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泉港市泉港一中高一下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泉港市泉港一中高一下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泉港市泉港一中高一下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泉港市泉港一中高一下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泉港市泉港一中高一下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泉港市泉港一中高一下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乙烯与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mol,与bmol氧气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和45g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a=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当a=1时,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的23C.当a=1时,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的23时,则CO和CO2D.a的取值范围为5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ΔH<0,下列对图像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3、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苯乙酸NaOH溶液分液BCl2(g)HCl(g)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洗气CNH4Cl(aq)Fe3+(aq)NaOH溶液过滤D乙烷乙烯溴水洗气A.A B.B C.C D.D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5、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A.苯 B.甲烷 C.乙烯 D.四氯化碳6、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B.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7、在298K、1.01×105Pa下,将22gCO2通入750mL1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a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molCO2通入1L2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b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O2(g)+NaOH(aq)===NaHCO3(aq)ΔH=-(2b-a)kJ·mol-1B.CO2(g)+NaOH(aq)===NaHCO3(aq)ΔH=-(2a-b)kJ·mol-1C.CO2(g)+NaOH(aq)===NaHCO3(aq)ΔH=-(4a-b)kJ·mol-1D.CO2(g)+NaOH(aq)===NaHCO3(aq)ΔH=-(8a-2b)kJ·mol-18、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反应为Mg+ClO-+H2O=Mg(OH)2+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c溶液中的溶质是MgCl2B.电池工作时,正极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C.负极反应式:ClO--2e-+H2O=Cl-+2OH-D.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1molCl-9、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通入溴水中 B.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C.苯与溴水混合后撒入铁粉 D.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10、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试剂1可以选用NaOH溶液②从苦卤中提取Br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Br-+

