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不再把土地分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君卜委派官员管理,

职位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某一制度的逐步瓦解。

这一制度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

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

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无为而治”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应实

行“仁政’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兼爱”“非攻”

3.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

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臃肿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D.外戚势力膨胀

4.《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

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A.江南地区开始开发B.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5.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

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休养生息B.兵民合一C.重文轻武D.外重内轻

6.在元朝9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

严重的政治危机。鉴此教训,下列哪位皇帝废除丞相制度

A.明太祖B.明成祖C.康熙帝D.乾隆帝

7.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誉出的写字机器”。

据此可知,该机构是

A.秦朝的郡守B.西汉的西域都护C.明朝的厂卫D.清朝的军机处

8.1842年,魏源撰写《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用意在与当时军事

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取““颓势”出现于()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黄海海战D.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9.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

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B.《马关条约》签订

C.郑成功收复台湾D.《辛丑条约》签订

10.“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

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A.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11.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变革,这是武装斗争手段换来的制度成果,

在这一过程中,清帝退位诏减少了流血冲突,缩短了革命进程,确有积极作用。材料中

的“它”指

A.太平天国B.中华民国C.南京国民政府D,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

12.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

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3.“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

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由此推断,“他们”主张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4.下图所示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8页

A.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C.确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D.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5.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

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在实际上结

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A.土地改革B.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C.抗美援朝

D,和平解放西藏

1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快速发展得

益于党中央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

A.社会主义制度B.独立自主政策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17.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

年“放”体现在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开发浦东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

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最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解放思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19.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曾说:“我们不模伤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因为

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

A.商业繁荣B.开疆拓土C.文化教育D.民主政治

20.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兴起,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

伦萨等都发展起来。西欧城市兴起的最突出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C.使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使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21.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

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A.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迎B.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22.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并为汽

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创造条件的技术革新是

A.瓦特改进蒸汽机B.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C.火力发电站建立D.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

23.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

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

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战局

B.解放农奴

C.废除奴隶制

D.维护国家统一

24.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英美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

重大转变,从支持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到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该转变反映

A.德国对日本的极大不满B.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C.英美等国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D.英美等国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企图

25.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

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这根本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B.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C.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D.世界各国利益均衡分配

二、综合题

26.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和融合、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没有历史上

试卷第4页,共8页

多次民族大互动、大迁徙、大融合,中华民族就不肯能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鲜1

卑姓姓卑姓姓

拓贺

7有

跋赖

丘独

不文

穆陵孤

步贺

六孤楼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发展趋

势达到高潮的原因?

材料二:下图是唐代画家创作的《步辇图》

(2)《步辇图》描绘了怎样的历史场景?

(3)这幅图体现了怎样的历史价值?

材料三:它是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属。主管院事的

高级长官称“国师”(“帝师”),职官僧俗并用,军民通摄,以便于对藏族地区实行

管理。

(4)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的?

材料四:下图是康熙帝派人赴藏赐第五世班禅金印,用满、含、藏三种文字书写。

琳1

.•知-6

坪§

主is

班禅金印

(5)下图所示金印反映了清朝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的?

(6)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民族关系发展的史实,请你归纳出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式有哪

些?

27.天津这座城市的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甚至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兴华

中学的同学开展了“近代百年看天津”的主题活动,活动分为三部分。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李鸿章的主要活动

18

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65年

18

成立轮船招商局

72年

18

创立开平矿务局

78年

18

创办天津水师学堂

81年

18派北洋水师学堂学生赴英、法

86年留学

18成工北洋舰队

试卷第6页,共8页

88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领导这场运动的宗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的主要活动涉及了哪几个

