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提升高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赋能调查研究_第1页
多维度提升高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赋能调查研究_第2页
多维度提升高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赋能调查研究_第3页
多维度提升高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赋能调查研究_第4页
多维度提升高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赋能调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正逐步开展数字化校园管理设施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的成效。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教育强国战略,本文以曲阜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探索多维度提升高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赋能能力,从数字化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维度,结合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展开全面调研,总结校园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存在的3个突出问题,研究相应解决方案,系统解决学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奋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数字赋能;校园管理;服务0引言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新时代校园的主旋律。但数字化赋能校园管理与服务,面临众多技术难题、人才短缺、组织变革、数据孤岛与整合、安全保护和风险管理等挑战,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要紧抓机遇,开放融通,寻求赋能理念新突破[1-4]。1曲阜师范大学校园数字化赋能管理与服务能力现状1.1數字基础设施基本健全,校园网接入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建成了一校两区有线网络全光化、无线5G全覆盖、有线无线深度融合的统一身份认证、多运营商出口的一体化网络,实现了扁平化管理、自动化运维和云网端一体化服务。校园网出口带宽合计超过50Gbps,两校区通过千兆专线互联,满足了多运营商多链路、教育专网共存的全方位网络接入需求。计算存储资源快速扩展。建成以超融合、智算平台为基础的B级数据中心,服务器CPU总核数达3716核,总内存达27TB,CUDA智慧核心数为28572个,存储总容量达5PB,实现了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按需使用和准备存储。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取得新成效。两校区实体卡、电子卡和人脸识别相结合的一卡通系统,实现了卡、码、脸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身份识别,为师生门禁通行、考勤签到、缴费支付、图书借阅、座位预约等应用场景提供了便捷服务;建立电子签章等可信服务接入体系,安装自助服务终端,为师生提供了注册、充值、查询、打印等便利服务。1.2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形成,信息系统覆盖范围持续拓宽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学校已建设学工、科研、人事、财务、资产、教务等部门业务相关的130余个信息系统,融合门户共接入45个业务系统、97个应用、77个部门主网站及137个二级网站;通信视频会议系统覆盖两校区72个会议室;电子邮件系统能为全校教职工提供50000个安全、可靠的电子邮箱;网络问政平台拓宽了信息公开、校情民意、师生沟通渠道,有助于学校全面、及时了解师生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最终达成倾听民声、凝聚民智、服务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目标。校务全量数据管理平台逐渐发挥数据汇聚和共享功能。全量数据管理平台现已集成人事、教务、学工等13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实现339项业务数据的入湖、清洗、标准化工作,并陆续与职称评审等应用进行深度集成,数据资产开始为职称评聘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服务。1.3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数字技术创新战略逐步形成学校“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数字技术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了教育数字化的长期规划和智慧校园短期重点任务,确保数字技术创新与大学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教学管理模式持续深化变革。改变传统的单纯线下教学管理模式,完善了线上线下统一组织、充分融合的教学途径;推进考试模式改革,引入无纸化考试系统,升级综合教务、研究生管理系统,解决了学籍管理、排课选课、考试管理等工作瓶颈;完成“现代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水平,降低实验教学成本和风险。科研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升级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初步实现科研成果数据化和科研服务流程化管理;加入CARSI联盟,拓展数字资源校外访问方式;加强数字文献资源建设,电子资源数据库增加到99个,全文电子图书231万册,电子期刊7.5万余种,建设了儒学文献特色电子数据库,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1.4数字安全屏障能力基本稳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得以完善学校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操作指南(试行)》《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组建全校信息员队伍,开展网络安全和数字素养培训,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和责任体系。