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采取“尽地力之教”的政策,鼓励民众垦荒;同

时把国家土地分配给农民,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这些措施()

A.确立了以农为本政策B.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

C.削弱了贵族封建特权D.维护了农民根本利益

2.如下表是西北五省出土的部分汉代文物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文物名称出土地点备注

银壶青海大通上孙家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产于帕提亚(安息帝国)

产于且末,源自西亚、中亚的角形竖琴,受到

箜篌新疆且末扎滚鲁克

印度竖琴影响

双面神小陶塑新疆和田县约特干双面神为希腊雅努斯(Janus)

红地对人兽树纹眉袍、狮纹栽绒毯、新疆尉犁县营盘墓

罗马风格织物

鹰蛇飞人眉地

A.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对外贸易发展B.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文化交流

C.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D.统治集团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3.唐宪宗时期,在中央设立枢密使,宦官刘光琦、梁守谦分别担任左、右枢密使,成为皇帝和宰相之间的

枢纽.此外,宦官还掌握了除神策军之外其他禁军的控制权。材料可用于说明唐朝()

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B.三省六部制面临崩溃

C.边防安全得以稳固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4.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这表明宋朝时期()

A.水陆交通通达度较高B.政府主导商品经济活动

C.外交活动屈辱性明显D.商品交易打破时空限制

5.明末,在利玛窦的推动下,传教士纷纷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郊天,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礼

节习俗,并提出“耶儒合流”论,他们主张将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宗法思想与罗马天主教教义体系相融合。

传教士的这些做法()

A.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B.有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C.旨在丰富天主教的文化内涵D.反映了中西文化一体化趋势

6.据统计,19世纪中叶前往拉丁美洲的华人总数在30万人以上,主要集中在古巴、秘鲁和英属圭亚那。在

古巴大约有8万华工在种植园和制糖厂工作,输入秘鲁的10万华工多数在种植园和矿场工作。这一时期华

工移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政府的政策鼓励B.欧洲殖民扩张的需求

C.极为优厚的收入回报D.跨洋交通条件的改善

7.如表是一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简表(部分)。这说明当时中国()

项目一战前(1913年)一战后(1919年)

棉纺厂数目22个64个

纱数目70余万枚222余万枚

绿丝厂教170多家430多家

面粉厂数目40多家120多家

A.民族工业利润快速增长B.手工作坊市场化

C.商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D.轻工业发展迅速

8.如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首极富影响力的歌曲作品(简谱版,局部)。该作品创作于()

iU

5g5-2-LZ?_5I145I193I

儿%

I(r.lf)

泥*依依是戢山.段国人

3RJt的n.“忙开一L.开,旗

r5idIL2ujtli?JI145

tf»T«K神.南泥沟”・万.

ta>M«K可,0U年不«.

学习那«KM.ttttta*.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9.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交。到1950年1月,中国相继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

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

A.表明西方国家孤立、敌视新中国B.说明新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C.是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践D.反映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城市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逐步建立起从文物保护到城市、村镇保护再到历史

街区保护的三级保护体制。这说明我国()

A.开始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B.民众遗产保护的意识相当浓厚

C.对历史特色景区维护不够重视D.注重维护历史真实性和人文性

11.在赫梯帝国时代,随着巴比伦书吏和亚述书吏先后在哈吐沙直接从事楔形文字教学的深入,赫梯书吏在

楔形文字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技巧上更趋熟练。楔形文字成为赫梯人表达本民族印欧语和记载国王功德、历

史、宗教活动和神话文学作品的主要文字。据此可知()

A.赫梯人全面使用完整的楔形文字B.楔形文字是赫梯人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C.巴比伦文明推动了赫梯帝国形成D.赫梯人借助文字加强对周边民族的管控

12.从公元前两千纪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在整个欧亚大陆出现了一种以南俄草

原为中心,向海岸线辐射的民族大迁徙的运动,正是这种民族大迁徙,使得诸区域文明之间的关系趋于空

前的活跃和密切。这表明印欧人的迁徙()

A.解决了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B.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C.改变了亚欧大陆的人口布局D.传播了印欧民族先进的文化

