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卷及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卷及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卷及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卷及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卷(一)

【生物和生物圈】(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3河北新华二十八中期中)珍妮・古道尔在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为时发现,其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有

分工,她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资料分析法

2.卡塔尔世界杯于2022年11月21日开始进行,当某守门员看到足球飞来时,守门员会迅速判断,做出扑

球动作,这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A.生物能够进行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3.(2021黑龙江鸡西中考)校园里的丁香发了新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需要营养B.遗传变异C.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2022四川凉山中考改编)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年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

数据,人口普查的方法属于()

A.分析法B.观察法C.比较法D.调查法

5.(2022山东青岛六十三中期中)某小组同学将调查涉及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月季、梧桐、含羞草、白

菜、桂花树归为一类,而将瓢虫、蜜蜂、蜘蛛、猫、狗归为另一类。他们的归类依据是()

A.形态结构特点B.生活环境C.用途D.数量

6.(2023海南临高期中)在农田中,影响一株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①相邻的其他水稻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

A.②⑤⑥⑦⑧B.①③④⑦⑧C.②③④®@D.®®⑤⑦⑧

7.(2022广西梧州中考)牵牛花也被称为朝阳花,它们一般凌晨开放,临近中午逐渐闭合。影响牵牛花开花的

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照B.空气C.水分D.温度

8.(2022黑龙江鸡西期中)截至2021年,我国已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既改

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9.(2021湖北荆门中考)毛主席曾写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鹰为什么

能击于长空,而鱼却能翔于浅底,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

A.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分布产生影响B.环境影响生物分布,生物适应特定环境

C.鹰与鱼之间为竞争关系D.生物能影响环境

10.(2022四川乐山中考)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下列不属于生

态系统的是()

A.绿心公园B.一块农田C.一条河流D.池塘的鱼

11.(2022甘肃陇南中考)下面是四位同学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A.阳光一草一兔一狐狸B.虾米一小鱼一大鱼C.草一蝗虫-麻雀D.草一羊一狼一微生物

12.(2023海南美兰七中期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个生态系统相对独立,互不相关

B.地球上制造氧气最多的是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分别被称为“地球之肺”和“地球之肾”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3.(2021海南中考)红军在长征途中翻雪山、过草地时,经常穿越沼泽地。这里的“沼泽”属于()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14.【时事热点・环保】【新独家原创】2022年11月24H-26日,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本

届海博会以“科创赋能,共享深蓝''为主题。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B.动物种类很多

C.是地球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5.(2022重庆黔江期末)科学是基于寻求解释的探究过程,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下列关于

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B.假设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不一定与结论一致

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获得正确的结果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23山西尧都众望中学月考)(7分)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彳艮多文人墨客借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是借对动植物特征、生活习性的

概括,以抒发情怀,讴歌大自然。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些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进行分析。

⑴伸到墙外的红杏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的特征。

(2)红杏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有的特征。

⑶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o

2

⑷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⑸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这时池塘边会经常听到蛙鸣声,但是寒冷的冬天我们很难听到,这体现了

对生物的影响。

⑹红杏和蛙都需要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生物能进行O

17.(2022湖北黄州期中)(18分)我们的校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校工伯伯定期给苗木浇水、治虫、施肥、

除草。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否则会过不了冬,而对松、杉、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

方面的工作。就以上文字回答:

⑴除草能帮助苗木更好地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存在着关系。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

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常见的关系。

⑵一些苗木在冬天需要被搬入暖棚,这说明植物的生存受到的影响。上述事例能体现出的生物

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3)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壤里也能生长茂盛,可见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环境,天气炎热的时候,大树

附近更凉爽,这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⑷综上所述,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都称为,它可以分为和

两类。

18.1科普阅读题】(2022山东威海中考)(14分)随着地球上人口增多而资源减少,人类开始了开辟新的生活

空间的探索。继上世纪大型全封闭人工生态系统"生物圈II号”的实验失败之后,本世纪又有人提出了“火

星移民计划”,准备在火星上构建人工生态系统,并实现自给自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并制作

密闭的生态瓶,体会如何构建新的生活空间。

(1)制作生态瓶通常选择绿色植物作为,用泥沙或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所选动物与植

物之间要具有关系,从而使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⑵生态瓶制作完成后,应放置在的地方,并提供适宜的温度,使生态瓶内进行循环和

流动,从而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生态瓶与人类想要开辟的大型新生活空间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有着相同的和运行机制,因

此通过生态瓶探索出的规律可应用于大型新生活空间的构建。但由于两者的“尺度”不同,构建时考虑的重

点也不相同,如构建生态瓶会重点考虑如何维持瓶中食物链的稳定,而构建大型新生活空间则需考虑如何

维持更为复杂的的稳定,通过小小的生态瓶探索出的规律远远不能满足构建大

型新生活空间的需要。

19.【教材变式P14实验变式】(2021山东龙口期中)(16分)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

境中”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

3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

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两区的鼠妇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表lo

表1:

次数123456

A区(只)7679910

B区(只)343110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o

(2)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3)从题中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e

(4)实验中“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为什么不

在A、B两区的中央各放]只鼠妇呢?o

⑸实验结束后,该怎样处理鼠妇呢?。

⑹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2所示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

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改为,这样实验结果会更科学。

表2:

项目鼠妇数量(只)盖板土壤

A区10纸板湿润

B区10玻璃板F燥

4

答案

一、选择题

1.A珍妮•古道尔在野外的自然条件下,实地观察黑猩猩的各种行为,她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2.B守门员看到足球飞来时做出扑球动作,这是守门员对“足球飞来”这一刺激作出的反应。

3.C校园里的丁香发了新芽,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开出了花朵,体现了生物能繁殖。

4.D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的方法属于调查法。

5.A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把生物分成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瓢虫、蜜蜂、蜘蛛、猫

和狗都属于动物,而月季、梧桐、含羞草、白菜、桂花树都属于植物。

6.D①相邻的其他水稻、②杂草、⑤田鼠、⑦蝗虫、⑧稻螟属于影响这株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③水分、

④土壤、⑥空气属于非生物因素。

7.A一天中凌晨和中午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的不同。

8.A树木增多引起周围环境的改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9.B鹰的身体结构适于空中飞翔,鱼的身体结构适于水中生活,所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体现了环境影

响生物分布,生物适应特定环境。

10.D池塘的鱼只包括了部分动物,没有其他生物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H.C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虾米是动物,不属于生产者,而食物链必

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D错误。

12.A各个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13.D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14.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5.C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

的结论。

二、非选择题

16.(1)能繁殖(2)能生长(3)营养(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温度(6)呼吸

解析(1)红杏能开花结果,反映了红杏具有能繁殖的特征。(2)红杏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体现了生物

具有能生长的特征。(3)成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人

对于蛙来说是一种刺激,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体现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春末夏初温

度较高,寒冷的冬天温度较低,蛙在这两个环境中的变化体现了温度对蛙的影响。(6)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绝

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17.(1)竞争捕食(2)温度环境影响生物(3)适应生物影响环境(4)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

生物因素

5

解析(1)除草能帮助苗木更好地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等,二者存在着竞争关系。小

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2)一些苗木在冬天需要被搬入暖棚,这说明植

物的生存受到温度的影响。这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3)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

壤里也能生长茂盛,说明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环境。天气炎热的时候,大树附近更凉爽,体现出的生物

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4)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