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222+

1、某溶液可能含有C「、SO4-,CO3-,HCO3-、NH4+、Fe3+、Fe>A产、Ba?-和Na卡,某同学为确认其

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由此可知原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NH4+OH=NH3T+H2O)

「AO.O2moi气体

加过量|

NaOII-珑7力

|MmL溶液「注A红褐色沉淀"辞5l.6gW体

------------加热|的烧

~~”透—―►观那到黄色火燃

洪液一通人足球CO1W4鱼蚂遗《466g

------一晨一固体

A.原溶液中c(Fe3+)=0.2mol-U'

B.SO/、NHJ、Na+一定存在,CC^、AP+一定不存在

C.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一定存在,且c(C「)N0.2mol-L“

D.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其操作如下: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MnO」溶液,紫红色不消失

2、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T

2

B.NaHCC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HCO3-=CO3-+H2O

+

C.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t

3++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4NHyH2O=A1O2+4NH4+2H2O

3、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稻壳进行控制性焚烧热解,从中提取一种叫做生物质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超高活性材料,将

少量这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即可轻易制备出超高强度和超高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关于二氧化硅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

B.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C.二氧化硅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的固体

D.二氧化硅能与烧碱和氢氟酸反应,它是两性氧化物

4、关于酸、碱、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B.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一定有金属阳离子产生

D.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

5、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标准状况下的氢气,那

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NaB.MgC.AlD.Zn

6、某固体可能含有NH4+、Cu2\Na+、Cl\CO32\SO’?•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不

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

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SO?,Na+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iP+、Cl\Na

22

C.该固体中只含有NH4+、CO3\SO4,ClD.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有Na+

7,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也相同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C.二氧化硅中硅元素为+4价,二氧化硅具有氧化性

D.在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结合2个氧原子

8、实验室为了妥善保存硫酸亚铁溶液,常加入少量的()

A.铁粉B.铜粉C.锌粉D.Fez(SO4)3

9、有200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mol•c(C「)为1.3mol•L,要使Mg?+全部转化

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NaOH溶液的体积为

A.40mLB.72mLC.80mLD.128mL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熔融的氯化钠B.硫酸溶液C.铜D.固体氧化钾

11>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

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②单质的还原性:Y>Z>X;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①B.②③C.①④D.D©(§)③④

12、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②3.01x1023个HC1分子③13.6gH2s@0.2molNHj,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

到小表示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①>②

A.abcB.bedC.abedD.acd

13、质量都为4.2g的A气体和B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分别为3.36L和2.94L,则这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A.7:8B.8:7C.1:1D.15:13

14、将12.4克氧化钠溶于87.6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8.0%B.12.4%C.16%D.32%

1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Ch能将KI氧化成L或KIO3,本身被还原为Bs②B。能将「氧化为

L;③KKh能将氧化为12,也能将Bi-氧化为B。,本身被还原为向KI的硫酸溶液中滴加少量KBrCh溶液后,

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A.Br2、Br、I2B.Br、L、IO3C.Br、IO3D.Br、I2

1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00mL0.1moI/L醋酸溶液中含H+为O.OINA

B.ImolNa与足量Ch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失去NA个电子

C.物质的量浓度为Q.5mol-Lr的MgCL溶液,含有C「数为NA

D.7.8gNa2O2的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0.2NA

17、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

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

18、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简单离子X+、丫3+、Z3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Y>X>ZB.原子半径:Z>X>Y

C.单质的还原性:X>YD.碱性:XOH>Y(OH)3

19、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L+SO2+2H2O=H2SO4+2HI;②2FeCL+CL=2FeCh;@2FeCh+2HI=

2FeCh+2HCI+l2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2+2+

A.I>Fe>CF>SO2B.CF>Fe>SO2>r

2+2+

c.Fe>r>cr>so2D.so2>r>Fe>cr

20、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H+、r、Mnor

2-

B.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CIOSO4

2++3+

C.Fe?+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H2O2+2H=2Fe+2H2O

2-2-

D.向NazSiC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CO2+H2O=H2SiO3I+CO3

21、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及其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伯丝在做完氯化钠溶液的焰色反应后,用稀硫酸洗净,再蘸取少量的K2sCh溶液,重复以上实验

D.用洁净的粕丝蘸取某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Na+,没有K+

22、设斗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molCsHsO分子中0—H键数目一定为“

B.500℃时,32gs。2和32g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s的分子数为0.54

C.HZ02+C12=2HC1+0Z反应中,每生成32g02,转移电子数为2%

D.将10mL0.Imol/LFeC13溶液制成的Fe(0H)3胶体,胶体粒子数目为0.001M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三氯化铁溶液可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膜,某教师为了从腐蚀废液(含有大量FeCb、FeCb、CuCL)中回

