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模)历史_第1页
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模)历史_第2页
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模)历史_第3页
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模)历史_第4页
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模)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节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齐国管仲改革期间,设工商之乡六,将士、农、工、商并列为国之四民。秦国商鞅主持变法,主张“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导致齐国与秦国政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经济结构 B.统治者治国能力 C.自然地理条件 D.土地所有制性质2.汉代沿袭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朝廷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应对天道信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也依照一年四季时令的阴阳流转规律来安排。这体现了汉代()A.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 B.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C.兼收并蓄的时代特色 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3.1959年,在陕西西安郊区中堡村唐墓出土了一组唐三彩建筑模型(如图),该建筑模型()A.反映了唐朝官营手工业发展水平 B.折射出盛唐开放包容的时代风貌C.蕴含着人地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D.可用于研究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4.北宋时期,受气候因素影响,岭南地区瘴病多发,给当地民众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对中央政府经略岭南带来严峻挑战。为此,北宋政府通过医药知识传播、医药救助、改善当地居住环境等举措应对瘴病盛行问题。这些举措()A.旨在促进岭南医药学的发展 B.客观上强化中央对岭南的治理C.丰富了岭南医药文化的内涵 D.有效解决了该地区的瘴病问题5.据《江西省大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景德镇一个大型窑口的工匠组成情况:4位匠师带39名助手,16位陶工师傅带86名助手,4位画师带19名助手,3位上釉师傅带3名助手,5名工匠题写年款,3位师傅带24名助手制作匣钵。这反映出当时制瓷行业()A.存在专业化生产 B.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新生产关系产生 D.匠籍制度仍然存在6.19世纪60年代,有识之士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有些方面比较落后,于是热衷“洋务”,提倡“西学”,但坚持的是“采西学、制洋器”的原则。甲午中日战争后,则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的范围,对进化论、民权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这一转变是因为()A.治国策略上发生变化 B.对西学认知逐渐深化C.民族自强意识的觉醒 D.民主共和思想成主流7.据相关资料显示,辛亥革命时期,有铁路经过的县响应革命的概率会高于没有铁路经过的县,在加入革命团体的人数方面,前者也多于后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铁路建设()A.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B.增强了革命派的力量C.降低了集体行动的成本 D.加速了新思想的传播8.有学者研究认为,把苏维埃革命模式照搬到中国来,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远远达不到俄国的水平,中心城市产业工人的数量和组织远不足以发动像俄国革命那样的群众性暴动。该学者意在强调()A.群众性暴动不适合当时的中国 B.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具有必然性C.中国革命不宜借鉴苏维埃经验 D.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远低于俄国9.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便对华实行全面禁运,中美贸易冻结。1969年,美国在对华贸易上开始解禁,允许中美非战略物资的贸易。这一变化表明()A.美国急于与新中国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机成熟C.美国对华政策走向失败 D.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10.1981年9月,深圳蛇口工业区发布人才招聘启事,计划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经过为期一年的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培训后,将由蛇口工业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这表明当时()A.经济体制改革需求迫切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引进外资成为首要任务 D.注重对外经济交流11.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建了一系列城市国家;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地区出现数量众多的城邦;约4世纪至9世纪,中美洲的玛雅人也建立了大量的城市国家。这反映出人类文明发展的()A.互鉴性 B.规律性 C.多元性 D.传承性12.如表是阿拉伯帝国部分文化成果简介,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成果名称地位作者《医典》12至17世纪,一直被看作西方医学指南伊本.西那(波斯人)《音乐大全》被誉为东方最有权威的音乐著作法拉比(突厥人)《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在12世纪翻译成拉丁文后,直至16世纪都是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数学教科书花拉子密(生于中亚阿姆河下游花拉子模)《医学集成》医学百科全书,影响欧洲医学长达数百年拉齐(波斯人)A.重视科技文化创新 B.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C.文化成就世界领先 D.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13.中世纪西欧,是一个以封建割据为基础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一方面将忠诚指向领主、庄园或城市,另一方面又受统一的基督教的思想统治,都用拉丁文祈祷、传道、唱歌。据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A.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淡薄 B.基督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势力C.王权与教权长期竞争共存 D.拉丁文成为通用的民族语言14.工业革命后,英国民众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人们更愿意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和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后()A.公民政治地位获得提升 B.