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1页
【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2页
【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3页
【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4页
【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问题探讨蛋白质DNA问题探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储存遗传信息;准确复制并传给下一代,结构比较稳定等。

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

分离特定的物质能否遗传给子代;隔离的思想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预测20世纪20年代

人们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对遗传物质的早期预测20世纪30年代

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目录0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0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03生物的遗传物质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

光滑粗糙有无有无smoothrough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

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状物质。本身不致病。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2.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过程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2.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过程

S型活细菌不死亡1、22、32、3、4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2.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过程

转化因子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蛋白质和核酸对高温的耐受是不同的,80~100℃,蛋白质失活,DNA双链解开;恢复室温后,DNA双链能恢复,蛋白质无法恢复。

从第4组小鼠尸体中分离出来的S型活菌,其后代也是致病性的S型细菌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3.转化因子是什么?

分析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称为加法原理,如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与常态比较,人为减少某种影响因素称为减法原理,如艾弗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分别用蛋白酶、酯酶、RNA酶、DNA酶处理,特异性的去除了一种物质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4.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第一组)艾弗里及同事把加热致死的S菌破碎后去除大部分糖类、脂质、蛋白质,制成细胞提取物

(第二-四组)对细胞提取物分别用蛋白酶、RNA酶和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有转化R型菌的活性

(第五组)对细胞提取物分别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R型菌的活性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4.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过程:

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艾弗里实验表明,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转化因子,而这个转化因子很有可能就是DNA

➷艾弗里等人进一步分析了细胞提取物的理化性质,发现它们分子量很大,氮磷比约为1.67,在260nm的紫外光照射下有最大吸收峰值,这些都和DNA的特性极为相似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4.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同时证明了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被转化的R型菌只是少量,在培养后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的培养基中,R型菌的菌落占多数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4.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该实验的设计遵循哪些原理?其巧妙之处是什么?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巧妙之处在于运用“减法原理”,即在每个实验组人为去除某个影响因素后,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设计实验及结果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有说服力的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E.coli)实验

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对它们进一步分析表明:

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

99%的P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设计实验及结果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设计实验及结果

T2噬菌体的增殖

T2噬菌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设计实验及结果

根据艾弗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的假说,即DNA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新合成的子代T2噬菌体具有与亲代T2噬菌体相同的遗传特性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设计实验及结果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实施实验及结果—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

①可以直接用培养基直接标记噬菌体吗?

不可以。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只有在细菌体内才能进行增殖,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而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②能不能在一组中用同位素分别标记35S和32P?

不能,因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有这两种元素,侵染细菌后无法确认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标记物

③检测到放射性,就等于检测到了什么?

1.保温

2.搅拌:使T2噬菌体和细菌分离

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35S组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噬菌体与细菌共存于沉淀物中,会造成沉淀物中放射性偏高

3.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

【旋转飞椅】

1.保温

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思考:为什么噬菌体侵染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在实验中,只有DNA进入到大肠杆菌内起了作用,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胞内,所以不能说明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过程及分析

高低低高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4.实验结果分析

5.结论:

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假说是正确的,艾弗里也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NA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6.讨论:艾弗里与赫尔系等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1)个体小,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繁殖快,细菌20-30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7.讨论: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1)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特异性的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在观察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下,实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