13.19世纪中叶起,西方国家逐渐加强了保障民众健康权的立法。1848年,英国《公共健康法》明确提出

政府要对城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卫生,特别是供水和污水(处理)的卫生承担责任;1883年,德国《企业

工人疾病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具有医疗保险权。这些做法()

A.完善了福利国家制度B.造成了沉重财政负担

C.在亚洲国家迅速推广D.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14.有学者指出,美国最初是由移民组成的拥有自治权利的殖民地市镇,然后在市镇基础上陆续建成13个

分散的殖民地,美国独立革命是由13个互不相属的殖民地联合起来进行的。该观点可用来说明美国()

A.三权分立的实践基础B.移植了古希腊的村社体制

C.基层治理的历史传统D.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15.二战后,为了解决劳动力资源紧缺问题,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三国签订引入劳工的劳务

合同。至1976年,来自这三个国家的移民人数占法国移民总人数的33%,达到了71.1万人。这一做法()

A.刺激了法国科技革命的发展B.改善了法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关系

C.为法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D.表明法国移民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16.如图体现了全球经济对贸易的依存度。这反映出()

1960—2017年国际商品贸易占全球GDP比重变化情况(%)

A.自由贸易已成为全球共识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C.各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D.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优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地方监察工作,从而克服了秦汉以来监察机构以及御史机构重叠、权责不

清的状况。监察御史的官职仅为八品下,但与皇帝关系密切,甚至曾有御史越过其上级,直接将弹劫事件

上报至君主,不受其他上级势力的干涉。此外,唐代御史还取得了部分司法审判监督权,对地方财政经济

工作也拥有监督权,而且还有监军、监馆驿等职能。《唐律疏议风唐六典》等综合性法典中有大量关于监

察的条文。另外,地方监察活动的重要依据还有武则天时修订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和皇帝的大量诏令。

——摘编自周石磊《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二:在汲取唐王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游牧民族崛起

威胁国家安全,需要向北方游牧民族进贡大量的岁币和绢帛来维持边境稳定的现实,宋王朝的统治者一方

面限制地方权力,另一方面营造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宋代路级的监察制度虽然沿袭唐代“道”的形式,

但不再是唐朝那种由中央派遣的单一地方监察制度,各监司虽然在行政职能上存在区别,但在监察职能上

大致相同,各监司互不统属,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官员的专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巩固了宋王朝的统治。

一一摘编自代有利《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原始社会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监督和谏

议活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各个朝代的监察体制随着政权更迭而不断调

整,每个朝代的监察制度既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又有对前一朝代的承袭借鉴。纵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无

论是监察机构的构建、监察制度的设计,还是监察法制的不断完善,在当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维护

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魏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影响。

18.[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开埠通商为契机揭开序幕的。近代中国先后开辟的70多个通商口岸既是外

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基地和桥头堡,又是输入近代文明的主要阵地和前哨。开埠以后,近代中国

城市的外在人文景观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

城市发展始终处于低度、有限的状态,少数大通商口岸城市畸形膨胀,中小城镇却发展不足,许多内地城

市呈现停滞、衰退的发展态势,从而影响了近代中国整体城市化水平。

材料二: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促进了市政工程建设的兴起。从19世纪60年

代起,一些近代市政工程建设设施,如自来水、电灯、煤气、卫生设备、近代化的交通与邮电通信等也陆

续在通商口岸城市出现,进而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及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由于通商口岸城市工

商业的发展及租界内西式市政建设的示范作用,通商口岸市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

引人注目的变异与更新,并由此向内地城乡传播,带动了内地城乡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朝辉《从通商口岸近代文明的传播看中国城市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始于19世纪50年代后期。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3个对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

的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法案,即《农业组织部法》、《宅地法》和《莫里尔法案》。1884年,联邦政府颁

布了关于阻止在牲畜中蔓延传染病的法令;1887年,国会通过《哈奇法》,开创了合作的试验站制度,即

由农业部、各州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农业科学研究任务。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