Cl2=2Cl-+Br2③工业上,电解熔融MgO冶炼金属镁可减小能耗④制铝: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来制备铝⑤制钠:电解饱和NaCl溶液来制备钠⑥炼铁: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1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液化 B.石油的分馏 C.苯的硝化 D.煤的干馏12、已知键能数据:C-H为akJ/mol,O2中看作O=O为bkJ/mol,C=O为mkJ/mol,H-O为nkJ/mol。则可计算CH4(g)+2O2(g)=CO2(g)+2H2O(g)∆H,此反应∆H是A.(+4a+2b-2mB.(+4a+2b-2mC.-(+4a+2b-2mD.(+4a+21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14、下列分子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CO2B.NH3C.O2D.Na2O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C.Fe(OH)3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D.交警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查司机饮酒过量时乙醇发生了取代反应16、下列表示资源开发、回收、利用原理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海水提溴时用SO2吸收Br2蒸气:SO2+Br2+2H2O=2HBr+H2SO4B.将煤气化为可燃性气体:C(s)+H2O(g)CO(g)+H2(g)C.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SO2+NaOH=NaHSO3D.可以用铝和氧化铁制备铁单质:2Al+Fe2O32Fe+Al2O317、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克46%的酒精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6NAB.22.4L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O2,转移NA个电子D.1.0molCH4与C1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18、1molH2O含有H2O分子个数是()A.6.02×1020 B.6.02×1023 C.6.02×1030 D.6.02×103219、“酒是陈的香”,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酯化反应,原理是乙酸脱去羟基、乙醇脱氢B.b试管中所盛的试剂是NaOHC.反应后b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层,产物在上层D.试管b中的导管要在液面的稍上方,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倒吸20、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碳棒:O2+H2O+2e-=2OH-。据此判断,锌片是()A.正极并被还原 B.正极并被氧化C.负极并被还原 D.负极并被氧化2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A.天然气燃烧 B.酸碱中和C.单质碘升华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22、下列溶液中通入SO2后,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的是()①Ba(NO3)2溶液②BaC12溶液③Ca(OH)2溶液④Na2SiO3溶液⑤H2S溶液A.①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甘蔗渣和一种常见的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F为生活中一种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请回答:(1)E分子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2)B的分子式是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3)向试管中加入甘蔗渣经浓硫酸水解后的混合液,先加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4)写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若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可以直接得到乙酸乙酯,则其原子利用率达到100%B.等物质的量E和C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相同。C.工业上可以通过石油裂解工艺获得大量的C。D.可以通过先加入氢氧化钠后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D24、(12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且B、C、D同周期,A、D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据此填空:(1)C元素的名称为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2)D在周期表的___周期,___族。(3)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填写)___(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25、(12分)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以除去装置Ⅱ中残余的HBr气体。简述如何实现这一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_____,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__________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26、(10分)某小组探究化学反应2Fe2++I22Fe3++2I-,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Agl是黄色固体,不溶于稀硝酸。新制的AgI见光会少量分解。(1)Ⅰ、Ⅱ均未检出Fe3+,检验Ⅱ中有无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Ⅱ中溶液,___________。(2)Ⅲ中的黄色浑浊是___________。(3)经检验,Ⅱ→Ⅲ的过程中产生了Fe3+。进一步探究表明产生Fe3+的主要原因是Fe2+被I2氧化。Fe3+产生的其它途径还可能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经检验,Ⅳ中灰黑色浑浊中含有AgI和Ag。为探究Ⅲ→Ⅳ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原因,完成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向1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1mL0.1mol/LAgNO3溶液,开始时,溶液无明显变化。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无变化。测定溶液中Ag+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图。(实验2)实验开始时,先向试管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重复实验1,实验结果与实验1相同。①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②通过以上实验,小组同学怀疑上述反应的产物之一可作反应本身的催化剂。则Ⅳ中几秒钟后即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27、(12分)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从海带中提取I2。(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2)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3)试剂a可以是______(填序号)。①四氯化碳②苯③酒精④乙酸(4)I–和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5)上图中,含I2的溶液经3步转化为I2的悬浊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28、(14分)I.食醋常用于食品调味,其主要成分为醋酸。请回答:(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电离平衡向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3)在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晶体溶解后,醋酸溶液的pH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0.1mol/L醋酸溶液的pH____(选填“>”“=”或“<”)0.1mol/L盐酸溶液的pH。(5)在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显____性。II.某同学想用实验确定CH3COOH是弱电解质。其方案是:①称取一定质量的CH3COOH配制0.1mol•L-1的溶液100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COOH是弱电解质。(1)方案的第①步中,要用到的玻璃定量仪器是______。(2)该方案中,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1(选填>、<、=)。(3)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试再提出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可行方案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药品可任取)。_______________29、(10分)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1)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A.Cl2B.淡水C.烧碱D.粗盐(2)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①工业上常用于沉淀Mg2+的试剂A是________,转Mg(OH)2化为MgCl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②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①灼烧海带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②向酸化的滤液中加H2O2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再加入CCl4作萃取剂,振荡、静置,可以观察到CCl4层呈________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分析:A.设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与生成的水中H原子守恒列方程,据此计算解答;

B.根据碳元素守恒计算反应后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据此计算b的值;

C.设反应后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二者之和与氧原子守恒列方程计算;

D.根据H原子守恒利用极限法解答,只有乙烯时,a值最大,只有乙烷时,a值最小。详解:A.设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与H原子守恒列方程,则:x+y=1,4x+6y=4518,计算得出:x=0.5,y=0.5,故n(C2H4):n(C2H6)=0.5mol:0.5mol=1:1,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根据碳元素守恒可以知道,反应后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2=2mol,故23b=2,计算得出:b=3,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设反应后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二者之和与氧原子守恒列方程,则:a+b=2,a+2b=3×2-4518,计算得出:a=0.5,b=1.5,故n(CO):n(CO2)=0.5mol:1.5mol=1:3,故C错误;

D.生成水的物质的量=45g18g/mol=2.5mol,只有乙烯时,a值最大,根据H原子守恒可以知道,a的极大值为:2.5mol×24=54mol,只有乙烷时,a值最小,根据H原子守恒可以知道,a的极小值为:2.5mol×26=56mol,故a的取值范围为:56<a<2、C【解析】

A.t0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相符,故A正确;B.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压强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图Ⅱt0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应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的影响,故B正确;C.如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应相等,故C错误;D.由图可知乙达到平衡时间较少,如是温度的影响,乙的温度应较高,故D正确。答案选C。3、C【解析】

