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示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直立行走 B.直立行走使前肢获得解放,能够使用工具 C.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不利于促进脑的发达 D.语言的产生能够促进人类个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2.(1分)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青少年约为2.5亿()A.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跟异性交朋友 B.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会与人交往 C.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D.心情烦闷时跟老师和家长谈心3.(1分)如图为男、女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比②快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B.①代表女性性腺的发育趋势 C.②代表男性性腺的发育趋势 D.在1~10岁之前,性器官发育都比较缓慢4.(1分)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物质和食品安全的认识,错误的是()A.无机盐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 B.一般情况下,脂肪只作为备用能源储存在体内 C.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D.维生素是有机物,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1分)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A.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 B.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有关 C.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D.佝偻病与缺乏维生素D或含钙的无机盐有关6.(1分)下列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 B.应设置重复实验,并取重复组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C.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 D.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物7.(1分)组成人体消化道的消化器官依次是()A.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8.(1分)下列关于小肠适于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B.小肠绒毛壁非常薄,有利于物质透过 C.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可将蛋白质初步消化 D.小肠长度一般5~6米,扩大了吸收面积9.(1分)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营养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在乙处,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10.(1分)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为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A.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B.食材加工生熟分开 C.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D.随意食用野生蘑菇11.(1分)下列关于胸围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胸围差是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②测量胸围差时,测量3次,取最大值③胸国差等于尽力深吸气、呼气时的胸围长度的差④胸围差能完全反映出胸腔容积的变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1分)如图所示外、乙两个瓶甲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A.现象是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比甲瓶中浑浊 B.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C.原理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乙瓶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变量是二氧化碳13.(1分)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14.(1分)如图为人体内某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c、d分别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B.肺泡壁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C.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D.外界气体按照a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收缩15.(1分)如图是小明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图甲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得的 B.图乙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测得的 C.M点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正处于舒张状态 D.图乙曲线反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大于图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5分。)16.(7分)请结合“概念图——人的由来(图一)”及“胚胎发育示意图(图二)”解释下列问题。(1)19世纪,在仔细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类古猿的观点;科学家根据各种证据进一步推测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注,[]中填图中序号或代码,其后填名称,以下同。)(2)结合图一、图二,[性腺B]产生精子,并与卵细胞在[]处结合形成[D]受精卵。(3)图二中既可以产生卵细胞、又能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4)有人把“试管婴儿”理解为在试管里生儿育女,这是不准确的。其实“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方法使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但后期胚胎发育仍要移植到图二的[]中进行;胎儿通过图二中[]与母体血液进行物质交换,获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17.(7分)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步骤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的作用:①②试管构成一组对照买验,变量是。(2)第三步骤,将两支试管放置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3)第四步骤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①中液体,试管②中液体。(4)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淀粉在口腔中经过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转变成了。18.(7分)某校七年级同学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后,在一次讨论会上,对自己的一些生理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结合“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2)小丽说,我早晨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而后被吸收。(3)小军说,早晨我吃了油条和豆浆,油条中含有脂肪等物质。脂肪首先需要通过[]分泌的乳化后才能被最终消化。(4)小波说,不管你吃的馒头、鸡蛋,还是油条和豆浆处被吸收,此处消化液有胆汁、[5]分泌的和肠腺分泌的肠液,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19.(7分)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小华同学是某校七年级学生,经常玩电脑游戏到深夜;第二天,经常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而到中午时,时间久了,也出现了经常感冒、身体消瘦、视力下降等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青春期,该时期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除此之外,小华的第二性征也越来越明显。(2)小华在购买袋装小吃时,应注意食品包装袋上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如图中,质量安全图标是。A.B.C.D.(3)小华的早餐及午餐都不规律,也不能关注合理营养,时间久了就导致健康出现问题。合理营养指的是的营养。(4)为做到合理营养,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绘制出“平衡膳食宝塔”(如图)①图中代表蔬菜类、水果类的是哪一层?层。②B类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都离不开该物质;该物质在消化道中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而后被吸收。20.(7分)学习过“人体的呼吸”后,某同学绘制了“呼吸流程示意图(图甲)”及“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图乙)(1)图甲中结构①代表的器官是;过程二代表的是的气体交换。