危机使美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业和鼓励农业科学研究

的重要措施,并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所以美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并未遭到很大的挫折,并在原有的

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1940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此基础上,美国用了50余年

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摘编自孙鸿志《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政策分析及启示》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这一时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提出

了农业现代化问题,并通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变迁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时期,由于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上的“大”和“公”,忽视了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这一实质内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因此遭到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缓慢

增长和波动的态势。这一时期,国家从降低农业税、增强农业贷款力度等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使得农

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受“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以及国民经济中对工业的重视和倾

斜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出现较大波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和快速

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准备时期和初步实践时期之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变革了原有生产经营体制,建立

了新的组织形式。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扩大了农民的自主

权,提高了农业产量,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摘编自王国敏、赵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1949-2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战争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是文化的暴力交流。每一次惨烈的战争,虽然可能

造成局部文化的衰退,却常常成为促进人类整体文化进步的契机,体现了自然法规的优胜劣汰。

一一摘编自《战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各国纷纷

变法图强,魏国变法废除了井田制,鼓励开荒,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小农经

济发展,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以农为本的政策,排除A项;

材料只强调了经济以及土地制度的变化,与贵族封建特权无关,排除C项;

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是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不会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

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疆、青海地区出现了西亚、中亚以及欧洲的物品,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

开辟沟通了中国与中亚以西到欧洲的地区,促进了文化交流,B项正确;

材料中未涉及中国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

材料中出现了艺术品,但没有出现艺术品创作的内容,排除C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集团的态度,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宦官刘光琦、梁守谦分别担任左、右枢密使,成为皇帝和宰相之间的枢纽。此外,

宦官还掌握了除神策军之外其他禁军的控制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宪宗时期,宦官的权力得到进

一步提升。首先,设立了左右枢密使,由宦官刘光琦、梁守谦担任,他们成为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枢纽,使

宦官干预中枢决策成为可能。枢密使的出现,使得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最终确立了中晚唐中枢体制的新

格局,D项正确;

材料显示皇权加强,而非皇帝权力受限,排除A项;

唐宪宗时期三省六部制并未面临崩溃,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巩固唐代边防安全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中央集权,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中央集权,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朝廷创

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可知,水运交通促进了商品流通,榷场

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说明宋代水陆交通通达度较高,A项正确;

材料并未强调政府与商品经济活动的关系,排除B项;

材料和外交活动无关,排除C项;

材料不涉及时空限制被打破,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的是水陆交通的变迁,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陆交通的变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

题的能力。

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末传教士为了博得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价值观、基督教的认同,把利用儒学经

典和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相结合作为传教方法,故材料中传教士们入乡随俗的做法,减少了中国士大夫的反

感情绪,客观上有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B项正确;

传教士们在对中华文化了解过程中,虽发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并没因此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有

优势,他们入乡随俗的做法只是为了博得中国士人的好感,是传教的手段,且明末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某些

方面已相对落后,排除A项;

传教士们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天主教),不是丰富天主教的文化内涵,排除C项;

中西文明间相互借鉴不代表“中西文化一体化趋势”,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西学东渐,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学东渐,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

力。

6.【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在19世纪中叶有大量华人前往拉丁美洲,从事一些繁重劳动场所的劳动,这主要是由于

欧洲在拉美的扩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黑奴贸易又被禁止,所以把中国大量劳动力运往了拉美,可知主

要原因是欧洲殖民扩张的需求,B项正确;

根据所学是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不是清朝政府的政策鼓励,排除A项;

根据所学这些华工的待遇也不优厚,排除C项;

跨洋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华工出国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

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棉纺厂数量、纱数量、缄丝厂数量、面粉厂书数量都有加大增加,

体现了以棉纺织业、面粉制造业为主的轻工业发展迅速,D项正确;

材料只反映了民族工业数量增加,不能反映民族工业的利润,排除A项;

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中国民族工业为机器生产,排除B项:

据材料不能得知产品是销往国外还是国内,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史上一首极富影响力的歌曲作品(简谱版,局部)”可知,此歌曲作品是《南

泥湾》的歌词,表现的全面抗战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中,在陕北南泥湾开荒的历史事件,