A.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乙酸,苯不溶于水,可以用分液法分离出苯,A方案合理;B.用饱和食盐水、浓硫酸除去Cl2(g)中的HCl(g),可以采用洗气的方法,B方案合理;C.用NaOH溶液除去NH4Cl(aq)中的Fe3+(aq)时,NH4Cl也参与反应,故C方案错误;D.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以采用洗气的方法,D方案合理。综上所述,除杂方案错误的是C,本题选C。4、A【解析】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表示为:,A正确;B.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0,但质子数是1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C错误;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D错误,答案选A。5、D【解析】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详解】A.苯是一种不饱和烃,A错误;B.甲烷是烷烃,B错误;C.乙烯是烯烃,C错误;D.四氯化碳是甲烷分子中4个氢原子都被氯原子取代后的物质,属于烷烃的衍生物,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D。6、C【解析】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是正反应,同时生成2nmolNO也是正反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B错误;C、NO2为红棕色气体,O2和NO为无色气体,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始终是不变的,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7、C【解析】0.5molCO2与0.75molNaOH反应生成0.25molNa2CO3和0.25molNaHCO3,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为xkJ,则生成1molNa2CO3和1molNaHCO3放出4xkJ的热量。1molCO2通入2molNaOH溶液中生成1molNa2CO3,放出ykJ的热量,则1molCO2与1molNaOH的溶液反应生成1molNaHCO3所放出的热量为(4x-y)kJ,A、B项错误,C项正确。D项,NaOH和NaHCO3的状态错误。8、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电池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所以C溶液中的溶质不含镁离子,A错误;B.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所以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B正确;C.根据电池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可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C错误;D.由可知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所以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molCl‑,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9、B【解析】

A、乙烯通入溴水中为加成反应,A错误;B、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为取代反应,B正确;C、苯与溴水混合后撒入铁粉,不反应,与液溴才反应,C错误;D、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为加成反应,D错误。答案选B。10、D【解析】分析:海水经提纯可到粗盐,苦卤加入稀硫酸、氯气,发生2Br-+Cl2=2

Cl-+Br2,经富集,可蒸馏分离出溴,分离后的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镁离子,加入试剂1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则试剂1可为石灰乳,粗盐经提纯后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氯碱工业,可用于钠的冶炼,以此解答该题。详解:①石灰乳和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试剂1需要廉价且原料来源广泛,故错误;②氯气能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然后采用萃取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取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

Cl-+Br2,故正确;③氧化镁熔点很高,氯化镁熔点较氧化镁低,电解氧化镁冶炼镁增加成本,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故错误;

④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故错误;⑤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氢氧化钠和氯气、氢气,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冶炼,故错误;⑥可用热还原的方法冶炼铁,一般用CO为还原剂,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除杂、金属的冶炼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选取合适的冶炼方法。11、B【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甲醇,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石油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将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产物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苯的硝化是指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煤的干馏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答案:B。12、B【解析】试题分析:△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则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H=4akJ/mol+2bkJ/mol-2mkJ/mol-4nkJ/mol,答案选B。【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计算【名师点晴】明确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4)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13、A【解析】

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详解】,即,,即;所以,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A+3B=2C,A正确。14、C【解析】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据此解答。详解:A.CO2分子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A错误;B.NH3分子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B错误;C.O2是单质,分子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D.Na2O2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O与O之间存在非极性键,D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形成微粒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注意化学键与化合物关系的判断。15、A【解析】A.蔗糖为二糖,油脂含有-COO-,蛋白质含有肽键,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故A正确;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B错误;C.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D.酸性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为A。16、C【解析】分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焦炭在高温下可以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少量的二氧化硫和强碱反应生成的是亚硫酸盐;铝和氧化铁反应制备铁单质。详解:A.二氧化硫可以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即SO2+Br2+2H2O=2HBr+H2SO4,故A正确;B.焦炭在高温下可以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故B正确,少量的二氧化硫和强碱反应生成的是亚硫酸盐,即C(s)+H2O(g)CO(g)+H2(g),故B错误;C.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SO2+2NaOH=Na2SO3+H2O,故C错误;D.可以用铝和氧化铁反应制备铁单质即2Al+Fe2O32Fe+Al2O3,故D正确;本题答案选C。17、C【解析】分析:A.溶剂水分子还含有氢原子;B.气体的状态不确定;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D.还有二氯甲烷等生成。详解:A.100g46%的酒精溶液中含有的乙醇是46g,物质的量是1mol,但溶剂水分子还含有氢原子,则氢原子数目大于6NA,A错误;B.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含有的质子数不一定为18NA,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O2,氧气是0.5mol,转移1mol电子,即NA个电子,C正确;D.1.0molCH4与C1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ONA,因为还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生成,D错误。答案选C。18、B【解析】