旧的等级观念受到冲击C.民众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国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15.19世纪前,欧洲列强对非洲的侵略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包括掠夺黄金、贩卖奴隶等。19世纪后,欧洲列强的侵略方式逐渐转变为领土占有和殖民。这一侵略方式的转变()A.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相适应 B.源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C.以满足资本原始积累为目的 D.开启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争夺16.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签订了《牙买加协议》,协议规定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该协议签订后,有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制,有的国家则实行浮动汇率制,成员国的汇率主要服务于国内政策的需要。由此可知,《牙买加协议》的签订()A.使国际货币市场稳定性加强 B.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C.增加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 D.颠覆了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陶寺遗址年代: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吠陀是印度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梨俱吠陀》是四部吠陀中最早的,一般认为它反映了公元前2千纪后半期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时的情况。其中一首诗写道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印度神话中的原始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摘编自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1)从史料价值的角度,指出材料一、二中史料的类别,并简述其价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黄河流域与南亚次大陆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并说明理由。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20世纪初的贵州,就农业经营方式看,仍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形式。农民劳动时间很长,“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不论寒暑,终年在田里干活,劳动强度极大,但生产效率很低。种植作物以粮食为主。为了缴纳苛捐杂税和生活所需,全家在农忙之余,还得辛勤地投入农副业的生产,纺纱织布在农村占很大的比重。乌江和都柳江沿岸、北盘江下游、赤水河和铜仁、都匀等地区都产棉花,妇女皆能纺绩织維。兴义大山,家家织布、染布、卖布。随着洋纱的输入,较多的农家都用旧机织一尺二寸宽面的白布,出售于场期或城镇。——摘编自胡克敏《贵州军阀统治时期的农业》材料二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商人逐渐增加,代表商人利益的组织应运而生。1912年,贵阳成立“贵州省城总商会”,设会长副会长各一人,由工商业者中有威望的人担任;会董数人,在各帮各行中物色热心公益者来担任。其任务是帮助统治者派捐筹款,调解各会员间的纠纷与争执,发行钱票等。1930年,总商会改组为“贵阳县商会”,各行的同业公会为商会的基层组织。县商会的任务包括为军阀筹捐派款、评议税收、调解会员的纠纷、向统治者反映商人的诉求等。——摘编自胡克敏《贵州军阀统治时期的商业概况》(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贵州城乡经济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贵州城乡经济发生变化的原因;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集结于豫皖边境地区的新四军第4支队于5月12日起进至巢县以南,7月间袭击运漕地区伪军,10月下旬攻克庐江、无为二县城。11月,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营渡江北上,抵达无为地区,将庐江、无为中共领导的游击队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队,担负皖中抗战任务。至1938年10月,新四军创建了苏南、皖南、皖中和豫东抗日根据地。1938年7月7日,镇江、句容、丹阳、金坛4县抗敌总会以茅麓茶叶公司经理、当地自卫队负责人纪振纲为主任,进步人士樊玉琳、新四军第1支队民运科长王丰庆为副主任。8月,江宁、当涂、溧水三县抗敌自卫委员会以著名绅士叶文明为主任,国民党员张干农、新四军干部夏定才为副主任。——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四军抗战的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四军抗战的意义。20.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现代化在东亚(包括东南亚)的胜利进展是二战后最令人激动的现象之一。如果说,日本的繁荣还只是非西方国家发展的特例,亚洲“四小龙”的成绩又因其相对狭小的规模而限制其普遍意义,那么中国、东盟、印支国家的急起直追,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东亚奇迹。90年代以来东亚持续上升的趋势,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展望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文化圈的前景提供了基础。追根溯源,在历史上存在着一个极其广袤的中华文明圈。此文明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汉文化的学习和认同。汉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越南、朝鲜等。经过中国文化改造过的佛教,传入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儒学在日本、朝鲜、越南已深入到各自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政治制度之中,与在汉“文化圈”的核心地区——中国的表现形态非常接近。——摘编自俞新天《东亚文化论坛》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就“中华文化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自拟论题,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不得抄袭材料中的案例)

