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24年高考二模考前冲刺卷 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2024年高考二模考前冲刺卷 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2024年高考二模考前冲刺卷 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2024年高考二模考前冲刺卷 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2024年高考二模考前冲刺卷 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2024年高考二模考前冲刺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哪项叙述正确的是:()A.甲型H1N1病原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D.合理增加物种的种类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答案〗C〖祥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析】A、甲型H1N1病原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A错误;B、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C正确;D、合理增加物种的种类可以提高营养结构的复杂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错误。2.近日,浙江大学徐素宏研究团队发现秀丽线虫表皮细胞损伤后高尔基体自身以及高尔基体来源的囊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在伤口,进行膜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损伤直接影响物质运输以及细胞的稳态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的成分和结构相似,两者可直接相互交换C.高尔基体来源的囊泡参与膜修复的过程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D.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向细胞膜运输,通常由细胞骨架提供运输轨道〖答案〗B〖祥解〗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功能有:(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析】A、细胞膜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以及控制物质运输的功能,细胞膜损伤直接影响物质运输以及细胞内的稳定状态,A正确;B、高尔基体膜可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说明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的成分和结构相似,但是细胞膜的成分不能成为高尔基体膜的成分,不能说明两者可直接相互交换,B错误;C、高尔基体来源的囊泡参与膜修复的过程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有关,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向细胞膜运输,通常由细胞骨架提供运输轨道,D正确。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参与蛋白质中二硫键的形成,其在老年小鼠组织中表达量增加。研究发现,PDI缺失会显著抑制内质网中的H2O2向细胞核释放,进而引起受到H2O2调控的SERPINE1基因的表达量减少,从而延缓细胞衰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经PDI作用后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造血干细胞中PDI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衰老细胞C.激活SERPINE1基因的表达可以加速细胞衰老D.PDI通过直接作用于SERPINE1基因延缓细胞衰老〖答案〗C〖祥解〗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详析】A、PDI参与蛋白质中二硫键的形成,形成一个二硫键会脱去2个氢原子,蛋白质经PDI作用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小,A错误;B、题干可知,PDI的表达量在老年小鼠组织中表达量增加,因此造血干细胞中PDI的表达量低于衰老细胞,B错误;C、SERPINE1基因的表达量减少,延缓细胞衰老,则激活SERPINE1基因的表达,SERPINE1基因的表达量增加,可以加速细胞衰老,C正确;D、分析题干,PDI通过H2O2调控于SERPINE1基因的表达,不是直接,D错误。4.图1表示衣藻细胞膜上存在的两种Ca2+运输方式。衣藻细胞内Ca2+浓度很低,只有水环境的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眼点感光可促使衣藻细胞膜上的Ca2+通道打开,利于衣藻运动,图2表示衣藻鞭毛(本质是蛋白质)运动与细胞内Ca2+浓度的关系,箭头表示衣藻的运动方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衣藻依赖图1中的b运输方式维持细胞内外Ca2+的浓度差B.衣藻两种鞭毛对10-9mol/L的Ca2+反应不同可能与其蛋白质不同有关C.眼点感光后,衣藻细胞内Ca2+浓度快速上升,有利于衣藻向眼点侧移动D.b运输方式可将胞内Ca2+浓度提升至10-8mol/L,此时衣藻将向正前方移动〖答案〗D〖祥解〗分析图1可知,a方法为顺浓度差运输,需要膜蛋白,不消耗能量,可判断为协助扩散,b方法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膜蛋白且消耗能量,可判断为主动运输。【详析】A、图1中的b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细胞依靠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A项正确;B、Ca2+浓度为10-9moV/L时,顺式鞭毛和反式鞭毛的反应不同,可能与组成两种鞭毛的蛋白质不同有关,B项正确;C、由图2可以看出,眼点感光后,衣藻细胞内Ca2+浓度快速上升,反式鞭毛弯曲运动,利于衣藻向眼点侧移动,C项正确;D、b运输方式会使细胞内Ca2+浓度减小,a运输方式可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以促进衣藻向眼点侧移动,D项错误。5.玉米叶片的横切结构及相关代谢过程与场所如图所示,从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除叶肉细胞外,维管束鞘细胞中也含有叶绿体B.若抑制PEP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会明显降低C.如果提供14CO2,14C首先出现在叶肉细胞的C3中D.玉米的叶片结构,体现对高温干旱环境的适应〖答案〗C〖祥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中,主要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两个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过程。【详析】A、图中维管束鞘细胞也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暗反应,A正确;B、图中抑制PEP羧化酶活性,会抑制暗反应的进行,光合作用会明显降低,B正确;C、如果提供14CO2,14CO2首先和C3反应生成C4。