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FeCh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I

0

MB

(1)步骤[的操作名称::所需玻璃仪器:

(2)写出FeCb溶液与铜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检验废腐蚀液中是否含有Fe3+所需试剂:(填名称)

⑷向②中加入NaOH溶液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此过程的现象:此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③中所含物质:(填化学式)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若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填写编号)

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

322

24、(12分)某固体中可能含有Na+、K+、Al\Ba\SO?\CO3\SiCh*、等离子,将其配成100mL溶液。学生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确认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制100mL溶液需要使用容量瓶,该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是;在“定容”操作中,当液面

接近容量瓶刻度线2cm处,改用,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若出现如下情况,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称量时祛码已经生锈;

B.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

C.定容时俯视;

D.定容时,液面超过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液体吸出;

E.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馈水。

(3)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4)加入稀盐酸,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5、(12分)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第一小组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其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

弱比较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I.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镒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n.H2SiO3难溶于水。

实验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硝酸、硅酸钠溶液。

[探究过程]

(1)第一小组为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以图中装置进行实验:

①烧杯C中现象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②实验预期结论:。

③存在问题:。

(2)第二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来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A、B、C三处分别是蘸有溟化钠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碘

化钾试纸、湿润的红色纸条。

①写出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B处实验现象是<

③实验预期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有如图所示A〜F六种仪器:

OT1

ABCDEF

(1)C是—(用仪器名称填空,下同),D是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一。

(2)下列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E的是一(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分离水和CCL的混合物b.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c.分离水和泥砂的混合物

(3)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需用密度为1.25g-mLT、37%的浓盐酸4.5mL。

①取用4.5mL盐酸时,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F和一(选填仪器的编号字母)。

②取用4.5mL盐酸,利用D(250mL)等仪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正确操作配得的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一(填序号)。

A.量取所需盐酸观察液面时仰视B.容量瓶内有少量蒸储水

C.加蒸储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定容时仰视刻度

27、(12分)某学习小组为验证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

器已略去)。(查阅资料):NO与NaOH溶液不反应,Nth与NaOH溶液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2NaOH=NaNOj+NaNOz+HzO).

备选药品:浓硝酸、3moi-L“稀硝酸、蒸储水、浓硫酸、NaOH溶液及CO2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依次是:,加入药品,打开装置①中的弹簧夹后通入CO2一

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④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通入CO2的目的是O

(2)若用质量分数为70%浓硝酸(密度为1.42g.cm-3)配制25()mL3moi的稀硝酸,除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

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①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5)根据实验设计,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是.

(6)做实验时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⑤中盛放的药品是。

(7)验证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th,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的实验现象是o

、(分)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

2814药剂主要含有NaM、FeQ3、KC104,NaHC。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

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s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电和Na,M的电子式为»

(2)FezOs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铁的外围电子排

布式为:

(3)KC10,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1和NazO。KC10”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K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

(4)NaHCOs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29、(10分)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请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1溶液混合.

向澄清

(2)的C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o

(3)CuCh溶液与H2s溶液混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题分析】

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该气体为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存在0.OZmolNHj;产生的红褐色沉

淀为氢氧化铁,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为三氧化二铁,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原溶液中含有0.02mol

32

含铁离子,可能为Fe\Fe*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CO3\HCO3;滤液焰色反应为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钠离子,

由于加入了NaOH,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无现象,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1*在

加足量的氯化钢溶液和盐酸,生成4.66g不溶于盐酸的固体为硫酸钢,硫酸钢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则原溶液中含

有0.02mol硫酸根离子,一定不存在领离子,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有C「,物质的量至少为

0.02moiX2+0.02moi-0.02molX2=0.02moL以此解答该题。

【题目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原溶液中含有0.02mol含铁离子或亚铁离子,无法判断存在的是铁离子或者亚铁离子,

故A错误;

2+2

B.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V-、NH4\C「,一定不存在HCO3,Ba>CO3\AF;因为第

一步中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引进了钠离子,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钠离子,故B错误;

r3

C.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存在0.02molNH/,0.02molSO4,0.02molFe\Fe”中的一种或两种,当铁元

素全部为亚铁离子时,阳离子所带电荷的物质的量最小,所以正电荷物质的量最少为:0.02molX2+0.02mol=0.06mol,

而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为:0.02molX2=0.04mol,根据溶液电中性可以知道,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且c(C「)》

(0.06mol-0.04mol)4-0.1L=O.2mol/L,故C正确;

