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L5分,共30题,45分)

1.下列是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淞

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逐渐变小,可能发生了升华

2.小明学了物理后,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声呐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深秋窗户上水雾形成在窗户的外侧

3.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mm2,质量为89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xl(Pkg/mi.则这捆铜线的长度

为()

A.4mB.40mC.400mD.4000m

4.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比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不正确的是()

2468

A.从第1分钟到第7分钟,都是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

B.该物质的熔点为48℃

C.该曲线一定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甲、乙两个重物(G¥=GQ在起重机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s-f图像如图所示,则

A.物体甲的惯性可能大于物体乙的的惯性

B.甲受到的合力可能大于乙受到的合力

C.尸单一定等于产乙

D.尸甲一定大于尸乙

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自西向东行驶时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6m/s

C.乙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8.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正

确的是

A.两同学在0-15S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C.在0-20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0-15s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处相遇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竹的倒影水面“折”枝

手影镜中花

10.在图中所描述的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正在环岛上行驶的汽车

正在加速升空的火箭

正在草坪上自由滚动的足球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短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BWl9/mn

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50'C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D.该物质在第1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3.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4.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拱桥,露出水面的桥孔看上去是半圆形的,连同倒影,人们看到如图所示的“桥孔”为圆

形。当水面上升后,看到“桥孔”的形状是下列图中的

--艮T-K

"OB,oc-QD-O

15.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

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6.下面是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潜望镜B.汽车的观后镜

C.近视眼镜D.远视眼镜

17.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电视遥控器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

18.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

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

C.地面D.自家小车

19.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

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速度P与时间f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m

20.对密度定义式夕="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1.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抽气或向烧瓶中打气,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

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用打气筒向烧瓶里打气,烧瓶将会()

A.下沉,受到的浮力减小

B.下沉,受到的浮力不变

C.上浮,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增大

D.上浮,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不变

22.晓彤在家打开电冰箱,看到了一些现象,则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冷冻室内的鱼变得硬邦邦的,是由于鱼身体中水的凝固造成的

B.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霜,是由于水蒸气凝华产生的

C.里面的蔬菜变得干瘪了,是由于水蒸发为水蒸气的缘故

D.拿出的易拉罐会“出汗”,是由于里面的液体渗透出来的缘故

2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50℃

C.一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为5kg

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m/s

24.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B.我县从今年开展“禁止燃放鞭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吉它发出的薄声来自弦的振动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

25.有关不可见光的一些说法,观点正确的是()

A.电视遥控利用紫外线传递信息B.用紫外线照射人体总是有益的

C.蛇和狗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D.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26.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祛码,游码也移动到了某一位置,这时发现指针向分度标尺中

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此时应()

A.将右盘中的某只祛码换小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C.将游码向右移少许

D.旋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许

27.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

28.C919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里‘'极轻”表明这种

材料的优点是()

A.质量小B.重力小C.密度小D.弹性大

29.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

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30.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亮在水中形成“倒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钢尺由于发出声音;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

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声音的改变。

32.某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钟跳了72次,则此人心跳的频率是,心脏振动发出的声音是波。

33.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A点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2秒记录的气泡位置.气泡在AD段

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

■70

crm6^

l-50

=一40

30

20

2

10

0

d-

34.在动画片《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神鹰号”飞船在太空将来侵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

员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见“天狼号”被炸毁,得意地笑了。

请你根据学过的声学知识,指出这段描写的错误句子是:o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

运用了声音(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

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

3

35.冰的密度为0.9x103kgzm3,合g/cm\质量为9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为cm(水的密度为

LOxKpkg/m3),

36.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______产生的:显著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导致声音的不同.

37.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的电流.

(2)如果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是A.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灯L和耳的总电流,且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应将导线(填“a”“b”或“c”)的

右端接在电流表的(填“一”“0.6”或“3”)接线柱上.

38.声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39.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____(选填“浅”或“深”)一些,这是由于光(选填序号①: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②:“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40.下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像(选填“虚”或“实”).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实验次数12345678

加热时间"min01234567

温度rc9193959799999999

气泡情况少量气泡,上升过程中渐变小大量气泡,上升过程逐渐变大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C,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

沸腾;

(4)实验收集8组数据比收集5组数据的好处是(只填字母);

A.只有8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B.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C.得到可靠的结论

(5)另一小组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min,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是.(写出一个即可)

42.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留一个

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使用的测量工具有,;

⑵小雪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把表格空缺的部分填上____;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

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时间t/s048121620

路程s/cm012243660

(3)根据探究过程及图象分析小气泡做的什么运动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很快,科学家们用超凡的智慧测量出声音的速度。

⑴历史上第一个测出空气中的声速的人是英国人德罕姆,他的做法是这样的:1708年的一个晚上,德罕姆站在一座教

堂的顶端,注视着远处一个正在发射的炮弹,先后不同的炮弹都落在同一个山顶上,山顶距离教堂19.32公里,如图

所示。他在看到炮弹爆炸所发出闪光后计时,听见炮弹爆炸声后停止计时,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声速;并且测量多次

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若某次测得的时间是56s,求这次测出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km/h?(计算时忽略火光传播

的时间)。

⑵历史上第一次测量水中的声速是在1827年,由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和他的助手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位测量者

分乘在两只船上,先测出两船的距离。然后其中一只船在水下放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

船上则在水里放一个听音器,他看到火药发光后开始计时,听到了水下钟声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为9.6s。实验结束

后,科拉顿通过计算,得出了水中声速为1435m/s的结论。如图所示,请问科拉顿此次实验时两船的距离为多少m?

