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省略句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省略句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省略句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省略句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省略句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省略句练习题汇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宇文测学澄镜,太祖之族子也。少笃学,每句月不窥户牖。冬年奉朝请、殿中侍御

史。魏孝武疑齐神武有异图,诏测诣太祖言,令密为之备。太祖见之甚欢。寻从孝武西

迁,进爵为公。太祖为丞相,以测为右长史,军国政事多委任之。大统六年,除骡骑大

将军,行汾州事。测政存简息,颇得民和。地接东魏,数相钞窃,或有获其为寇者,多

缚送之。测皆命解缚,置之宾馆,然后引与相见,如客礼焉仍设酒肴宴劳,放还其国,

并给粮馆,卫送出境。自是东魏人。大惭,乃不为寇。汾、晋之间,各安其业。两界之

民,遂通庆吊,不复为仇酷矣。时论称之,方于羊叔子。或有告测与外境交通,怀贰心

者。太祖怒目:“测为我安边,吾知其无贰志,何为间我骨肉?"乃命斩之。仍许测以

便宜从事。八年转行绥州事。每岁河冰合后,冬磐即来寇掠,先是常预遣居民入城堡以

避之。测至,皆令安堵如旧。乃于要路数百处并多积柴,仍远斥候,知其动静。是年十

二月,突厥从连谷入寇,去界数十里。测贪积柒/处二时纵X究厥谓直大军至爆天遁走

且相稣践委弃金毒及箍重丕可胜数冽徐里所都收之分给亘姓自是突厥不敢复至。测因请

置戍兵以备之。十二年十月卒,时年五十八。太祖伤悼,亲临恸焉。测性仁恕,好施与,

衣食之外,家无蓄积。在洛阳之日,曾被窃盗,所失物,即其妻阳平公主之衣服也。<

县擒盗,并物俱获,测恐此盗坐之以死,乃不认焉。遥遇赦得免。盗既感恩,因请为测

左右。及测从魏孝式西迁,事极狼狈,此人亦从测入关,竟无异志。

(节选自《周书•列传第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测命积柴之处/一时纵火/突厥谓有大军/至惧而遁走/自相蹂践委弃/杂畜及辎重不

可胜数/测徐率所部收之/分给百姓/

B.测命积柴之处/一时纵火/突厥谓有大军至/惧而遁走/自相蹂践/委弃杂畜及辎重不

可胜数/测徐率所部收之/分给百姓/

C.测命积柴之处/一时纵火/突厥谓有大军至/惧而遁走/自相蹂践委弃/杂畜及辎重不

可胜数/测徐率所部收之/分给百姓/

D.测命积柴之处/一时纵火/突厥谓有大军/至惧而遁走/自相蹂践/委弃杂畜及辎重不

可胜数/测徐率所部收之/分给百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别名,亦称“表字”,字与名的意思之间多有相同、相近、相反等关系。

B.起家:从家中出来担任官职,有时指初次为官,有时指被贬为平民之后再次为官。

C.公:爵位名。我国古代一般把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种,公的爵位最高。

第1页共15页

D.突厥:是匈奴、鲜卑、柔然之后活跃在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文测忠心耿耿,深受信任。太祖对他很是重用,委托他处理许多军国大事。曾

经有人诬陷他勾结外敌、心怀不轨,太祖认为此人妄语,下令处死。

B.字文测善于为政,成效显著。他治理辖区时,总是以宾客礼对待前来侵扰而被抓

的东魏人,结果化敌为友,两国边境的百姓从此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C.字文测御敌有谋,守边有功。缓州地区每年河水结冰后都会遭到突厥寇掠,他上

任后派人侦察敌情,了解其动向,又设计使敌人惧而远逃,不敢复至。

D.字文测天性仁恕,与人为善。他家中无甚积蓄,但很喜欢救助别人。在洛阳时,

有贼偷了她妻子的衣服,他不仅不治罪,还请其做下属,给予出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魏孝武疑齐神武有异图,诏测诣太祖言,令密为之备。

(2)州县擒盗,并物俱获,测恐此盗坐之以死,乃不认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鳌,自齐事秦昭王。庄襄王二年,攻赵,取三十七

