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专题08: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专题08: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专题08: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专题08: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专题08: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3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文,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曰:旧说梅圣俞④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选自苏轼《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注释】①顷岁:近年间。②孙莘老:即孙觉,苏轼好友。③欧阳文忠公:宋代文学家欧阳修。④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梅”。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博士古今异义____________(2)尝乘间以文字问之课内迁移法: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__(3)自工查阅词典法:①工匠;②精巧;③善于;④通“功”,功效。____________(4)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参考成语:吹毛求疵____________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⑵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4.文段中被苏轼推崇的写作之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5.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孙权与欧阳修于“师者”一职,皆可谓令人感到“尤有味”。结合【甲】【乙】两文,试探究其原因。(二)(2023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小语在学习《孙权劝学》后,去吕蒙家乡游玩,了解了很多有关吕蒙的故事,但也有一些疑问,请你帮他解答。甲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司马迁《资治通鉴》丙蒙受入据城,尽得羽①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今军中不得干历②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家家致问。羽人还,私相参讯③,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荆州速定。——陈寿《三国志吕蒙传》有删减[注释]①羽,即蜀国将领关羽。②干历,干扰,目犯。③私相参讯,私下里互相探询。6.丙文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请作解释。①故: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故羽吏士无斗心②使: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7.甲图中“一笠覆官铠,犹然遭重刑”两句诗具体指的是什么事情?请阅读丙文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8.乙、丙两文讲述的都是关于吕蒙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鲁肃和关羽的内容?请结合画线句和文本具体分析。9.小语在看京剧时,不能分辨画着脸谱的角色,你认为吕蒙最可能画着哪种颜色的脸谱?(

)A.蓝色:刚猛,忠直 B.黄色:勇猛、暴躁C.白色:奸邪,多疑 D.绿色:莽撞、冲动10.阅读三则材料后,你认为吕蒙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吗?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不少于三点理由。(三)(2023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③,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④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宴集:宴饮集会。④罔不:无不。⑤伎:通假字,同“技”。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1.下列对【乙】文中陈尧咨的人物形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贪图享乐 B.射术高超 C.傲慢无礼 D.自负自傲12.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用“/”标出。(限断2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13.翻译下面句子。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14.两文都提到陈尧咨的“善射”。通过【甲】文他与卖油翁之间的对话,我们看到一个____的陈尧咨;而【乙】文中的陈尧咨则是____的人。(四)(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①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②,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③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④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宋史·赵普传》)【注释】①箧(qiè):箱子。②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③龌龊(wòchuò):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④牍(dú):文书。15.疏通字词,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文章。请你完成下面两个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晚年手不释卷____

参考:卖油翁释担而立②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___

参考:尝射于家圃(2)参考《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卒”的几个义项,文章画波浪线“卒用其人”一句中“卒”的意思应为()(填序号)卒zú①<名>步兵。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骑千余,卒数万人。”②古代军事编制的单位。一百人为卒。《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③<动>终,尽,死。《韩非子·解老》:“人始有生而卒于死。”④<副>终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6.为【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18.赵普和吕蒙,都是做了高官之后仍被“劝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学习经历谈一谈。(五)(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卖油翁(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③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仁化:仁慈的教化。④伎:通假字,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9.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释担而立如释重负 B.罔不叹服置若罔闻C.以钱覆其口覆水难收 D.尔安敢轻吾射轻财好施20.正确划分句子停顿(限断2处)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21.请结合你的文言字词积累和小贴士翻译下面句子。小贴士务:①致力,从事。②事物,事情。③副词,一定,务必。④wǔ(武)。通“侮”。①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②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2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卖油翁和母亲分别教导陈尧咨什么道理?(六)(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嗳,嗳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选自李渔《闲情偶寄》)【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予尝受此厄于人()