D.加入高铳酸钾,如含由亚铁离子,则被氧化生成铁离子,但高铳酸钾也能氧化氯离子,不能检验亚铁离子,故D

错误;

故选C。

2、B

【解题分析】

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B.NaHCC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JT+HCOjn出0+CtV•,正确;

C.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数目不相等,错误;

D.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故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错误。

3、C

【解题分析】

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故A错误;

B.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能够被氢氟酸腐蚀,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熔点很高、硬度很大,则二氧化硅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的固体,故C正确;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与氢氟酸反应,属于特性反应,与其它的酸不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4、C

【解题分析】

A.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故A正确;

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故B正确;

C.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故盐电离出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

也可能是钱根离子,故C错误;

D.酸和盐在水溶液中电离都可能有含氧酸根离子产生,如H2s。4和Na2c03在水溶液中均电离出含氧酸根离子,故D

正确;

故答案为Co

5、D

【解题分析】

标况下5.6L氢气的物质的量=—'6L—=0.25mol,故12g金属提供的电子为0.25molx2=0.5mol,则提供Imol电子

22.4L/mol

需要金属的质量为12gx」吧L=24g,

0.5moi

A.Na在反应中表现+1价,提供Imol电子需要Na的质量为23g/molx1mol=23g;

B.Mg在反应中表现+2价,提供Imol电子需要Mg的质量为24g/molx^^-=12g;

C.Al在反应中表现+3价,提供Imol电子需要Al的质量为27g/molxU最=9g;

D.Zn在反应中表现+2价,提供Imol电子需要Zn的质量为65g/molx=32.5g;

提供Imol电子,只有Zn的质量大于24g,其它金属的质量都小于24g,故金属混合物中一定有Zn,故选:D。

【题目点拨】

注意利用平均值法解答,若有不反应的金属应视作需金属质量无穷大。

6、A

【解题分析】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一定不含CM+;加入足量BaCh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4.66g

仍有4.66g沉淀,4.66g沉淀为硫酸钢,物质的量为:;=0.02mol,即n(SO/)=0.02mol,沉淀部分溶于盐酸,

233g/mol

一定含有CCh'、SO?",碳酸钢沉淀质量为6.63g-4.66g=1.97g,物质的量为O.Olmol,即n(C03*)=0.01mol;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即氨气0.672L(标准状

况),物质的量为“0.672乙=0.O3mol,所以含有钱根离子().03mol;根据电荷守恒,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

=0.02molx2+0.01molx2=0.06mol,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0.03molxl=0.03moL所以一定含有钠离子,其物质

的量是:0.06mol-0.03mol=0.03mol«

【题目详解】

2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SO4,Na+,故A正确;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M+、故B错误;

C、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2.SO?",Na+,其余的无法判断,故C错误;

D、根据以上实验,该固体中一定有Na+,故D错误;

故选Ao

【题目点拨】

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在离子推断中的应用。本题的难点是钠离子的判断,需要根据溶

液的电中性(电荷守恒)判断。

7、C

【解题分析】

A.在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结合,形成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不

存在单个的二氧化硅分子,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比是1:2,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分子,结构不同,

故A错误;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没有生成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

化物,不可能是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

C.在高温下,二氧化硅能与单质碳反应生成单质硅和一氧化碳,硅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二氧化硅具有

氧化性,故C正确;

D.在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结合,故D错误;

故选:C.

8、A

【解题分析】

硫酸亚铁溶液中Fe2+容易被氧化成Fe3+,导致硫酸亚铁溶液变质,为了防止防止硫酸亚铁溶液变质,需要加入少量铁

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由于锌粉、铜粉、镁粉都会引进杂质,所以选用铁粉,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注意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及保存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硫酸亚铁

容易被氧化成铁离子,所以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通常需要加入还原剂。

9、C

【解题分析】

溶液中n(Cl)=0.2Lx1.3mol/L=0.26moI,溶液中n(Mg2+)=0.2mol/Lx0.2L=0.04mol,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

3+

n(Al)=626m°二.04m3x2=006mo,;将200mL此溶液中的Mg?+转化为Mg(OH)2沉淀并分离析出,反应后溶液

为NaCl、NaAlCh的混合液,根据钠离子守恒n(NaOH)=n(NaCl)+n(NaAlO2),再结合氯离子守恒、A1原子守恒可知

n(NaOH)=n(Cl)+n(AlJ+)=0.26mol+0.06mol=0.32mol,则至少需要4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0.32mol乂公—AL

