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研究生铁的锈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实验现象8小时未观察到明显锈蚀8小时未观察到明显锈蚀1小时观察到明显锈蚀A.①中,NaCl溶液中溶解的O2不足以使生铁片明显锈蚀B.②中,生铁片未明显锈蚀的原因之一是缺少H2OC.③中正极反应:O2+4e−+2H2O==4OH−D.对比①②③,说明苯能隔绝O22、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2C(g),反应进行到4s末,测得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0.4mol、0.2mol。则用反应物B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025mol·L-1·s-1 B.0.0125mol·L-1·s-1C.0.05mol·L-1·s-1 D.0.1mol·L-1·s-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液化气、汽油、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石油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将重油裂化为汽油C.聚乙烯塑料可用于食品包装,该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D.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1molH2O含有的质子数为3NAC.常温常压下,22.4LN2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5、下列试剂保存或者盛放方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盛放在铜质器皿中B.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C.稀硝酸盛放在铁质器皿中D.锌粒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6、下列金属可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Fe B.Mg C.Cu D.Al7、反应:2A(g)+3B(g)C(g)+4D(g),速率最快的是()A.v(C)=0.1mol·L-1·s-1B.v(B)=4.0mol·L-1·min-1C.v(A)=2.0mol·L-1·min-1D.v(D)=0.3mol·L-1·s-18、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白菜 B.甘蔗 C.豆腐 D.牛油9、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B.“纳米车”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C60与12C是同位素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和尼龙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C.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棉线D.实验室用酒精作燃料是因为其含碳量高,放热多11、在相同的A、B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使它们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并达新平衡:2SO2+O22SO3(g)。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中SO2的转化率为25%时,B中SO2的转化率为A.25% B.大于25%C.小于25% D.无法判断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分别向1LO.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2<△H3C.△H1<△H2=△H3D.△H1=△H2<△H3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称为烃D.生活中常见的糖类、蛋白质都是有机物14、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D.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强1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2CH─CH3+HClOHOCH2─CHCl─CH3B.CH3Cl+Cl2CH2Cl2+HClC.SO2+2NaOHNa2SO3+H2OD.HNO3+H2O16、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B.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17、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两电极材料都是石墨,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C.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OH-)变大D.若正极消耗的气体质量为4克,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8、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产生氢气速率的因素是A.加少量浓盐酸B.加少量NaCl溶液C.加少量NaNO3固体D.加少量Na2SO4固体19、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气体、B气体,测得其浓度为2mol/L和1mol·L-1;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4C(?)+2D(?)已知“?”代表C、D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为:K=②此时B的转化率为35%③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④增加C的量,A、B转化率不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原则的是()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复分解反应⑦加聚反应A.①②⑤B.②⑤⑦C.⑥⑦D.只有⑦2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焰色反应B.石油分馏C.煤的干馏D.碘的升华2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a~g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d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常用作__________材料。(2)f的元素符号为As,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上述变化规律__________。(4)e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g,请写出一个离子方程式证明:__________。24、(12分)位于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位于同一主族,A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E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根据你的推断完成下列问题:(1)B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2)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三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C与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4)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5)B、C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为_______。25、(12分)某同学完成如下实验。(1)实验记录(请补全表格中空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①溶液分层②下层呈橙色。_____________①溶液分层②__________Br2+2I-=I2+2Br-(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溴、碘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6、(10分)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并验证其性质.(1)盛装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填代号.a.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3)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的装置是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4)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该试管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____填“I”、“Ⅱ”或“Ⅲ”;若将试管D中新制氯水改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实验是高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①进行实验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②在进行实验②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A.乙醇B.四氯化碳C.苯D.乙酸③从I2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的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④向含I-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在A试管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以下字母序号)。a.先浓硫酸再乙醇后乙酸b.先浓硫酸再乙酸后乙醇c.先乙醇再浓硫酸后乙酸②在试管B中常加入_______________来接收乙酸乙酯。28、(14分)I.现用下图装置来测定某原电池工作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量筒的规格为1000mL,供选择的电极材料有纯铜片和纯锌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b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量筒中收集到672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此时a电极质量减少__________g。II.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用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假设混合溶液总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溶液的体积之和)实验混合溶液ABCDEF4mol/LH2SO4/mL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H2O/mLV7V8V9V10100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3=____________,V8=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A测得:收集到产生H2体积为112mL(标准状况下)时所需的时间为10分钟,求化学反应速率ν(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29、(10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官方比赛用球,新足球名为“Telstar18(电视之星18)”,脱胎于1970年世界杯上经典的“电视之星(Telstar)”。为了契合本次世界杯的环保主题,Telstar18选用了具有较高环保性能的高科技材料——三元乙丙橡胶(EPDM)。化合物A是合成三元乙丙橡胶的重要中间体,可由B(C5H6)和C经Diels-Alder反应制得。已知最简单的Diels-Alder反应是,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由B和C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反应类型)。(2)写出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一溴代物只有两种的芳香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分别写出生成这两种一溴代物所需要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①_______;②__________。(3)已知:①CH3COONa+NaOHCH4↑+Na2CO3;②;③+CH3Br。利用所给信息,写出实验室由制备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B……目标产物)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