城。岁里七年,卒。鹫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

楚,大破之,杀项燕。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

号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中多,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

制险塞,起临洪,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居上

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

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始皇欲游天下,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至沙丘崩,

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

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

请之。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因为胡亥忠

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日:“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目,不可,o以臣愚

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

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恬,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日:“诛杀忠

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

听。而遣御史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

恬日:“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

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

第2页共15页

蒙恬喟然太息日:“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日:“恬罪固当死矣。起临

洗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拳师于外十馀年虽有槁搴,不复挺者

B.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国之郑子之徒,其嬖不及孔子

C.不敢以将军言用于上也其闸道也固先乎吾

D.起临跳展之辽东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庄襄王二年”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琵琶行》中的“元

和十年”就是用的这种纪年法。

B.“始皇”是秦王嬴政的尊号。尊号是指古代皇帝、皇后、皇太后在世的称号。尊号

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C.“拜”指授予官职,类似的还有“除”“授”,“拔”“擢”“迁”“陟”“出官”则可表示升迁

官职。

D.“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民族对北方和西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对北戎和西狄

的合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恬出身武将世家,战功显赫。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战功卓著,他虽

因家族得官,却不同于普通的纨绮子弟,而是取得了超越祖辈的功勋。

B.蒙恬忠贞不渝,尽心为国。他为秦国立下战功,修筑长城,并威震匈奴,得到秦

始皇的信任和重用。在被诬陷时,子婴进谏皇上不要杀他。

C.蒙恬得罪赵高,屡遭谗陷。赵高在始皇逝世后就想置他于死地,又在胡亥想释放

蒙恬时,坚执不允,请求胡亥一定要杀掉蒙恬,以绝后患。

D.蒙恬无罪被害,吞药自尽。他总结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该修筑长城,因为修

筑过程中一定会截断地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认识上的局限性。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跳,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逶蛇而

北。

(2)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

死。

第3页共15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目:“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目:“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

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簿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

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驻扎

B.又欲肆其西封封:边境

C.因人之力而触之敝:损害

D.以乱易整,不诙武:威武

10.下列为省略句补上的省略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公从之。(烛之武)辞曰

B.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C.若不阙秦,(晋)将焉取之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晋侯)乃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缱而

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

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

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

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

第4页共15页

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12.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景辜布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

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

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中声。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涕、楚王戊、

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苗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

遣哀盎谕查丕工遂我国美上々建上将旻褰婴太昼囿其夫号兵诛二本月C亥救亡至及楚

毛王子氯等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立皇子端

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徙济北王志为苗川王,淮阳王馀为鲁王,汝南王非为江都王。

齐王将庐、燕王嘉皆蓑。

七年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

中元年四月乙巳,赦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锢。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蹄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

官;令徒隶衣七^布。止马舂。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遣之国。十月,

租长陵田。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

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了于,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

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

太史公日: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

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

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节选自《史记•孝最本纪》)

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纪》。

(节选自《大史公自序》)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

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薮等与谋反者/

第5页共15页

B.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

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获等/与谋反者/

C.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

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薮等/与谋反者/

D.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

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薮等与谋反者/

14.下列时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有三皇五帝,如羲皇、蜗皇、炎

帝等。

B.和亲,即“和戎、和番”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政治

联姻。

C.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

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等。

D.甲子,我国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古人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使用。

15.下列对博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帝排行中间,福运加身。生母窦太后得宠后,前一个王后去世,生母的三个

儿子也相继死亡,景帝方得以继承帝位。

B.景帝宽厚薄省,善待臣民。即位元年五月,就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

修建太宗庙时,也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

C.景帝施政惠民,废除禁锢。大赦天下,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废除不准

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旧令。

D.景帝节俭用度,重视农业。粮食歉收时,诏令全国节约用粮,减少驻京的列侯,

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把长陵附近官田租给农民。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布。止马舂。

(2)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

17.结合全文内容、写法和司马迁经历,你认为司马迁对景帝持何态度请简要说明。_

第6页共15页

参考答案:

1.B2.B3.D4.(1)魏孝武帝怀疑齐神武有谋反的意图,下诏让宇文测到太

祖那里说这件事,命令太祖秘密做好防备。

(2)州县官府抓住盗贼,连赃物一并起获,宁文测担心这个盗贼因之被处死,就不认赃物。

【解析】L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对比选项之间的差异,

一般只有2到3处不同。②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该句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善

于利用文言文断句标志,如虚词、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③要重视内容,断句

完成后代入原文,看阅读是否通顺。

“突厥谓有大军至“,意思是突厥以为有大军到达,“大军至”是动宾关系,不可断开,排除

AD。“委弃杂畜及辎重不可胜数”,意思是丢弃杂畜及粮草辎重多得不可胜数,“杂畜及辎重”

是“委弃”的对象,作宾语,不可断开,排除C。

故选B。

2.此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

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

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

的含义作答。

B项,“起家”并无“被贬为平民之后再次为官”的含义。

故选B。

3.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定位原文相关语句,结合上下文,对比

分析选项正误。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翻译错误等,注意时间、地

点、人物、时间、手法等内容。

D项,“还请其做下属”错,原文“因请为测左右”是指盗贼主动请求跟从宇文测左右当下属,

并非宇文测请他。

故选D。

4.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

第1页共15页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不能翻译的助词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加以补充,平时训练时

注意抓取赋分点,并一一落实。

(1)“有异图”,有谋反的意图;“诣太祖言”,省略句,言(此事),到太祖那里说(这件事);

“令密为之备”,省略句,令(其),命令太祖秘密做好防备。

(2)“获”起获;“坐”定罪,这里指因此事而定罪;“以”,相当于而;“死”,无标志被动,被

处死;“乃”,就。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己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宇文测字澄镜,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宇文测小时候喜好读书,常常整月不向窗外看

