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我市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下列做法与活动要求不相符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B.禁放烟花爆竹C.倡导绿色出行D.大力植树造林

2.下列有关加热高锦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汽油挥发B.木柴燃烧C.水结成冰D.花香四溢

4.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

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电光源B.»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氧气具不易溶于水,可用于气焊D.酒精常温下为液体,可用作燃料

7.下列生活事例用化学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A,夏天食物比冬天容易腐烂是因为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B.用红磷制作田径比赛中发令枪的信号弹,是因为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C.鞭炮常含有硫粉,所以鞭炮燃爆时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某同学去西藏发生严重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原因是氧气可以供呼吸

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助燃性

B.科学思维: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则物理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

9.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洁净的空气、高镒酸钾分解后剩余物、冰水混合物

B.污染空气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C.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D.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10.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镒酸钾当成二氧化钵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B.t2时刻,氧气开始产生

C.J时刻,高镒酸钾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1.许多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

的是()

交叉并列包含

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B.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12.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如图拉活塞时,看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B.如图用纸槽取适量高镒酸钾送到试管口,然后将试管直立

酸钾

如图用装置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j带火星

・二的木条A

D.如图证明MnOz为电。2分解产生氧气的催化剂

H;O:_

.溶满一二

XlnO:闻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3.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化学式:C2H5OH),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医疗上也常

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酒精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

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1)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写一条),化学性质的是(写一条)。

(2)上述信息中,属于酒精的用途的是。

(3)写出酒精在空气中与氧气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o

14.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

(3)将高锦酸钾放入试管的操作是,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时开始收集。

(4)图中的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

“是”或“否”)。

6空气是一种用途很多的自然资源,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其流程如图:

|气邨」服|

【查阅资料】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汽,氮气的沸点是-196。&

(1)操作1的名称是蒸发,要达到将氮气与氧气分离,请问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0

(2)如果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填“熄灭”或“燃烧更

旺”),一段时间后,剩余液态物质的颜色逐渐变为色。

(3)工业制氧气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6.某化学趣小组阅读课外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制氧气除了二氧化锌为催化剂,还可以用氧化铜、马铃薯、

铁锈、红砖粉末等物质作为催化剂,于是他们想检验生活中马铃薯是否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问题】马铃薯是否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查阅资料】马铃薯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设计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I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5mL,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没有复燃

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5mL,加入0.5g马铃薯(切成豆粒大小),用带火星的木条

II木条复燃

伸入试管口

待实验n中没有气泡放出后,继续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

III木条复燃

入试管口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设计实验I的目的是与实验II;

(3)要得出马铃薯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做的一步实验是

化学兴趣小组还想比较马铃薯和二氧化锦的催化效果,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5%的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待测数据

IV15mL二氧化镒0.5g

排水法收集100mL氧气所需时间

V15mL马铃薯0.5g

(4)实验IV和V中的待测数据测定除了该方法,还可使用的方法是

【得出结论】。

【反思交流】【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5)影响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了催化剂外,还可能有温度、反应物的浓度等,请选择其中一项用文字

叙述一个操作方案来证明。

17.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

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图2为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得的

集气瓶中气压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白磷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

(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3)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若集气瓶的内部体积为200mL,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

大约为36mL,则氧气占空气体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与活动要求不相符;

B、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活动要求相符;

C、倡导绿色出行可减少空气污染,与活动要求相符;

D、大力植树造林可净化环境,与活动要求相符。

故选:Ao

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

B、禁放烟花爆竹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倡导绿色出行可减少空气污染;

D、大力植树造林可净化环境。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

之一。

2.【答案】B

【解析】解:A、组装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手拿塞子,再

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

密性良好,故B正确;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C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

瓶内,故D错误。

故选:Bo

A、根据组装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进行分析;

B、根据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

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分析;

C、根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验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等,注意理解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水紧握试管,观察导管

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答案】B

【解析】解:A、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

项错误;

B、木柴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水结成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体,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花香四溢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的,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o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

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在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

故选:B=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T猜想与假设T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T进行实验T收集证据T解释与结论

一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会产生雾。不符合题意;

C、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常见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

烟和雾的区别。

6.【答案】B

【解析】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电光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气焊,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A、食物变质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夏天的食物比冬天易变质,是因为温度越高,化

学反应速率越快,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红磷制作田径比赛中发令枪的信号弹,是因为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鞭炮常含有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鞭炮燃爆时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

确,不符合题意;

D、某同学去西藏发生严重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原因是氧气可以供呼吸,故选项说法正

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A、根据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粉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该选项正确。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