A.根据实验现象,③中1小时观察到明显锈蚀,说明NaCl溶液中溶解有O2,只是苯不能隔绝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氯化钠溶液,而①中由于是密闭体系,溶解的O2较少,不足以使生铁片明显锈蚀,故A正确;B.苯属于非电解质,②中无电解质溶液,不满足电化学腐蚀的条件,故B正确;C.根据现象,铁在中性环境下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O2+4e−+2H2O==4OH−,电极反应式合理,故C正确;D.根据现象,③中发生吸氧腐蚀,①③溶液中均溶解由氧气,③中观察到明显锈蚀,说明苯不能隔绝O2,故D错误;答案选D。2、B【解析】容积为2L,发生反应4A(g)+B(g)2C(g),根据生成C的物质的量2mol,可以求出消耗B的物质的量1mol,c(B)=1/2=0.5mol·L-1,v(B)=0.5/4=0.0125mol·L-1·s-1;正确选项B。3、B【解析】分析:A项,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项,石油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将重油裂化为汽油;C项,塑料的老化由于长链分子断裂成短链分子;D项,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详解:A项,石油液化气、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石油液化气、汽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是碳氢化合物,地沟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A项错误;B项,重油中碳原子数在20以上,汽油中碳原子数在5~11之间,石油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将重油裂化为汽油,B项正确;C项,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聚乙烯塑料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塑料的老化由于长链分子断裂成短链分子,C项错误;D项,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都属于溶液,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能用丁达尔效应区分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D项错误;答案选B。4、A【解析】

A.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NA个,故A正确;B.水是10电子和10质子的微粒,故1mol水中含10mol质子即10NA个,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N2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故C错误;D.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故D错误;故选A。5、B【解析】A.浓硝酸能够与铜发生反应,不能盛放在铜质器皿中,可以保存在铁质或者铝质器皿中,A错误;B.NaOH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不能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可以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B正确;C.稀硝酸能够与铁反应,不能盛放在铁质器皿中,可以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错误;D.锌粒保存在广口瓶中,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注意明确化学试剂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注意广口瓶与细口瓶的区别。6、D【解析】

A.Fe不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Mg不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Cu不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Al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7、A【解析】

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保持一致。【详解】A.=0.1mol·L-1·s-1=6.0mol·L-1·min-1;B.=mol·L-1·min-1;C.=mol·L-1·min-1=1.0mol·L-1·min-1;D.=mol/(L•s)=0.075mol/(L•s)=4.5mol·L-1·min-1;所以反应速率快慢为:v(C)>v(D)>v(B)>v(A)。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把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注意比值法应用及单位统一,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8、C【解析】

