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1531C.CaCl2的电子式: D.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2、在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中,氧化剂是A.C B.H2SO4 C.CO2 D.SO23、玻璃器皿上沾有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其洗涤方法正确的是()①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②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③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银镜,用稀氨水洗涤④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酯,用热碱液洗涤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反应为I2O5(s)+5CO(g)⇌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时,CO的转化率为20%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KdD.0→a点时,0到0.5min反应速率v(CO)=0.3mol•L﹣1•min﹣15、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B.提出了元素周期律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6、下图是某种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还原剂B.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移向B极C.溶液中H+由B极区移向A极区D.B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7、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时,即消耗1molO2D.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8、在含有大量H+、Ba2+、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CO32- B.Ag+ C.SO42- D.Al3+9、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硫酸铜 D.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10、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2C、13C、14C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D.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发热服饰,说明石墨烯是导热金属材料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C.“一带一路”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丝绸属于合成纤维,主要含C、H、O、N元素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是食品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12、目前,林芝市已进入雨季,空气质量优良,PM2.5<100。下列物质中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 B.NO2 C.SO2 D.CO213、已知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分子呈平面结构,六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下列对丙烯(CH3-CH=CH2)结构和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A.丙烯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过量的丙烯通入浓溴水中,观察到溴水褪色,溶液均一稳定D.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丙烯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取代反应1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C.豆科农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一定浓度的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6、下列有机物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C.淀粉和纤维素 D.正丁烷和异丁烷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的化学键形成18、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1B.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C.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D.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119、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能共存的是()A.NO和O2B.SO2和O2C.H2S和SO2D.NH3和HCl20、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21、关于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一个熵增的过程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ΔH<0、ΔS>0C.ΔH<0的化学反应均是自发反应,ΔS<0的化学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D.反应2Al2O3(s)+3C(s)=2Al(s)+3CO2(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H>02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煤中含有苯、甲苯,可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D.棉织品与丝织品可以用灼烧法进行鉴别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Z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它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_,B的结构式为_____。(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4)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5)羰基硫(COS)分子结构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相似,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用电子式表示羰基硫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由X、Z、L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红棕色固体,B是常见的强酸,C是常见的无色液体。E、F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中E能使品红溶液褪色。G可用作补血剂,I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最终变成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F的电子式为_____。(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3)可确定反应②中金属离子已完全反应的试剂为_____(填化学式)。反应③的装置如上图所示,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4)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25、(12分)Ⅰ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②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后,熄灭酒精灯;③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实验后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氯水和氨水,均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其中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4)下列对导管E作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加热过程中,可上下移动导管E,起搅拌作用B停止加热,试管内的压强减少,从导管E进入的空气可增大试管A内的压强,防止倒吸C停止反应,撤装置之前往导管E中通入空气,可排出装置内的SO2气体,防止其污染环境II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ClO2的制备、除杂、吸收和释放等进行了研究。(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B中稀盐酸的速度宜______(填“快”或“慢”)。(2)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某种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3)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此时装置F的作用是____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填“a”或“b”)26、(10分)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反应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品红溶液B.溶液C.浓硫酸D.酸性溶液(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实验是高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①进行实验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②在进行实验②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A.乙醇B.四氯化碳C.苯D.乙酸③从I2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的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④向含I-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在A试管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以下字母序号)。a.先浓硫酸再乙醇后乙酸b.先浓硫酸再乙酸后乙醇c.先乙醇再浓硫酸后乙酸②在试管B中常加入_______________来接收乙酸乙酯。28、(14分)液氨和二硫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甲和乙两种盐。2.55g乙受热完全分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丙和丁共2.24L(标况),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另取少量FeCl3溶液,向其中滴加甲溶液,发现溶液变为血红色。请推测并回答:(1)写出乙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2)往上述血红色溶液中通入SO2,发现溶液红色褪去,请解释红色褪去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3)甲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后也能生成气体丙,写出液氨和二硫化碳反应发生成甲和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9、(10分)下表是A、B、C三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A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填充模型为:B①可以从煤干馏生成的煤焦油中提取;②填充模型为:C①工业生产中可通过A与H2O加成获得;②相对分子质量为46请结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2)B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写出C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4)①C与乙酸可反应生成酯,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反应装置如图,a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试管

b中的试剂是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

A、硫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即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根据原子构成,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因此该核素1531P,BC、CaCl2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C错误;D、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D错误;答案选B。2、B【解析】