方面?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锐意探索】

材料三同学们对于戊戌变法的主要观点如下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

影响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改变生活】

20世纪初天津有轨电车20世纪初天津的汽车

(5)上面的图片反映了天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带来这种变化的

主要原因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

28.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

发展的趋势,展现了人类社会前行的足迹。

【兴起的欧洲】

材料一:研究世界历史,欧洲的命题无法绕过也不能绕过。欧洲大约兴起于哥伦布

开创航海时代的1500年,从地处西欧的小小一隅伊比利亚半岛开始,欧洲突然像一匹

脱缰的野马,在全球横冲直闯……

——摘自《欧洲兴衰500年》

(1)航海时代的开创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领先的欧洲】

材料二:

(2)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上图中①②③处的相关内容

【衰落的欧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殖民地人民

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到20世纪中叶,随

着苏美的崛起,世界变成了两极格局,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衰落的原因。

【联合的欧洲】

材料四:面对二战后的形势,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拨款和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复苏。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维护自身安全、联合

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如今,欧盟作为世界上的重要一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结合材料四,分析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目的。

(5)欧洲从繁荣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不再把土地分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

派官员管理,职位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统治辽阔

的疆域,周王把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形成了严格的

等级制度。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

理,职位也不世袭,这表明分封制遭到瓦解。故选项B符合题意;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

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

始于秦朝,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B

【详解】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

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

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符合当今的可

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道德观念,故B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故C错误;“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故D错误。综上答案B。

3.D

【详解】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势力膨胀。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

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

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D符合题意;A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D。

4.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

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民南迁,推动了

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三国时南方经济已得到开发,排除A

项;题干料未体现南方的经济已经超过北方,排除C项;经济重心完全南移是在两宋完成

的,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考查点:重文轻武。解题思路:题干的“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

答案第1页,共9页

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

文士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题干的“大臣,

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

知州郡,文士也。”表明北宋的文臣受到重用,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重文轻武,故c

符合题意;休养生息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策,排除A;兵民合一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

外重内轻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故选C。

6.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元朝,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严重的政

治危机,鉴此教训,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故A符合题意;明成祖建

立东厂,康熙帝收复台湾,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7.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誉出的写字机器”,由此判断与清朝的军

机处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

秘书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

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可见军

机大臣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选项D符合题意;秦朝的郡守是一郡的长官;西汉的西域都

护管辖西域;明朝的厂卫是特务机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取颓势出现于”并结合所学

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从此我国从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B正确;虎门销烟事件没有发生战争,故A错误;黄海海战

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有名战役,它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后虽以清政府失败告终,但都

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9.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

条约》,故B正确;戚继光抗倭是在明朝时期,故排除A项;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故排除C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故排除D项。故选B。

10.C

【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

动了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材料“辛亥革命……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

答案第2页,共9页

准备着”反映了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的表现,就是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C

符合题意。材料不是从文化教育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A。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B。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不

是封建制度,排除D。故选C。

11.B

【详解】根据材料“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变革,这是武装斗争手段换来的

制度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清帝退位诏减少了流血冲突,缩短了革命进程,确有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随后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

人心,它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为此,材料中的“它”指中华民国。故选项B

符合题意;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南京国民政府是将介石政府,成

立于1927年4月,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2.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

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体现了1919年五四运动中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斗争矛

头明确指向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显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D正确;材料不仅

体现反对封建军阀,也体现反对帝国主义列强,A排除;题干出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反映了学生的斗争精神,但没有体现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B排除;五四运动旨在反帝

反封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是维护国家统一,C排除。故选D。

1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由此判断思想变革

超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可知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

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

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1915年,陈独

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

文化运动。选项D符合题意;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口号;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口号;民主

共和与辛亥革命相关;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B

【详解】根据材料“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

答案第3页,共9页

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

在陕西延安召开。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会上确立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在关键时

刻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

了条件。故选B;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

方针,A错误;C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不符题意,排除;D是1923年中共三大的

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5.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50年……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

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

的半封建性质”,可知与土地改革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在新解放区,中央人

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施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

地,成为土地的主人,A项正确;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与解放大西南相关,与题干内容“中

