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

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本章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创造者成果:马恩创立、后者不断丰富和开展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二〕阶级属性: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三〕研究对象: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普遍规律的学说,关于资本主义转变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身开展普遍规律的学说〔四〕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开展〔一〕时代的产物:1、经济开展,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前人优秀成果的继承1、马恩的革命实践活动:共产主义同盟2、吸收前人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史观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根底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带任何偏见;深刻性;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根底的。2024/4/16〔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四、学习、运用和开展马克思主义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掌握认识接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第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防止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名人名言: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已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作文〕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开展规律本章重点:1、掌握哲学的根本问题2、理解物质的含义3、掌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作用4、掌握辩证法的三大规律5、怎样在现实中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哲学的根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A思维存在: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人想象出但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唯心主义依人的意志为转移B存在思维: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思想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2024/4/16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优点:开辟了理解世界本质的唯物主义方向缺点:带有直观性,自发猜测的性质2024/4/16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以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堪称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2024/4/16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思想:第一,成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开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2024/4/1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客观的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时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综上所述,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有思维能认识存在可知论无思维不能认识存在不可知论3、哲学的其他派别<1>一元论和二元论世界的本原有几个笛卡尔为二元论认为思维存在同时产生世界没有先后之分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

<2>不可知论、疑心论不可知论:否认世界能够为人所认识或者否认世界能够被彻底认识的观点。疑心论:对关于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既不肯定也不否认的观点。〔表现形式是犹疑不定,而其本质是不可知论〕<3>经验论与理性论经验论:主张人的一切认识都从经验产生,认为感觉经验最可靠,理性不过是经验的变形。理性论:认为唯有理性认识最可靠,感觉经验不可靠也不能提供真理知识。<4>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着,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2、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的承担者,或者是宏观物体,或者是微观粒子,或者是自然事物,或者是社会,或者是人,或者是大脑。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例题: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辨析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2、人可以无数次的踏进同一条河流3、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运动与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辨证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或相对主义、狡辩论。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

为什么说静止是相对的?成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

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相对性表现在:

第一,物体没有进行某种特定运动,但它仍然有其它运动;第二,两个物体保持一定不变的距离,从力学意义上是静止,但物体仍有别的运动;第三,事物没有发生质变,但有量变。

2、成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第一,只有成认相对静止,才能真正理解物质的永恒绝对运动第二,只有成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只有成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不同事物和进行科学分析。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空的涵义及特性时间——是标志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范畴,表现为运动过程的久暂、先后顺序等。时间的特点是一唯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标志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范畴,其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2、时空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时空是客观的①物质离不开时空,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②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

3、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空间:是与物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架,它是不变的。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四〕世界统一于物质1、“宇宙大爆炸〞论说明万事万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2、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1〕结构不均匀特征,即有核心与非核心的构成。〔2〕任何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的共同特征。〔3〕结构的有序态的维持都具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3、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局部〔2〕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物质性的4、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社会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的根本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2、实践的根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3、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双向对象化活动〔人的改造和物的改造〕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开展的根底,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一,劳动实践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根底。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开展的动力。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开展一、联系与开展的普遍性的多样性(一).联系含义: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主要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二〕世界的运动开展1.运动、变化、开展的含义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三〕两种对立的开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开展观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世界联系与开展的根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的额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穿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2.矛盾是事物开展的动力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系:相互联结,相互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2024/4/164.矛盾开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坚持“重点论〞2024/4/16〔二〕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含义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意义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质: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标志度:保持质的界限冰水气体

关节点度关节点〔三〕否认之否认规律1.辩证的否认主要内容:方法论意义:2.事物的开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方法论意义:2024/4/16三、世界联系与开展的根本环节〔一〕原因和结果〔二〕必然性和偶然性〔三〕可能性和现实性〔四〕内容和形式〔五〕本质和现象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1.原因和结果: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

2.必然性和偶然:必然性一定发生的趋势起支配和决定开展方向的作用〕偶然性不确定的趋势〔其加速或延缓作用〕偶然性都表现必然性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3.可能与现实:可能:一定要发生的趋势抽象的可能和现实的可能

虚拟现实真实虚拟的可以变为现实现实的不一定是真实例:红灯和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虚拟变为现实但又不等于真实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4.内容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形势较为稳定多种形式表现内容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主义——脱离内容形式虚无主义——脱离形式5.本质和现象:本质是内在的稳定的联系现象是外在的多样性的联系所有现象都表现本质假象是歪曲的反面的表现本质真相正面直接表现本质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的含义及其特征(二)社会开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产物2.意识的本质: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三、意识社社会的产物注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案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四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首先,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其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本章重点: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2、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开展规律3、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绝对性4、真理和价值之间的关系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根底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开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运动的根本规律1、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实践2、从实践到认识:两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阶段

1、认识的对象:现象;

2、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3、认识的地位作用:起点、低级阶段;

4、认识的特点:形象具体

5、错误的理论:经验论;经验主义〔无视理性认识〕

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理性认识阶段

1、认识对象:本质2、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3、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级阶段4、认识的特点;间接和抽象性;5、错误的理论:惟理论、教条主义〔无视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二者之间关系:第一,相互依存。根底、理性依赖感性,有待于开展为理性第二,相互渗透上:

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马克思主义观点:非理性受理性因素制约;在理性因素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首先,意志、情感等因素影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主体认识的过程和结果。其次,主体能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到达对客体的领悟和认识。再次,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行想象时,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三)从认识到实践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2、这次飞跃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开展。三、认识过程的屡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1.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客体;认识主体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和谬误2.真理的属性〔1〕真理的客观性〔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3.实践标准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1〕价值:客观事物以其自身的某种属性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2〕真理:表达认识与认识对象的相一致关系。2.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真理具有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和鼓励的功能。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开展规律本章重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3、社会根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以及科学革命在社会反战中的作用4、任命群众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一节社会根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1、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1、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开展中的作用A地理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开展提供了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寒冷炎热;土地的贫瘠与富饶,山区与平原;大国与小国;狩猎、畜牧、商业与航海〕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3、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3、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开展不平衡性②历史继承性③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利用先进文化的力量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作用马克思的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A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生产力的根本要素〔实体性要素〕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②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因素。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生产关系的涵义:A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B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C生产关系结构: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公有制和私有制〕产品如何分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表达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开展〔根本适应——根本不适应——根本适应〕根本适应〔建立〕根本不适应〔旧生产关系〕根本适应〔新的生产关系〕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规律

1、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开展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根底促进自己的经济根底的形成、稳固、完善排除有害于自己的经根底的就是理和单于影响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3、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开展〔根本适应——根本不适应——根本适应〕辨析: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其是否适应生产力决定的,上层建筑的性质是否由它是否适应经济根底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四、社会形态的更替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统一体〔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四〕社会形态更替前进性和曲折性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二节社会历史开展的动力一、社会根本矛盾是社会开展的动力二、阶级斗争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三、革命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四、改革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五、科技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三节人民群总在历史开展中的作用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人物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历史的开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历史的开展是“合力〞的结果,最终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3、时势造英雄4、个人崇拜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一、商品经济1.含义: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根本经济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一般条件和根底〕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劳动产品的有用性价值:生产商品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一般人类劳动,即脑力和体力的支出。▲价值没有质的差异,只有量的差异▲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寓于使用价值中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含义具体劳动: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无差异的一般人类劳动〔2〕两者的关系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有差异,个性〕商品价值交换〔价值〕抽象劳动〔无差异,共性〕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选择题〕构成:过去的劳动、活的劳动创造:只有活的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2024/4/162024/4/16◆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其商品的给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该商品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2024/4/16〔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选择题〕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复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自发实现的。2024/4/16〔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那么越大。2024/4/16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开展的产物。一种商品〔斧子〕→许多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二、以私有制为根底的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底的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是私人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劳动〔社会分工〕的矛盾。矛盾:私人劳动符合社会劳动→发财致富私人劳动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破产2024/4/16三、商品经济的根本规律及其作用1.价值规律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根底,进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024/4/16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开展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2024/4/16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产生: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条件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产业革命〔工业革命〕2024/4/16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1〕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的货币:只用于交换,不会增殖资本的货币:产生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2024/4/162024/4/16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2〕劳动力成为商品1、劳动力:劳动的能力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没有别的商品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开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本人、家属和培训费用〕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可以创造新的价值,即能够带来剩余价值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1〕劳动生产〔2〕价值增值过程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值过程就实现了。2024/4/163.资本的本质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资本的本质:表达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2024/4/16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工人的剩余劳动〕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说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2024/4/16〔3〕剩余价值率含义: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M(剩余价值量)=m/v*v=m'*v由上可见,资本家要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可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第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扩大剥削2024/4/16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规律1.剩余价值生产的根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含义: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或者提高劳动强度〔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2024/4/16〔3〕超额剩余价值含义: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相互关系首先,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2024/4/162024/4/16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规律第一,剩余价值规律表达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者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开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2024/4/16三、资本积累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资本积累的含义: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不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拿一局部来追加购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2024/4/162024/4/16第三节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一、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单个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购置阶段〔流通阶段〕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剩余价值阶段〕第三阶段--------销售阶段〔流通阶段〕◆生产阶段是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的阶段,因为此阶段实现了剩余价值2024/4/162.单个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意识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实践;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及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一级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2024/4/16〔3〕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即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越高;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年剩余价值率也越低。2024/4/16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2024/4/16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危机〔决定性阶段〕、萧条、复苏、高涨2024/4/16四、剩余价值的分配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所以,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到较高阶段,各个资本家无论把资本投入何种生产部门,等量资本的投入大体上得到等量利润,也就形成了平均利润。2024/4/16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表达着正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平均利润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024/4/162024/4/164.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利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局部剩余价值。2024/4/16第四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1.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2.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都是一样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不同的是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两种。2024/4/16〔1〕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君主制:议会在国家政权中处于主导地位二元君主制: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国家政权2024/4/16〔2〕民主共和制由选择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3〕专职专制制个人专制2024/4/162024/4/165.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6.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局部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2024/4/16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实质仍是资产阶级未来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利分工方式,具有阶级性。2024/4/166.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资产阶级米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实质: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效劳,2024/4/16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和见解,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出发点和最终归宿。2024/4/162024/4/16〔2〕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以金钱作为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表达,把是否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做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为维护和稳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效劳的。它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准那么和标准,利己主义成为其根本原那么2024/4/16第五章资本主义开展的历史进程2024/4/162024/4/16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开展2024/4/16第三,一些大型、根底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工程,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紧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开展要求国家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再分配功能越来越重要。2024/4/16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形式2024/4/16〔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这种形式是国家从企业外部干预和调解,通过种种方式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方向开展。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效劳的手段,是森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形式。2024/4/16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经济全球化1.含义:2.主要内容〔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资本的全球化2024/4/162024/4/16消极: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增长中无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面临全球化的冲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④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已过经济竞争力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2024/4/16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1〕从生产力方面看。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2〕从生产方式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再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3〕从上层建筑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2024/4/162024/4/16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1〕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开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根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2024/4/16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开展趋势一、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开展和更替的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开展和更替,是在生产力开展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过程2024/4/16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