反应中,C元素由0价升高到+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做还原剂,浓H2SO4中硫元素由+6价降低到+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浓硫酸做氧化剂,故选B。3、C【解析】

①单质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因此可以用酒精洗涤,故①正确;②苯酚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可用除残留的苯酚,故②正确;③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银镜,只能用稀硝酸洗涤,故③错误;④油脂在热碱液中发生水解,可用来除残留的油脂,故④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①②④,故C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4、C【解析】

A、I2O5(s)+5CO(g)⇌5CO2(g)+I2(s)起始量/mol20转化量/molyyb点量/mol2-yy根据b点时CO2的体积分数φ(CO2)==0.80,得y=1.6mol,转化率等于×100%=×100%=80%,选项A错误;B、两边计量数相等,所以压强始终不变,不能做平衡状态的标志,选项B错误;C、b点比d点时生成物CO2体积分数大,说明进行的程度大,则化学平衡常数:Kb>Kd,选项C正确;D、0到0.5min时:I2O5(s)+5CO(g)⇌5CO2(g)+I2(s)起始量/mol20转化量/molxxa点量/mol2-xx根据a点时CO2的体积分数φ(CO2)==0.30,得x=0.6mol则从反应开始至a点时的反应速率为v(CO)==0.6mol•L-1•min-1,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因素,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易错点为选项D:0到0.5min时CO2的体积分数(即物质量分数),列式计算即可求出从反应开始至a点时的反应速率为v(CO)。5、B【解析】

A.20世纪初,由德国化学家哈伯等研究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故A错误;

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B正确;

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的是拉瓦锡,故C错误;

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的是我国的科学家屠呦呦,故D错误.

答案:B6、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H2O2转化为H2O,氧元素化合价由-1降为-2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A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故A、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作为还原剂,选项A正确;B、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A极移向正极B极,选项B正确;C、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溶液中H+由A极区移向B极区,选项C不正确;D、B极为正极,H2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C。7、D【解析】

A.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为2:1: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B.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大小关系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容器中SO2和SO3的浓度相同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错误;C.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时,即消耗1molO2,均体现正反应速率,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错误;D.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故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8、D【解析】

A.CO32-与H+、Ba2+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A错误;B.

Ag+与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SO42-与Ba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

Al3+与以上三种离子都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答案选D。9、A【解析】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为加聚反应,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为取代反应,有HCl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B错误;C.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硫酸铜,有二氧化硫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C错误;D.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有CO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故D错误;故选A。10、D【解析】

A.12C、13C、14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则这三个原子互为同位素,选项A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B正确;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所以二者是不同的物质,由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选项D错误;答案选D。11、B【解析】

A.石墨烯是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PVC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但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化学与材料、健康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12、D【解析】

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不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虽然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D。13、A【解析】

CH3-CH=CH2中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甲基可发生取代,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甲基为四面体构型,以此来解答。【详解】A.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甲基上H可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丙烯分子中含甲基,甲基为四面体构型,则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B.丙烯分子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甲基取代产生的物质,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键角是120°,所以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B错误;C.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溴代烷烃,该物质是有机物,难溶于水,因此观察到溴水褪色,但得到的液体有分层现象,C错误;D.丙烯分子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甲基取代产生的物质,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而甲基为四面体构型,因此丙烯分子中不可能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原子的共线和共面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14、A【解析】

A.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属于不同化合态的氮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B.雷雨闪电时,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B正确;C.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C正确;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D正确;故答案为A。15、C【解析】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生成H2,出现气泡,A正确;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一定浓度的氯化锌溶液,可以实现欣片上镀锌,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B正确;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铜片被三氯化铁溶液溶解生成氯化铜,铜不能置换出铁,C正确;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并形成原电池,故气泡放出速率加快,D正确。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答案选C。16、C【解析】