(计算时忽略船的长度对距离的影响)

⑶历史上第一次测量钢铁中的声速是利用钢轨完成的。小明也利用同样方法测量钢铁中的声速。小明发现某铁路桥上

有一段直直的铁轨,测得其长度为1020m,他用铁锤在铁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他的同学小亮在铁轨的另一端听到两下

敲击声,并测得这两下敲击声相差2.8s,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则他们此次所测的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

速度是多少?

44.质量是100克的空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50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600克,求:(P*=1.OX103kg/m3)

(1)水和液体的质量各是多少?(2)空瓶的容积是多少?(3)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L5分,共30题,45分)

1、C

【详解】A.水蒸气遇上低温的树枝,会放出热量,凝华成冰晶,形成雾淞,A正确,不合题意;

B.屋顶的积雪吸收热量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遇冷放出热量,凝固成冰锤,B正确,不合题意;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温度比水蒸气的高,水蒸气不会液化,眼镜片上不会起雾,C错误,符合题意;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逐渐变小,可能是吸收热量,发生了升华,D正确,不合题意。

2、B

【详解】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定位的,故A错误;

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它会以光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水雾出现在窗户的内侧,这是窗户内的水蒸气遇到玻璃会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由题意可知,铜的体积为V=m/p=89kg/8.9xl0,g/mi=0.01mi,这捆铜线的长度

L=V/S=0.01m'/2.5x10-6m2=4000m,故应选D.

4、D

【解析】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可以将接触面分离,用光滑的油膜代替接触面,减小摩擦力;

故D是为了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通过增

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反之减小摩擦力,另外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

5、A

【详解】BC.由图像可知,固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48℃不变,则该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48C,

故该图像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BC正确,BC不符合题意;

AD.晶体在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6min结束,即3-6min处于熔化过程,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故A错误,

D正确,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因为G,=Gz,因此两物体质量相等,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两物体惯性相同,故A不符合题

意;

BCD.由图像可知两物的s-t图像均为过原点的直线,因此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力和运动的关系可知,受到的

合力为零,即尸尸G甲,尸产G”又因为G^Gz,所以歹行产乙,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7、D

【详解】A.由题图可知,在第2s末,甲车在乙车的前面,所以前2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

项错误;

B.由题图可知,甲车在每秒钟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0到1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16m,

所以甲车的速度为小于16m/s;故B项错误;

C.由题图可知,乙车在每秒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乙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项错误;

D.由题图可知,甲、乙两车在4s内通过的路程相同,由v=±可知,甲、乙两车在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项正

t

确。

8、B

【分析】(D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2)

在s-t图象中乙同学的路程和时间,可以计算出乙同学的速度;

(3)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分别计算出两个同学的平均速度即可;

(4)据图分析即可判断.

【详解】A.据图可知,乙同学在10T5s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据图可知,乙同学在前10s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速度是:v=9=W^=i0m/s,故B正确;C.据图可知,甲同学20s的平均速度是:丫甲=曳=幽1七6.7m/s;乙

t10.v/15s

同学的平均速度是:vZ=^=W51=5m/s;故C错误;

t20s

D.据图可知,在0T5s内,甲同学追上乙同学并在l()0m处相遇,故D错误;故选B.

9、C

【详解】A.水中倒影响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B.杯中的折枝,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C.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D.镜中花,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10>A

【详解】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不变,故A符合题意;

B.正在环岛上行驶的汽车,其运动的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在加速升空的火箭,其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在草坪上自由滚动的足球,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其速度会越来越小,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不符合

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A.墙壁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状,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故A错误;

B.汽车上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故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若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则计时会

推迟,使得测量的时间偏短,故C正确;

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不变.观察图象可见,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是晶体,A选项错误;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其熔点是8(TC,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

该物质在15分钟中,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选填D.

13、B

【详解】AC.海波在A3段是固态,5点是固态,在BC段是固液共存,C点是液态,在段是液态;海波熔化过程

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海波的熔点,熔点是48C,故AC错误;

B.海波在5c段是熔化阶段,需要吸热,故B正确;

D.6min时海波开始熔化,故D错误。

故选B。

14、B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对称的,当水面上升后,水面以上的桥拱不再是半圆形,所以

成的像也不是半圆形,只是半圆的一部分,而且水上和水中的像是关于水面对称,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15、D

【解析】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解答.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①热风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

②使用时,手掌充分展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

③热风干手器吹风,使空气流速加快,加快了蒸发;

以上三项措施共同加快了蒸发的速度,使手很快变干.