②是与初见似小人()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案牍之劳形()2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伴以醋及他物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B.但恨其食后打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C.知人之厌我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D.然见此物大异葱蒜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5.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6.【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使用了相同写作手法,请从对比、类比、比喻中选出正确的一种,结合选文阐释其表达效果。(七)(2023春·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炳烛夜读》[注]①炳烛:点燃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权谓吕蒙曰________②晋平公问于师旷曰________2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尔安敢轻吾射/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B.以我酌油知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公亦以此自矜/蒙辞以军中多务D.而钱不湿/结友而别29.把【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字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30.写出【甲】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结合内容,分别写出【甲】【乙】两文给你带来的启示。(八)(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爱莲说》和《养竹记》,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④尘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⑤焉。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砥砺:磨练,锻炼;⑤庭实: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欣赏。32.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三处停顿。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则思中立不依倚者()(2)人多树之()3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莲,花之君子者也/故君子人多树之B.何陋之有/竹似贤,何哉C.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之行,静以修身35.翻译下列句子。(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36.比较分析甲乙两文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完成下面的表格。篇名分类爱莲说养竹记物的特征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亭亭净植竹性直竹节贞对应君子的品质(1)(2)、正直端庄雅致正直无私(3)两文共同的表现手法(4)主旨(5)表达了作者对君子贤者高贵德行的仰慕和追求(九)(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37.用“/”给乙文划横线句进行断句。(限断3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38.“胜”在古汉语字典中有诸多义项,譬如:A.胜利,取胜;

B.胜过,超过;C.禁得住;

D.优美,美好。文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的“胜”应解释为()。(填字母序号)39.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40.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绘陋室清幽,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写居室清静;主旨上,两文都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十)(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1.识木兰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42.读木兰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43.悟忠孝链接材料一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链接材料二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入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今商丘营郭镇有庙存,盖其故家云。(选自: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任务一:用“/”为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和它意思相同的一项。(1)及还家,释其戎服()A.及鲁肃过寻阳

B.风马牛不相及(2)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A.自以为大有所益

B.精益求精任务三:话说巾帼不让须眉,课文《木兰诗》中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点明了主旨,请在链接材料一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结合该句子分析材料一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四: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请结合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08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3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文,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曰:旧说梅圣俞④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选自苏轼《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注释】①顷岁:近年间。②孙莘老:即孙觉,苏轼好友。③欧阳文忠公:宋代文学家欧阳修。④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梅”。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博士古今异义____________(2)尝乘间以文字问之课内迁移法: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__(3)自工查阅词典法:①工匠;②精巧;③善于;④通“功”,功效。____________(4)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参考成语:吹毛求疵____________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⑵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4.文段中被苏轼推崇的写作之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5.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孙权与欧阳修于“师者”一职,皆可谓令人感到“尤有味”。结合【甲】【乙】两文,试探究其原因。【答案】1.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曾经

精巧

缺点

2.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

3.(1)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2)梅圣俞的诗(人)名气誉满天下,大概就是亲自试验这种方法的效果了。

