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十七中学校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开学作业验收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十七中学校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开学作业验收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十七中学校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开学作业验收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十七中学校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开学作业验收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十七中学校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开学作业验收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十七中学校八年级(五四学

制)上学期开学作业验收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哈十七中2023年'年级(上)开学摸底测试(语

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6题,每题3分,7题每空1分)(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挑逗(tido)B.校补(jiao)C.菌子(j口n)羸D.

诘问(jie)

迸溅(bing)

滞笨(zhi)

弱(1ei)

告馨(qing)

忍俊不禁(jin)

兀兀穷年(wu)

锲而不舍(qi)

怏怏不乐(yang)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商酌震悚斑斓迥乎不同B.烦燥词语

闲瑕家喻户晓C.深宵屏障污秽锋芒必露

D.矜持取蒂愧作微不足到3.(3分)下列对病句的

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删掉“长

时间"或者“一直”)B.保护我省的黑土资源刻不容缓,我们每个人

都应作为土地卫士。

(将“作为”改为“成为”)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创造

的能力。

(把“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创造"改为“善于观察、善于思

考、善于创造”)D.期中考试复习中,一些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

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

(应在“期中考试复习中"前面加上“在”)

4.(3分)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故事

都与鲁智深有关,从中可见其虽有脾气火爆、嫉恶如仇的一面,但

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

歌。木兰是我国古代巾帼女英雄的的代表。

C.《望岳》诗中“阴阳割昏晓”一句提到的“阴阳”,古人以山

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D.《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它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玄奘法师历经磨难取回真经的故事。

5.(3分)下面的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医生为年青的英国作家萨维奇治病。作家长期潦倒,健

康状况极坏,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命。医生最后把一张医疗账单送

给他告诉他:“我救了你一条命,你应当有所报答"。萨维奇递给医

生一本书《萨维奇的一生》,并幽默地说:

A.谢谢你!但这是我目前唯一能够报答的。希望你在阅读中获得

快乐。

B.我把命还给你。

C.医生这么爱财不好,还是请多读读书吧。

D.读读我的一生,你会知道你提出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问题

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优雅,是一种岁月,它是历经生命种种而呈现出的一种淡若不惊,

褪去了少时的稚嫩,呈现出的一种成熟的韵味。在我看来,优雅从

来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真正的优雅,是,

A.修于内心表于外在起于形色B.表于外在起于形色C.

修于内心起于形色表于外在D.起于形色表于外在

修于内心

修于内心

7.古诗文默写。(7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2)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6)造化钟神秀,__(杜甫《望岳》)

(7)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活板》,完成下面870题(9分)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

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

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

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

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

讫再火令药铭,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8.(2分)加点诗词解释

和:—炀:

9.(4分)翻译句子:

(1)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10.(3分)用自己的话概括“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

原因。

(二)阅读《神奇的电子书包》,回答11-14题(11分)神奇的

电子书包

①提起书包,人人为之动心,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

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们对书包有一种畏惧感。据

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沉重的书包

压弯了学生的背脊,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②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

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

700克,内存1TB。

③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

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都可用,一用就是几十年。

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铅笔、钢笔等文具

都不用带了,一个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④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储存、

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

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

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

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⑤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有难度。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

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尖产品。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太贵,

难以在全国普及。

⑥另一方面,传统的纸张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

3.2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这

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电子书包的

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

⑦称他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

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

产生巨大的影响。

11、(3分)从第②③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书包“神奇”的特

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2、(3分)第④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

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13、(3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写

出三点即可)

14、(2分)假若你是电子书包的设计者,结合你在学习中遇到的

问题,你还想给电子书包增加什么功能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三)阅读《好感》,回答15—18题(13分)

好感

①常听老人说,人生喜忧参半,但我的人生却因收藏“好感”而

时时充满快乐。

②多年前,我乘公交车,没有零钱买票,遂把一百元人民币递给

售票员。售票员皱眉,不高兴。当然不高兴,因为我只有两站路,

而且找钱几乎会用尽她所有的零钱。售票员的不高兴让我紧张,恐

她退我一百元,请我下车。正在焦虑之时,我邻座一位先生伸手递给

售票员一元钱,说:“我两站,他也两站,一元钱就不用找了。"