A项、蔬菜富含维生素,故A错误;B项、甘蔗中主要含有蔗糖属于糖类,故B错误;C项、豆腐以大豆为原料制作,主要含有植物性蛋白质,故C正确;D、牛油中主要含有油脂,故D错误;故选C。【点睛】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奶类及制品、豆类及制品。9、B【解析】A、因纳米车很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选项A错误;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选项B正确;C、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60是一种单质,选项C错误;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C60是单质,不是核素,选项D错误。答案选B。10、C【解析】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尼龙不是,选项A错误;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选项B错误;C、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棉线,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选项C正确;D、实验室用酒精作燃料是因为其为清洁能源,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正确理解和对生活用品组成、成分、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B【解析】

反应2SO2+O22SO3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若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则随着反应的进行,A的压强逐渐减小,B容器压强大于A容器压强,B相当于在A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当A中的SO2的转化率为25%时,则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应是大于25%,故选B。12、C【解析】分析: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水时放出热量为57.3kJ,而浓硫酸稀释放热.详解:②稀硫酸、③稀盐酸分别与1L0.5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水的物质的量相同,放出热量相同,则焓变相同,即△H2=△H3;①浓硫酸与1L0.5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与上述相同,但浓硫酸稀释放热,且焓变为负,则△H1<△H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解题关键: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浓硫酸的稀释,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难点:中和反应的焓变为负,比较大小时易忽略。13、B【解析】

A、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A正确;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等中含有碳元素,但其为无机物,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故B错误;C、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称为烃,故C正确;D、生活中常见的糖类、蛋白质中都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B。14、D【解析】

A.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更剧烈,选项A正确;B.卤族元素单质的颜色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加深,所以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依次为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选项B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15、A【解析】

A.CH2CH─CH3的碳碳双键断裂,两个碳原子分别结合了羟基和氯原子,属于加成反应,故A选;B.CH3Cl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了,属于取代反应,故B不选;C.SO2+2NaOH→Na2SO3+H2O是复分解反应,故C不选;D.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了,属于取代反应,故D不选;故选A。16、D【解析】

A.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A正确;B.葡萄糖含-CHO,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正确;C.植物油含碳碳双键、-COOC-,则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C正确;D.蛋白质含-CONH-,由C、H、O、N等元素组成,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7、C【解析】A、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正极上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A说法正确;B、根据电池总反应以及电解质的环境,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故B说法正确;C、根据电池总反应,生成了H2O,对KOH溶液起到稀释作用,c(OH-)降低,故C说法错误;D、正极上消耗的是氧气,因此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4/32mol=0.5mol,故D说法正确。18、D【解析】反应的实质是2Al+6H+=2Al3++3H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H+的浓度和铝条的表面积,另外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但是加入少量Na2SO4固体,参加反应的H+的浓度不变,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注意把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题特别要注意C项,加入硝酸钠与加入硫酸钠固体的区别,要知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19、D【解析】试题分析: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A(g)+2B(g)4C(?)+2D(?)起始:4200变化:1.20.81.60.8平衡:2.81.21.60.8,根据反应前后压强之比等于5:4,因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也为5:4,D为气体,C为固体或纯液体,①固体和纯液体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故错误;②B的转化率为0.8/2×100%=40%,故错误;③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但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④C是固体或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因此改变C的量,A、B的转化率不变,故正确;故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化学平衡的计算等知识。20、B【解析】

化合反应、加成反应以及加聚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都转化到生成物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而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取代反应以及消去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或三种,原子利用率小于100%。答案选B。21、C【解析】A.焰色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碘的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煤的干馏和石油分馏的区别。22、A【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知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W为氮元素;结合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X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详解】A、非金属性:O>Cl>S,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S,A正确;B、同主族元素由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高氯酸的酸性一定强于硫酸,其它含氧酸则不一定,B错误;C、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形成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O2—还原性弱于S2—,C错误;D、氯气中氯元素为0价,是氯元素的中间价态,在化学反应中既可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A。【点晴】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熟练理解程度,能结合题中条件快速确定元素的名称是解答的前提,这对学生基础要求比较高,建议复习时要重视双基的学习与检测,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点是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说明W是N元素,再结合其他信息就可准确确定其他元素,再结合元素周期表的位、构、性解题即可。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半导体As2O5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金属性减弱Cl2+2Br-=Br2+2Cl-【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可知a为钠元素,b为镁元素,c为铝元素,d为硅元素,e为氯元素,f为砷元素,g为溴元素。详解:(1)d为硅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常用作半导体材料;(2)A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Ⅴ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最高正价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为As2O5;(3)a为钠元素,b为镁元素,c为铝元素,位于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金属性减弱;(4)e为氯元素,g为溴元素,两者位于同周期,氯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溴原子,方程式Cl2+2Br-=Br2+2Cl-可以证明。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结构、位置和性质的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根据结构可以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之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元素的结构;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根据性质可以推断结构;同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元素的性质。24、氧元素AlO3SO2H2O2(或Na2O2)Al2O3+2OH-=2AlO2-+H2O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解析】