C项正确;

国民革命时期,以广州为中心,而南泥湾在陕北,排除A项;

土地革命时期,以中央苏区为中心,而南泥湾在陕北,排除B项;

解放战争时期,以河北西柏坡为中心,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外交方针指的是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因

此根据材料中建交的国家来看,这是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践,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非西方国家孤立、敌视新中国,排除A项;

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

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城市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建立起三级保护体制,说明我国注

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性和人文性,D项正确;

1961年3月,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表明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排除A;

材料主要讲政府政策,不能反映民众意识,排除B项;

材料中列举的政策体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而非不重视,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文化遗产,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文化遗产,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楔形文字成为赫梯人表达本民族印欧语和记载国王功德、历史、宗教活动和神话文学

作品的主要文字”可知楔形文字是赫梯人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B项正确;

材料只是体现赫梯人大量使用楔形文字,但不知道是不是全面使用完整的楔形文字,排除A项;

材料只是体现巴比伦书吏对楔形文字有影响,不能说巴比伦文明推动了赫梯帝国形成,排除C项:

材料体现的是赫梯人借助文字加强文化传承不是借助文字加强对周边民族的管控,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的是楔形文字,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楔形文字,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

力。

12.【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使得诸区域文明之间的关系趋于空前的活跃和密切”可以看出印欧人的迁徙对区域文

明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故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人地矛盾,而且“解决了”的说法绝对化,故A项错误;

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改变了亚欧大陆的人口布局,而且这一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故C项错误;

当时印欧民族的文化并不先进,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印欧人的迁徙历程和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使得诸区域文明之间的关系趋于空前的活跃和密

切”,结合印欧人的迁徙对文明交流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印欧人迁徙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19世纪中后期,工人的居住和卫生条件严重威胁工人的健康,要求改善工人生活状况的群众运动

(甚至革命)时有发生,西方国家的相关立法有助于保障工人的生存权、健康权,从而缓和尖锐的阶级矛

盾,D项正确;

西方国家开展福利国家建设是在二战结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在材料所提及的做法中,政府主要承担监管责任,并不会造成财政负担剧增,排除B项;

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独立前,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拥有自治权利的殖民地市镇,美国独立战争就

是由13个互不相属的殖民地联合起来进行的,这说明美国在独立前就有基层治理的历史传统,C项正确;

美国独立前,已是拥有13个独立殖民地的自治联合体,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实践基础,排除A项;

材料并未表现出古希腊的村社体制,排除B项;

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西方各国的基础治理,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西方各国的基础治理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西方各国的基础治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15.【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二战后,为了解决劳动力资源紧缺问题,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三国签订

引入劳工的劳务合同”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使法国人口锐减,经济破败,战后急需快速恢复经济,故材

料中的做法,为法国提供了劳动力,为法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

结合所学,材料主要是引进非洲劳动力,当时非洲劳动力大多不具有科研能力,只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

般劳动力,不能刺激法国科技革命发展,排除A项:

材料中法国引进非洲劳动力,为法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不一定“改善了法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关系”,

排除B项;

材料缺乏对比信息,不能得出法国移民模式是否发生了巨大改变,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6.【答案】B

【解析】材料“全球经济对贸易的依存度”图表表明,1960-2017年,国际商品贸易占全球GDP比重总体

上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全球经济对贸易的依存度上升,国际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故B项正确;

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全球化,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特点:监察机构职责明确;监察官地位独立;监察职权广泛;监察内容多样;突出

监察立法作用;为皇权服务。

【小题2】历史背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时代结束: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并建立政权,与

宋王朝对峙;宋代统治者采取各类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宋代统治者注重借鉴前代监察制度。

【小题3】积极影响:为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现代监察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为研

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第一问要结合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

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的影响来解答。第三问要结合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的特征来解答。

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8.【答案】【小题1】特点:与被动开埠通商相关;具有殖民地色彩;畸形发展,水平低,不平衡性。(答

出两点即可)成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商品和文化输入;农村经济衰败,人口流入城市;民族工商

业的畸形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