一眼。最初担任奉朝请、殿中侍御史,魏孝武帝怀疑齐神武有野心,诏命宇文测到太祖处传

话,令太祖秘密作好防备。太祖见到宇文测,十分高兴。不久,随孝武帝西迁,晋封公爵。

太祖任丞相后,任命宇文测为右长史,军国政事,大多委托他去处理。大统六年,被任命为

骡骑大将军、行汾州事。宇文测为政简要仁惠,使百姓十分和谐。州境与东魏接壤,两处百

姓多次互相偷抢。有人抓住盗贼,五花大绑送到官府。宇文测下令为他们松绑,安置在宾馆,

然后接见他们,待之如宾客。又设酒宴慰问,放他们回国,并发给粮食,护送出境。从此东

魏人大感惭愧,不再来侵扰。汾州、晋州之间,各自安于其业。两边的百姓,互相参加婚丧

之礼,不再成为仇敌。当时的舆论称颂他,把他比为羊叔子。有人告发宇文测与境外暗中来

往,怀有二心。太祖怒道:“宇文测为我安定边境,我知道他没有二心,为什么离间我们骨

肉?”于是命令将此人处死。仍然允许宇文测根据情况处理边境事务。八年,代理绥州事务。

每年河水结冰后,突厥就来抢掠,原来是预先把居民迁入城堡以躲避。宇文测来到以后,命

令居民依旧安居。在要道数百处堆积大量柴草,派出巡逻兵到远处巡查,了解突厥动静。当

年十二月,突厥从连谷入侵,离边界还有几十里。宇文测命令积柴之处,同时点火。突厥认

为大军开到,惊惧而逃,自相践踏,丢弃各种牲畜及军用物资不可胜数。宇文测率军从容收

拾,分给百姓。从此突厥不敢再来。宇文测请求设置戍兵以作防备。十二年十月去世,当时

五十八岁。太祖伤心悼念,亲临痛哭。宇文测为人宽厚,好施舍,除衣食之外,家中没有积

第2页共15页

蓄。在洛阳时,家中曾经失盗,被偷走的东西,就是妻子阳平公主的衣服。州县官府捉住盗

贼,追回赃物。宇文测担心盗贼因此而被处死,就不认赃物。盗贼后来遇赦得以免罪。这个

盗贼感激大恩,请求当宇文测的随从。后来,当宇文测跟随魏孝武帝西迁时,情况极为狼狈,

而此人也跟随宇文测入函谷关,竟然毫无二心。

5.A6.B7.C8.(1)修筑长城,凭借地势,用以设置要塞,(长城)起于临

跳,直达辽东,延绵广袤有一万多里,于是渡过黄河,蜿蜒曲折向北延伸。

(2)赵高一向被胡亥宠幸,想要拥立胡亥为皇帝,于是和李斯暗中谋划立他为太子派使者

以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自杀。

【解析】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这主要靠平时积累,重点在

考纲中的120个实词。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根据语法搭配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语

境暗示、字形构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子结构对称、通假字等角度推断词义。解题时

要审清题目要求,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测含义和用法,仔细对比后做出判断。

A项,都是“晒”;

B项,认为……贤良;贤能;

C项,使皇上听闻;知道、懂得;

D项,连接;类。

故选Ao

6.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

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

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

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元和十年”是帝王年号纪年法;

C项,“出官”是京官外调;

D项,应为“西方和北方”“西戎、北狄”。

故选Bo

7.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大意,然

后根据选项,定位原文相关语句,结合上下文,对比分析选项正误。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

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翻译错误等,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等内容。

C项,“得罪赵高”在文中没有体现,而是因为“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认为“以

第3页共15页

臣愚意,不若诛之”的应该是蒙毅而非蒙恬,且态度也不是“坚执不允”,只是提出建议。

故选C。

8.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

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不能翻译的助词删掉,省

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加以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抓取赋分点,并一一落实。

重点字词⑴“因”,凭借;“制”,设置(译为“控制”亦可);“起临跳”,省略句,(长城)起

(于)临跳;“延袤”,绵延广袤;“河”,专指黄河;“逶蛇”,同“逶迤”,蜿蜒曲折的样子。

(2)“雅”,一向,平素;“幸于胡亥”,被动句,被胡亥宠幸;“阴谋”,暗中谋划;“立为太

子”,省略句,立(之)为太子;“罪”,罪名。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鹫,从齐国到秦国来侍奉秦昭王。庄襄王二年,攻打赵

国,夺取三十七城。秦始皇七年去世。蒙督的儿子叫蒙武,蒙武的儿子叫蒙恬。秦始皇二十

三年,蒙武担任秦国的副将,与王翦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项燕。蒙恬的弟弟叫蒙毅。

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为家世的关系,得以担任秦国将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被任命

为内史。秦国这时已经吞并天下,就派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向北追赶戎族和狄族,收复了河南。

修筑长城,凭借地形,用以设置要塞,(长城)起于临沈,直达辽东,延绵广袤有一万多里,

于是渡过黄河,蜿蜒曲折向北延伸。日晒雨淋、风餐露宿在外屯军十多年,驻扎在上郡。这

时蒙恬威震匈奴。秦始皇非常尊重宠信蒙氏,信任他们,认为他们很贤良。蒙恬在外负责军

事而蒙毅经常在朝内出谋划策,被称为忠信大臣,因而即使是各位将相也不敢和他们争宠秦

始皇想要巡游天下,三十七年冬,起驾出游会稽,在沙丘驾崩,没有公开消息,群臣没有人

知道。这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跟随在秦始皇左右。赵高一向被胡亥宠幸,

想要拥立胡亥为皇帝,于是和李斯暗中谋划立他为太子,派使者以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自

杀扶苏自杀后,蒙恬怀疑此事,又请求申诉。胡亥听说扶苏已死,就想释放蒙恬。赵高担心

蒙氏再次显贵掌权,怨恨他们。赵高趁机替胡亥尽忠献计,想借此消灭蒙氏兄弟,就进言说:

第4页共15页

“我听说先帝想选拔贤能、立您做太子已经很久了,可是蒙毅进谏说'不可’。以我的愚见,

不如杀了他。”胡亥听从了,就把蒙毅囚禁在代邑。此前已经把蒙恬囚禁在阳周。秦始皇的

灵柩回到咸阳,安葬之后,太子即位为秦二世皇帝,赵高是皇帝亲近之人,日夜毁谤中伤蒙

恬,寻求他们的罪过,检举弹劾他们。子婴进谏说:“诛杀忠臣而任用没有节操品行的人,

这是对内使群臣失去信任、对外使战士斗志涣散的做法,我私下认为不可。”胡亥不听,派

御史到代邑,使者了解胡亥的心意,不听蒙毅的话,就杀死了他。二世又派遣使者到阳周,

蒙恬说:“我率领三十多万士兵,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是自知必死却要

遵守节义的原因,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导,不忘先主的恩德。”使者说:“我接受诏令对将

军行刑,不敢把将军的话转报皇上。”蒙恬深深叹息说:“我怎么得罪了上天,没有过失就

死了呢!”过了很久,慢慢说:“我罪本该死,从临洗起连接到辽东,筑城墙挖壕沟长达万

余里,这中间能没有截断大地脉络的地方吗?这就是我的罪过了。”于是吞药自杀了。

9.D10.D11.C12.(1)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

过错。

(2)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

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解析】9.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D项,武,勇武指符合武德。

故选D。

10.本题考查把握文言文省略句的能力。

D项,此省略句应是承前省主语秦伯,“还”的主语也是秦伯,因此可理解为:(秦伯)使杞

子、逢孙、杨孙戍之,(秦伯)乃还。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分析不当,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

秦”,原文“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故选C。

1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中,“子”,您;“急”,危急;“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过”,过错。

(2)中,“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使

第5页共15页

者;“共”,供给;“乏困”,形容词作名词,所缺乏的东西。

参考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

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沱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

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

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

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

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

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

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

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

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

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

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

郑国。

13.D14.A15.A16.(1)诏令内史和各郡不能用粮食喂马,(违者将其马匹)

没收归入官府。规定囚徒和奴隶穿粗糙的七稿布衣,禁止用马舂米。

(2)京城(朝廷)军队讨伐,七国服罪,天下安宁,太平稳定殷实富足。17.(1)作

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2)《孝景本纪》行文简略,不太符合人物传记详细刻画

的写法,说明景帝份量不重。(3)本文行文省俭,在于司马迁对景帝之子武帝心存戒惧,

唯恐言多语失,招致祸患。(4)表面上指晁错削夺诸侯封地操之过急,实际上暗刺景帝审时

不明,谋划不周。

第6页共15页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

全文,把握文意,对比选项之间的差异,一般只有2到3处不同。②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

该句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利用文言文断句标志,如虚词、四字短语、排偶

句式、顶真修辞等。③要重视内容,断句完成后代入原文,看阅读是否通顺。

“天子为诛”翻译是“天子为了(这件事)诛杀”,句意不完整,需要加宾语“晁错”,故排除

AB,“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薮等与谋反者”是动宾结构,主干是“赦与谋反者”,赦免参与某犯

者,“亡军及楚元王子薮等”是“与谋反者”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C。

故选D。

14.此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

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

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

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最早有三皇五帝”错,第一个用“皇帝”称号的是秦始皇。

故选Ao

15.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大意,

然后根据选项,定位原文相关语句,结合上下文,对比分析选项正误。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

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翻译错误等,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等内容。

A项,“生母的三个儿子”错,原文“前后有三男”意思是前一个王后有三个儿子。

故选Ao

16.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

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不能翻译的助词删掉,省

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加以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抓取赋分点,并一一落实。

重点词句(1)“食”,名词作动词,喂养;“食马粟”,省略句,倒装句,(以)粟食马,用粮

食喂马;“没入”,省略句,(违者将其马匹)没收归入;“衣”,名词作动词,穿;“止”,禁

止;“舂”,舂米。(2)"京师'',指朝廷;“行诛”,军队讨伐;“伏辜”,服罪;“翕然”,安宁。

17.本题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

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处境,抓住关键事件,从表面很暗含两个角度,概况

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首先说出司马迁对汉景帝的态度,文中叙述了大量汉景帝的善政和作为,可见作者对景帝的

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从内容和写法上看,《孝景本纪》行文简略,比起《史记》中其他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