14C首先出现在叶肉细胞的C4中,C错误;D、玉米叶片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在气孔关闭的条件下仍能有效利用低浓度的CO2,既减少了蒸腾作用,又保证了光合作用的进行,所以它们对高温干旱环境有更好的适应,D正确。6.2023年11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比例胚胎干细胞贡献的出生存活嵌合猴。使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多能干细胞(ESCs)注入食蟹猴的桑葚胚获得嵌合胚泡,经妊娠后获得6只嵌合猴并检测身体和多种器官的绿色荧光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桑葚胚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B.培育嵌合猴涉及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C.ESCs在猴子体内具有分裂、分化生成多种组织的潜能D.该技术有助于揭示灵长类动物多能干细胞的发育潜力〖答案〗A〖祥解〗干细胞在形态上: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干细胞按分化潜能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所有的成体组织细胞,甚至发育成为完整的个体)、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分化形成除自身组织细胞外的其他组织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和专能干细胞(维持某一特定组织细胞的自我更新,如肠上皮干细胞)三种类型。【详析】A、囊胚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A错误;B、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多能干细胞(ESCs)注入食蟹猴的桑葚胚获得嵌合胚泡,经妊娠后获得6只嵌合猴,涉及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B正确;C、多能干细胞(ESCs)具有分裂能力,同时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分化形成除自身组织细胞外的其他组织细胞,C正确;D、6只嵌合猴多种器官和身体均有绿色荧光,该技术有助于揭示灵长类动物多能干细胞的发育潜力,D正确。7.下图为基因型AaBb与基因型Aabb的两个生物个体杂交过程,若该生物自然条件能进行自交也能进行杂交,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②过程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形成的后代可能有6种基因型B.从F1开始连续进行自由交配,F2之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再改变C.从F1开始连续进行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不断变化D.①②过程均可用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祥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析】A、②过程表示AaBb产生配子的过程,每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等位基因一起考虑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可写作(Aa×Aa)(Bb×bb)→(AA、Aa、aa)(Bb、bb),形成的后代可能有3×2=6种基因型,A正确;B、若种群中个体进行自由交配,则从F1开始,每一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改变,B正确;C、若种群中个体进行连续自交,则从F1开始,每一代的基因频率不变,但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D、①过程表示Aabb产生配子的过程,由于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只能可用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用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8.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确定KRAS、TP53等基因的突变与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及转移密切相关。KRAS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TP53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KRAS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引起细胞癌变B.在正常人体细胞中KRAS、TP53也都存在C.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缩短D.KRAS、TP53分别属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答案〗A〖祥解〗1、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2、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详析】A、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A错误;B、KRAS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属于原癌基因,TTP53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属于抑癌基因。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正确;C、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失去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控,可以无限增殖,细胞周期变短,C正确;D、KRAS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属于原癌基因,TTP53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属于抑癌基因,D正确。9.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核DNA分子上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DNA的碱基发生替换而引起的碱基序列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a、b、c基因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a、b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若b、c基因位置发生了互换,则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答案〗D〖祥解〗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4、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详析】A、据图分析,Ⅰ、Ⅱ为非基因序列,基因序列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为基因突变,A错误;B、a、b、c基因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错误;C、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必须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a、b不是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C错误;D、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D正确。