毕节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齐国管仲改革期间,设工商之乡六,将士、农、工、商并列为国之四民。秦国商鞅主持变法,主张“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导致齐国与秦国政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经济结构 B.统治者治国能力 C.自然地理条件 D.土地所有制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齐国设工商之乡,士、农、工、商四民分工,地位平等,农工商并重,这是因为工商业在齐国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秦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为秦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可见导致齐国与秦国政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结构,A项正确;材料所述经济政策并非完全由统治者个人意志决定,而是源于两国的国情,排除B项;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经济结构,进而影响经济政策,C项虽然有合理性,但自然地理条件只是间接影响经济政策,A项社会经济结构是决定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更加符合题意,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秦国都逐步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且土地所有制主要影响农业,不能解释齐国重视发展工商业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汉代沿袭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朝廷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应对天道信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也依照一年四季时令的阴阳流转规律来安排。这体现了汉代()A.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 B.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C.兼收并蓄的时代特色 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强调的是天意与人事交相呼应,因此材料“朝廷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应对天道信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也依照一年四季时令的阴阳流转规律来安排”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价值趋向,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强调的是天意与人事交相呼应,排除A项;兼收并蓄的时代特色是唐朝的特征,排除C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正统地位得到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3.1959年,在陕西西安郊区中堡村唐墓出土了一组唐三彩建筑模型(如图),该建筑模型()A.反映了唐朝官营手工业发展水平 B.折射出盛唐开放包容的时代风貌C.蕴含着人地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D.可用于研究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题干中唐三彩建筑模型呈现中轴线对称布局,主次分明,院落有序,体现了古代中国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D项正确;材料看不出该唐三彩是官营手工业作品,建筑模型中也没有反映官营手工业生产情况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的唐朝建筑模型主要是反映中国人重视长幼尊卑的文化传统,看不出唐朝对外交往和民族交融情况,不足以得出盛唐开放包容,排除B项;人地和谐统一理念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主要是要适应所在地自然环境,比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云贵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竹楼等,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北宋时期,受气候因素影响,岭南地区瘴病多发,给当地民众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对中央政府经略岭南带来严峻挑战。为此,北宋政府通过医药知识传播、医药救助、改善当地居住环境等举措应对瘴病盛行问题。这些举措()A.旨在促进岭南医药学的发展 B.客观上强化中央对岭南的治理C.丰富了岭南医药文化的内涵 D.有效解决了该地区的瘴病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北宋政府通过医药知识传播、医药救助、改善当地居住环境等举措应对瘴病盛行问题,这些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客观上强化中央对岭南的治理,故选B项;北宋政府举措的目的是应对瘴病盛行问题,排除A项;丰富岭南医药文化的内涵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有效解决”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5.据《江西省大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景德镇一个大型窑口的工匠组成情况:4位匠师带39名助手,16位陶工师傅带86名助手,4位画师带19名助手,3位上釉师傅带3名助手,5名工匠题写年款,3位师傅带24名助手制作匣钵。这反映出当时制瓷行业()A.存在专业化生产 B.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新生产关系产生 D.匠籍制度仍然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万历年间(中国)。据材料可知,景德镇窑口工匠人员组成规模较大,专业分工较细,这反映了制瓷业存在专业化生产,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排除B项;新生产关系产生即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匠籍制度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6.19世纪60年代,有识之士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有些方面比较落后,于是热衷“洋务”,提倡“西学”,但坚持的是“采西学、制洋器”的原则。甲午中日战争后,则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的范围,对进化论、民权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这一转变是因为()A.治国策略上发生变化 B.对西学认知逐渐深化C.民族自强意识的觉醒 D.民主共和思想成主流【答案】B【解析】【详解】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材料表明在19世纪6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制度,到了甲午战后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了,这是对西学认知逐渐深化的表现,知道了西方先进的根源是制度,中国只有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才能挽救民族危亡,B项正确;清政府的治国策略没有变化,不管学器物还是学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排除A项;在洋务运动中民族自强意识已经觉醒,排除C项;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主流是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据相关资料显示,辛亥革命时期,有铁路经过的县响应革命的概率会高于没有铁路经过的县,在加入革命团体的人数方面,前者也多于后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铁路建设()A.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B.增强了革命派的力量C.降低了集体行动的成本 D.加速了新思想的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有铁路经过的县响应革命的概率会高于没有铁路经过的县,在加入革命团体的人数方面,前者也多于后者。”