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中心机房采用精密空调系统、智能动环监控系统,保障校园网络核心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转;及时升级防火墙、IPS和WebVPN等网络安全设备,部署态势感知、数据库审计和终端防御等安全保障系统;完成Ipv6升级改造,Ipv6支持度评分已达96.9,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实施软件正版化工程,升级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完成14项重要业务系统的二、三级等测评任务,建设一体化网络资产和运维管理平台,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1.5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环境基本确立,国内数字化发展政策环境具体而深入《“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包括推广数字经济、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国家大数据战略》旨在推动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培育大数据产业等;《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推进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融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等;《网络强国战略》旨在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包括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推动互联网法治建设、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等;《全民信息化规划纲要》旨在推动全民信息化,包括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推进数字技术在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等。国际数字化发展政策环境全面而极具前瞻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学校联通,学生赋能》,关注教育的数字化连通;欧盟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明确了欧盟层面未来需要推进“促进高性能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提高数字技能和能力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事项;欧洲数字化议程、美国数字政府战略、新加坡智慧国家战略、英国数字经济战略和德国数字战略等旨在推动国家和地区数字化发展的正常运行,内容涵盖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广、数字经济的发展、创新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2调研过程与方式2.1深入师生,多次迭代调研,找准问题突破口调研采取走访、座谈、电话交流、电子信箱等多种线下、线上方式,面向学生、教职工征集他们面临最多、急需解决的信息化相关问题。同时,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将收集的问题面向全校师生多轮次迭代调研,最终将师生关注度高的问题归类为办公自动化、数据服务、移动服务平台、一网通办、网络通信、软件服务六个方向。2.2细化业务,全局思考,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数字化赋能策略必须与业务战略一致,多元主体参与,才能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变革、人事制度改革、保障机制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因此,在调研期间,与学校各业务部门进行了大量沟通交流:与学工处探讨学生上网、移动办公等问题,与人事处沟通教师离岗线上签章流程问题,与保卫处协商访客预约问题,与发展规划处交流年度考核数据基座问题等。3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3.1线上信息化服务能力不足目前,服务大厅仅集成OA、人事、学工等76项应用服务,人员离职手续办理、部门印章使用、校园电子邮箱申请等工作流程仍采用线下交表方式完成,效率低下,与全面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高质量信息化服务需求存在巨大差距。此外,因为缺乏信息汇聚、分布管理、统一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两校区广大师生困惑于具体业务的咨询与办理,迷惑于微信群、QQ群的信息洪泛。3.2移动端服务存在安全隐患在我校企业微信缺乏维护的情况下,学工、研究生、财务等部门采用自建、利旧或升级等方式,建立类型各异的移动应用,由此产生了功能单一、数据孤立、安全不达标、管理困难等问题,给广大师生的应用体验带来了诸多困扰。在师生员工日渐依赖办公、学习、科研、生活等线上移动应用需求的今天,学校急需建设一个权威、统一、安全、可扩展的功能齐全、能力强大、体验感良好的综合移动应用。3.3数据智能填报服务缺失高校常态化的年度信息采集、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工作需要广大师生每年大量填表和报送数据,数据错误率高,填报效率低下,工作任务繁重。广大师生期盼学校能够提供泛在、普适的智能填表服务,每年仅填报新增的和更新的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填报工作量,提高数据共享能力,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指数。4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4.1优化服务效能,推进“信息服务门户”建设持续推进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和数字化建设,全面优化线上线下服务供给和办事流程,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场景,提升“一次办好”改革成效。深化窗口端、桌面端、移动端等多渠道“同标同源”建设,构建一站式、个性化、多终端的“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实现“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高校政务新形态,强化“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建设管理和应用,实现业务工作与数据指标协同联动。4.2强化安全防护能力,打造移动门户应用基于“一超融合平台、一服务中台、一站式服务”理念,采用混合云架构,提供移动综合管理、协作、IM、智能办公、文档管理、音视频会议等功能;构建服务中台,提供高可用容器云、通讯录管理、个性化待办消息日程资讯中心;聚合与延展已有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业务应用,实现师生、设备、知识与业务的有效联接。4.3释放数据价值,完善“智能填表”数字生态全面深化数据资源“汇、治、用”,健全完善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能力,支撑数据及时汇聚。强化数据源头治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基于大数据中心,构建智能填报工具,解决师生数据填报难题;强化数字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惠民服务生态。5结束语在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数字化赋能校园管理与服务,是时代之需、变革之需和实践之需,具有数据驱动、整合与共享、自动化与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用户体验导向、安全与隐私保护、合作与共赢等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