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五七言秋风词》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五七言秋风词》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五七言秋风词》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五七言秋风词》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五七言秋风词》赏析及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三五七言原风词》赏析及同步练习

三五七言傲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词句注释】

1.三五七言:一种诗歌体式,全篇三言、五言、七言各两句,故名。2.落叶聚还(huan)

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3.寒鸦:《本草纲目》:“慈鸟,北人谓之

寒鸦,以冬日尤盛。"4.绊(b6n):牵绊,牵扯,牵挂。

【白话译文】

秋风凄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

盼着你我能在相见,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此时此刻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

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

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有人认为

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说道:

"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郭绍虞校释曰:

"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

《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而学界对李白《三五七

言》这首诗的创作契机有不同的看法。清乾隆帝选的《唐宋诗醇》以为,这首诗表达的是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思之不已,故作此诗,解为李白的思家念亲之作。若是将此

诗放入到全部的李白作品当中,作综合的宏观的考察,从李白作品的相互关系及李白作诗

的内在规律、一般特点等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就会发现,李白此诗原是一首言情之作,其

主旨是闺中望远。

【作品赏析】《

三五七言》,又题《秋风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

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

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

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

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全诗风格凄婉,意境悲凉。在形式上,此诗像一首小词,具有明

显的音乐特性,应是一篇偏重作品形式特征的席间唱和诗。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夜深许许,风自清,月自明。不堪秋意萧条,叶落去还聚,心有留念意,奈何不由己。

孤鸦自栖息,是夜过黑还是风过寂,顾自心惊。秋风、秋月、落叶、寒鸦、俱是引人心生

悲凉之物象,又加以拟人,眼前全然勾勒秋意凄紧,萧条之气自字里行间悄然浮起。闭眼

凝神,有断肠人枝下负手而立,背影寂寥,无限心事氤氯,秋气更添几分萧条。忽而颔首

远眺,叹秋气盛起,寒鸦栖独枝。思及一段情事,怎生刻骨铭心,诗起便萧索之意盛极。

当真声声诉相思,字字寒情苦。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那旧岁月里,你我也曾是相聚相知相爱。再寻不得,竟也是再见无期。此时此刻的我

在这秋意阑珊的深夜,不忍重温那段旧事,让我情何以堪。文起之时,萧索的秋之意象为

这忆情情不得的无奈心境做下渲染,读至此,叫人心中悲叹之意更胜。往昔,曾深爱相伴

的女子,现下竟是再见无期。苦天涯隔人。更苦,我思念你至深,只是不知你是否也念我

一丝。夜凉如秋,因有相思于胸,夜也难度,情也难熬。此处诗人做完美内心刻画,致诗

哀婉动人。凄怨悠远,哀怨如诉,从文辞中可以感受相思之情至无穷,从吟唱中可以感受

相思之苦至无奈。

此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可知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是偏重作品

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可

以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

但李白这首诗也不能算是创体之作,因为初唐时僧人义净作有一首《在西国怀王舍城》,

此诗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

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

令艺术》中论证义净诗为"唱和之作"。李白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与其他诗人的

"唱和诗"。"三五七言”是对所酬和诗歌格式的限制,这是一个“总题",众人在具体

创作时可根据所写内容再命一个相应的诗题。

此诗即使不是创体之作,也是李白最终确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

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借鉴和总结了许多人应用三五七字

句式的经验,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辞创作中灵活运用此类格式的实践体悟,因而他的《三五

七言》能表现出"哀音促节,凄若繁弦”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

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祖籍陇西成纪(待考),

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

武昭王李嵩)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存世

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

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同步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思相见知何日?”是设问

也是反问,既有日日相思之苦,又有不能见不如不见之怨。B.在这首诗歌中"难为情"并

非"不好意思"之意,而是相当于“情何以堪"。C."长相思"与"短相思"、"长相忆"

与“无穷极”两两对应,抒发了对远人浓烈的相思之情。D.此诗从题材看可以是"羁旅思

乡",也可以是"闺怨",因为抒情主人公可以是“游子",也可以是"思妇"。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前四句可以看出,这一首诗应该写于深秋季节里落叶纷飞、明月高悬的夜

晚。

B.这是一首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意象烘托出悲凉的环境氛围。

C.从诗歌相关的词句看,本诗还应是一首思旧诗,也许是思念恋人,也许是思念故友。

D.全诗诗句长短不一,但语言豪放洒脱,想象奇特瑰丽,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诗

风。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的开头写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