说明铁路修筑所到之处更易接触到新思想,这体现了铁路建设加速新思想传播,D项正确;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夸大了铁路建设的作用,排除A项;铁路建设本身不能增强革命派力量,排除B项;降低了集体行动的成本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8.有学者研究认为,把苏维埃的革命模式照搬到中国来,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远远达不到俄国的水平,中心城市产业工人的数量和组织远不足以发动像俄国革命那样的群众性暴动。该学者意在强调()A.群众性暴动不适合当时的中国 B.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具有必然性C.中国革命不宜借鉴苏维埃经验 D.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远低于俄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指出中国的国情和俄国不同,如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远远达不到俄国的水平,因此不能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中国中心城市产业工人的数量和组织远不足以发动像俄国革命那样的群众性暴动,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地区,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具有必然性,B项正确;“群众性暴动不适合当时的中国”、“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远低于俄国”虽然与学者的观点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是其主要论点,其主要观点是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革命道路,排除AD项;该学者认为不应该照搬俄国经验,而不是否定对俄国革命经验的借鉴,排除C项。故选B项。9.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便对华实行全面禁运,中美贸易冻结。1969年,美国在对华贸易上开始解禁,允许中美非战略物资的贸易。这一变化表明()A.美国急于与新中国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机成熟C.美国对华政策走向失败 D.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69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美国对华贸易经历了从全面禁运到允许中美非战略物资的贸易的过程,可知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没有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中美关系从敌对到缓和的过程,与中国重返联合国关联较小,排除B项;材料反映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而非失败,排除C项。故选D项。10.1981年9月,深圳蛇口工业区发布人才招聘启事,计划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经过为期一年的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培训后,将由蛇口工业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这表明当时()A.经济体制改革需求迫切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引进外资成为首要任务 D.注重对外经济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1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深圳蛇口工业区招聘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这是因为当时是改革开放时期,深圳已经成为经济特区,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迫切,A项正确;

从1978年底开始国有企业改革,排除B项;材料是招聘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不能体现引进外资成为首要任务,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招聘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外经济交流”不是主要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1.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建了一系列城市国家;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地区出现数量众多的城邦;约4世纪至9世纪,中美洲的玛雅人也建立了大量的城市国家。这反映出人类文明发展的()A.互鉴性 B.规律性 C.多元性 D.传承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建了一系列城市国家;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地区出现数量众多的城邦;约4世纪至9世纪,中美洲的玛雅人也建立了大量的城市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古希腊人、玛雅人在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出现了城市国家,而城市国家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这反映出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B项正确;玛雅人所在的美洲直到新航路开辟后才被亚欧大陆上的人所知,因此不存在互相借鉴与文明之间的传承,排除A、D项;文明的多元性是指各自文明的特色与不同,材料强调的是各文明都出现了城市国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12.如表是阿拉伯帝国部分文化成果简介,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成果名称地位作者《医典》12至17世纪,一直被看作西方医学指南伊本.西那(波斯人)《音乐大全》被誉为东方最有权威的音乐著作法拉比(突厥人)《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在12世纪翻译成拉丁文后,直至16世纪都是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数学教科书花拉子密(生于中亚阿姆河下游花拉子模)《医学集成》医学百科全书,影响欧洲医学长达数百年拉齐(波斯人)A.重视科技文化创新 B.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C.文化成就世界领先 D.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2至17世纪(阿拉伯帝国)。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帝国既有突厥人著作的《音乐大全》,也有来自中亚花拉子模的作者编著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还有波斯人编著的《医典》和《医学集成》,这些文化成果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通过阿拉伯帝国得以传播和交流,对欧洲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表明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D项正确;表中并没有提及阿拉伯帝国对科技文化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能直接从表中得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阿拉伯帝国的民族政策的信息,不能表明其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表格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进行比较,不能得出其文化成就世界领先,排除C项。