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上)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工具中,人们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钢丝钳

C.修枝剪刀

2.杂技是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也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是杂技表

演中男演员举着头上顶碗的女演员,并在舞台上保持静止的情景。关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女演员相对于男演员是运动的

B.女演员对头上的碗没有做功

C.男演员所受的重力与舞台对男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巍巍

珠峰再次见证历史,如图所示。在他们从山脚下到峰顶的过程中,体重(含装备

)越大的队员一定()

A.做功越多

B.功率越大

C.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

4.下列关于一个中学生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如图,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lOOOPa

B.如图,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约500N

C.正常情况下,上到三楼做功约为300/

D.百米赛跑时功率可达到2000小

5.小红和小金进行爬楼比赛,规定从一楼爬到三楼,功率大者获胜.为此,下列物理量中一定要测量的是()

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③小红和小金的体重;④一楼到三楼楼梯

的长度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

6.如图,用相同的滑轮组装而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在相同时

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力后和尸2大小相等

B.甲、乙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相等

尸2

C.拉力Fi和尸2做的总功相等

D.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7.如图所示,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你认为排球运动

甲乙

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

8.今年8月7日,成都大运会跳水比赛圆满收官,最终,中国跳水'’梦

之队”包揽跳水全部金牌,还斩获了5银1铜。跳水运动中蕴含着许多

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有关跳板跳水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用力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减小

B.运动员被跳板向上弹起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C.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小

D.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9.每到秋冬季节,小丽都手脚冰凉,于是她上网购买了一个带有卡通图案的电热水袋,关于电热水袋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后的电热水袋内部液体分子运动变剧烈.

B.加热后的电热水袋可以将温度传递给双手'.

C.手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D.常温下的电热水袋仍然具有内能

10.如图甲所示的是人造地球卫星随火箭加速上升的情景;如图乙所示的是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

运行的情景,离地球最近的点叫近地点,最远的点叫远地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人造地球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图乙:在运行过程中,当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其机械能减小

C.图乙:在运行过程中,当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其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

D.在甲、乙两图中,人造地球卫星的机械能都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晚饭后,妈妈带着小涛和他两岁的妹妹到文化活动中心玩跷跷板,如图所示,图中的转轴相当于杠杆的

,妈妈和妹妹的总重力比小涛的重力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小涛比妈妈离转轴(选填“远”

或“近”):若妈妈放下怀抱中的妹妹(妈妈的位置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小涛应适当_____转

轴(选填“远离”或“靠近”)。

12.正常使用如图1所示的两种剪刀时、都(选填“能”或“不能”)省功;如图2所示,A装置是

滑轮,使用它可以改变力的(选填“大小”或“方向”)o

甲乙

图1图2

13.为了纪念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功的单位。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

平推力推动重为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根,该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水平推力所做

的功是______A

14.小明同学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次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

尸2;两次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上1〃2;拉力对物体做功

的功率BP2,(均选填或)

15.小明爸爸想将质量为100kg的箱子从地面搬运至三楼,已知滑轮重为30/V,若

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g取10N/kg),小明爸爸的体重为700N。小明利用滑轮设计的“八

了甲、乙两套搬运方案,如图所示,其中机械效率较高的方案是;小明爸

爸应该选择方案______来完成搬运更合适,理由是_______。白G白G

甲乙

16.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

天员完成半年太空生活,回到地球,为我国航天事业创造多项纪录。返回舱在大气层外自由下降过程中,

机械能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过程中返回舱的能转化为能。

17.细心的辰辰同学发现,爸爸驾驶汽车带他出去游玩时,遇到上坡路,总是换成低挡位,减慢汽车行驶速

度,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爸爸这样做的好处?

18.如图所示是使用自拍杆辅助手机进行拍照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手机所受到的手机一方

重力和作用在4点的最小动力产。

19.请在图中画出提升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20.小明的书包重20N,书包带压在肩膀上的总面积为0.001机2,背书包时要把书包匀速举高1m,在这个过

程中求:

(1)小明对书包做多少功?

(2)书包带对肩膀的压强是多大?

21.重庆港一装卸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120kg的货物,动滑轮重力为

300/V,在拉力尸作用下5s内货物被匀速提高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F的功率.