A、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葡萄糖含有醛基,果糖含有羰基,因此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前者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后者水解成葡萄糖,因此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C、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10O5)n,两者的n值不同,因此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题意;D、正丁烷结构式为CH3CH2CH2CH3,异丁烷的结构式为CH(CH3)3,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17、C【解析】

A、全部是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正确;B、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正确;C、全部是共价键的才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有共价键,错误;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正确;故答案选C。18、C【解析】

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故AB不正确;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1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22.5kJ×4=890kJ。答案选C。19、B【解析】A.NO和O2常温下可反应生成NO2,故A不选;B.SO2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两者能共存,故B选;C.H2S和SO2常温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和水,故C不选;D.NH3和HCl易生成氯化铵,故D不选;故选A。20、C【解析】

A、甲是原电池,正极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2H++2e-=H2↑,铜片上有气体产生,乙装置中在锌片上发生反应Zn+2H+=Zn2++H2↑,铜片上无气体产生,故A错误;B、甲装置是原电池,铜片做正极,乙不是原电池,故B错误;C、两烧杯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浓度减少,溶液pH增大,故C正确;D、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故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原电池的组成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装置甲是原电池,锌做负极,铜做正极,气体在铜片上产生。原电池由于在两个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加快了反应速率。乙不是原电池,乙装置是锌与稀硫酸直接接触的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气体在锌片上产生。甲和乙相比,相同点: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相同,都消耗H+,反应后溶液pH都增大;不同点:一、气体产生的位置不同,二、反应速率不同,三、能量转化不同。21、C【解析】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氧气,是一个熵增的过程,A正确;B.根据△G=△H-T△S<0能自发进行可判断,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H<0、△S<0,B正确;C.△H<0的化学反应不一定均是自发反应,△S<0的化学反应不一定均不能自发进行,而是要依据自由能△G=△H-T△S判断,C错误;D.反应2Al203(s)+3C(s)=2Al(s)+3C02(g)是熵值增加的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根据△G=△H-T△S可知说明该反应△H>0,D正确,答案选C。点睛: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指出的仅仅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并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还要考虑化学反应的快慢问题。注意其三个规律:①放热且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②吸热且熵减少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③焓变和熵变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时,温度有可能对反应方向起决定性作用。22、D【解析】分析:A.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B.苯燃烧即是氧化反应;C.煤干馏可以得到苯、甲苯等;D.蛋白质灼烧可以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详解:A.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应该用溴水,A错误;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能发生氧化反应,例如苯燃烧生成CO2和H2O,B错误;C.煤中不含有苯、甲苯,通过煤的干馏可以获得,然后利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C错误;D.棉织品与丝织品可以用灼烧法进行鉴别,其中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丝织品,D正确。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O第三周第ⅢA族+5-3NH3HNO3【答题空10】Al>C>N>O>HNH4++OH-=NH3•H2O【解析】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核素没有中子,则X为H元素;Y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则Y为C元素;L和M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L为O元素、M为Al,Z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Z为N元素.(1)L的元素符号为O;M为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第ⅢA族;Z为N元素,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5、-3,它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H3和HNO3,故答案为O;第三周第ⅢA族;+5、-3;NH3;HNO3;(2)N、H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则A为NH3、B为N2H4,A的电子式为,B的结构式为,故答案为;;(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氧)同一主族,Se原子比L(氧)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4)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l>C>N>O>H,故答案为Al>C>N>O>H;(5)羰基硫(COS)分子结构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相似,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分子中S原子、氧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分别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6)由X、Z、L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H4NO3等,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故答案为NH4++OH-=NH3•H2O。24、KSCN防止发生倒吸2NH3+2H2O+Fe2+=Fe(OH)2↓+2NH4+(或2NH3·H2O+Fe2+=Fe(OH)2↓+2NH4+)【解析】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红棕色固体,则为氧化铁;E能使品红溶液褪色,E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为二氧化硫;B是常见的强酸,在根据E和D、C反应,生成B,说明B为硫酸,C为水;F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I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最终变成红褐色,说明F为氨气;G可用作补血剂,说明是硫酸亚铁;【详解】⑴F为氨气,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⑵反应②是铁离子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O2+2H2O+2Fe2+=4H++2Fe2++SO42-,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故答案为;⑶可确定反应②中金属离子已完全反应即无铁离子,可用KSCN来确认,反应③的装置如上图所示,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故答案为KSCN;防倒吸;⑷反应③主要是亚铁离子和氨气、水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2NH3+2H2O+Fe2+=Fe(OH)2↓+2NH4+(或2NH3·H2O+Fe2+=Fe(OH)2↓+2NH4+)故答案为2NH3+2H2O+Fe2+=Fe(OH)2↓+2NH4+(或2NH3·H2O+Fe2+=Fe(OH)2↓+2NH4+)。25、Cu+2H2SO4(浓)CuSO4+SO2↑+2H2O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SO2+Cl2+2H2O=4H++SO42-+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ABC分液漏斗慢吸收除去Cl24H++5ClO2-=Cl-+4ClO2↑+2H2O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b【解析】