故选D项。13.中世纪西欧,是一个以封建割据为基础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一方面将忠诚指向领主、庄园或城市,另一方面又受统一的基督教的思想统治,都用拉丁文祈祷、传道、唱歌。据此可知,中世纪的西欧()A.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淡薄 B.基督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势力C.王权与教权长期竞争共存 D.拉丁文成为通用的民族语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忠诚指向领主、庄园或城市体现了民族国家意识,受统一的基督教的思想统治,用拉丁文祈祷、传道、唱歌说明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淡薄,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势力,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王权,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用拉丁文,不能说明成为通用的民族语言,排除D项。故选A项。14.工业革命后,英国民众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人们更愿意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和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后()A.公民政治地位获得提升 B.旧的等级观念受到冲击C.民众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国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工业革命后,英国民众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人们更愿意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和从事各种体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充实,而以前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C项正确;“公民政治地位获得提升”的表现是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与取得社会政治权力,如参与选举等,而材料主要涉及社会生活,排除A项;“旧的等级观念受到冲击”与材料“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逐渐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国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但是材料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后民众生活水平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C项。15.19世纪前,欧洲列强对非洲的侵略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包括掠夺黄金、贩卖奴隶等。19世纪后,欧洲列强的侵略方式逐渐转变为领土占有和殖民。这一侵略方式的转变()A.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相适应 B.源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C.以满足资本原始积累为目的 D.开启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争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九世纪前后的世界。据本题材料可知,19世纪前,欧洲列强对非洲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19世纪后,欧洲列强的侵略方式逐渐转变为领土占有和殖民,尤其是对非洲的掠夺最为激烈,将非洲殖民地化,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结合所学可得出,这种变化源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相适应,A项正确;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对材料概况不全面,排除B项;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早期殖民掠夺的产物,与变化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开启了”说法不够严谨,排除D项。故选A项。16.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签订了《牙买加协议》,协议规定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该协议签订后,有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制,有的国家则实行浮动汇率制,成员国的汇率主要服务于国内政策的需要。由此可知,《牙买加协议》的签订()A.使国际货币市场稳定性加强 B.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C.增加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 D.颠覆了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牙买加协议》的签订对国际货币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协议,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这无疑增加了国际货币市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然而,这种灵活性也可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因为各国可以根据国内政策需要调整汇率,这可能会引发货币竞争和金融市场动荡,C项正确;自由选择汇率制度更可能增加市场的不稳定性,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时间是197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协议的签订并没有颠覆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而是对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陶寺遗址年代: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吠陀是印度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梨俱吠陀》是四部吠陀中最早的,一般认为它反映了公元前2千纪后半期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时的情况。其中一首诗写道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印度神话中的原始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摘编自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1)从史料价值的角度,指出材料一、二中史料的类别,并简述其价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黄河流域与南亚次大陆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并说明理由。【答案】17.分类:都属于二手材料。价值:材料一可以用来研究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的情况;材料二可以用来研究公元前2000纪古印度的社会发展情况。