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C. D.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C. D.3.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B. C. D.4.下列函数,y随x增大而减小的是()A.y=xB.y=x5.在四边形ABCD中:①AB∥CD②AD∥BC③AB=CD④AD=BC,从以上选择两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6.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化简﹣﹣的结果是()A.﹣2b B.﹣2a C.2b﹣2a D.07.若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 D.x≠﹣28.如图,,,,都是正三角形,边长分别为2,,,,且BO,,,都在x轴上,点A,,,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在x轴上方,若点是BO中点,点是中点,,且B为,则点的坐标是A. B. C. D.9.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关于点D的说法正确的是()甲:点D在第一象限乙:点D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丙:点D的坐标是(-2,1)丁:点D与原点距离是.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10.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中不含因式x+1的是()A.x2−1B.x2−2x+1C.x(x−2)+(x−2)D.x2+2x+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函数中,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则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2.某书定价25元,如果一次购买20本以上,超过20本的部分打八折,未超过20本的不打折,试写出付款金额(单位:元)与购买数量(单位:本)之间的函数关系_______.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边一条动直线分别与将于点,且将矩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点到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14.已知m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15.下列4种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_个.16.如图,两把完全一样的直尺叠放在一起,重合的部分构成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一定是______.17.如图,在△ABC中,∠A=∠B,D是AB边上任意一点DE∥BC,DF∥AC,AC=5cm,则四边形DECF的周长是_____.18.观察下列图形,它是把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4个小三角形,挖去中间的一个小三角形(如图1);对剩下的三个小三角形再分别重复以上做法,…将这种做法继续下去(如图2,图3…),则图5中挖去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某校八年级学生某科目期末评价成绩是由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构成的,如果期末评价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则评为“优秀”.下面表中是小张和小王两位同学的成绩记录:完成作业单元测试期末考试小张709080小王6075(1)若按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记为期末评价成绩,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2)若按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按的权重来确定期末评价成绩.①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多少分?②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多少分才能达到优秀?20.(6分)计算:(1);(2)解方程.21.(6分)解分式方程:.22.(8分)在中,,,点是的中点,,垂足为,连接.(1)如图1,与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2)如图2,若是线段上一动点(点不与点、重合),连接,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请猜想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3.(8分)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2,﹣1),且过(1,0)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坐标系中画出此抛物线;24.(8分)已知,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F=CE,DF=BE,DF∥B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25.(10分)已知:正方形ABC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EF,AE=AF(AE<AD),连接DE、BF,P是DE的中点,连接AP。将△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1)如图①,当△AEF的顶点E、F恰好分别落在边AB、AD时,则线段AP与线段BF的位置关系为,数量关系为。(2)当△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如图②所示位置时,证明:第(1)问中的结论仍然成立。(3)若AB=3,AE=1,则线段AP的取值范围为。26.(10分)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a,b,c,设p=(a+b+c),根据海伦公式S=可以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若a=4,b=5,c=6,求:(1)三角形的面积S;(2)长为c的边上的高h.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2、B【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选项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A【解析】

利用因式分解即可解答本题.(x+p)(x+q)=x2+(p+q)x+pq【详解】解:x2+x−2=(x−1)(x+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靠着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要熟练应用十字相乘法.4、D【解析】试题分析:∵y=kx+b中,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A选项中,k=1>0,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B选项中,k=1>0,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C选项中,k=1>0,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D选项中,k=-1<0,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选D.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5、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找到所有组合方式:(1)两组对边平行①②;(2)两组对边相等③④;(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①③或②④,所以有四种组合.【详解】(1)①②,利用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2)③④,利用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3)①③或②④,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共4种组合方法,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共有五种,在四边形中如果有:1、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4、对角线互相平分;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A【解析】

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可得1>b>0>a>﹣1,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由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得1>b>0>a>﹣1,所以﹣﹣=﹣a﹣b﹣(b﹣a)=﹣a﹣b﹣b+a=﹣2b,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得出1>b>0>a>﹣1是解题关键.7、D【解析】

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详解】∵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2≠0,解得:x≠﹣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母不为0时分式有意义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

根据图形,依次表示各个点A的坐标,可以分别发现横、纵坐标的变化规律,则问题可解.【详解】根据题意点A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顶点,则由图形可知点A坐标为(-1,)由于等边三角形△A1B1C1,的顶点A1在BO中点,则点A到A1的水平距离为边长2,则点A1坐标为(1,2)以此类推,点A2坐标为(5,4),点A3坐标为(13,8),各点横坐标从-1基础上一次增加2,22,23,…,纵坐标依次是前一个点纵坐标的2倍则点A6的横坐标是:-1+2+22+23+24+25+26=125,纵坐标为:26×=64则点A6坐标是(125,64)故选C.【点睛】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点坐标规律探究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应用了数形结合思想.9、D【解析】

根据A,C的坐标特点得到B,D也关于原点对称,故可求出D的坐标,即可判断.【详解】∵平行四边形ABCD中,A(m,n),C(-m,-n)关于原点对称,∴B,D也关于原点对称,∵B(2,-1)∴D(-2,1)故点D在第四象限,点D与原点距离是故丙丁正确,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点的坐标特点.10、B【解析】

