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1页
第8课时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2页
第8课时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3页
第8课时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4页
第8课时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第8课时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标解读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治国实践的方针和原则,汉承秦制,法律与礼教并用,自魏晋起,出现“法律儒家化”的趋势,至唐朝礼法结合臻于完善,“以礼入律”也因此成为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

这是重点,对德治和法治的讨论等相关理念对于以后历代王朝的治国实践具有重要影响。时空坐标: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阶段特征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两者相辅相成。儒家的德治思想有积极意义,但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并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

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1(2021·全国乙卷·27)明清时期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2021·湖北高考·4)明朝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2021·湖北高考·3)唐代国家治理强调儒家的伦理纲常(2021·北京高考·1)汉代祭祀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2022(2022·北京高考·3)北宋注重社会教化(2022·海南高考·5)古代历朝历代社会教化(2022·天津高考·16)唐朝、清朝的法制2023(2023·高考全国乙卷·27)明初加强对民间的管控

(2023·湖北高考·6)近代清政府调整法律应对变局(2023·浙江高考·23)秦汉、唐朝、现代中国的法治与德治复习建议

本课内容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多,主要考查了历朝历代的社会教化、法制发展以及主流思想在法治与教化中的影响。建议复习时从不同角度分析考查对以上知识的掌握,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任务(1)从时空观角度,说出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厘清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认识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学习任务一1、从时空观角度,说出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厘清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活动1: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一、二两段,说出德治与法治思想的渊源分别是什么?【答案】(1)德治: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2)法治:《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学习任务一活动2: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三、四两段和“史料阅读”中的史料,完成下列表格,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之争。背景政治①____________,大国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变革,诸侯国君寻找新的治国思想思想②____________,儒法称为显学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③____________蓬勃发展王室衰微百家争鸣小农经济学习任务一活动2: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三、四两段和“史料阅读”中的史料,完成下列表格,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之争。角度儒家法家人性本论④_________⑤_________政治主张⑥______⑦______实现方式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韩非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遵守法令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性善人性恶德治法治通过道德礼仪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学习任务一活动2: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三、四两段和“史料阅读”中的史料,完成下列表格,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之争。角度儒家法家代表阶级⑩_____________________⑪__________________影响适用于“治世”,但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1)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2)指引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奴隶主贵族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学习任务二活动1: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完成下列有关“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表格,并分析法律与儒学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原因。

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认识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朝代法律成果教化成果法律与教化的关系发展趋势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立⑥________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法开始结合,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晋南北朝④_______________进一步推动律令的儒家化唐《贞观律》→《永徽律》↓《永徽律疏》(《唐律疏议》)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独尊儒术,以经注律律令儒家化《大唐开元礼》;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以儒融法学习任务二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认识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活动1: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完成下列有关“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表格,并分析法律与儒学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原因。【答案】原因:(1)历史原因:吸取秦朝重刑罚,轻德教的教训。(2)汉代儒学成为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后,主动向社会各领域、各阶层渗透。(3)统治者支持儒家士人以经注律,儒家思想进一步与法律结合。(4)儒学不断随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自我更新。学习任务二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认识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活动2: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完成下列有关“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表格,明确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法律教化宋朝基本沿用①______________,制定的法律多以②______为蓝本:《宋刑统》《天圣令》(1)理学的渗透:控制教育与科举;广泛传播,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家礼》《小学》成为行为规范。(2)乡约的约束:宋以后,③____________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唐朝法律体系唐律儒学士人学习任务二活动2: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完成下列有关“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表格,明确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法律教化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④____________,但在司法实践中⑤________________

明朝(1)以唐律为蓝本制定⑥_______________。(2)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1)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⑦_________。(2)儒学士人引用⑧___________解释六谕,不遵乡约要受处罚,甚至治罪弃而不用广泛援引唐律《大明律》强制《大明律》学习任务二活动2: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完成下列有关“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表格,明确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法律教化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⑨_______________(1)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⑩___________________和雍正帝⑪___________,常引用《大清律例》。(2)教化百姓的乡约,具有⑫________,并与法律合流发展趋势⑬____________《大清律例》“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约束力儒法相合学习任务二活动2: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完成下列有关“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表格,明确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法律教化认识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主要变化?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呢?有什么积极作用?(1)变化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因: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积极作用: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以道德教化为主,用来教育百姓向善互助;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更多强调顺从、安分守己君主专制强化,皇权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学习任务二活动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关于“社会治理”和“国家统治”过程中“礼法结合,儒法并用”这一特点?材料一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如果政府官员受儒家道德思想熏陶,尊奉儒家思想,就会贤明有德,就奉公守法。然而,当政府以道德的名义滥施暴政,人民很难判定什么是真正道德的。——潘维《什么是法治?——区分法治与法律,〈宪法〉与宪政》材料二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