18.阶段:黄河流域处于原始社会后期;南亚次大陆处于奴隶社会理由:材料一中陶寺墓葬的大小及随葬品多寡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材料二中雅利安人已经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说明已经处于阶级对立的社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的中国和公元前2千纪后半期的印度。第一小问分类,据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摘编自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可知,都属于二手材料。第二小问价值,据材料一“陶寺遗址年代: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和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可以用来研究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的情况;据材料二“它反映了公元前2千纪后半期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时的情况”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可以用来研究公元前2000纪古印度的社会发展况。【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的中国和公元前2千纪后半期的印度。第一小问阶段,据材料一“陶寺遗址年代: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和图中的墓葬和大型建筑并结合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处于原始社会后期;据材料二“它反映了公元前2千纪后半期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时的情况”“写道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印度神话中的原始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可知,南亚次大陆处于奴隶社会。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一中图片可知,材料一中陶寺墓葬的大小及随葬品多寡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据材料二“写道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印度神话中的原始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可知,材料二中雅利安人已经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说明已经处于阶级对立的社会。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20世纪初的贵州,就农业经营方式看,仍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形式。农民劳动时间很长,“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不论寒暑,终年在田里干活,劳动强度极大,但生产效率很低。种植作物以粮食为主。为了缴纳苛捐杂税和生活所需,全家在农忙之余,还得辛勤地投入农副业的生产,纺纱织布在农村占很大的比重。乌江和都柳江沿岸、北盘江下游、赤水河和铜仁、都匀等地区都产棉花,妇女皆能纺绩织維。兴义大山,家家织布、染布、卖布。随着洋纱的输入,较多的农家都用旧机织一尺二寸宽面的白布,出售于场期或城镇。——摘编自胡克敏《贵州军阀统治时期的农业》材料二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商人逐渐增加,代表商人利益的组织应运而生。1912年,贵阳成立“贵州省城总商会”,设会长副会长各一人,由工商业者中有威望的人担任;会董数人,在各帮各行中物色热心公益者来担任。其任务是帮助统治者派捐筹款,调解各会员间的纠纷与争执,发行钱票等。1930年,总商会改组为“贵阳县商会”,各行的同业公会为商会的基层组织。县商会的任务包括为军阀筹捐派款、评议税收、调解会员的纠纷、向统治者反映商人的诉求等。——摘编自胡克敏《贵州军阀统治时期的商业概况》(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贵州城乡经济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贵州城乡经济发生变化的原因;【答案】18.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纺与织逐渐分离;农副业比重逐渐增加;经济作物比重逐渐增多;商人人数增加同时地位得到提升。19.原因:受西方侵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沉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变化:根据材料“种植作物以粮食为主。为了缴纳苛捐杂税和生活所需,全家在农忙之余,还得辛勤地投入农副业的生产,纺纱织布在农村占很大的比重”,可得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根据材料“随着洋纱的输入,较多的农家都用旧机织一尺二寸宽面的白布,出售于场期或城镇”,可得出纺与织逐渐分离;根据材料“为了缴纳苛捐杂税和生活所需,全家在农忙之余,还得辛勤地投入农副业的生产,纺纱织布在农村占很大的比重”,可得出农副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根据材料“乌江和都柳江沿岸、北盘江下游、赤水河和铜仁、都匀等地区都产棉花,妇女皆能纺绩织維”,可得出经济作物比重逐渐增多;根据材料“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商人逐渐增加,代表商人利益的组织应运而生”,可得出商人人数增加同时地位得到提升。【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随着洋纱的输入,较多的农家都用旧机织一尺二寸宽面的白布,出售于场期或城镇”,可得出受西方侵略的影响;根据材料“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商人逐渐增加,代表商人利益的组织应运而生”,可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根据材料“为了缴纳苛捐杂税和生活所需,全家在农忙之余,还得辛勤地投入农副业的生产,纺纱织布在农村占很大的比重”,可得出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沉重。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集结于豫皖边境地区的新四军第4支队于5月12日起进至巢县以南,7月间袭击运漕地区伪军,10月下旬攻克庐江、无为二县城。11月,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营渡江北上,抵达无为地区,将庐江、无为中共领导的游击队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队,担负皖中抗战任务。至1938年10月,新四军创建了苏南、皖南、皖中和豫东抗日根据地。1938年7月7日,镇江、句容、丹阳、金坛4县抗敌总会以茅麓茶叶公司经理、当地自卫队负责人纪振纲为主任,进步人士樊玉琳、新四军第1支队民运科长王丰庆为副主任。8月,江宁、当涂、溧水三县抗敌自卫委员会以著名绅士叶文明为主任,国民党员张干农、新四军干部夏定才为副主任。——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四军抗战的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四军抗战的意义。【答案】19.举措:袭击日伪占据地区;建立游击队,进行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组织民众力量,抓好统战工作。20.意义:打击日本侵略者,有效保卫国土;促进国共合作,稳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振奋人心,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