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A、x2-1=(x+1)(x-1),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x2-2x+1=(x-1)2,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x(x-2)+(x-2)=(x+1)(x-2),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x2+2x+1=(x+1)2,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解析】

根据不等式性质: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不等号不变,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不等号不变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2、【解析】

本题采取分段收费,根据20本及以下单价为25元,20本以上,超过20本的部分打八折分别求出付款金额与购书数的函数关系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整理得:;则付款金额(单位:元)与购书数量(单位: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理解分段收费的意义,明确每一段购书数量及相应的购书单价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的取值范围.13、【解析】

设M,N为CO,EF中点,点到动直线的距离为ON,求解即可.【详解】∵∴SOABC=12∵将矩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SCEOF=×(CE+OF)×2=6∴CE+OF=6设M,N为CO,EF中点,∴MN=3点到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ON=故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的动点问题,熟练掌握最大距离的算法是解题的关键14、.【解析】

把代入方程,得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整体代入.【详解】当时,方程为,即,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能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同时,考查了整体代入的思想.15、1.【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难度不大16、菱形【解析】

由条件可知AB∥CD,AD∥BC,再证明AB=B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过点D作DE⊥AB于E,DF⊥BC于F.∵两把直尺的对边分别平行,即: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把直尺的宽度相等,∴DE=DF.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AB•DE=BC•DF,∴AB=BC,∴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故答案为:菱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定理,添加辅助线,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邻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10cm【解析】

求出BC,求出BF=DF,DE=AE,代入得出四边形DECF的周长等于BC+AC,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A=∠B,

∴BC=AC=5cm,

∵DF∥AC,

∴∠A=∠BDF,

∵∠A=∠B,

∴∠B=∠BDF,

∴DF=BF,

同理AE=DE,

∴四边形DECF的周长为:CF+DF+DE+CE=CF+BF+AE+CE=BC+AC=5cm+5cm=10cm,

故答案为10cm.【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关键是求出BF=DF,DE=AE.18、1【解析】

根据题意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根据规律计算即可.【详解】解:图1挖去中间的1个小三角形,图2挖去中间的(1+3)个小三角形,图3挖去中间的(1+3+32)个小三角形,…则图5挖去中间的(1+3+32+33+34)个小三角形,即图5挖去中间的1个小三角形,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变化,掌握图形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6分)19、(1)80;(2)①81;②85.【解析】

(1)直接利用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详解】解:(1)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分;(2)①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分;②设小王期末考试成绩为分,根据题意,得:,解得,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85分才能达到优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20、(1);(2),.【解析】

(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即可.【详解】(1)原式(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方程以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21、x=1.【解析】

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2)(x+2),方程两边同时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详解】方程两边同乘以,得解得检验:当时,,∴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需要掌握转化思想的应用,注意分式方程需检验.22、(1)DE=BC;(2)【解析】

(1)由∠ACB=90°,∠A=30°得到∠B=60°,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得到DB=DC,则可判断△DCB为等边三角形,由于DE⊥BC,可得DE=BD=BC;(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PDF=60°,DP=DF,易得∠CDP=∠BDF,则可根据“SAS”判断△DCP≌△DBF,则CP=BF,利用CP+BP=BC,DE=BC可得到DE=(BF+BP).【详解】解:(1)∵∠ACB=90°,∠A=30°,

∴∠B=60°,

∵点D是AB的中点,

∴DB=DC,

∴△DCB为等边三角形,

∵DE⊥BC,

∴DE=BC;

故答案为DE=BD=BC.(2)DE=(BF+BP).理由如下:

∵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PDF=60°,DP=DF,

而∠CDB=60°,

∴∠CDB-∠PDB=∠PDF-∠PDB,

∴∠CDP=∠BDF,

在△DCP和△DBF中

∴△DCP≌△DBF(SAS),

∴CP=BF,

而CP=BC-BP,

∴BF+BP=BC,

∵DE=BC,

∴DE=(BF+BP);故答案为DE=(BF+BP).【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3、(1)y=(x﹣2)2﹣1;(2)见解析【解析】

(1)设顶点式y=a(x-2)2-1,然后把(1,0)代入求出a即可;

(2)利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详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2﹣1,把(1,0)代入得a•1﹣1=0,解得a=1,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1;(2)如图如下,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设出关系式,从而代入数值求解.一般地,当已知抛物线上三点时,常选择一般式,用待定系数法列三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或对称轴时,常设其解析式为顶点式来求解;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可选择设其解析式为交点式来求解.24、见解析【解析】

解:结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DF∥BE∴∠AFD=∠CEB又∵AF=CEDF=BE,∴△AFD≌△CEB(SAS)∴AD=CB∠DAF=∠BCE∴AD∥C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5、(1)AP⊥BF,(2)见解析;(3)1≤AP≤2【解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可得,即△APD为等腰三角形推出∠DAP=∠EDA,可证△AED≌△ABF可得∠ABF=∠EDA=∠DAP且BF=ED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OF=90°即AP⊥BF由全等可得即(2)延长AP至Q点使得DQ∥AE,PA延长线交于G点,利用P是DE中点,构造△AEP≌△PDQ可得∠EAP=∠PQD,DQ=AE=FA可得∠QDA=∠FAB可证△FAB≌△QDA得到∠AFB=∠PQD=∠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