:一、做一个善良的人,“不忧”、“不惑”、“不惧”。二、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曾子说过: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弘大的志向、坚毅的品质,一个人要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在国家、社会这个大家庭,不是自己的小家庭、小集体,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还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记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做一个有集体思想的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要做到讲求和谐但是不同流合污,小人才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和是结果,不同是原则,我们既要兼顾个人的思想,更要集体的思想,这也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内涵。四、做一个行重于言的人,就是要做孔子所说的讷于言敏于行。而做到以上这些,也有利于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结语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春秋中期之前,“君子”由简单的“君之子”演变为君子以位言,出现这种演变的原因主要是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和嫡长子世袭制的影响。而世袭制的废除为出身低微的底层人士进入到社会上层统治集团提供了机会,被要求拥有才德的统治者成为了新“君子”。从春秋中后期开始,君子代指身份地位的传统意义仍在延续,但“君子”也逐渐出现新的伦理性涵义,指代有道德有文化的人,这时的君子要求博学多知、有仁义、有礼,其内涵已经完全脱离人的出身意义,成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而当时混乱的时局、宗法制度的瓦解和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君子内涵的演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时代在不断变迁,君子内涵在不断演变,我们对君子的要求也有了与时俱进的内容,因此,也需要我们对君子内涵的当代价值进行探索。现如今,我们面对世界一体化趋势和各种外来文化的挑战与冲击,面对信念缺失和道德滑坡的现实,我们急需树起一面具有深厚民族精神和时代风采的文化旗帜,而君子文化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君子对当今社会的现代意义与价值,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君子文化有利于社会文化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