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下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室温时,将同种规格的铝片分别投入下列物质中,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0.15mol/L

硫酸8mLB.0.1mol/L盐酸15mLC.18mol/L

硫酸15mLD.0.2mol/L

盐酸12mL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3、碳的一种同位素

146C常用于考古研究,一个该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是()A.2 B.6 C.8 D.144、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水的是A.苯B.乙醇C.乙酸D.蔗糖5、给出下列条件,无法确定该气体摩尔质量的是()A.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时的密度B.已知气体的体积和质量C.已知一种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D.已知气体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合成氨控制在500℃左右的温度B.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D.氨水中加酸,NH4+的浓度增大7、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有效的处理方法是A.蒸馏B.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C.水洗后分液D.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8、已知Na2SO3和KIO3反应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分以下①~④步反应。①IO3-+SO32-=IO2-+SO42-(反应速率慢)②IO2-+2SO32-=I-+2SO42-(反应速率快)③5I-+IO3-+6H+=3I2+3H2O(反应速率快)④I2+SO32-+H2O=2I-+SO42-+2H+(反应速率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O2-和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此反应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①决定C.此反应①中氧化剂是IO3-,反应③中还原剂是I-D.若生成0.5mol碘单质,则总反应中有5mol电子转移9、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D.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强10、在不同情况下测得A(g)+3B(g)⇌2C(g)+2D(g)的下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D)=0.4mol•L-1•s-1B.v(C)=0.5mol•L-1•s-1C.v(B)=0.6mol•L-1•s-1D.v(A)=2mol•L-1•min-1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7.8g固体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4NAB、4℃时,18g2H216O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2NAC、1molN5+含有的电子数为34NAD、用金属铁、Cu片、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当金属铁质量减轻5.6g时,流过外电路的电子为0.3NA12、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为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和丙同主族,甲与丙、丁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B.单质的氧化性:乙>丙>丁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乙>丙>丁D.甲与乙、丙、丁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1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C.乙烯的球棍模型 D.NaCl的电子式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大,则该物质反应就快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15、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原子NSOSi半径/10-10m0.751.020.741.17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A.0.80×10-10m B.1.10×10-10m C.1.20×10-10m D.0.70×10-10m16、在温度不变下,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g)⇌2NO2(g),若N2O4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7mol•L-1需要15s,那么N2O4的浓度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A.大于10s B.等于10s C.小于10s D.等于5s17、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氯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18、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A.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B.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C.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D.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19、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9.216.0000反应后质量/g0010.88.8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 B.表中a的值是5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为CO20、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Ca(OH)2和NH4Cl制取NH3B.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C.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D.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A.A B.B C.C D.D2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H<0.下列操作中,能使其反应速率减慢的有()①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H2②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③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④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H2(g)和1molI2(g)⑤提高起始反应温度A.0个 B.1个 C.2个 D.3个22、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H=-905.9k/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molNH3和5mol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05.9kJB.平衡时V正(O2)=4/5V逆(NO)C.适当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提高氨气的转化率D.降低压强,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ⅠA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②③④⑧3⑤⑥⑦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④的名称是______(2)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3)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写氢化物的化学式)。(4)④的最简单氢化物比⑦的最简单氢化物沸点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元素⑤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⑨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7)两种均由①④⑤⑦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8)第三周期元素NaMgAlSCl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9)已知1g①的单质燃烧生成液态产物时放出142.9kJ的热量,写出表示该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4、(12分)X、Y、Z、W、Q是四种短周期元素,X元素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的单质为双原子分子,Z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6;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Y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3)YX2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是_________。(4)前四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Z的沸点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Q和W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设计了下列装置,并查阅到下边资料:在加热情况下氯气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3Cl2+6OH-5Cl-+ClO3-+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2)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4)在制取C12时,实验室中若无MnO2,可用KMnO4粉末代替,发生下列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26、(10分)Ⅰ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②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后,熄灭酒精灯;③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实验后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氯水和氨水,均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其中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4)下列对导管E作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加热过程中,可上下移动导管E,起搅拌作用B停止加热,试管内的压强减少,从导管E进入的空气可增大试管A内的压强,防止倒吸C停止反应,撤装置之前往导管E中通入空气,可排出装置内的SO2气体,防止其污染环境II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ClO2的制备、除杂、吸收和释放等进行了研究。(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B中稀盐酸的速度宜______(填“快”或“慢”)。(2)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某种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3)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此时装置F的作用是____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填“a”或“b”)27、(12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17.1g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入过量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________。(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C装置增重9.90g,D装置增重26.4g,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8、(14分)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Ⅰ脱硝:己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N2(g)+2O2(g)=2NO2(g)△H=+l33kJ·mol-1H2O(g)=H2O(l)△H=-44kJ·mol-1在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可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Ⅱ.脱碳: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1CO2和6mol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l)+H2O(l)△H<0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填“”低温或“任意温度”)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ulH―H键断裂③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4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______(2)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CO2(mol)H2(mol)CH3OH(mol)H2O(mol)反应I:恒温恒容0min2600l0min4.520min130min1反应Ⅱ:绝热恒容0min0022①达到平衡时,反应I、Ⅱ对比:平衡常数K(I)_____K(Ⅱ)(填“>”“<”或“=”下同);平衡时CH3OH的浓度c(I)______c(Ⅱ)。②对反应I,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________T2(填“>”“<”或“=”)。29、(10分)(1)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IIA族,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①写乙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②甲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___个电子层。③甲元素的金属性(即原子失电子的能力)比乙元素_________(填“强”或“弱”)。(2)过氧化氢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2H2O2=2H2O+O2↑,现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的甲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请给合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①实验目的: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②实验现象: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试管中反应更剧烈,迅速放出无色气体。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分析: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可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以此分析。详解:铝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实质是铝单质与氢离子的反应,影响速率的是氢离子的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A氢离子浓度为0.15mol/L×2=0.3mol/L;B氢离子浓度为0.1mol/L;C选项中的硫酸为浓硫酸,与铝反应不会放出氢气D.氢离子浓度为0.2mol/L故答案为:A。2、D【解析】A、化学变化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所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正确;B、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正确;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多余的热量以热量的形式放出去,所以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D、燃烧需要加热到着火点,但是放热反应,所以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睛:化学反应中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成键都有能量变化;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热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高低。3、C【解析】