售票员转阴为晴,退了我的钱。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

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我谢了邻座的先生,下车告别之际

又谢谢他。他四十岁的样子,湖北仙桃人,在西安工作,住丈八路潘

家庄。好感不期而得,我收藏了。

③还有一次,我匆匆上课,出了小区发才发现因为换衣服忘了带

钱,但如果返回取钱,我就会迟到。我呼住一辆三轮车,司机让我

上车。我站着未动,对他说:“我坐过你的车。”司机说:“好像坐过。

我今天还要坐你的车。”没有问题,请上来吧。"我说:"今天我忘

了带钱,你能不能拉我”司机一楞,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忘了带

钱也拉你,请上来吧。"我说:“谢谢你!我肯定会付你钱的。”于是

坐了他的车,嘱他拉我至长安路。到站我又谢谢他,就跨桥进校上课

To

④之后有数月我没有碰到这个司机,遂觉亏欠。从明德门至长安

路一程五元,然而这司机就是靠一程五元的累积维持生计的。夏天

的黄昏,我在路上走着,忽见他驾着三轮车迎面驶来,赶紧喊他。

他停下来,等我上车。我说:“我一直在寻你。"他说:''寻我干什么”

我说:“春天我坐你的车到长安路,没有付钱,今天付给你。"我掏

出五十元,当作付他十倍的车钱,

并说,“谢谢你,你那天没有拒绝我。不要找了!”他这诧异地说:

“不行,不行!"我说:“行,行!”就走了。这种好感来而往之,是

循环的,我也收藏了。

⑤三十年来,我总会想起一位陌生的兄长,并久享他所赠我的好

感。那是1984年,我刚刚从大学毕业。我想吃一顿羊肉泡馍,便进

馆子排队买票。不料一步一步挪到柜台,才知道钱不够。难免羞愧,

便打算抽身放弃。这时候有一个青年越过两人,挤到柜台前说:''我

给他补够。"就数了九毛钱给了服务员。我心里滚烫,并以目光致谢,

他声色平静地回应了我,悄然返回自己的位置,继续排队。我注意

到他旁边站着的女朋友,一直向他微笑。这是一个敦实的小伙子,

肤色略黑,充盈着一种可以信赖的英气。他所赠的好感我已经收藏了

多年,早就增值了。

⑥陌生兄长的赠予在我心中悄然生根。一次,适逢一个妇女刷

卡乘车,她连刷三次也未反应,又没有两元的零钱可以投箱,司机

便转方向盘准备把车开向路边,喊她下车。当此之际,我想起了多

年前为我补够钱让我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的那位陌生的兄长……于是

我走过去,替她刷了卡,那一刻我对自己很是满意,因为我将好感

赠予了别人。

⑦从此以后,在公交车上,但凡碰到老者或残疾者,我便会给他

们让座;在路上,碰到匍匐在地的乞丐,我也会给他盒子里放一点

零钱;在街上,碰到弱者受欺,我更会仗义为弱者而辩……这些经

历让我明白好感可以任凭创造,可以常有,它会净世暖心,会养性滋

仁。

15、(3分)文章第②〜⑤段围绕“好感”,记叙了哪几件事

16、(3分)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17、(4分)请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滚烫”和“平静”的表达

效果。

18、(3分)本文的标题“好感”有什么含义

(四)阅读《烘山芋》,回答19-22题(12分)