4.多读书,多写作。

5.他们都是现身说法,以自身为例来传授经验方法,所以显得更加有意味。甲文中,孙权现身说法,以自身事务多,但仍常读书,且认为读书有很多好处的例子来劝吕蒙读书,更具信服力。乙文中欧阳修把自身多年写文章的经验(勤读书,多写作,常反思)告诉别人,所以显得更加有意味。【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2)“尝射于家圃”句意: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尝:曾经。“尝乘间以文字问之”句意:曾经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尝:曾经。(3)选②。“自工”句意:才能写得精巧。工:精巧。(4)“吹毛求疵”意思是:吹开皮上的毛寻找毛病;疵:缺点。句意: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疵:缺点。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很多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根据句意断为: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2)诗名满世:形容诗人的名气誉满天下;盖:大概;身试:亲自试验;之:的;效:效果。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乙文“唯勤读书而多为文”可知,借欧阳修之口点明苏轼推崇的能够写好文章的方法“多读书,多写作”。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首先结合吕蒙的实际情况,指出对吕蒙的希冀——了解往事;然后以“卿言多务,孰若孤”来对吕蒙因军中事务多的原因,予以回绝;最后孙权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自身经历来证明读书的益处,读书的重要性,以自身的说法,劝告吕蒙要读书;根据乙文“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文,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可知,欧阳修直接将自己多年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勤读书,多写作,在反思中不断的精进,现身说法,更有意味。可见两文中的孙权、欧阳修均是现身说法,以自身为例来传授经验方法,所以显得更加有意味。【点睛】【甲】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参考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才能写得精巧。很多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人。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显得更加有意味。传说,梅圣俞每天作一首诗,寒暑天气都没变过,梅圣俞的诗人名气誉满天下,大概就是亲自试验这种方法的效果了。(二)(2023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小语在学习《孙权劝学》后,去吕蒙家乡游玩,了解了很多有关吕蒙的故事,但也有一些疑问,请你帮他解答。甲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司马迁《资治通鉴》丙蒙受入据城,尽得羽①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今军中不得干历②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家家致问。羽人还,私相参讯③,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荆州速定。——陈寿《三国志吕蒙传》有删减[注释]①羽,即蜀国将领关羽。②干历,干扰,目犯。③私相参讯,私下里互相探询。6.丙文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请作解释。①故: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故羽吏士无斗心②使: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7.甲图中“一笠覆官铠,犹然遭重刑”两句诗具体指的是什么事情?请阅读丙文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8.乙、丙两文讲述的都是关于吕蒙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鲁肃和关羽的内容?请结合画线句和文本具体分析。9.小语在看京剧时,不能分辨画着脸谱的角色,你认为吕蒙最可能画着哪种颜色的脸谱?(

)A.蓝色:刚猛,忠直 B.黄色:勇猛、暴躁C.白色:奸邪,多疑 D.绿色:莽撞、冲动10.阅读三则材料后,你认为吕蒙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吗?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不少于三点理由。【答案】6.缘故,原因;所以,因此;派;使者

7.指的是吕蒙率兵进入荆州后,一个士兵私拿了百姓的一顶笠,用来盖住铠甲,吕蒙认为他触犯了军令,虽然是自己的同乡也不能因此违背法律,就将其斩首了。

8.都是进行侧面描写,凸显吕蒙的形象。乙文中写鲁肃叩拜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才离开,侧面反应出吕蒙学识进步之大;丙文中写关羽孤立危机,败走麦城,士兵皆投降吕蒙,侧面反衬出吕蒙在荆州安抚军民政策的成功。