10.PCR扩增仪的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等参数设定不当会影响到基因的扩增结果。下图是PCR扩增目的基因时的参数设定,图中线上、线下分别为温度和时间设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2的温度及时间设定主要依据目的基因的G、C含量B.步骤3的温度及时间设定主要依据引物的长度及G、C含量C.步骤4延伸时间的设定主要依据目的基因的碱基数目D.步骤5除设定循环次数(25次)外,还应将“GOTO”设定为步骤3〖答案〗D〖祥解〗PCR原理:在高温的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PCR反应过程是:变性→复性→延伸。【详析】A、步骤2是变性过程,是在高温条件下使DNA分子解旋的过程,由于G和C之间有3个氢键,热稳定性高,故步骤2的温度及时间设定主要依据目的基因的G、C含量,A正确;B、步骤3是复性过程,一般情况下,引物的长度越长,G和C比例越高,则复性步骤中的复性温度设定就越高,B正确;C、步骤4是延伸过程,时长的设置依据目的基因的长度,即主要依据目的基因的碱基数目,C正确;D、“GOTO”是设置返回的步骤序号,参数应设置为步骤“1”,D错误。11.2023年10月3日杭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中国队在决赛中配合默契,跑出了38秒80的好成绩,勇夺金牌。关于对该项运动中运动员神经调节的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快B.在运动后感觉到热,此时热觉感受器兴奋,肝、脑、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通过蒸发、辐射等方式增加皮肤散热C.运动员跑步动作的完成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下部调控下肢运动有关,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比赛结束后,运动员接受记者采访回答问题,这主要与言语区的S区和H区有关,多数人该区域位于大脑皮层的左半球〖答案〗D〖祥解〗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详析】A、运动时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A错误;B、在运动后感觉到热,此时热觉感受器兴奋,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通过出汗等方式增加皮肤散热,B错误;C、运动员跑步动作的完成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调控下肢运动有关,C错误;D、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接受记者采访回答问题,这主要与言语区的S区和H区有关,多数人的语言中枢分布于左侧大脑皮层,D正确。12.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A与B的培养基中(“+”代表含抗生素,“+”的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代表不含抗生素),对两种抗生素的药性进行分析。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使用抗生素A可能会诱导结核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B.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B的抑菌作用更强C.为排除杂菌的影响,倒平板前可对培养基采用煮沸灭菌或者高压蒸汽灭菌D.该实验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结核杆菌,待菌液被吸收后方可倒置培筹〖答案〗D〖祥解〗微生物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和生活习性来配制特定的培养基。微生物的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需要对操作环境和操作者进行消毒,同时如果培养基、接种工具、培养器具不能彻底灭菌,培养过程中被杂菌污染都会导致微生物的培养失败。【详析】A、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抗生素起到了选择作用,A错误;B、根据图中平板上菌落的分布可知,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B不能增强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B错误;C、为排除杂菌的影响,应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灭菌的条件可为121℃、15-30min,然后冷却到50℃左右倒平板,C错误;D、如图,菌落分布均匀,是利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结核杆菌,待菌液被吸收后方可倒置培养,D正确。13.下图是流感病毒的繁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流感病毒,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流感病毒B.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的辅助C.流感病毒的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因其专门侵染呼吸道细胞,故体液免疫对它不起作用D.流感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合成自身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答案〗D〖祥解〗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其中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够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详析】A、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够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错误;B、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B错误;C、由题图可知,流感病毒的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虽然其寄生于呼吸道细胞,但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能与细胞外液中的流感病毒结合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细胞吞噬消灭,C错误;D、流感病毒侵染细胞以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宿主细胞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D正确。