146C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同位素的质子数是相同的,即碳元素的质子数都是6,而该同位素的质量数是14,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6=8,故选C。4、A【解析】乙醇、乙酸、葡萄糖都易溶于水,而苯难溶于水,故选A。点睛:有机物中低级醇、羧酸、单糖一般能溶于水,而烃、卤代烃、酯一般不溶于水。5、B【解析】

A、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计算气体摩尔质量,可以采用M=22.4ρ标,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M=,n=,因此求摩尔质量,需要给出气体摩尔体积,本题无法判断出该气体摩尔质量,故B符合题意;C、当知道质量和物质的量,根据M=,可以求出摩尔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D、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在数值上1mol该分子的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6、A【解析】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则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详解】A.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500℃的温度,不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主要是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B.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分离出生成物,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是化学平衡,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平衡逆向进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氨水中加酸,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促进平衡正向移动,NH4+的浓度增大,故D错误;答案选A。7、B【解析】分析:根据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质量不能减少但可增加,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详解:A、因酯和酸沸点相近而不易蒸馏分离,A错误;B、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乙酸乙酯,B正确;C、虽然乙酸能溶于水而除去,但乙酸乙酯也有部分溶于水,C错误;D、虽然乙酸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除去,但乙酸乙酯也与氢氧化钠反应,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的量,注意物质的性质差异。8、A【解析】

此反应的4个步骤中,②③④为快反应,是瞬间完成的,而①为慢反应,直接决定了反应进行的快慢;Na2SO3中S元素由+4价上升到+6价,KIO3中I元素由+5价降低到0价,由化合价守恒(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如下:5Na2SO3+2KIO3+H2SO4=5Na2SO4+K2SO4+I2+H2O,其中氧化剂是KIO3,反应中有10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1mol,以此分析。【详解】A.从4个步骤的反应可知,IO2-和I-是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反应的催化剂,故A错误;B.此反应的4个步骤中,②③④为快反应,是瞬间完成的,而①为慢反应,所以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①决定,故B正确;C.反应①中IO3-→I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IO3-作氧化剂;反应③中I-→I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I-作还原剂,故C正确;D.由总反应5Na2SO3+2KIO3+H2SO4=5Na2SO4+K2SO4+I2+H2O可知,反应中有10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1mol,若生成0.5mol碘单质,有5mol电子转移,故D正确。故选A。9、D【解析】

A.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更剧烈,选项A正确;B.卤族元素单质的颜色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加深,所以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依次为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选项B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10、B【解析】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0.42=0.2,B.0.52=0.25,C.0.63点睛: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明确比值法可快速解答,也可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比较快慢,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注意选项D中的单位。11、C【解析】试题分析:A.常温下,7.8gNa2O2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在0.1mol该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错误;B.4℃时,18g2H216O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其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小于2NA,错误;C.1个N5+中含有34个电子,则在1molN5+含有的电子数为34NA,正确;D.用金属铁、Cu片、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当金属铁质量减轻5.6g时,反应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由于Fe反应失去2个电子,所以流过外电路的电子为0.2NA,错误。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的知识。12、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别是H、O、S、Cl。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选项ABC都是错误的,四种元素都是非金属,所以D正确。考点:考查有元素周期律关问题。13、C【解析】