9.A

10.我认为可以。吕蒙当权管事,听从孙权的劝诫开始学习,最终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可见其善于听取意见、刻苦学习;进入荆州后,下令不得干扰百姓生活,还给予他们各种照顾,可见他为人善良;对于违反军令私拿百姓财产的同乡,也没有因私枉法,关羽府里的财宝不曾私动,可见他为人刚正;对于关羽派来的使者,给予厚遇,宽待其家人,瓦解了对方的斗志,可见其有智谋。所以,吕蒙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解析】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含义,并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结合自己对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句意:不能以同乡的原因而废除法令。故:原因,缘故。“故羽吏士无斗心”句意:所以关羽全军将士失去了斗志。故:所以,因此。“数使人与蒙相闻”句意:多次派人打听吕蒙互通消息。使:派遣。“蒙辄厚遇其使”句意:吕蒙都厚待关羽派来的人。使:使者,使臣。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图诗句的意思是:因为遮盖官家的铠甲而从居民那里拿了一顶斗笠,就遭到严重的刑罚。对应的事件就是丙文中“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这几句说的故事,大意是吕蒙手下一军士是汝南人,拿了居民家的一顶斗笠为遮盖官家的铠甲,吕蒙认为铠甲虽然是公家的,但仍然认为军士违反了军令,不能因为军士是同乡人而废除法规,就流着泪斩杀了他。8.本题考查侧面描写及其作用。侧面描写是指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出描写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作用:使人物或事物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乙文中写鲁肃叩拜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才离开,侧面反应出吕蒙学识进步之大;丙文中写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从侧面反衬出吕蒙在荆州“约今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等安抚军民政策的成功。9.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步骤是一审清题干,二找与人物相关的事件或情节,分点进行概括。甲图中的吕蒙正直,爱民;乙文中的吕蒙接受意见,勤奋学习;丙文中的吕蒙公正,体恤百姓,厚待下属。京剧中的脸谱颜色总类多,人物性格复杂,一个脸谱包含几种颜色,对应几种不同的性格。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黄脸:勇猛、暴躁。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紫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金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银脸:表现奸诈多疑或威武庄严,表现鬼怪或神仙一类角色。绿脸:勇猛,莽撞,冲动。对应吕蒙的性格,那就是蓝脸;故选A。10.本题考查谈启示。谈启示则一定围绕主题内容谈,不能漫无边际,凭空猜想。甲图可以看出吕蒙不徇私枉法,不因是同乡犯罪就不处罚;乙文听从孙权劝告认真学习而且让鲁肃都刮目相待;丙文进入荆州后,不干扰百姓,不动关羽府上的财物,厚待关羽及士兵的家人,这些都值得学习。据此回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丙】吕蒙进据城中,尽得关羽和其他将士的家眷,对他们进行安抚劝慰,约定吴军不得干扰百姓,不能索要任何东西。吕蒙帐下有一个兵士,是汝南人,拿了百姓家一个斗笠,用来遮盖铠甲,铠甲虽是公家物品,但吕蒙仍然认为他违犯军令。不能以同乡的关系而废除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这个兵。于是全军震惊,做到路不拾遗。吕蒙还在早晨和晚间派出亲近的将士去慰问抚恤老年人,询问他们缺少什么,有病者给他派医送药,饥寒者给他送粮送衣。关羽府中所藏的财货,都封存起来等待孙权前来处置。关羽在返回江陵的路上,多次派人打听吕蒙互通消息,吕蒙都厚待关羽派来的人,到各家致意问候,或者让家人亲自给军中的将士写信说明情况。关羽的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后,将士们私下里互相探询,都知道家中安然无恙,所受的待遇比过去更好,故此关羽全军将士失去了斗志。正逢孙权大军紧接着来到江陵,关羽自知势孤力穷,于是逃往麦城,西行到漳乡,兵士们都离开关羽投降孙权,于是吕蒙平定了荆州。(三)(2023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③,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④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宴集:宴饮集会。④罔不:无不。⑤伎:通假字,同“技”。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1.下列对【乙】文中陈尧咨的人物形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贪图享乐 B.射术高超 C.傲慢无礼 D.自负自傲12.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用“/”标出。(限断2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13.翻译下面句子。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14.两文都提到陈尧咨的“善射”。通过【甲】文他与卖油翁之间的对话,我们看到一个____的陈尧咨;而【乙】文中的陈尧咨则是____的人。【答案】11.C

1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

13.①(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②我(尧咨)每次都把射箭作为娱乐,在座的客人无不赞叹佩服。

14.射技成熟,傲慢无礼

贪图享乐【解析】11.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乙】文“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可见陈尧咨是一个射术高超、自负自傲之人;从【乙】文“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可见陈尧咨是一个贪图享乐之人;据此,【乙】文中并没有表现“傲慢无礼”的特点。故选C。1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的意思是: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百发百中”是补充说明射箭情况的,结合句意和主语的不同,正确的句读应该是: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1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发矢(射出的箭)、但(只)、颔(点头)”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以……为(把……当作)、罔(无,没有)、叹服(赞叹佩服)”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第一空,从陈尧咨所说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射技精湛、傲慢无礼”之人。第二空,从陈尧咨与母亲对话所说“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③,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可见其是一个“贪图享乐”之人。据此填写作答。【点睛】参考译文:【乙】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四)(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①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②,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③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④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宋史·赵普传》)【注释】①箧(qiè):箱子。②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③龌龊(wòchuò):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④牍(dú):文书。15.疏通字词,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文章。请你完成下面两个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晚年手不释卷____