(2)当我们在吸气时,相当于图乙中的(用“A”或“B”填空)状态,此时d处于(用“收缩”或“舒张”填空)状态。(3)人体吸入的氧气通过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的(部位)被消耗,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4)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①,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因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组织纤维化。(5)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你的行为,比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等。请简要说明: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示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直立行走 B.直立行走使前肢获得解放,能够使用工具 C.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不利于促进脑的发达 D.语言的产生能够促进人类个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答案】C【解答】解:A、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A正确;B、直立行走使前肢获得解放,B正确。C、工具的使用和制造利于促进脑的发达;D、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声带发展并产生语言,D正确;故选:C。2.(1分)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青少年约为2.5亿()A.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跟异性交朋友 B.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会与人交往 C.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D.心情烦闷时跟老师和家长谈心【答案】A【解答】解:A.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为身体外形的变化、性机能的成熟,自尊心变强,易冲动并富于幻想,与异性要正常适度交往。B.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团结互助,B正确。C.进入青春期,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D.心情烦闷时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有利于身心健康。故选:A。3.(1分)如图为男、女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比②快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B.①代表女性性腺的发育趋势 C.②代表男性性腺的发育趋势 D.在1~10岁之前,性器官发育都比较缓慢【答案】D【解答】解:ABC、由分析(1)知,②表示卵巢的发育,故ABC错误。D、如图可知,D正确。故选:D。4.(1分)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物质和食品安全的认识,错误的是()A.无机盐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 B.一般情况下,脂肪只作为备用能源储存在体内 C.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D.维生素是有机物,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A【解答】解:A、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A错误。B、脂肪是储备能源物质,B正确。C、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脂肪,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D、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D正确。故选:A。5.(1分)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A.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 B.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有关 C.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D.佝偻病与缺乏维生素D或含钙的无机盐有关【答案】B【解答】解: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维持人的正常视觉,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因此,错误。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增长抵抗力、抵抗力下降。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故选:B。6.(1分)下列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 B.应设置重复实验,并取重复组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C.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 D.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物【答案】A【解答】解: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低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A错误。B、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然后取平均值。C、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如花生种子等。D、有机物能燃烧。因此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或糖类、蛋白质),D正确。故选:A。7.(1分)组成人体消化道的消化器官依次是()A.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答案】B【解答】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胃、小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包括唾液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故选:B。8.(1分)下列关于小肠适于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B.小肠绒毛壁非常薄,有利于物质透过 C.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可将蛋白质初步消化 D.小肠长度一般5~6米,扩大了吸收面积【答案】C【解答】解: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A正确。B、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正确。C、肠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直接相关,C错误。D、小肠很长,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故选:C。9.(1分)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营养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在乙处,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答案】C【解答】解:A、曲线②在乙胃中开始被消化,错误。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错误。C、丙小肠内含有胰液和肠液、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脂肪的消化过程在丙小肠内进行,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选:C。10.(1分)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为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A.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B.食材加工生熟分开 C.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D.随意食用野生蘑菇【答案】D【解答】解:A、提倡使用公筷公勺,A正确;B、食材加工生熟分开,B正确;C、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又能保护野生动物,C正确;D、野生蘑菇有很多是有毒的,D错误。故选:D。11.(1分)下列关于胸围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胸围差是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②测量胸围差时,测量3次,取最大值③胸国差等于尽力深吸气、呼气时的胸围长度的差④胸围差能完全反映出胸腔容积的变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答】解:①③胸围差指的是深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深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是胸廓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②测量是一个人的胸围差,在同一位置测量3次,②正确。④胸围差的大小可以间接地反映胸腔容积的变化大小,④错误。故选:A。12.(1分)如图所示外、乙两个瓶甲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A.现象是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比甲瓶中浑浊 B.结论是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C.原理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乙瓶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变量是二氧化碳【答案】D【解答】解:ABC、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在吸入气体时,右手松开,右手捏紧橡皮管。