22.小新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已静止的杠杆,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

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次数动力FJN动力臂k/crn阻力F2/N阻力臂

11.0100.520

21.5101.015

32.0151.520

(3)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目的是。

(4)如图丙所示的剪刀属于杠杆,工人师傅用该剪刀修剪树枝时,应把树枝放在剪刀的位置,

树枝最容易被剪断(选填“4”“B”或“C”)。

23.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中所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选填“木块”或“钢球”)的动能;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

在进行图乙所示的实验前应先将被撞击的木块O

(2)“十次车祸九次快”是在警醒驾驶员驾驶车辆时不要超速,为了研究超速带来的危害,应该选用甲、乙、

丙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猜想一下,若斜面和水平面均光滑,将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钢球与木块撞击时无能量损失,则钢球撞

击木块反弹后(选填“会”或“不会”)运动到斜面上原来释放的位置。

(4)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优点是。

24.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会用到轮轴,如图甲所示是古代的辘轮,它就是轮轴的一种,现将其简化为图乙

所示的轮轴。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轮轴,它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组成。通常把大的称

为轮,小的称为轴。研究轮轴特点时可忽略它的质量,将其简化成一个轮轴模型(图丙),R是轮的半径,r•是

轴的半径,拉力F和重力G分别是作用在轮和轴上的力。

(1)轮轴的实质是一个可连续转动的

(2)如图所示的生活实例中,不属于轮轴应用的是

A.自行车脚踏板与牙盘B.螺丝刀拧螺丝C.转动的齿轮D.盘旋而上的盘山公路

(3)轮轴是科技发展史上很重要的发明。使用轮轴

A.一定省力

A一定费力

C.可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相互转化

D可能省功

(4)如图丙,轮轴的轴半径r=5CM,轮半径R=0.2m,作用在轮上的力为250N时,可将质量为80kg的重

物匀速提升5?n,用时2rnin,该轮轴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钢丝钳、修枝剪刀、开瓶器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筷子在使用时动力

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故选:B。

结合生活经验和图片,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

的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2.【答案】B

【解析】解:4、男演员举着女演员静止不动,女演员与男演员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女演员相对于男演员

是静止的,故A错误;

8、男演员举着头上顶碗的女演员,在舞台上保持静止,女演员对头上的碗有力的作用,但碗没有在力的方

向上通过一定距离,故女演员对头上的碗没有做功,故8正确;

C、男演员所受的重力与舞台对男演员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故选:B。

(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

生变化,则静止;

(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机械运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知

道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

力。

3.【答案】A

【解析】解:从山脚到峰顶的过程中,各科考队员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根据公式卬=%=6九可知,体

重越大(含装备)越大的队员,做功越多;

因为从山脚到山顶各科考队员所用的时间未知,根据公式p=?可知,功率的大小无法比较。

故选:4。

功表示物体在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物理学中,用功率来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率概念,以及功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4.【答案】B

【解析】解:A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xION/kg=500/V,

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约为:F=G=500/V,

人对地面的压力约为:F^=G=500N,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0.05根2,所以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为:p=2£=2"4=ixl04pa,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rS0.05m2

。、一层楼的高度力=3m,三楼的高度为:h=2x3m=6m,上到三楼做功约为:W=Gh=500/Vx6m=

3000/,故C不符合题意;

。、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时的动力约为70N,跑10(hn用时约10s,做功约为:勿=Fs=70Nx100m=7000/,

则功率约为:P=¥=曙=700〃,中学生百米赛跑时功率低于这个值,故。不符合题意。

t10s

故选:Bo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

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5.【答案】D

【解析】解:

爬到三楼的功率:

=因/I相同,只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参赛者的体重以及登楼所用的时间,一定要测量的是②③,

只有。正确。

故选:D。

爬到三楼的功率为P=y=y,据此分析。

此题主要是考查比较功率大小的方法,明确实验原理是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4、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尸=;(G物+G动),%=2,n2=3,则绳子受的拉力,&=*G物+GJ),

F2=:9物+。动),所以Fi大F2,故A错误。

B、因为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且不计绳重及摩擦,所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故3正

确。

C、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则W瞪=G,/,所以滑轮组做的有用

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也相同,故C正确。

。、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且W方=G»,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加加=G*,所以

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也相同,又因为叩=肃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故。正确。