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不符,排除B项;抗

美援朝,保家卫国,与题干内容“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

的政治的战争”不符,排除C项;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

大团结,与题干内容“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

争”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

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D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是主要原因,A排

除;B侧重的是外交方面,排除;一国两制针对的是港澳台地区,C排除,故选D。

17.B

【详解】材料中的“放”指对外开放,1984年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故选B;1980年设

立4个设立经济特区,排除A;1990年开发浦东新区,排除C;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排除D。

18.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答案第4页,共9页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B项正确;求同存异仅是撇开分歧寻找共同

点的策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是强调科技的作用,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19.D

【详解】考查点:雅典的民主政治。解题思路:材料“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

在多数人手中。”是说雅典政体的优势。结合所学,古希腊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

先河,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男性公民普遍参政,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故雅典成为“邻

人榜样”是因为民主政治,D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雅典政体优势,没有涉及商业经济、

对外关系和文化教育等,故排除ABC。故选D。

2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兴起。西欧城市兴起,促使早期的资

产阶级形成,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符合题意;彻底瓦解了西欧

的封建制度说法太绝对,排除A;使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不是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排除C;城市自治没有普遍实现,排除D。故选B。

21.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相关知识。题文史料主要对拿破仑作了充分的肯

定,主要是因为拿破仑在位期间,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在被征服地区摧毁封建势力,传播法国大革命思想,因此是革命的代表。C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

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

进而推动交通运输的变革,汽船和蒸汽机车相继发明,引发开发运河的热潮和修铁路的陆权

时代到来,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故选项A符合题意;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把人类

带入到铁路时代,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火力发电站建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故选

项C不符合题意;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故选项D不符

合题意。故答案为A。

2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宣布废除南方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制,黑人奴隶可以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解放黑人

答案第5页,共9页

奴隶宣言》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使林肯军队最终获胜。故林肯主张解

放奴隶的直接目的是扭转战局。故A符合题意;解放农奴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关,故B不

符合题意;废除奴隶制不是林肯主张的直接目的,直接目的是扭转战局。故C不符合题意;

维护国家统一是林肯主张解放奴隶的根本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D项。需分清林肯主张解放奴隶的直接目的是扭转不利的战局,

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

24.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

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

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但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本的妥协是暂

时的,随着英国在欧洲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开始关心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而美

国在欧洲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就把自己的外交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这时它们都不需要再对

日本让步了,反而要尽全力去削弱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而膨胀起来的日本势力,反对日本

独霸中国,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所以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不仅会通过各种条约来

约束日本,自然也会逼迫日本把在巴黎和会上已经吞下的果实一中国的山东吐出来,由此可

知,该转变反映了英美等国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企图,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

均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25.A

【详解】根据“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

影响日益增大”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

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A项正确;

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排除B项;单就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

不能说明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排除C项;世界各国利益并没有均衡分配,排除D项。

故选A项。

26.(1)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3)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4)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

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5)措施: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等。

答案第6页,共9页

(6)方式:和亲;册封;设立管理机构;友好交往,促进民族交融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鲜卑姓氏改为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

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

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如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

语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材料反映了民族交融

的历史发展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发展趋势达到高潮的原因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的代表作品《步辇图》,

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步辇图》这幅图,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

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

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5)根据图片金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初期,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

的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后来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

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此后,历代达赖和

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因此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的措施是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等。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清朝雍正帝时(1727

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

藏的管辖;因此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式有和亲;册封;设立管理机构;友好交往,促进民

族交融等。

27.(1)主张只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办学堂;成立海军。

⑶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同意观点A或B,理由:为救亡图存,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维

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因触犯顽固派的利益而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

为变法流血牺牲,说明戊戌变法是一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答案第7页,共9页

(5)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为通商口岸;洋务派在天津创办一系列官办企业;西方

近代先进技术和文明的传入等;影响: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

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