参考:卖油翁释担而立②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___

参考:尝射于家圃(2)参考《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卒”的几个义项,文章画波浪线“卒用其人”一句中“卒”的意思应为()(填序号)卒zú①<名>步兵。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骑千余,卒数万人。”②古代军事编制的单位。一百人为卒。《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③<动>终,尽,死。《韩非子·解老》:“人始有生而卒于死。”④<副>终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6.为【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18.赵普和吕蒙,都是做了高官之后仍被“劝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学习经历谈一谈。【答案】15.放下

曾经

④16.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7.(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地那个没有才学的阿蒙了!(2)过些日子(他)补修这些旧纸片,像当初一样重新拿去上奏。

18.示例:知识很重要,学习需趁早。赵普当了宰相后,还被太祖劝学;吕蒙当了将领后,还被孙权劝学,可见知识之于人的重要性。作为青少年,我们正处于应该好好学习、刻苦读书的阶段,应该抓住现有的大好时光钻研学问,夯实基础,为以后积累知识财富,切不可等以后被“劝学”时才追悔莫及。(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均可。)【解析】15.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1)①“卖油翁释担而立”的意思是: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释:放下。“晚年手不释卷”的意思是:晚年手中也不放下书卷。释:放下。②“尝射于家圃”的意思是: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尝:曾经。“尝奏荐某人为某官”的意思是:他曾经上奏推荐一个人担任某个官职。尝:曾经。(2)“卒用其人”的意思是:终于任用了那个人。卒:终于。故选④。1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语法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本句的意思是: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根据句意可划分为: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1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2)他日,过些日子;复,又;如初,像当初一样。18.本题考查启示。结合文章内容“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可知,吕蒙当了将领之后被孙权劝学;赵普当了宰相后,被太祖劝学,说明了学习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人是要不断学习的。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正处于好好学习的阶段,要不断汲取新知识,夯实基础,通过读书学习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情操。【点睛】参考译文:【乙】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常用读书这件事劝他。他晚年手不释卷,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读一整天。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得心应手。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一个人担任某个官职,宋太祖不答应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职,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一片一片拾起来拿回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奏章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五)(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卖油翁(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③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仁化:仁慈的教化。④伎:通假字,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9.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释担而立如释重负 B.罔不叹服置若罔闻C.以钱覆其口覆水难收 D.尔安敢轻吾射轻财好施20.正确划分句子停顿(限断2处)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21.请结合你的文言字词积累和小贴士翻译下面句子。小贴士务:①致力,从事。②事物,事情。③副词,一定,务必。④wǔ(武)。通“侮”。①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②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2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卖油翁和母亲分别教导陈尧咨什么道理?【答案】19.C

20.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

21.①(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②现在你不致力从事仁慈的教化,却专注个人的射箭技巧。

22.卖油翁面对陈尧咨高超的射箭技艺和质疑,通过油穿铜钱来教导陈尧咨熟能生巧、面对自己的优势要谦虚的道理。母亲则通过“杖”这种形式,提醒儿子,为政一方要忠孝和勤勉治理政务,而不能将精力放在自己的技艺提升上来取悦他人上。【解析】1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释:都是放下的意思;B.罔:都是没有的意思;C.覆:盖着/倒出;D.轻:都是轻视的意思;故选C。2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意思是: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荆南当要冲”主谓结构,应在“冲”后停顿;“日有宴集”动宾结构,应在“集”后停顿;因此断句为: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2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因:于是。唯:只是。(2)重点词语:汝:你。务:致力于。行仁化:施行仁化之政。而:却。专:专注。伎:同“技”,技巧。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可知,卖油翁通过自己技艺高超来教导陈尧咨要谦虚的道理;根据【乙】文“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可知,母亲则通过“杖”的形式,教育陈尧咨,为政一方要“行仁化”,而不是炫耀自己的技能取悦他人。【点睛】参考译文【乙】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晓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六)(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嗳,嗳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选自李渔《闲情偶寄》)【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予尝受此厄于人()