故选:Ao

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71,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也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

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所做额外功相同;

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

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n的确定方法,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计算方法,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拉力的求法,

本题关键在于确定额外功相等。

7.【答案】A

【解析】解: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由于草地松软,撞击时损失的机械能较多,

弹起的高度比原来的高度低较多,当第二次从水泥地上弹起时,水泥地坚硬,撞击损失的能量较少,反弹

后最大高度降低较小,但一定比草地上反弹最大高度小。故A正确,BCO错误;

故选:Ao

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由于草地松软,损失的机械能较多,弹起的高度变低较

多,同理分析水泥地的能的变化。

本题考查机械能的转化,属于基础题。

8.【答案】C

【解析】解:

A、运动员用力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大,弹性势能增大,故A错误;

8、运动员被跳板向上弹起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故8错误;

C、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故c正确;

。、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机械能减小,

故。错误。

故选:Co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本题关键:一是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二是知道考虑摩擦阻力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9.【答案】ACD

【解析】解:

A、加热后的电热水袋内部液体,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变剧烈,故A正确;

8、加热后的电热水袋可以将热量传递给双手,传递的不是温度,故B错误;

C、手吸收热量,手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C正确;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所以常温下的电热水袋仍然具有内能,故。正确。

故选:ACD.

(1)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本题考查了内能、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10.【答案】C

【解析】解:

A、卫星加速上升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同时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因卫星的

动能与重力势能都增大,所以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且卫星的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

BC、太空中是真空,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过程中,不受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

相互转化;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大,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C正确、

B错误;

。、图甲中卫星的机械能增加,图乙中卫星的机械能不变,故。错误。

故选:CO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时,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其机械能守恒。

本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大小变化,关键是明确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1.【答案】支点远靠近

【解析】解:把跷跷板看作杠杆,杠杆是绕着转轴转动,所以转轴即为杠杆的支点;

跷跷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设妈妈和妹妹的总重力为Gi,力臂为及,小涛的重力为G2,力臂为%,

因为GM1=G2L2>已知G1>G2,所以G<L2,即小涛比妈妈离转轴远;

若妈妈放下怀抱中的妹妹,即G减小,妈妈的位置不变,即L1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由G1G=G2L2

知,在人和G2不变时,Gi减小,5也减小,即小涛应适当靠近转轴。

故答案为:支点;远;靠近。

在物理学中规定硬棒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

跷跷板在水平位置平衡,知道妈妈、妹妹和小涛的体重关系,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离支点的距离的大

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杠杆五要素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不能只看力

或力臂的大小。

12.【答案】不能定方向

【解析】解:(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所以使用甲和乙两种剪刀都不能省功;

(2)升旗装置中的滑轮为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故答案为:不能;定;方向。

(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轴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是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不能够省力,但能够

改变力的方向。

此题考查了功的原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难度不大。

13.【答案】焦耳01000

【解析】解:为了纪念焦耳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功和能量的单位;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移动10根,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所做的功为Q/;

水平推力所做的功小=Fs=100Nx10771=1000/。

故答案为:焦耳;0;1000c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据此分析重力是

否做功;

(3)已知推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根据以=Fs计算水平推力做的功。

本题考查了功的单位和计算,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关键,是一道基础题目。

14.【答案]=>>

【解析】解:由图像可知,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

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因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a=尸2;

由图像可知,第①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②次通过的路程,由卬=内可知,->勿2;

由P=?可知,同时①次耗时8s,第②次耗时12s;所以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o

故答案为:=;>;>o

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关系,根据图像得出。〜6s内物体两次

通过的路程关系,根据W=Fs得出拉力做功关系,根据P=/比较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关系。

本题考查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二力平衡条件、做功公式、功率公式的综合应用,根据图像或图表

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像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

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15.【答案】甲乙因为方案甲中所提物重为1000N,而定滑轮不省力,所以小明爸爸至少需要1000N的拉