14.下图表示两种生境下捕食者蝾螈对池塘中霍氏蛙、灰树蛙、蟾蜍种群数量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捕食者的捕食作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本实验的自变量只有捕食者蝾螈的有无和池塘水位是否维持C.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的结果D.实验可证明该生境下三种蛙的种群数量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答案〗B〖祥解〗由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蝾螈、池塘水位,因变量是霍氏蛙、灰树蛙、蟾蜍种群数量的变化。霍氏蛙、灰树蛙、蟾蜍三种生物有共同的食物和生活空间,所以种间关系应是竞争。有无蝾螈和池塘水位多少会影响三种生物的相互关系。【详析】A、结合图示可知,池塘自然干燥情况下,无蝾螈时灰树蛙种群消失,有蝾螈时有灰树蛙种群,因此自然界中捕食者的捕食作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正确;B、本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四种生存条件,即池塘水位维持+无蝾螈、池塘水位维持+有蝾螈、池塘自然干燥+无蝾螈、池塘自然干燥+有蝾螈,B错误;C、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D、实验中反应出霍氏蛙种群数量既受蝾螈捕食(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池塘水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D正确。15.下列关于实验中自变量控制时,采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的分析,错误的是()A.在“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处理利用了“加法原理”B.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的实验组处理利用了“减法原理”C.在“胰岛素发现”过程中,将狗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利用了“减法原理”D.在“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利用了“减法原理”〖答案〗C〖祥解〗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详析】A、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A正确;B、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的实验组用不同酶分解不同成分,从而达到较少相应化学成分,利用了“减法原理”,B正确;C、在“胰岛素发现”过程中,将狗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结扎只是为了提取胰岛素,摘除狗的胰腺是减法原理,C错误;D、在“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利用了“减法原理”,D正确。16.利用拟南芥及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检测固体培养基B接收的生长素含量能够验证实验1: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通过检测固体培养基B接收的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含量能够验证实验2: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一种植物激素)会抑制侧枝的生长素向外运输。下列有关两组实验设计及思路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1的自变量是拟南芥茎切断的放置方向,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去除拟南芥茎切段的侧枝B.实验1实验组拟南芥茎切断放置时,应将形态学上端朝向固体培养基BC.实验2对照组和实验组固体培养基A中都应添加生长素,模拟顶芽D.实验2实验组需要用标记的生长素处理侧枝,对照组不需要用14C标记的生长素处理侧枝〖答案〗D〖祥解〗分析题意,实验1的自变量是拟南芥茎切断的放置方向,实验2的自变量为是否有GR24。【详析】A、实验1的自变量是拟南芥茎切断的放置方向,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去除拟南芥切断的侧枝,排除侧枝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B、实验1实验组拟南芥茎切断放置时,应将形态学上端朝向固体培养基B,B正确;C、实验2对照组和实验组固体培养基A中都应添加生长素,模拟顶芽,C正确;D、实验2的自变量为是否有GR24,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需要用14C标记的生长素处理侧枝,D错误。17.某病的致病基因有d、d′两种形式。如图表示该病某家族系谱图及成员携带致病基因的情况,Ⅱ1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不考虑新的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1染色体变异由Ⅰ1或Ⅰ2减数分裂Ⅰ异常导致C.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4D.Ⅱ4与某男子结婚,儿子患病的概率为1/2〖答案〗D〖祥解〗题干信息:Ⅱ1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题图可知,Ⅱ1的致病基因为dd′,则Ⅱ1的基因型为XdXd′Y,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致病基因有两种突变形式,记作d与d′,则患病女性基因型为XdXd、XdXd′、Xd′Xd′,患病男性基因型为XdY、Xd′Y。【详析】A、题干信息:Ⅱ1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题图可知,Ⅱ1的致病基因为dd′,则Ⅱ1的基因型为XdXd′Y;题图Ⅰ1的致病基因为d,若该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其基因型为dd,不符合题意,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Ⅰ1的基因型为XdY,Ⅰ2的基因型为XDXd′,Ⅱ1的基因型为XdXd′Y,Ⅱ1的染色体变异由Ⅰ1的减数分裂Ⅰ异常导致的,B错误;C、由于Ⅰ1的基因型为XdY,Ⅰ2的基因型为XDXd′,则Ⅱ2的基因型为Xd′Y,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XDXD、XDXd、XDXd′,故Ⅱ2与正常女性(基因型不确定)婚配,子女患病的概率不确定,C错误;D、Ⅰ1的基因型为XdY,Ⅰ2的基因型为XDXd′,则Ⅱ4的基因型XDXd,Ⅱ4与某男子X-Y结婚,儿子患病的概率为1/2,D正确。18.下图是某河流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浮游植物等是构成该河流生态系统的基石B.图中以含碳有机物进行的过程是③④⑤C.图中的鱼、虾均处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D.