烘山芋

①路过街头烘山芋(地瓜)的摊头,在香喷喷的味道诱惑下,禁不

住买上一只烘山芋,满足自己对逝去的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

②家里有只哥做的“行灶”。冬天放学回来,肚子饿得咕咕叫,

行灶常被我用来烘山芋。说是行灶,其实就是用一只破面盆和几块

瓦片泥成。用行灶烘山芋,烧的是废纸、柴片、刨花、柏油纸等,

行灶上面搁块铁皮,邻家小孩都拿着山芋来烘。我则在家门口烧行灶,

不停地往炉里添燃料,不敢把火烧得太旺,怕烘焦了山芋。孩子们

围着行灶猜拳,以此决定谁吃烘熟的第一只山芋。

③一阵风吹来,火被吹灭,浓烟熏得我直咳嗽,眼泪不停地往下

流。我揉着眼睛对着炉口“扑、扑"吹风,烟渐渐消了,炉火又旺,

慢慢地,山芋的焦糊味弥漫着弄堂,众小孩一个个馋猫似的盯着烘

山芋。

④黄澄澄、香喷喷的山芋终于烘熟了。各人都拿着烫手山芋,一

边吹着热气,一边把山芋从左手换到右手,一阵狼吞虎咽。山芋

很快啃完了,乌黑的手一抹脸,瞬间成了大花脸。

你看着我笑,我指着你乐,脸不黑的,嘻嘻哈哈中也被抹成了黑

脸。一群小“包公”这才乐滋滋地回家。嘴角还残留着烘山芋的余

香。

⑤烘山芋的年代,是痛并快乐的童年时光。晚上,我封炉子时,

常会把炉膛的煤灰清干净,塞进几只半大不小的红心山芋进去,我

把关上的炉门留条细缝,利用过夜炉火的余热烘山芋,半夜起来撒

尿时顺便把山芋翻个身。第一次这样烘山芋时,心里忐忑不安。夜间

几次披着棉袄去翻山芋,用筷子去戳一下山芋软否,直到凌晨迷迷

糊糊地睡去。

⑥满屋的山芋香夹杂着焦味直冲鼻孔才让我渐渐醒来。好香哦,

我顾不上烫手,从炉膛里抓出一只烘山芋在手里来回盘着,新鲜的

山芋摇身一变,由可爱的红衣少女变成了黑乎乎的非洲娃娃。咬上

一口热乎乎、甜丝丝的红心山芋,满口生香。那一刻,驱走了冬天早

晨的寒冷。

⑦放学的路上,某同学的书包里装着六七只栗子山芋,众同学聚

在一起又想到了烘山芋。我选了液压件厂门口一个背风的地方,用

三块豉头围起来,搭成了一个简易灶,不知谁捡来了几根铁条,也

有同学从厂里倒出的垃圾中挑出擦过机油的纱头充当燃料,我把铁条

搁在砖头上,向工厂门卫师傅借来火柴,点燃了油纱头,栗子山芋

放在铁条上,有同学用手扒来扒去,烘着山芋。有同学不断地往“炉

"内塞废纸、木条。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寒风凛冽,我们蹲在砖炉

旁一边烘山芋,一边烘着手还喊冷。我看着火焰,心里乐开了花,

想到喷香的山芋马上可以吃到了,口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⑧山芋终于烘熟了。有人迫不及待地抢着剥开烤得焦黄的山芋,

流出了黏稠的汁液;有的干脆不剥皮,连皮带肉“啊呜”一口吃了

起来;有的人用十个黑漆漆的指头剥开黝黑的山芋皮,露出金黄的

瓢。我用冰冷的双手捧着一团软软的、温暖十指的烘山芋,轻轻剥开

山芋的焦皮,看到那一股热气,美美地咬上一口,那是我童年冬天

放学后最草根的点心。伴随着吃山芋的吹着、呵着、吃着、乐着、

笑着的感人场面,一种惬意、满足的心情油然而生。那一刻,真觉

得烘山芋是天底下最香最甜的东西了,哪怕是烤得焦黑的山芋皮也好

香。凉飕飕的冬天怎么能少了热乎乎的烘山芋

⑨烘山芋,童年最简单而又快乐的解馋方法,那些炊烟弥漫的时

刻,虽简单却难忘。

19、(3分)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关于“烘山芋”的哪几件事请简要

概括。

20、(3分)从人物描写角度简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1、(3分)结合语境,谈谈对第⑤段加点词语“痛并快乐”的理

22、(3分)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探究。

三、写作(50分)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

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

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走过坎坷曲折,方知坚持铸

就辉煌;走过悲欢离合,才懂来日并不方长……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2.A3.D4.D5.B6.C

7.(1)隔江犹唱后庭花

(2)独怆然而涕下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无案牍之劳形

(6)阴阳割昏晓

(7)不畏浮云遮望眼

二、阅读理解

(一)《活板》

8.混合烘烤

9.(1)两块板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2)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

10.做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布字,,交互使用,很快就能

完成。(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神奇的电子书包》,回答11—14题(11分)

11、(3分)体积小、重最轻、容量大。

12、(3分)(电子书包)是一个储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

子装置;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的任何一个

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13、(3分)1.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2.有利于环保;3.有利于

教育方式的改革;4.有利于信

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5.有利于弥补空间上的不足,可以和任何

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等。

14、(2分)示例:自动计时功能。这样可以准确记录学习时间,

便于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三)阅读《好感》,回答15—18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