力才能将重物提起,而小明爸爸自身体重仅为700N,能对定滑轮绳子施加的最大拉力也为700N,所以只能

用乙方案

【解析】解:两方案中的有用功是相同的,方案甲中只用一只定滑轮,方案乙要提升一只动滑轮,绳重和

摩擦忽略不计,因此,方案甲额外功更少,机械效率更高。

因为方案甲中所提物重为1000N,而定滑轮不省力,所以小明爸爸至少需要1000N的拉力才能将重物提起,

而小明爸爸自身体重仅为700N,能对定滑轮绳子施加的最大拉力也为700N,所以只能用乙方案。故应该选

择方案乙来完成搬运更合适。

故答案为:甲;乙;因为方案甲中所提物重为1000N,而定滑轮不省力,所以小明爸爸至少需要1000N的

拉力才能将重物提起,而小明爸爸自身体重仅为700N,能对定滑轮绳子施加的最大拉力也为700N,所以只

能用乙方案。

两方案中的有用功是相同的,方案甲中只用一只定滑轮,方案乙要额外提升一只动滑轮,绳重和摩擦忽略

不计,据此得出哪一个方案机械效率高;

因为方案甲中所提物重为1000N,而定滑轮不省力,所以小明爸爸至少需要1000N的拉力才能将重物提起,

而小明爸爸自身体重仅为700N,能对定滑轮绳子施加的最大拉力也为700N,据此得出所选的方案。

本题考查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及机械效率的知识,有一定综合性。

16.【答案】减小机械内

【解析】解:返回舱在大气层外自由下降过程中与大气层摩擦,返回舱对大气层做功,导致大气层的内能

会增加,从而返回舱的机械能将减小,这个过程中返回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减小;机械能;内能。

返回舱在大气层外自由下降过程中与大气层摩擦,返回舱对大气层做功,大气层的内能会增加,返回舱的

机械能将减小,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该题考查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难度不大。

17.【答案】答:由「=尸1;可知,由于汽车的最大功率是一定的,当减小行驶速度时,可以获得更大的牵引

力。

【解析】对于汽车来说,其最大功率是一定的,由「=「。可知,只有减小速度,才能得到更大的牵引力,

更有利于上坡。

该题考查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公式P=Fvo

18.【答案】解:(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手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要拿起自拍杆,则动力的方向应向上;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

由图知,当。4之间的连线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此时的动力F最小,则动力的方向应垂直于自

拍杆向上(作用点在4点),如图所示:

【解析】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将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

出来即可。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后刀=F2乙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

动力越小。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

论。

19.【答案】解: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绳子,最后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这就是最省力的绕法。如图

所示:

【解析】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也就是看有几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段数越多越

省力。

在滑轮组中,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越多会越省力,BPF=-Go

n

20.【答案】解:(1)小明要对书包小明要对书包W=Fs=20Nxlm=207;

(2)书包带对肩膀的压强p=《=嘉%=20000Pao

答:(1)小明对书包做功是20/;

(2)书包带对肩膀的压强是20000Pa。

【解析】(1)已知书包的重力和高度,根据公式勿=G/t可求小明要对书包做的功;

(2)书包的重力就等于书包对肩膀的压力,根据公式p=/得到书包带对肩膀的压强。

本题考查压强、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还要知道影响压强的条件是压力和接触面积,以及做功

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21.【答案】解:(1)货物的重力:G=mg=120kgx10N/kg=1200/V;

有用功:=Gh=1200/Vxlm=1200/;

(2)W点=(G+G动)/i=(1200/V+300/V)xIm=150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X100%=If罂X100%=80%;

Vv[3louuy

(3)拉力F的功率:P=@==300W.

答:(1)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为1200/.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拉力F的功率为300IV.

【解析】(1)知道物体的质量,根据G=mg计算出重力,再根据皿有用=Gh计算出有用功;

(2)利用皿京=(G+G动)/1求出总功,根据4四计算机械效率:

w

(3)根据p=―型计算拉力F的功率.

t

本题考查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重点是根据"怒=8+G动)力求

出总功.

22.【答案】左FJj=F2l2寻找普遍规律省力C

【解析】解:(1)杠杆如图中所示,右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应向左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

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或F/i=F2/2);

(3)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4)如图丙所示的剪刀,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所以属于省力杠杆;

为了树枝更容易被剪断,应尽量减小阻力臂,所以应把树枝放在剪刀的C位置。

故答案为:(1)左;(2)Fik=尸2%;(3)寻找普遍规律;(4)省力:C»

(1)如果杠杆左端向下倾斜,应向右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如果杠杆右端向下倾斜,应向左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