故选D.

点睛:牢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时,蒸发越快,反之蒸发越慢.

16、D

【解析】潜望镜是平面镜,汽车的观后镜属于凹面镜,近视眼镜都属于凹透镜,远视眼镜属于凸透镜,故选D。

17>A

【详解】电视机的遥控经历了有线遥控、无线电波、超声波、红外线遥控等过程,其中有线遥控不方便,无线遥控成

本大,声控易被环境声误触发,红外线遥控具有稳定性良好、灵敏度高、对其它电器干扰小,设备体积小、功耗小等

优点,故当今电视机都采用红外线遥控,A选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选填A。

18、A

【解析】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汽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

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在选项中,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而相

对于小明爸爸、地面、和自家小车,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故选A.

19、B

【详解】AB.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内,s甲<sz,由y=s〃可知,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因为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

B正确;

C.因为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错误;

D.速度和时间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D错误.

20、D

【详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不成正比,密度与物体的体

积也不成正比或反比。

故选D。

21、D

【详解】潜水艇模型依靠改变自重实现在水中的上浮、下沉、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说明此时浮

力等于重,若用打气筒向烧瓶里打气,内部气压增大,部分水被压出,自重减小,自重小于浮力时,模型上浮,由于

模型的体积不变,所以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浮力不变。

故选D。

22、D

【分析】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

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根据我们对于凝固、凝华、液化和汽化的理解作答。

【详解】A.冷冻室内的鱼变得硬梆梆的,是由于鱼身体中的水凝固成冰造成的,则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霜,是由于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产生的,则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里面的蔬菜变得干瘪了,是由于蔬菜里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的缘故,则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拿出的易拉罐会“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液化形成的,则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3、A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

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详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

A符合实际;B、攀枝花市夏季高温炎热,最高气温可能超过35℃,但平均气温要低于35℃.故B不符合实际;C、

一瓶500mL=500cm3的矿泉水的质量在m=PV=L0g/cm3X500cm3=500g=0.5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复兴

号高铁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km/h.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

24、C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错误;

B.我县从今年开展“禁止燃放鞭炮”行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吉它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测距的,故D错误。

故选C。

25、D

【详解】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可以用来做红外夜视仪。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适当照

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遥控的,故A错误;

B.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但是过量照射对人体就是有害的,故B错误;

C.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所以,由于蛇和狗的体温不同,辐射

的红外线强度不相同,故C错误;

D.臭氧层能很好地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阻挡过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故D正确。

故选D。

26、B

【详解】当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先在右盘放入了祛码进行粗调,然后移动游码进行微调,如果发现指

针向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说明祛码和游码的总质量偏大,所以可以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故选B。

27、C

【详解】手影,即影子,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无法绕过手而射向后面,所以形成了影子;

即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

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28、C

【详解】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

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

故选C。

29、A

【详解】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

30、D

【详解】AB.海市蜃楼、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B不符合题意;

C.凿壁借光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亮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振动响度音调

【详解】⑴用手拨动钢尺,钢尺偏离原来位置,钢尺振动发出声音。

[2]钢尺的振幅越大,偏离原来位置越大,响度越大。

[3]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快慢就不同,频率不同,所以音调就会改变。

32、1.2Hz次声

【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频率高于2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

【详解】口][2]某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钟跳了72次,则此人心跳的频率是

72次

=1.2Hz

"60T

故小于20Hz,所以是次声波。

33、变速0.125

【分析】观察图中A、B、C、D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气泡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读出BD的长度,知道时间是4s,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

【详解】由图可知,A、B、C、D之间的长度逐渐变大,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以判断在AD段做变速

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BD=60.00cm-l0.00cm=50.00cm=0.5m,时间t=2x2s=4s,

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丫=二=上一=0.125m/S.

t4s

34、“神鹰号”宇航员听到“轰”的一声巨响;传递信息;响度。

【详解】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神鹰号”宇航员不会听到“轰”的一声巨响;

[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判断病人内部器官病变情况。

[3]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了能量损失,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35、0.9900

【详解】[l]lkg/m3=10-3g/cm3

0.9X103kg/mJ=0.9X103x103g/cmJ=0.9g/cmJ

0.9xl()3kg/m3o'0.9g/cm3o

[2]因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当冰熔化成水后,,”水=,"冰=900g,由可得水的体积:

用水900g

J

V水一「水一]g/cn?=900cm

质量为9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为900cn?。

36、振动音调

【解析】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声音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故音调发生了变化.

37、L2.5b-

【解析】分析电路图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与灯泡L2串联,故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L2的电流;图乙中电流

表量程为大量程,故读数按照上排数据读数为2.5A;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L和&的总电流,则电流表需接在干路中,

故将b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接线柱上.

38、波种类温度

【详解】⑴⑵⑶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故叫声波。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速

度大于液体中传播,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气体中传播速度,还跟介质温度有关,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39、浅②

【详解】口][2]水中的石块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