②是与初见似小人()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案牍之劳形()2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伴以醋及他物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B.但恨其食后打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C.知人之厌我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D.然见此物大异葱蒜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5.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6.【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使用了相同写作手法,请从对比、类比、比喻中选出正确的一种,结合选文阐释其表达效果。【答案】23.曾经

使……劳累

24.D

25.(1)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原谅,所以还是照吃不禁忌它。(2)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6.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甲文划线句把大蒜和“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类比,突出萝卜煮熟之后再吃就没有怪味这一特点;乙文中的划线句说明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就能出名,声名远播。【解析】2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我就曾经闻过别人喷出的这种臭气。尝:曾经;②句意:就像一个人初看觉得是小人。是:这;③句意: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鸿:大;④句意: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2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和用法。A.都译作“用”,介词;B.都译作“只”,副词;C.都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D.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不译/这样,代词。故选D。2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句中注意重点词语“虽(虽然)、微(小)、过(过错,缺点)、恕(原谅)、食(吃)”要正确理解;②句中注意重点词语“上(长到)、入(映入)”要正确理解。26.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甲】文“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可知,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和“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的共同点是,葱蒜生吃是臭的,熟吃就没有臭气;有的人一开始相识感觉像小人,但最终相处下来发现他是君子。两者都是通过了解才知道本质,将葱蒜的特性与初见小人实为君子的人类比,突出萝卜煮熟之后再吃就没有怪味这一特点;结合【乙】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有仙的山与有龙的水与有吾德馨的陋室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了仙、有了龙,有了德馨,山就有名,水就有灵气,陋室就不陋;拥有美好的事物(品质)会让不高不深简陋的地方变得不一样,有名气。这是运用类比的手法,说明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就能出名,声名远播。【点睛】参考译文:【甲】把生萝卜切丝做小菜,拌上醋和其他调料,喝粥时吃最合适。只是不喜欢的是吃了它以后会打嗝,打嗝时一定会有臭气。我就曾经闻过别人喷出的这种臭气,知道我打嗝时别人同样会不喜欢,所以打算不再吃了。但是觉得萝卜跟葱、蒜不一样,生吃的时候会有臭气,煮熟吃就不会臭,就像一个人初看觉得是小人,后来才知道是君子一样。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原谅,所以还是照吃不禁忌它。【乙】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七)(2023春·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炳烛夜读》[注]①炳烛:点燃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权谓吕蒙曰________②晋平公问于师旷曰________2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尔安敢轻吾射/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B.以我酌油知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公亦以此自矜/蒙辞以军中多务D.而钱不湿/结友而别29.把【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字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30.写出【甲】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结合内容,分别写出【甲】【乙】两文给你带来的启示。【答案】27.告诉,对……说

28.A

29.(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30.刮目相待(刮目相看)

吴下阿蒙

31.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才能够不断进步。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解析】27.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谓:告诉,对……说。“于”是重要的虚词,这里是“向”。28.A怎么。B代词,代前面说的道理/结构助词,此处无实际意义。C凭借/以……为由。D表转折连词/表承接。2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30.考查对成语的理解。由文中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可知两个成语,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现指才识尚浅的人。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31.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即可。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或者是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点睛】译文乙文,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哪有作为别人的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君主的呀?”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我的君主呀!我是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蜡烛的明亮。点燃蜡烛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的好啊!”(八)(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爱莲说》和《养竹记》,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④尘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⑤焉。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砥砺:磨练,锻炼;⑤庭实: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欣赏。32.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三处停顿。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则思中立不依倚者()(2)人多树之()3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莲,花之君子者也/故君子人多树之B.何陋之有/竹似贤,何哉C.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之行,静以修身35.翻译下列句子。(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36.比较分析甲乙两文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完成下面的表格。篇名分类爱莲说养竹记物的特征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亭亭净植竹性直竹节贞对应君子的品质(1)(2)、正直端庄雅致正直无私(3)两文共同的表现手法(4)主旨(5)表达了作者对君子贤者高贵德行的仰慕和追求【答案】32.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33.倚靠