------------=0.08L=80mL,故答案为C。

4mol/L

10、A

【解题分析】

A.熔融的氯化钠中含有氯化钠电离的能够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氯离子,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硫酸溶液中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硫酸根离子,能够导电,但硫酸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B不

符合题意;

C.铜能导电,但铜属于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固体氧化钾属于电解质,但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移动的电子,不能导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题目点拨】

电解质以及非电解质均属于纯净物以及化合物,混合物以及单质均不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是否属于电解质,

主要判断依据是其本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发生电离。

11、D

【解题分析】

Y能将Z从其化合物中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因为不知道Z在化合物中的价态,因此可能Y的氧化性大于Z,也可能

是Y的还原性大于Z,Z能将X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因为不知道X在化合物中的价态,因此推出Z的氧

化性可能强于X,或者Z的还原性强于X,①根据上述分析,氧化性Y>Z>X,故①正确;②根据上述分析,还原性

Y>Z>X,故②正确;③单质的还原性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就弱,因此离子的氧化性:X>Z>Y,故③正确;④单质的氧

化性强,其离子的还原性减弱,即离子的还原性:X>Z>Y,故④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点睛:非金属性或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同时

学生还应注意“单强离弱、单弱离强”的理解,特别注意(Fe3+除外)。

12、C

【解题分析】

672L

①标准状况下,6.72LCH4物质的量为---:------=0.3moL②3.01x1023个HC1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③13.6gHS

22.4Lmorr'2

的物质的量为:^7=0.4mol,©0.2molNH3;

34g/mol

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所以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②,③〉

①〉④,故a正确;

b.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①CH4为16g/mol②HC1为36.5g/mol③H2s为34g/mol④NH:为17g/mol,相同条件下,

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②,③>④>①,故b正确;

c.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①CH4为().3molxl6g/mol=4.8g,②HC1为0.5molx36.5g/mol=18.25g,③13.6gH2S,④NH3为

0.2molx17g/mol=3.4g,所以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②>③>①>④,故c正确;

d.各物质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①CH4为0.3molx4=L2mol②HC1为0.5mol③H2s0.4molx2=0.8mol④NH3为

0.2molx3=0.6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越大,氢原子的数目越多,所以氢原子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①,③〉④〉②,

故d正确;

答案选C。

13、A

【解题分析】

mV

利用加=n=、厂进行分析;

【题目详解】

A气体:336L,解得M=28g/mol;同理气体B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因此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

M22.4L/moL

为28g♦mo「:32g-mor'=7:8;

答案为Ao

14、C

【解题分析】

根据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据此由参加反应的氧化钠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

进而由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目详解】

设生成NaOH的质量为x,则根据方程式可知

Na2O+H2O=2NaOH

6280

12.4gx

62:80=12.4g:x

解得x=16go

所得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g/(12.4g+87.6g)X1()0%=16%。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明确所得溶液为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15、D

【解题分析】

⑴KBrCh能将「氧化成L或KK)3,本身被还原为Brz,氧化性:KBrCh>KICh或L,

还原性:I->Brz;

⑵B。能将F氧化为L,氧化性:Br2>I2.还原性FABL;

⑶KKh能将「氧化为L,也能将B1氧化为B。,本身被还原为L,

-

氧化性:KIO3>Br2,还原性:Br>12;

氧化性:KBrO3>KIO3>Br2>l2

还原性:「>Br->I2

A选项,由于KI是过量,B。会被F还原成Br,故A错误;

B选项,103-与「、Bd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

C选项,103-与BN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

D选项,由于KBrCh是少量的,会被还原成Br,「被氧化成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6、B

【解题分析】

A.醋酸为弱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则常温下100mL0.1mol/L醋酸溶液中含H+小于(MHNA,故A错误;

B.lmolNa与足量。2反应后变为+1价,故Imol钠反应后失去NA个电子,故B正确;

C.由n=cV可知,溶液体积未知,则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0.501011-1的乂8。2溶液中含有。-数,故C错误;

78。

D.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砺嘉=O」m°L(Mm3过氧化钠中含有。过氧根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数是

O.I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17、B

【解题分析】

A.浓硫酸在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不生成氢气;

B.稀硫酸在常温下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氢气;

C.浓硝酸在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不生成氢气;

D.稀硝酸在常温下可以与铁反应,但是不生成氢气;

正确答案:B

18、B

【解题分析】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简单离子X+、丫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是Na元素,Y是A1元素,Z是O

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

【题目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Na元素,Y是A1元素,Z是O元素。

A.Na是11号元素,A1是13号元素,O是8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Al>Na>O,即:Y>X>Z,A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三种元素的原子半