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根据N=nNA计算1mol

H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详解】1mol

H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为:N(H2O)=n(H2O)NA=1mol×6.02×1023mol−1=6.02×1023,故答案选B。【点睛】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为6.02×1023,在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时,可以用“堆”帮助理解,就是微观的粒子数数目太多,不容易单独计算,引入物质的量,多举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的记忆效果更好。19、B【解析】

A、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原理是酸去羟基,醇去氢,故A说法正确;B、b试管的作用是收集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在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因此b试管中不能盛放NaOH,应盛放饱和Na2CO3溶液,故B说法错误;C、b试管中盛放饱和Na2CO3溶液,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析出,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即b试管中的现象,出现分层,上层为乙酸乙酯,故C说法正确;D、试管b中导管在液面稍上方,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倒吸,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B。20、D【解析】

锌片发生反应:Zn+2OH--2e-=ZnO+H2O,电极反应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锌为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合理选项是D。21、C【解析】

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且放出热量,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故A不选;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为化学变化,且放出热量,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故B不选;C.单质碘升华为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故C选;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为化学变化,且吸收热量,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故D不选;故选C。【点睛】本题的本质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般而言,物理变化包括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没有新物质生成。22、D【解析】分析:①硝酸根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②盐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③足量SO2气体与Ca(OH)2溶液反应会生成亚硫酸氢钙;④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硅酸;⑤H2S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沉淀。详解:①硝酸根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①正确;②盐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不发生反应,②错误;③足量SO2气体与Ca(OH)2溶液反应会生成亚硫酸氢钙,最终不会产生白色沉淀,③错误;④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生成硅酸白色沉淀,④正确;⑤H2S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沉淀,但是S是淡黄色沉淀,不属于白色沉淀,⑤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注意二氧化硫在硝酸钡溶液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不发生反应,为易错点。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醛基C6H12O6加成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AC【解析】

由图可知,在浓硫酸作用下,甘蔗渣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则B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则D为乙醇;由逆推法可知,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A为乙炔、C为乙烯;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醛,则E为乙醛;乙醛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F为乙酸。【详解】(1)由分析可知E为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官能团为醛基,故答案为:醛基;(2)B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反应③为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醛,故答案为:C6H12O6;加成反应;(3)向试管中加入甘蔗渣经浓硫酸水解后的混合液中含有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故答案为:出现砖红色沉淀;(4)D与F的反应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5)A.若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可以直接得到乙酸乙酯,说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加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正确;B.乙醛和乙烯分子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相同,但乙醛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个数越多,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越小,则等物质的量乙醛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乙醛要小,故错误;C.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工艺获得大量的乙烯,故正确;D.乙酸和乙酸乙酯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通过先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错误;AC正确,故答案为:AC。24、硅SiH4三VIIANaSiClFNaOH【解析】

A.B.C.

