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二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二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二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二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二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图是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B.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该图可知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2.下列哪一项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独有的特点()

A.患病双亲能生出正常孩子

B.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不同

C.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D.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3.为探究植物激素X对植物向光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四组实验,甲组不

做处理,乙组施加一定浓度的激素X,丙组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丁组用激素X+生长素处理.四组均给予相同强度的

单侧光照射,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0,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激素X通过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影响茎的弯曲生长

B.激素X可能会抑制与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C.激素X与生长素对茎的弯曲生长具有拮抗作用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激素X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存在着分级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将不能进行

B.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

C.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内脏活动只受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单一控制

5.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

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

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组织液中I浓度比细胞内高,Na,浓度比细胞内低

B.乙图,E液中Na*、I两种离子的浓度都要比组织液高

C.丙图,E液中I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低

D.丁图,E液中I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相同

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B.空腹时与饭后相比,胰岛素含量低

C.血糖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

D.糖尿病患者一定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7.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中,检测酒精成分的试剂是

A.澄清的石灰水B.澳麝香草酚蓝溶液

C.酸性重铝酸钾溶液D.醋酸洋红溶液

8.(10分)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i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下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图。

C

物质的量浓度f1

为0.14moI/L

的NaCl溶液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上图C、E步骤都加入蒸储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别是和o

(3)上图A步骤中的酒精必须是经过的才能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

(4)为鉴定A中所得到的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可用浓NaCl溶液溶解后滴加试剂,混合均匀后沸水浴,

如果出现________则证明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

10.(14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正常机体需经过的调节,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寒冷环境下,激素(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等变化以减少散

热。当血液中激素B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这种调节机制是。

(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直接作用于细胞,以促进相关激素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

进激素(填字母)的分泌。

(4)血糖的三条来源和去路中,最主要的途径分别是和o

11.(14分)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

兴奋副交感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副交感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新冠疫苗是一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下图表示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内所发生的反应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疫苗具有与新冠病毒相同的,这是接种新冠疫苗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图中接种新冠疫

苗后引起的人体免疫反应为(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

应为O

(2)图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的细胞有(填序号)。物质A和物质B分别表示o

(3)目前我国各地在推行第三针加强针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加强针能够更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其原因

是O

(4)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新冠病毒是否侵入人体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一般在15~20min内即可得出结果,其检测的

原理是利用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C

【解析】在寒冷条件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又

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

【详解】A、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A正确;

B、据图判断,图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①

分泌增加促进③的含量增加,从而使②的含量增加,B正确;

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和抑制,C错误;

D、图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并且有激素参与体温的调节,因此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D

正确。

故选C。

2、C

【解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世代相传;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正常女

性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

【详解】A、假设该性状用基因A、a表示,则患病双亲的基因型为XAY、XAX-,那么若母亲的基因型为XAxa,则

后代中女儿都患病,但儿子有表现正常的,但这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独有的特点,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后代也能生出正常孩子,A不符合题意;

B、伴X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大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伴Y遗传病只出现

在男性中,因此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不同并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独有的特点,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以上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可知,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C符合题意;

D、若为伴X隐性遗传,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也是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因此该特点不是伴X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所独有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解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据图分析可知,添加激素X的乙组抑制植物的向光生长,添加生长

素的丙组促进植物向光生长,激素X和生长素同时添加的丁组的弯曲生长介于乙组和丙组之间。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根据题意作答。

4、C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受大脑皮层相应高级中枢的

调控。

【详解】A、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也能进行,A错误;

B、自主神经系统也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B错误;

C、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正确;

D、内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控制,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由细胞内的I离子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发生时,Na,离子大量内流进入细胞内。组织液中t

浓度比神经细胞内的低,Na.浓度比神经细胞内高,A项错误;乙图的静息电位-70,与甲图相同,因此E液中的I离子

浓度与组织液的相同,乙图中的动作电位高达+70,比甲图高,因此E液中的Na,离子浓度比组织液的高,B项错误;

丙图的静息电位-70,与甲图相同,因此E液中1浓度与组织液相同,丙图的动作电位仍然为负值,说明E液中Na,浓

度比组织液低,C项正确;丁图中静息电位为-90,比甲图的低,说明细胞内I离子与E液中I离子形成更大的浓度差,

丁图的静息电位绝对值越大,这是E液中1浓度比组织液低造成的,D项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白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理,然后结合图像分析各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6、D

【解析】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

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来升高血糖。

【详解】A、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A正确;

B、空腹时血糖浓度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饭后经过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故空腹时与饭

后相比,胰岛素含量低,B正确;

C、血糖浓度升高时,则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使得血糖浓度下降,即血糖存在负反馈调节,C正确;

D、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体内都缺乏胰岛素,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II型糖尿病患

者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并没有下降,D错误。

故选D。

7、C

【解析】澄清的石灰水是检测二氧化碳的,A错误。漠麝香草酚蓝溶液是检测二氧化碳的,会由蓝变绿再变黄,B错

误。酸性重铝酸钾溶液会使酒精变成灰绿色,C正确。醋酸洋红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D错误。

8、D

【解析】A.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C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B正确;

C.寒冷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

D.t3时间在以后,散热量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I).CTBTETD-A(2).加速细胞的破裂(3).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析出(4).充分预冷

⑸.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DNA(6).二苯胺(7).蓝色

【解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②DNA

不容易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③DNA对

于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不能水解DNA,蛋白质不能耐受较高温度,DNA能耐受

较高温度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是对DNA没有影响;④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

【详解】(D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步骤是:加入蒸储水,破碎细胞一过滤,获取含DNA的滤液一去除滤液中杂质-DNA

的析出一鉴定。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B―E—D—A。

(2)C步骤加入蒸储水是为了让鸡血细胞吸水,加速细胞的破裂,让其DNA从细胞内出来;DNA在0.14mol/L的氯

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E步骤加入蒸储水是为了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析出。

(3)A步骤是析出较纯净的DNA,去除杂质蛋白,所用酒精必须经过充分预冷的才能使用。

(4)DNA遇二苯胺变蓝,滴加二苯胺试剂后沸水浴,如果出现蓝色则证明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

【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实

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0、①.神经-体液-免疫②.B、c③.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汗腺分泌减少,立毛肌收缩④.

反馈调节⑤.胰岛A⑥.D、C⑦.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⑧.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

素;B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C为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D为胰岛,其中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

【详解】(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并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机

体的稳态。

(2)寒冷环境下,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以减少散热。当血液中激素B甲状腺激素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

这种现象为负反馈调节。

(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

神经促进激素D(胰高血糖素)和激素C(肾上腺素)的分泌。

(4)血糖三条来源为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的转化,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食物中糖类的

消化吸收,血糖的三条去路为进入组织细胞用于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等,其中最主要的

去路是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稳态、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要求

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识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识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掌握血糖的具体调节过程,

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激素的名称,再准确答题。

11、C

【解析】1、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

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血糖浓度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

2、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同时血糖浓度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素,使血糖浓度降低。

【详解】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则反馈信息和输入信息相反,故属于负反

馈调节,A正确;

B、血糖浓度升高,通过①和②途径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释放,B正确;

C、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

D、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