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重点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重点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重点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重点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重点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重点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D.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3.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4.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5.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2% B.24% C.20% D.30%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稀盐酸或者水7.下列有关过滤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C.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D.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8.向盛过量稀盐酸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打磨后的镁条,下列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9.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O B.原子核电荷数为118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石蜡熔化C.食物腐败D.石油分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按要求写出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1)水银___________;(2)2Au___________;(3)氦气___________;(4)Fe2+中“2+”的含义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边回答: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电解水:_________。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1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像描述。图A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B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A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性溶液滴加到______性溶液中。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

(填符号)。当溶液的pH

=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______(填符号)。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_____(填符号),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___________色。(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兴趣小组同学对CO和CO2两种常见气体进行如图探究活动。探究I.实验室制取CO2时,大理石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取等纯度、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分析图中_____(选填序号)点,可得出“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结论。AacBabCbeDbde点表达的含义是_____。探究Ⅱ,验证CO和CO2的化学性质实验2:小组同学按照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均关闭;实验开始后,打开K2,当装置C中溶液变浑浊时,立即关闭K2,打开K1,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始终无明显变化。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_____,证明CO有还原性。“装置C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取少量反应后装置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据此,小组同学得出“CO2能与碱溶液反应”的结论。装置B、C都能有效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其中装置B中可观察到气球涨大,装置C中与之相关的现象是_____。探究Ⅲ.探究装置B中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实验3:小红取实验2结束后装置B中的溶液少许,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然后滴入酚酞溶液,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有剩余”的结论。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16.某兴趣小组对面粉厂悬挂“禁止明火”的宣传感到不解。了解到面粉的主成分是淀粉,属于易燃易爆物,完全燃烧产物为CO2和H2O,为了进一步探究面粉的组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面粉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小明猜想:面粉中一定含有C、H元素,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小红猜想:面粉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小文认为小红的猜想错误,因为面粉中是否含有氧元素需要实验验证。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A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通入氧气,点燃B处酒精灯。实验现象和结论如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①面粉中含有碳元素B装置硬质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②面粉中含有氢元素(拓展交流)有同学认为结论②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取面粉8.1g,使其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生成水的质量为4.5g,由此可以判断出面粉中_______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通过对上述实验分析,为避免事故发生,面粉在生产、运输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___。A密封门窗,隔绝空气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C轻拿轻放,减少扬尘D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正确;B.图中n的值为8;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周期数,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选B2、C【解析】

A、要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说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不变,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为a等于b,错误。故选C。3、A【解析】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其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4、A【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固体中部分氧元素以氧气的形式逸出,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由于反应后有含氧元素的二氧化锰,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不再改变。最终氧元素的的质量为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B.氧气是该反应的生成物,质量由零开始增加,氯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不再改变;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氯酸钾和氯化钾固体中钾元素相等,但氯酸钾的质量大于氯化钾的质量,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再变。选A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5、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应中,镁原子的总质量不变,即反应前镁的量=反应后硫酸镁中镁的量;由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混合物的质量,可计算镁元素的质量,再利用硫酸镁中镁的质量分数,求出硫酸镁的质量,而混合物与酸的质量之和为反应后溶液质量,最后可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10g×48%=4.8g,则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4.8g÷×100%=24g,而反应后溶液质量=10g+110g=120g,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故选C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能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计算溶质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不可盲目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溶质质量。6、C【解析】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开始加入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A不正确;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横坐标是一氧化碳的质量,纵坐标是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增加,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但不为0,故选项B不正确;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在这个反应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C正确;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横坐标是x溶液的质量,纵坐标是pH,随着x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一直减小到溶液的pH小于7,所以物质x是酸,不可能是水,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C。7、C【解析】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会损坏滤纸,造成滤液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D、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D【解析】

A、,盐酸过量,所以随着反应进行,镁条质量减少直至为零,图像正确,故A错误;B、盐酸过量,最后镁条消耗完盐酸还有剩余,随着反应进去盐酸质量先减少后不变,图像正确,故B错误;C、,随着反应进去氯化镁的质量先先增加后不变,图像正确,故C错误;D、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容器中液体温度升高,最后冷却温度又降低到室温,图像错误,故D正确。故选D。9、B【解析】

A.由图可知,元素符号为Og,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在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为118,选项正确;C.元素名称不带“钅”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294,相对原子质量为“1”,不写出来,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10、C【解析】

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食物腐败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D、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C。【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Hg两个金原子He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解析】

A、(1)汞的俗称是水银:Hg;(2)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Au:表示2个金原子;(3)氦气是单原子分子;He;(4)Fe2+中“2+”的含义: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钠离子和氯离子7.3%4.5%【解析】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详解】(1)a点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故大量存在的离子有钠离子和氯离子。(2)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y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点睛】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解析】

(1)电解水是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14、碱酸H+和Na+Na+和Cl-Cl-和OH-蓝H+和OH-【解析】

分析图A可知刚开始溶液的pH=2,为酸性,之后pH逐渐增大;图B可知Na+和Cl-并未参与反应【详解】由分析图A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因此是为将碱性溶液加入酸性溶液中。在加入ag氢氧化钠溶液时,此时溶液仍为酸性,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有H+,但已经加入了NaOH,所以溶液中还有Na+pH=7时,H+和OH-在溶液中均已不存在,此时溶液中只含Na+和Cl-当加入bg氢氧化钠溶液时pH>7,显碱性石蕊试液遇碱变蓝,则溶液中一定有OH-,但是最开始的溶液中有Cl-,而Cl-没有消失,因此此时溶液中有Cl-和OH-分析B图,发现Na+和Cl-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而H+和OH-在反应后消失,变成了H2O,因此参与反应的离子是H+和OH-。故答案为碱;酸;H+和Na+;Na+和Cl-;Cl-和OH-;蓝;H+和OH-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B两种形状的大理石和稀盐酸完全反应黑色固体变红色Ca(OH)2+CO2═CaCO3↓+H2O产生气泡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除去碳酸钠,防止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解析】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详解】实验1:(1)分析图中ab点,可得出“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结论,这是因为ab点时,反应时间相等,生成气体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故填B(2)e点表达的含义是两种形状的大理石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故填:两种形状的大理石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实验2:(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证明CO有还原性。故填:黑色固体变红色(2)“装置C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取少量反应后装置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据此,小组同学得出“CO2能与碱溶液反应”的结论。故填:Ca(O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