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在受热后会由固态先变为液态,

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该选项

不正确。

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中,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碳化最严重,说明外焰温度最高,该选项

正确。

D、酒精具有可燃性,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该选项正确。

故选:Bo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

C、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D、酒精具有可燃性。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

9.【答案】B

【解析】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高镒酸钾分解后剩余物都属于混合

物;故A错误;

B、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

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故B正确;

C、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不能加热;故C错误;

D、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Bo

A、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B、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

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

C、试管、烧杯,集气瓶不能加热;

D、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空气的污染、加热的仪器、物质的性质等,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

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答案】C

【解析】解:A、氧气在高镒酸钾开始分解的时刻,即t]时刻,开始生成;C是在t2时刻才开始增加的,氯酸

钾在二氧化铳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C代表氯化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0时刻,氧气开始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示可知,b的质量较少,贝此是高锌酸钾,J时刻,高锌酸钾开始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D、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二氧化镐,其质量随着高锯酸钾的分解逐渐增大,直至高镒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变,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铳酸钾当成二氧化锦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由b的质量较少,则b是高镭酸钾,

a是氯酸钾,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并列关系,故此选项错误;

B、有些氧化反应为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故此选项错误;

C、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该选项

说法错误;

D、有些氧化反应为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和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定义与关系判断分析。

此题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各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12.【答案】A

【解析】解:A、如图拉活塞时,看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因为如果

装置不漏气,拉活塞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看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该选项正确。

B、用纸槽取适量高锦酸钾送到试管中下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该选项不正确。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如图用装置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该选项不正确。

D、如图能够证明MnOz能够改变出。2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不能证明反应前后二氧化镒质量和化学性质是

否改变,因此不能证明二氧化锌是催化剂,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A、如果装置不漏气,拉活塞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看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

B、用纸槽取适量高锌酸钾送到试管中下部,然后将试管直立。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

13.【答案】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酒精具有可燃性作燃料,作消毒剂乙醇+氧

气警二氧化碳+水

【解析】解:(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例如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

挥发的液体;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例如酒精具有可燃性;

(2)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由资料可知,属于酒

精的用途的是可燃料、作消毒剂;

(3)由资料可知,酒精与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文字表达式:乙醇+氧气管二氧化碳+水。

故答案为:(1)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酒精具有可燃性;

(2)作燃料,作消毒剂;

(3)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根据乙醛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以及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查学生对题中信息的获取能力的掌握。

.二氧化铉

14.【答案】锥形瓶氯酸钾T氯化钾+氧气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高镒酸钾粉末送入试管底部,然后

加热

将试管直立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否

【解析】解:(l)b是锥形瓶;

(2)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适合用作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锌

二氧化镒

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一氯化钾+氧气;

加热

(3)将高镭酸钾放入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高镐酸钾粉末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

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4)由于排出水的体积等于产生气体的体积,图中的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

瓶未装满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二氧化钵

(2)氯酸钾一T'氯化钾+氧气;

加热

(3)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高镭酸钾粉末送入试管底部,迅速将试管直立;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4)否。

(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文字表达式;

(3)根据往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排出水的体积等于产生气体的体积进行分析。

本题较综合的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反应原理、收集气体的方法、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的书写等知

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15.【答案】-196。(:〜-183冤之间熄灭淡蓝物理混合物

【解析】解:(1)操作1的名称是蒸发,要达到将氮气与氧气分离,氧气的沸点是-183。口氮气的沸点是-196。口

温度应控制在一196。(:〜-183。(:之间。

(2)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首先蒸发出来,随后才是氧气,因为氮气不能支持燃烧,隔绝了氧气,将燃着

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熄灭;液态氧的颜色为淡蓝色,则一段时间后,

剩余液态物质的颜色逐渐变为淡蓝色。

(3)工业制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中含有液态氧、液态稀有气体、液态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

(1)-196℃-----183℃之间;

(2)熄灭;淡蓝;

(3)物理;

(4)混合物。

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氧气的工业制法,掌握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过氧化氢马£薯水+氧气形成对照对参加反应的马铃薯进行干燥、称重,然后与反应前进行比

较,看是否有变化相同时间收集气体的体积相同条件下,马铃薯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镒好探究温度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取①、②号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将②试管进

行加热,然后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②试管中观察是否复燃(合理即可)

【解析】解:(1)该反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马普普水+氧气;

(2)设计实验I的目的是与实验H形成对照;

(3)要得出马铃薯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做的一步实验是对参加反应的马铃薯进行干燥、

称重,然后与反应前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变化;

(4)实验IV和V中的待测数据测定除了该方法,还可使用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收集气体的体积;

【得出结论】马铃薯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且马铃薯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