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详解】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故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故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B错误;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每个碳原子上连2个H原子,故其球棍模型为,C正确;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氯化钠的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C。14、C【解析】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正确;B、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故浓度变化大则该物质反应就快,正确;C.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而不是物质的质量,C不正确;D.化学反应速率是浓度除以时间,所以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正确。故答案选C。15、B【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N、P同主族,半径N<P。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Si、P同周期,半径Si>P。P原子的半径大于N而小于Si,因此其半径的数值应介于1.02×10-10m与1.17×10-10m之间,B符合题意。答案选B。16、A【解析】

前15s的平均速率为v(N2O4)=(0.1-0.07)mol·L-1÷15s=0.002mol·L-1·s-1,N2O4的浓度若按此反应速率继续由0.07mol/L降到0.05mol/L所需要的时间t=(0.07-0.05)mol·L-1÷0.002mol·L-1·s-1=10s,考虑到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所以时间应该大于10s,选项A正确。答案选A。【点睛】高中化学所介绍的化学反应速率,指的都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所以这样计算出来的速率只能应用在这一段时间内,超过这段时间,就不可以使用前面计算出来的速率了。一般认为,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逐渐减小的,当然也有特殊的反应是速率先加快后减慢的。17、A【解析】

A.氯气在光照条件下与甲烷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氧化甲烷,更不可能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与甲烷不反应,C错误;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甲烷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A。18、C【解析】升高温度,将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则反应速率增大,只有C正确,故选C。19、D【解析】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本题中,9.2g+16.0g=25.2g,10.8g+8.8g=19.6g,因此一定有X生成,X质量=25.2g-19.6g=5.6g,结合原子守恒解答。详解:A、氧气足量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因此生成物与氧气的起始量有关,A错误;B、9.2g+16.0g=25.2g,10.8g+8.8g=19.6g,因此一定有X生成,X是生成物,a=25.2-19.6=5.6,B错误;C、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9.2g×6/46=1.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2/18=1.2g,因此X中一定没有氢元素,C错误;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9.2g×16/46=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10.8g×16/18=9.6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8.8g×32/44=6.4g,由于3.2g+16g>9.6g+6.4g,所以X一定是CO,D正确;答案选D。20、B【解析】解:A.Ca(OH)2和NH4Cl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NH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反应生成水,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A正确;B.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应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水易挥发,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氯化钠,故C正确;D.水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制备蒸馏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制备等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于实验方案的评价,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操作要点,题目难度不大.21、B【解析】

反应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保持容器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容器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详解】①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错误;②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充入不参加反应的1molN2,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③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不参加反应的1molN2,容器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正确;④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容器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气体物质的量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⑤提高起始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错误。③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注意理解压强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质是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是解答关键。22、C【解析】分析:A.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B.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根据浓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D.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详解:A.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能量变化,则4molNH3和5molO2反应,不能完全转化,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905.9kJ,A错误;B.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平衡时4v正(O2)=5v逆(NO),B错误;C.适当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可以提高氨气的转化率,C正确;D.降低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D错误;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氧PH3<H2S<H2O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S2->Cl->Na+>Mg2+>Al3+【解析】