径大小关系为:X>Y>Z,B错误;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就越强,两种元素单质的还原性:X>Y,C正确;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X>Y,所以其相应氢氧化物的碱

性:XOH>Y(OH)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原子结构推断元素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掌握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

的位置及物质性质三者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基础。

19、D

【解题分析】

在①I2+SO2+2H2O=2HI+HZSO4中还原剂是SCh、还原产物是HL所以还原性SO2>HI;

在②2FeCL+Cl2=2FeCb中还原剂是FeCk、还原产物是FeCb,所以还原性FeCb>FeCb;

③2FeC13+2HI=L+2FeC12+2HCl中还原剂是HI、还原产物是FeCL,所以还原性KI>FeCL;

通过以上分析知,物质的还原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SO2>r>Fe2+>CT,故合理选项是D。

20、C

【解题分析】

A.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含有有色离子Fe3+、MnOr,且「能被Fe3+或M11O4-氧化,在同一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

故A错误;

B.与A1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显强酸性或强碱性,而Fe2+不可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CKT不可能在强酸性溶

液中大量存在,且Fe2+和CKT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故C正确;

2

D.向NazSiCh溶液中通入过量CCh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iO3-+2CO2+2H2O=H2SiO3l+2HCO3-,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题目点拨】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

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

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FT;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M+、Fe2\Fe3\MnO』一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

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21、B

【解题分析】A.焰色反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B、焰色反应时,由于含有钠元素的

物质进行该实验时火焰会是黄色的,所以Na与NaCl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均为黄色,选项B正确;C.做焰色反应实

验结束后伯丝要用稀盐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选项C错误;D.黄光能掩盖紫光,可能

含有K+,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焰色反应,明确不同元素的焰色不同,并注意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观察必须透过蓝色钻玻璃滤去黄光。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溶液中有Na+时,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但K+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的钻

玻璃才能观察到。

22、C

【解题分析】A.C3H80可能为酸,如果是酸,分子中没有O—H键,故A错误;B.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

应,不能进行彻底,生成SO3分子数小于0.5NA,故B错误;C、在H2O2+C12=2HC1+O2反应中,32g氧气的物质的量

为Imol,生成Imol氧气转移了2moi电子,则转移2N,\个电子,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

10mLO.lmol/LFeCh溶液完全水解得Fe(OH)3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001NA,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应用。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和离子的聚集体。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2Fe3++Cu=2Fe2++Cu2+硫氟化钾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

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铁、铜2Fe2++C12=2Fe3++2CTB

【解题分析】

根据流程图及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原理分析操作的方法及所需的仪器;根据Fe3+的强氧化性分析书写相关离子方程式;

根据铁离子性质及检验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书写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根据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分析反应的先后顺序,

判断剩余物质。

【题目详解】

(1)由题干信息知要回收Cu,则试剂①为Fe,铁和废液中的FeCb、CuCL反应:2FeC13+Fe=3FeC12、

Fe+CuCh=Cu+FeCh,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②(FeCL溶液)和滤渣③(Fe、Cu),则步骤I的操作名称为过滤;所

需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

(2)FeCb与铜箔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为:2FeJ++Cu=2Fe2++Cu2+,故答案为:2Fe3++Cu=2Fe2++Cu2+;

(3)检验Fe3+所需试剂名称是硫鼠化钾,Fe3+遇硫繁化钾溶液变成红色,实验现象是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Fe3+,

故答案为:硫氟化钾;

(4)②为FeCL溶液,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FeCL和Na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Fe(OH)2容易被空气中

的氧气氧化,最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Fe(OH)3,实验现象是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

成红褐色;此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

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5)滤渣③含有过量的铁和置换出的铜;向滤渣③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反应,

然后过滤,得到金属铜和滤液⑤(FeCb溶液),然后将滤液②和滤液⑤合并,向其中通入氯气,FeCL和CL反应生成

2+3+

FeCb,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12=2Fe3++2C1,故答案为:铁、铜;2Fe+Cl2=2Fe+2Cl;

(6)铁的还原性强于铜,则铁先反应,反应完全后铜开始反应:2Fe3++Fe=3Fe2+,2Fe3++Cu=2Fe2++Cu2+,若氯化铁足量

则铁和铜都没有,若氯化铁少量则铁、铜都有,也可能是有铜无铁,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有铁无铜,故答案为:B.

222

24、检查是否漏水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馆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A、CCO3\SiO3SO4>

32+2+2+

Al\BaCO3+2H=CO2?+H2O;SiOj+2H=H2SiO3J,

【解题分析】

向配制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A、沉淀B,气体A为CO2,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结合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