甲瓶中的浑浊程度小;乙瓶内的石灰水浑浊程度大。ABC正确。D、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可以形成对照实验。D错误。故选:D。13.(1分)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答案】C【解答】解:A、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人在平静状态下,A正确。B、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B正确。C、曲线图中,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完成呼气。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故选:C。14.(1分)如图为人体内某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c、d分别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B.肺泡壁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C.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D.外界气体按照a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收缩【答案】A【解答】解:A、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c,A错误。B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正确。D、根据图示箭头方向,表示吸气过程,D正确。故选:A。15.(1分)如图是小明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图甲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得的 B.图乙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测得的 C.M点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正处于舒张状态 D.图乙曲线反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大于图甲【答案】C【解答】解:AB、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消耗的能量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剧烈的运动时,需要的氧气多,呼吸深度也增加,呼吸深度较小;B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C、图甲中M点,表示吸气,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甲呼吸频率较低;曲线乙呼吸频率较高。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5分。)16.(7分)请结合“概念图——人的由来(图一)”及“胚胎发育示意图(图二)”解释下列问题。(1)19世纪,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类古猿的观点;科学家根据各种证据进一步推测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注,[]中填图中序号或代码,其后填名称,以下同。)(2)结合图一、图二,[性腺B]睾丸产生精子,并与卵细胞在[3]输卵管处结合形成[D]受精卵。(3)图二中既可以产生卵细胞、又能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2]卵巢。(4)有人把“试管婴儿”理解为在试管里生儿育女,这是不准确的。其实“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方法使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但后期胚胎发育仍要移植到图二的[4]子宫中进行;胎儿通过图二中[5]胎盘与母体血液进行物质交换,获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答案】(1)达尔文;森林古猿(2)睾丸;3输卵管;(3)2卵巢(4)4子宫;5胎盘【解答】解:(1)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2)B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在3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与卵细胞相融合(3)2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4)正常状态下,雄性精子进入雌性阴道,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由此可知,受精这一过程是在8输卵管内完成的,但后期胚胎发育仍要移植到4子宫中进行。故答案为:(1)达尔文;森林古猿(2)睾丸;3输卵管;(3)5卵巢(4)4子宫;5胎盘17.(7分)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步骤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模拟舌的搅拌的作用:①②试管构成一组对照买验,变量是唾液。(2)第三步骤,将两支试管放置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3)第四步骤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①中液体变蓝,试管②中液体不变蓝。(4)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淀粉在口腔中经过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转变成了麦芽糖。【答案】(1)模拟舌的搅拌;唾液。(2)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3)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变蓝;不变蓝。(4)麦芽糖。【解答】解:(1)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①号和②号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唾液。(2)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最适温度是口腔内的温度,因此实验中37℃的水温模拟了人体口腔中的温度。(3)第四步骤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淀粉有遇到碘液会变蓝的性质。实验中,水不能将淀粉分解,滴加碘液后变蓝,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4)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②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故答案为:(1)模拟舌的搅拌;唾液。(2)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3)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变蓝。(4)麦芽糖。18.(7分)某校七年级同学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后,在一次讨论会上,对自己的一些生理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结合“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9]肝脏。(2)小丽说,我早晨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而后被吸收。(3)小军说,早晨我吃了油条和豆浆,油条中含有脂肪等物质。脂肪首先需要通过[9]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后才能被最终消化。(4)小波说,不管你吃的馒头、鸡蛋,还是油条和豆浆小肠处被吸收,此处消化液有胆汁、[5]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答案】(1)9肝脏。(2)葡萄糖。(3)9肝脏;胆汁。(4)小肠;胰腺;胰液。【解答】解:(1)9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帮助消化。(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液。(3)油条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肝脏分泌胆汁,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促进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最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的原因: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约5﹣4米,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5胰腺分泌的胰液和9肝脏分泌的胆汁等多种消化液、糖类。故答案为:(1)2肝脏。(2)葡萄糖。(3)9肝脏;胆汁。(4)小肠;胰腺。19.(7分)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小华同学是某校七年级学生,经常玩电脑游戏到深夜;第二天,经常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而到中午时,时间久了,也出现了经常感冒、身体消瘦、视力下降等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青春期,该时期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身高突增除此之外,小华的第二性征也越来越明显。(2)小华在购买袋装小吃时,应注意食品包装袋上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如图中,质量安全图标是A。A.B.C.D.(3)小华的早餐及午餐都不规律,也不能关注合理营养,时间久了就导致健康出现问题。合理营养指的是全面而平衡的营养。(4)为做到合理营养,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绘制出“平衡膳食宝塔”(如图)①图中代表蔬菜类、水果类的是哪一层?D层。②B类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该物质;该物质在消化道胃中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氨基酸,而后被吸收。【答案】(1)身高突增(2)A(3)全面而平衡(4)①D;②修复和更新;胃;氨基酸【解答】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