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一电子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x=2,则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C为Si元素;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处于ⅦA族,原子序数大于Si,故D为Cl;A、

D同主族,则A为F元素;B、C、D同周期,且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故B为Na。(1)C元素的名称为硅,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SiH4,故答案为:硅;SiH4;(2)D为Cl元素,处于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三;ⅦA;(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Si>Cl>F,故答案为:Na>Si>Cl>F;(4)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NaOH.25、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气)防倒吸吸收溴蒸气III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开启K2溴(Br2)NaOH溶液【解析】

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由于液溴易挥发,会干扰溴化氢的检验,需要利用苯除去溴。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需要有防倒吸装置,根据生成的溴苯中含有未反应的溴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据此解答。【详解】(1)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苯和液溴易挥发,则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气)。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则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2)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中的溴蒸气,避免干扰溴离子检验;(3)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因此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III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4)因装置Ⅱ中含有溴化氢气体能污染空气,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操作方法为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开启K2。(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单质溴,由于单质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26、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AgI任写一个:4Fe2++O2+4H+=4Fe3++2H2O或3Fe2++4H++NO3-=3Fe3++NO↑+2H2O合理答案均给分Fe2++Ag+=Fe3++AgAgI分解产生的Ag催化了Fe2+与Ag+的反应【解析】

由实验所给现象可知,Ⅰ、Ⅱ均未检出Fe3+,说明Fe2+与I2几乎不反应;Ⅱ→Ⅲ的过程中加入几滴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Ag+与I﹣生成了AgI沉淀,降低了I﹣的浓度,使平衡2Fe2++I22Fe3++2I﹣正向移动,使I2氧化了Fe2+;加入足量的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的AgI分解产生的Ag催化了Fe2+与Ag+的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和单质银,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详解】(1)检验Ⅱ中有无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Ⅱ中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故答案为: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2)Ⅲ中的黄色浑浊是Ag+与I﹣生成了AgI黄色沉淀,故答案为:AgI;(3)空气中存在O2,酸性条件下,空气中氧气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或溶液中Ag+具有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或酸性溶液中NO3﹣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故答案为:4Fe2++O2+4H+=4Fe3++2H2O或3Fe2++4H++NO3-=3Fe3++NO↑+2H2O;(4)①向1mL0.1mol•L﹣1FeSO4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AgNO3溶液,开始时,溶液无明显变化,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说明银离子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Ag+=Fe3++Ag,故答案为:Fe2++Ag+=Fe3++Ag;②依据小组同学怀疑分析可知,迅速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是AgI分解产生的Ag催化了Fe2+与Ag+的反应,故答案为:AgI分解产生的Ag催化了Fe2+与Ag+的反应。【点睛】加入几滴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Ag+与I﹣生成了AgI沉淀,降低了I﹣的浓度,使平衡2Fe2++I22Fe3++2I﹣正向移动,使I2氧化了Fe2+是该题的关键所在,既是难点也是突破口。27、过滤将I-氧化为I2①②5I-+IO3-+6H+=3I2+3H2O富集碘元素【解析】

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为过滤。海带灰中含KI,该物质容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为I2,I2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可以通过萃取作用分离碘水。向含有I2的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反应生成碘化钠、碘酸钠,进入到水溶液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I-、IO3-、H+发生反应产生I2的悬浊液,过滤,分离得到粗碘。【详解】(1)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KI水溶液的操作方法,名称是过滤;(2)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将I-氧化为I2;(3)试剂a是从I2的水溶液中分离得到I2,可以根据I2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苯、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或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容,且与I2不反应的性质,通过萃取分离得到,因此可以是四氯化碳、苯,而不能使用与水互溶的或容易溶于水的乙醇、乙酸,故合理选项是①②;(4)I–和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I2和水,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I-+IO3-+6H+=3I2+3H2O;(5)上图中,含I2的溶液经3步转化为I2的悬浊液,其目的是提高I2的浓度,达到富集碘元素的目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含碘物质分离提纯碘单质的实验过程分析,注意过滤、萃取、分液的操作,及氧化还原反应在物质制备的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28、CH3COOHCH3COO-+H+逆增大>碱100mL的容量瓶>用量筒量取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2mL,测量其pH值,然后分别加水稀释10倍,再次测量二者的pH值,比较二者稀释前后的pH的变化值△pH,可以看出,故可知醋酸为弱电解质【解析】

I.(1)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时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答案为:CH3COOHCH3COO-+H+。(2)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盐酸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即HCl=H++Cl-,溶液中c(H+)浓度增大,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3COOH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逆。(3)醋酸钠是强电解质,溶解后完全电离:CH3COONa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3COOH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pH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