由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⑨分别为H、C、N、O、Na、P、S、Ne、Cl。【详解】(1)④为O,名称为氧,故答案为氧;(2)元素⑦为S,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答案为;(3)非金属性O>S>P,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为PH3<H2S<H2O,故答案为PH3<H2S<H2O;(4)④为O,⑦为S,H2O的沸点比H2S高,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故答案为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5)元素⑤为Na,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为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6)①与⑨分别为H和Cl,能形成一种化合物为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7)由①④⑤⑦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NaHSO3和NaHSO4,在水溶液中这两种物质要发生电离,NaHSO3=Na++HSO3-,NaHSO4=Na++H++SO42-,电离出的HSO3-和H+发生反应H++HSO3-=SO2↑+H2O,故答案为H++HSO3-=SO2↑+H2O;(8)比较半径,首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故NaMgAlSCl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Na+>Mg2+>Al3+,故答案为S2->Cl->Na+>Mg2+>Al3+;(9)1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比较半径,首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电子层数和质子数都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据此,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24、第三周期第VIA族(CCl4电子式略)S=C=S极性键NH3分子间存在氢键Al(OH)3+3H+=Al3++3H2O【解析】分析:根据X元素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可知X为S元素;根据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Y为C元素;;根据Z的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可知Z为N元素;根据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6,可知W为Cl元素;根据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可知Q为Al元素。详解:(1)X为S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于第三周期第VIA族;(2)由Y和W形成的化合物为CCl4,电子式为;(3)YX2分子CS2,结构式为S=C=S,其化学键类型为极性键共价键;(4)Z的气态氢化物为氨气,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强于普通的分子间作用力,因此氨气的沸点最高;(5)Q和W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和高氯酸,两者发生中和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点睛:本题考察重点是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元素种类的相关题型。解这类题首先要牢记元素周期律的相关内容,短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等,根据X元素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可知X为S元素;根据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Y为C元素;;根据Z的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可知Z为N元素;根据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6,可知W为Cl元素;根据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可知Q为Al元素。2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MnO2+4HCl(浓)MnCl2+Cl2↑+2H2OCl2+2OH-=Cl-+ClO-+H2O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防止溶液温度升高而发生副反应AD【解析】

(1)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产生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大试管内发生反应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3)在制取氯气的反应中浓盐酸易挥发,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温度较高时,能够发生副反应3Cl2+6OH-5Cl-+ClO3-+3H2O,因此冰水的作用是防止溶液温度升高而发生副反应;(4)根据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可知,不需要加热,所以图2中AD装置都可以。【点睛】本题借助制备消毒液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化学性质,充分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和规范答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题干已知信息的提取和灵活应用。26、Cu+2H2SO4(浓)CuSO4+SO2↑+2H2O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SO2+Cl2+2H2O=4H++SO42-+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ABC分液漏斗慢吸收除去Cl24H++5ClO2-=Cl-+4ClO2↑+2H2O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b【解析】

Ⅰ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品红反应,溶液褪色,进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硫有毒,用NaOH溶液吸收;II稀盐酸与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氯气、氯化钠和水,已知装置D为吸收二氧化氯的装置,则装置C为吸收氯气;根据实验目的释放二氧化氯时,用装置F验证,则F为洗气装置;【详解】I.(1)A试管中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品红溶液褪色,若B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3)二氧化硫与氯气反应生成硫酸、盐酸,二氧化硫在此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4)A加热过程中,使铜与浓硫酸充分反应可可上下移动导管E,起搅拌作用,A正确;B停止加热,试管内的压强减少,从导管E进入的空气可增大试管A内的压强,防止倒吸,B正确;C二氧化硫有毒,停止反应,撤装置之前往导管E中通入空气,可排出装置内的SO2气体,使NaOH溶液吸收,防止其污染环境,C正确;答案为ABC;II.(1)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为了使气体充分被溶液吸收,则需生成气体的速率减慢,通入盐酸的速率宜慢;(2)关闭B的活塞,ClO2被稳定剂完全吸收,F中溶液颜色不变,则氯气在C中被吸收;(3)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NaClO2、NaCl为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子形式,ClO2为气体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分析可知,装置F为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为洗气装置,导管为长进短出。27、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H2O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能C12H22O11【解析】

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通过测定生成的CO2、H2O的量确定实验式,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由于装置内有空气,会影响水蒸气、二氧化碳质量测定,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氧气排尽装置内空气,据此解答。【详解】(1)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要通入过量O2使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C装置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D装置中的试剂是碱石灰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3)通过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氢的质量,通过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碳的质量,再根据A的质量判断是否有氧元素;(4)浓硫酸增重可知水的质量为9.90g,可计算出n(H2O)==0.55mol,n(H)=1.1mol,m(H)=1.1g;使碱石灰增重26.4g,可知二氧化碳质量为26.4g,n(C)=n(CO2)==0.6mol,m(C)=7.2g,m(C)+m(H)=8.3g,有机物的质量为17.1g,所以有机物中氧的质量为8.8g,n(O)==0.55mol,n(C):n(H):n(O)=0.6mol:1.1mol:0.55mol=12:22:11,即实验式为C12H22O11,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所以分子式也为C12H22O11。28、4H2(g)+2NO2(g)=N2(g)+4H2O(g)△H=-1100.2kJ·mol-1低温de<<0.025mol·L-1·min-1<【解析】Ⅰ、①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H2(g)+1/2O2(g)=H2O(l)△H=-285.8KJ/mol②N2(g)+2O2(g)=2NO2(g)△H=+l33kJ·mol-1;③H2O(g)=H2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