栖息在巳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借此表达了无限调怅的心情。B."相思"两句写出了

既渴望来日再相聚,又害怕今日相见难为情的矛盾心理,曲折婉转,细致缠绵。C.秋风、

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氟围,强化了诗人的感情,让整首诗显得凄婉动人D."长

相思”两句的意思是:永远的相思带来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可见两种相

思的滋味是不同的。E.本诗语言清新自然,多直抒胸臆之句,"相思"一词反复出现,不

显拖沓,却呈现出极强的韵律感。

4.诗的结句”何如当初莫相识"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5.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该诗打破了一般唐诗齐言的特点,有人认为有民歌之风。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理由。

【参考答案】

l.A0解析:"又有不能见不如不见之怨"错,应为"又有不知何日能见之恨"。

2.D项,"语言豪放洒脱"错误,从诗中来看,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

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

显得凄婉动人,选项对语言的分析完全错误。

3.BD.解析:B项,对"难为情”的理解有误,应为"情何以堪"的意思。D项,"可

见两种相思的滋味是不同的"错。第一;这两句诗没有写相思的"滋味";第二,从全诗

看’,相思的滋味围绕"苦"字而写,并没有什么不同。

4.作者因相思之苦无法排遣,竟后悔当初的相识,这是诗人思念至极、感情至深的反

应,反语恰恰强化了作者相思的悲伤和无奈。

5.①借景抒情。诗歌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凄婉动人的秋月明月图,借秋、月等意象,表

达对友人(或恋人)的思念之情;②直抒胸臆。诗歌以"相思",直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

苦;③反复、夸张等手法的运用。接连用五个"相思",一个"无穷极"将思念之情表达

得淋漓尽致。

6.①运用民歌起兴手法。以"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秋季典型意象起兴,

自然引发"秋思(相思)”之情。②自问自答,采用朴素口头语言,如"知何日""此时

此夜",生活气息浓郁。③具有楚辞民歌的特色,如语气词"兮"的巧妙运用。④三言,

五言,七言的句式形式,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有民谣特色。⑤抒情直白而自然,"相思"

一词在全诗反复出现,回环复沓,强烈抒发了相思之情。

【推荐阅读】

悲歌行唐•李白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

我心。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

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凤凰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

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奏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

自退。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还须黑头取方伯,

莫谩白首为儒生。

白话译文:

悲来了,悲来了!主人有酒先不要斟,听我唱一曲《悲来吟》。悲来了不悲也不笑,

天下有谁知我的心?您有数斗酒,我有一张三尺琴。弹琴饮酒的乐处两相得到,一杯酒下

肚不亚于得到干两金。

悲来了,悲来了!天年虽然长,地年虽然久,金玉满堂人也不可能长守。纵然富贵百

年又怎样,一生一死人人都会有。免不了月下孤猿坐坟啼,如此说还应再尽一杯酒。悲来

了,悲来了!凤鸟不来,河不出图,国运将衰,贤臣微子离开朝廷便出走,贤臣箕子佯装

疯颠为人奴。汉帝不封功臣李广为侯,楚王放逐了忠臣屈大夫。

悲来了,悲来了!秦相李斯如果早追悔,就该把虚名抛向身夕收b。范蠡何曾爱恋游五

湖,那是他功成名遂后保身的路。古人说,学剑是为一人用,念书只需认姓名。惠施不肯

做国君,卜式做官未必读完一部《经》。应在年轻之时取得一方长官职,莫要空到白头还

是一书生。

把酒问月唐・李白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

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

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

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白话译文:

天上有月亮的历史有多长了?我现在放下酒杯来问一问它。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人们

想攀登又不可能;但不管走到哪里,月亮却又始终伴随着我们,不离不弃。明月皎洁,如

明镜飞上天空,映照着宫殿。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殆尽,清凉的月光尽情挥洒。我们只是

看到月亮每晚从海上升起,难道不知它清晨便隐没在白云之中了?月宫之中,白兔在年复

一年地捣药,嫦娥仙子孤独地生活,又有谁与她做伴?现在的人看不到古时候的月亮,但

现在的月亮也曾经照过古时候的人。古人和今人仿佛流水一样在世间走过,大家看到的月

亮都是这样。我只愿在一边唱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