河泥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答案〗C〖祥解〗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中碳进出生物群落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而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作用。【详析】A、图中浮游植物等是生产者,是构成该河流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B、生物和生物之间都是以含碳有机物进行流动的,由图可知,图中以含碳有机物进行的过程是③④⑤,B正确;C、鱼、虾属于消费者,但由于食性不同,可能处于不同营养级,C错误;D、河泥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其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河泥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19.(14分)叶绿素分为游离型叶绿素和与相关蛋白质结合的结合型叶绿素,两者可发生相互转化。研究人员对某植物叶片研究得到不同日期采样的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采样日期光合速率(相对值)叶绿素含量(mg/g)总量游离型结合型7月1日8.002.340.112.238月1日7.802.300.122.189月1日6.001.920.211.7110月1日4.201.580.291.2911月1日0.701.210.410.80(1)为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经快速充分研磨,然后用尼龙布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其置于适宜的光照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结合表中数据,导致该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3)如图a、b是7月1日和11月1日该植物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照片,推测图(填字母)可能是11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4)CO2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多数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首先形成(填物质);若叶绿体中NADPH与NADP+含量相等,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叶绿体中NADPH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不变(2)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3)aa中叶绿体类囊体膜结构破坏(或基粒被破坏),会导致光合速率降低(4)C3〖祥解〗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析】(1)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前需向剪碎的叶片中加入无水乙醇(溶解光合色素)、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再经研磨、过滤而得到。水光解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由于研磨时叶绿体被破坏,仅有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反应,因此提取出来的色素在试管中不能产生氧气,试管内氧气含量基本不变。(2)表格显示随着采样时间的推移,叶绿素总量不断下降、结合型叶绿素含量下降、而游离型叶绿素含量上升,因此导致该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3)图a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呈不完整、被破坏的状态,该植物光合速率较低,为11月1日的照片;而图b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呈较完整、未被破坏的状态,该植物光合速率较高,为7月1日的照片。(4)多数植物吸收的CO2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结合形成C3。突然停止供给CO2后,C3生成减少,还原C3消耗的NADPH减少,但已有的NADP+继续生成NADPH,因此NADPH增加并最终趋向全部以NADPH形式存在,如图见〖答案〗20.(18分)研究团队选用不同浓度的花椒精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的模型进行灌胃实验,探究花椒精油对1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得到图1、图2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准备:50只相同的健康大鼠。首先向只大鼠注射适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得到1型糖尿病大鼠的模型。推测链脲佐菌素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2)分组实验:空白组大鼠的处理方式是,模型组大鼠的处理方式是,花椒精油组大鼠灌胃等体积不同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椒精油。(3)结果分析:图1为花椒精油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浓度的影响,大鼠空腹血糖浓度一直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模型组相比,3个花椒精油剂量组空腹血糖浓度明显下降,说明。图2表明模型建立成功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受到了抑制,而花椒精油可以。(4)问题与讨论:为了提取大鼠的胰岛素,科学家先将大鼠的胰腺导管结扎,等部分胰腺萎缩后,再从中提取胰岛素,先结扎胰腺导管的目的是。〖答案〗(每空2分,共18分)(1)生理状况40使胰岛素分泌产生障碍(2)不注射链脲佐菌素,灌胃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3)空白组花椒精油能降低空腹血糖浓度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4)防止胰腺产生的消化酶降解胰岛素〖祥解〗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以降低血糖,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降血糖的激素。【详析】(1)本实验是探究花椒精油对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健康大鼠的生理状况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相同,根据图示中分组和存在空白组,可知将50只健康大鼠平均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4组(共40只)注射适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得到1型糖尿病大鼠的模型。据图2可知,模型鼠的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说明链脲佐菌素能使胰岛素分泌产生障碍。