Ⅰ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品红反应,溶液褪色,进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硫有毒,用NaOH溶液吸收;II稀盐酸与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氯气、氯化钠和水,已知装置D为吸收二氧化氯的装置,则装置C为吸收氯气;根据实验目的释放二氧化氯时,用装置F验证,则F为洗气装置;【详解】I.(1)A试管中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品红溶液褪色,若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3)二氧化硫与氯气反应生成硫酸、盐酸,二氧化硫在此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4)A加热过程中,使铜与浓硫酸充分反应可可上下移动导管E,起搅拌作用,A正确;B停止加热,试管内的压强减少,从导管E进入的空气可增大试管A内的压强,防止倒吸,B正确;C二氧化硫有毒,停止反应,撤装置之前往导管E中通入空气,可排出装置内的SO2气体,使NaOH溶液吸收,防止其污染环境,C正确;答案为ABC;II.(1)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为了使气体充分被溶液吸收,则需生成气体的速率减慢,通入盐酸的速率宜慢;(2)关闭B的活塞,ClO2被稳定剂完全吸收,F中溶液颜色不变,则氯气在C中被吸收;(3)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NaClO2、NaCl为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子形式,ClO2为气体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分析可知,装置F为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为洗气装置,导管为长进短出。26、ABAD①中品红溶液褪色除去SO2气体检验SO2气体是否除尽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④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

实验目的为确认反应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所以要避免相互影响,可先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再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完全除尽,之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检验乙烯。【详解】(1)装置①中盛有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然后将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②除去二氧化硫,再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③确定二氧化硫是否除干净,最后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④检验乙烯的存在,盛放的药品依次为A、B、A、D;(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①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3)装置②用来除去SO2气体,以免干扰对乙烯的检验;装置③检验SO2是否被除尽;(4)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可以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若装置④中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乙烯的存在。【点睛】熟悉二氧化硫、乙烯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气体检验的顺序;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可与碱反应,可使品红褪色,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褪色,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检验乙烯。27、过滤BC蒸馏烧瓶Cl2+2I-=2Cl-+I2C饱和碳酸钠(溶液)【解析】

(1)由题给流程图可知,海带灼烧得到海带灰,将海带灰溶于水得到悬浊液,悬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向含碘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与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得到含碘单质的溶液,然后向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含单质碘的有机溶液,最后加热蒸馏得到单质碘。(2)题给实验装置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装置A中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和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装置B中盛有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详解】(1)①实验①为海带灰悬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故答案为:过滤;②实验②为向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难溶于水、且碘的溶解度较大的有机溶剂萃取剂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分液得到含单质碘的有机溶液,故答案为:BC;③从I2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的装置为蒸馏装置,由图可知,仪器a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