种植

34.C

35.(1)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远远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它。(2)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

36.洁身自好

刚正不阿

坚定不移

托物言志

以莲自喻,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解析】32.本题考查断句。根据句意“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和“则”是用于句子开头的连词的用法,可断句为: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3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倚靠别人。倚:倚靠。(2)句意为:人大都喜欢种竹。树:种植。34.A.之:的/代指竹子;B.何:什么/为什么;C.以:都是“用来”的意思;故选C。3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1)亭亭:耸立的样子。可:可以。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玩弄。(2)本:根本。建:培植。不拔:坚定不移。3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写作手法分析。(1)“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用以比喻君子洁身自好。(2)“中通外直”的意思是:中间贯通,外形挺直。用以比喻君子坚持正义、刚正不阿。(3)“竹节贞”的意思是:竹子的节坚定。用以比喻君子志向坚定不移。(4)甲文通过“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自己要像莲一样做一个志行高洁的君子;乙文则通过“竹似贤”“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尘名行、夷险一致者”,表达自己要做一个像竹子一样的有着高贵德行的贤者。因此两文共同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5)甲文通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自己要像莲一样做一个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行高洁的君子。【点睛】译文:甲: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乙: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依靠别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君子大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九)(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37.用“/”给乙文划横线句进行断句。(限断3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38.“胜”在古汉语字典中有诸多义项,譬如:A.胜利,取胜;

B.胜过,超过;C.禁得住;

D.优美,美好。文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的“胜”应解释为()。(填字母序号)39.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40.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绘陋室清幽,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写居室清静;主旨上,两文都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答案】37.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38.D

39.(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

4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

安贫乐道,志趣高洁【解析】37.本题考查断句。结合句意“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和“也”是表示判断的标志的用法可以判断出,“项脊轩”和“旧南阁子也”之间要断开;“也”的后面也要断开;故全句可断为: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3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根据句意“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可判断出:“胜”的意思是优美;故选D。39.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1)乱:使……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2)余:我。修葺:修理。使:让。上:从上面。4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甲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思是: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描绘了陋室的幽雅;乙文中,“万籁有声”借写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来衬托了居室的清静;“庭阶寂寂”则直接描绘项脊轩的幽雅。从“斯是陋室”“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等句子可见室陋;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借书满架”可见室雅。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可见两室环境清幽。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可见作者情趣,安贫乐道,高洁脱俗。【点睛】甲: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乙: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灰尘泥土不断渗滴出水来,雨水也往下流,每每挪移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地方可以安置。项脊轩坐南朝北,照不到太阳,每天一过中午屋里就很昏暗。我稍稍修补了一下,使上面不再漏土漏雨,前面开了四个窗子,环绕庭院盖起围墙,用北墙来挡南面的阳光,阳光照在墙上,反射进屋里,屋里才亮堂了。又在院里种了兰花、桂花、竹子和其他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书堆满书架,时卧时起,长啸高歌,或者静静地端坐,种种声音都能听到。庭院的台阶上静悄悄的,小鸟时时来啄食,人过去都不飞走。每月十五的夜里,明亮的月光洒满半面墙壁,桂花的影子杂乱地映在墙上,风一吹,影子也跟着摇曳,袅袅婷婷,十分可爱。(十)(2023春·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1.识木兰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42.读木兰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43.悟忠孝链接材料一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链接材料二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