短周期的四种元素A、B、C、D,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氢元素;A、C位于同一主族,则C为钠元素,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为同主族元素,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则B为氧元素,D为硫元素,E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E为铝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为硫元素,E为铝元素。(1)B为氧元素;E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为铝元素,化学符号为:Al,故答案为:氧元素;Al;(2)在H、O、Na、S四种元素中,能形成漂白作用的物质有:SO2、H2O2、Na2O2、O3等,故答案为:SO2;O3;H2O2(或Na2O2);(3)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形成过程为它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4)E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具有两性,能够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5)B和C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Na2O2,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2),要注意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强氧化剂氧化漂白,二氧化硫化合漂白,活性炭吸附漂白。25、Cl2+2Br-==

Br2+2Cl-下层呈紫色比较氯、溴、碘单质氧化性强弱(或比较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解析】(1)新制氯水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Br2,Br2易溶于CCl4,故下层呈橙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溴水与KI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I2,I2易溶于CCl4,故下层(CCl4层)呈紫色。(2)由①和②实验可得,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氧化性强弱(或比较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强弱)。(3)氯、溴、碘属于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故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26、圆底烧瓶酒精灯Cu+2H2SO4CuSO4+SO2↑+2H2OdC有淡黄色沉淀生成Ⅲ5SO2+2MnO4-+2H2O=5SO42-+2Mn2++4H+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解析】

根据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分析实验中的仪器名称及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根据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及还原性分析实验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详解】(1)如图所示,盛装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为圆底烧瓶;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需要加热,所以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酒精灯;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CuSO4+SO2↑+2H2O,故答案为:圆底烧瓶;酒精灯;Cu+2H2SO4CuSO4+SO2↑+2H2O;(2)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二氧化硫与溶液、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硫与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且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饱和NaHSO3溶液;(3)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与Na2S反应生成单质硫,所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的装置是C,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4)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新制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本身就存在氯离子,可以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I不合理;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新制氯水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褪色,所以II也不能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II不合理;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时溶液为酸性,产生的白色沉淀应该为硫酸钡,说明二氧化硫被氯水氧化,验证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III合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本身被还原生成锰离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5)二氧化硫有毒,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27、过滤BC蒸馏烧瓶Cl2+2I-=2Cl-+I2C饱和碳酸钠(溶液)【解析】

(1)由题给流程图可知,海带灼烧得到海带灰,将海带灰溶于水得到悬浊液,悬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向含碘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与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得到含碘单质的溶液,然后向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含单质碘的有机溶液,最后加热蒸馏得到单质碘。(2)题给实验装置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装置A中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和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装置B中盛有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详解】(1)①实验①为海带灰悬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故答案为:过滤;②实验②为向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难溶于水、且碘的溶解度较大的有机溶剂萃取剂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分液得到含单质碘的有机溶液,故答案为:BC;③从I2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的装置为蒸馏装置,由图可知,仪器a为蒸馏烧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④向含I-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气,氯气与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得到含碘单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故答案为:Cl2+2I-=2Cl-+I2;(2)①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在A试管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慢慢向其中注入硫酸,并不断搅拌,最后向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的大试管中加入乙酸,故答案为:C;②在试管B中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28、纯铜片2H++2e-===H2↑0.06mol1.95Zn+2H+==Zn2++H2↑Zn+Cu2+==Zn2++Cu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以及硫酸溶液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大锌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