(2)空白组大鼠是自然状态下的健康鼠,其处理方式为:不注射链脲佐菌素,灌胃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遵循等量原则)。花椒精油组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椒精油,则模型组大鼠应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3)据图1可知,空白组大鼠空腹血糖浓度一直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模型组相比,3个花椒精油剂量组空腹血糖浓度明显下降,说明灌胃的花椒精油能降低空腹血糖浓度。由图2可知,模型组的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说明模型建立成功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受到了抑制,但3个花椒精油剂量组的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模型组,但低于空白组,说明花椒精油可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4)在研磨胰脏获取胰岛素的过程中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会接触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并降解胰岛素,因此为了提取大鼠的胰岛素,科学家先将大鼠的胰腺导管结扎,等部分胰腺萎缩后,再从中提取胰岛素,这样可防止胰腺产生的消化酶降解胰岛素。21.(16分)为探究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研究者在加拿大一枝黄花(SC)入侵地以其入侵不同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本土植物物种常见优势种的生态位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表:不同入侵梯度样地中常见本土植物的生态位宽度本土植物物种SC入侵梯度(株数/m2)05~711~13>18①野老鹳草0.67530.48640.39550.1991②禺毛茛0.20000.38270.39970.4894③天胡荽0.29820.34760.38160.4503④蛇含委陵菜0.38750.47270.48690.5878⑤细柄草0.69790.68640.78850.8715⑥白茅0.76950.54380.46600.3839⑦雀稗0.88760.46480.28100.1993(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可用丰富度反映其数量。要研究某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等。(2)由表中数据可得,随SC入侵密度逐渐增加,(填表中序号)的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这说明。(3)研究者测量了上述几种植物体内氮元素的含量,发现SC体内氮元素含量远高于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的植物,据此可初步推测SC能成功入侵的原因是。为进一步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探究了氮元素(用铵态氮处理,单位:mmol·L-1)对SC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图(对照组用10mmol·L-1铵态氮处理)所示。实验结果表明,SC能成功入侵的机制是:,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4)相关部门接收到SC的举报信息后,一般采取的措施为在其种子成熟前连根拔出,分析其原因为。(5)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种群同化的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草69.57.019.045.5鼠19.09.01.04.5鹰3.51.02.5微量不计无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7kJ·a-1。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植物的“气味”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信息,说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1)物种组成(1分)种间关系(1分)(2)①⑥⑦(1分)入侵种与①⑥⑦生态位重叠度大,种间竞争激烈(3)SC的根系发达,氮元素的积累能力强在低氮环境中,促进地下部分生长扩大吸收氮的面积,在高氮环境中,促进地上部分生长来增加光合面积(4)有效减少种子传播,避免其无性繁殖(5)71.5(1分)13.5(1分)化学(1分)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或能影响群落演替〖祥解〗1、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其研究内容包括群落的边界和范围、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生态位、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2、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详析】(1)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种间关系等。(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SC入侵梯度增加,①⑥⑦数量逐渐减少,说明其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说明①⑥⑦与SC的生态位有较大重叠,SC与它们之间的种间竞争强烈。(3)植物体通过根系吸收氮素,根据题意SC体内氮元素含量远高于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的植物,可能是SC(的根系发达)氮元素的积累能力强,使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使其数量增加,生态位扩大。据图可知,在低氮条件下,地下生物量大于对照组,说明可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来扩大其吸收氮的面积;在高氮条件下,地上生物量增加,推测其通过促进地上部分来增加光照面积,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4)加拿大一枝黄花(SC)根状茎发达,传播速度快,与周围植物争夺阳光和肥料,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为清除该植物,可在种子成熟前,连根拔除,有效减少种子传播;通过根(无性繁殖器官)拔除后,可避免其无性繁殖。(5)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0+19.0+45.5)×107=71.5×107kJa-1;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鼠同化的总能量÷草同化的总能量=(19.0×107)÷(7.0+19.0+45.5+69.5)×107×100%=13.5%。“气味”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或能影响群落演替。22.(16分)哺乳动物体内一定含量的w-3多不饱和脂肪酸(L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